錢肖
摘要:教育是一種日常生活方式。德以孝為先,將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以孝的教育引領德行教育。作者根據(jù)教育的需要,學生的年齡特點,家長的需求點,采1R"學科滲透”“巧用節(jié)日“?!呵嗑颁秩尽薄斑m時作業(yè)”“關注細節(jié)”多管齊下的方式,有效調動孩子、家長、教師的積極性,改變孩子和家長固有的思想,并使其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fā)展。
關鍵詞:學科滲透;環(huán)境渲染;巧借時機;布置作業(yè);關注細節(jié)
隨著社會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務工人員流動性不斷增大,我校學生家庭存在三大分化:第一類父母外出,孩子由爺爺奶奶或外婆外公照顧。第二類是一家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第三類是外來人員來我市打工,孩子隨父母就讀本校,但父母忙于生計,無暇照管孩子。在學校教育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存在問題:絕對部分孩子是自私的,同時伴有霸道、蠻不講理;生活自理能力差;遇事沖動;懼怕困難,脆弱。
我認為要改變這種現(xiàn)象,學校教育必須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改變學生固有的生活模式,積極引導家長,讓五花八門的家庭教育盡快與學校教育模式接軌,并Jl頃著積極健康的模式前進。什么是能夠貫穿它們的主線呢?那就是“孝”的教育。一個孩子在社會活動中的道德表現(xiàn)都能夠從他的家庭教育中找到因果聯(lián)系。在家尊敬父母在校才能尊敬教師;在家關心父母在校才能關心同學;在家?guī)椭改冈趯W校才能幫助同學,主動參與集體活動,樂于公益勞動。顯然,從“孝敬”教育人手培養(yǎng)孩子的良好道德品質是學生家庭樂于接受和積極配合的渠道,學校教育也可由此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學校從哪些方面人手開展“孝”的教育呢?
一、利用學科優(yōu)勢,滲透親情教育,建立互愛意識
教師在各學科教學中結合學科特點,靈活運用教材內容,有機地進行孝敬教育。如語文教材中《玩具柜臺前的孩子》,為了給爸爸治病,孩子省吃儉用,在巨大的誘惑面前仍不為所動……講述的是主人公如何孝敬長輩的故事。教師可以挖掘教材本身的內容和內涵,在孩子們心中樹立榜樣。音樂課中通過賞析歌頌父愛母愛的歌曲,從歌詞所表現(xiàn)的中心作為孝敬教育的切入點。品德與生活課中可以指定學生搜集古今中外關于以親情為主題的材料,特別是我國古代的孝敬父母親人的名人名言及詩歌,進一步了解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二、巧借傳統(tǒng)節(jié)日,明父母之辛勞,微行孝順之事
我國不少傳統(tǒng)節(jié)日本身就與孝道相關,因此利用這些契機,既讓孩子們了解節(jié)日的來源,又激發(fā)他們的孝敬之心,從而付諸行動。如“婦女節(jié)”,提出“聽媽媽說‘我’小時候的故事”。孩子聽完媽媽講述后,又提出“你能用行動感謝媽媽嗎?”孩子們有的用零花錢給媽媽買禮物,有的主動幫媽媽做事,有的畫畫給媽媽……孩子們的表現(xiàn)令父母欣喜,家長們也就樂意同學校合作?!皠趧庸?jié)”:提出“今天我當家”,引導家長放手讓孩子做一天的小主人,承擔一天的家務。孩子通過一天手忙腳亂的行動,嘗試了生活瑣事,買菜、做飯等,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每天的付出實在是不容易。
三、渲染文化環(huán)境,耳濡目染,規(guī)范自己言行
影響人的環(huán)境包含內部環(huán)境和外部環(huán)境。就外部環(huán)境而言,學校在走廊上懸掛“二十四孝”的故事匾,在圍墻上布置“古今孝敬圖”“孝敬名言”,在醒目的地方寫上標識語,櫥窗里展示每一學期的學校孝敬之星。孩子們一抬頭就能看到它們,時刻牢記,潛意識里用這些人物的行為來衡量自己。所謂的內部環(huán)境就是孩子們內心的思想。學校校紀校規(guī)的學習、國旗下講話、好人好事的表揚、行為習慣優(yōu)秀者的贊揚和張貼、節(jié)日教育等榜樣的學習同樣時時影響著孩子們。
四、適時完成作業(yè),立行踐思復行,匯溪流成大江
(一)完成孝敬教育作業(yè)本
首先,記錄本中讓孩子填寫父母的姓名、年齡、生日、喜歡做的事等信息。在了解信息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父母的所需,才能有針對性盡“孝”。接著,每周簡單記錄自己的孝順行為及父母對自己愛的行為,每月總結“父母令我最感動的事”。最后,作業(yè)本上交后,班主任根據(jù)教育的引領方向和學生家庭實際隋況進行批閱,同時及時和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共同改變孩子的看法。
(二)根據(jù)孩子的需要,設計作業(yè)
學生的品德成長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是個性化的,學校教育必須多渠道、多樣性、多層次。開學初,設汁孩子和父母合作,根據(jù)理想制定學期目標,之后,寫一封給父母,談談自己的心聲;婦女節(jié),談談我是怎么來的;教師節(jié)“說說老師對我的好”。同學們彼此吐露。
五、結合時代步伐,關注教育細節(jié),引領螺旋前進
秉著“聽從教師讓父母放心、健康平安讓父母安心、認真學習讓父母高興、遵紀守法讓父母省心、關心他人讓父母舒心”的宗旨,學校細致入微的常規(guī)活動的開展更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陣地。黑板報、宣傳窗、思想競賽、社團活動……
陣地的建設,要讓孩子們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必須有一定的激勵機制。雛鷹爭章、愛心點贊、好習慣銀行、月月最美之星……結合時代特點,層出不窮的激勵方式,符合孩子活潑好動、興趣維持短暫的性格特征。孩子們在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的機制下,快樂地品嘗著勝利果實。他們的成長是愉悅的,螺旋上升的。
德育,不是單憑我們教育者的意愿,強制性地灌輸,或者是半推半就地進行,而是我們應該著眼孩子。孩子最需要什么,我們就努力給予他們什么樣的引導?;顒拥年P鍵是我們能否喚醒孩子們的主體意識,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在實施過程中既要做到因材施教,又要做到公正公平,經(jīng)常反思得失,總結經(jīng)驗,調整策略。
孝德,以孝帶德,只要學校切切實實地做了,一定能給我們的教育帶來實實在在的變化:學生會變得懂事;家長會稱贊學校和教師,學校的滿意度提升;教師因為得到尊重和教有所得會更愛自己的崗位。
(責編: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