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
導語:《流浪地球》可謂是2019年賀歲檔的一匹黑馬,最終超越了《飛馳人生》《瘋狂外星人》,成為了賀歲檔的票房冠軍。同時《流浪地球》也引起了廣大觀眾的爭議,這部電影好像跟之前看到的科幻片不一樣,不一樣在什么地方?在末日面前,個人的意志會指引著人們犧牲小我,成就大我?還是會發(fā)動求生的本能,不顧大我,獨自求生?
關鍵詞:科幻 爭議 犧牲 探索
1.不一樣的中國式科幻
太陽對我們來說意義非凡,他給予了我們溫暖,為生命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古人們歌頌太陽,以太陽為神,到現(xiàn)在為止,陽光也是最常見、最普遍、最廣泛的光源。太陽太重要了,很難想象沒有了太陽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子。
這樣的擔心可能每個人都曾經有過,只是隨即又會一笑置之,因為這樣的擔心純屬多余。或者說即便太陽真的將要毀滅,以個人的力量,甚至整個族群的力量,也改變不了什么?!读骼说厍颉穮s打破了這個觀念,人類連地球都能“劫持”,還有什么是人類做不到的?
只是為什么要帶著地球到外太空“流浪”?如果影片中的假設成真了的話,帶著地球逃難,就好像是背著房子逃荒一樣,這個累贅太大了。而且這個想法跟之前看到過的西方式的科幻設想很不一樣,這種獨特設想的根源在哪里?
在《流浪地球》的原著中,劉慈欣老師解釋了為什么要帶著地球“逃難”。值得一提的是,原著比電影的構架還要宏大,只是那份宏大,并不適合被搬上大銀幕。在原著中,地球被人為地推往外太空之前,曾經有人提出過乘坐飛船避難的設想,只是讓幾十億人一起進入太空并不現(xiàn)實。這必將涉及到生存權的問題,誰可以乘船離開?誰要在地球等死?
這個設問好像是空中樓閣,因為日常生活中根本不會遇到這類問題??墒菑墓诺浇竦闹钦邆儗φ芾淼乃伎迹瑢τ谌粘I顏碚f也是無用的,而人類的本性卻一直驅使著哲學家們不斷地做高于生活的思考,并在思考中得到對世界的全新認知,進而推動著日常的生活發(fā)生變化。
比如說對電子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時至今日,任何一個物理學家,任何一個人類,都沒有在現(xiàn)實中見過一個單獨的電子長什么樣,電子這個概念只存在人們的邏輯中。而電的出現(xiàn)的的確確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狀態(tài),可是對電子的探索和思考,卻完全不能用日常生活的視角去對待。
可見高于生活的思考,是整個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況且這樣的思考早已經是迫在眉睫,上世紀東、西方的冷戰(zhàn)遺留下的核武器,到現(xiàn)在依舊可以把整個族群推向萬劫不復的境地。在本世紀初,人們正在加班加點地釋放西伯利亞的永凍土層下住著的魔鬼(甲烷),人們只感嘆查環(huán)保查得過分,讓生意不好做了,卻不去考慮海平面大范圍上升后,將沒有生意可做。
不管愿不愿意去想,愿不愿意面對,問題都在那里:為什么我們還沒有辦法使自己變得更好,卻已經掌握了自殺的本領?我們真的足夠了解自己的族群么?
平時不聞不問,可想而知當涉及到生存權的時候,人們的表現(xiàn)將很難及格。這就像連課本都沒有翻過的高中生去參加高考一樣,即便足夠冷靜、處變不驚,但是面對考卷的追問,也將會力不從心。
與其在災難到來之前,整個族群自己先崩潰了,不如干脆放棄利用飛船逃難的方案??墒且膊荒艿人腊。谑蔷统霈F(xiàn)了流浪地球計劃。這是《流浪地球》的最特別之處,現(xiàn)在大行其道的西方科幻小說很難出現(xiàn)這樣的設想。
原因在于東、西方兩個文明在本質上是有區(qū)別的,西方文明的開端在愛琴海,由于土地貧瘠,古希臘人為了吃飽肚子,早早地就駕著獨木舟做起了貿易。在西方文明中家園的概念跟我們完全不同,這一點表現(xiàn)在西方的科幻作品上就是:當家園面臨滅頂之災的時候,西方科幻作品中的主人翁會毫不猶豫地舍棄家園逃命,他們的重點是怎么逃命,以及如何化解路途中的艱險,家園卻沒什么好依戀的。
帶著家園逃難,才是《流浪地球》的驚艷之處。在鴉片戰(zhàn)爭之前,華夏文明一直是一個經典的農耕文明,土地是生存的根本,這使得我們對于家園的依賴,與西方人完全不同。所以我們會有帶著家園逃難的想法,所以我們一提到家,首先想到的是住所,所謂成家,就一定要買房。至于家的真正組成部分:家人,卻往往排在住所的后面。
西方的哲人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一張桌子總有被毀掉的一天,可是桌子這個事物卻不會消失,因為桌子的概念在人們的腦海中,壞掉一張還可以再做張新的。
同樣建筑物終究有被毀掉的一天,但是家的概念只要在人們的腦海中,家就會一直存在。從本質上說,家只是一個概念,它是由家人組成的,而建筑物是一個真實的載體。東方人在面對模糊的概念問題的時候,習慣性地用實體去替代模糊性的概念,從而造成了家就是樓房的錯覺。
在思維本質上的差異,投射到文學作品上,就是一個只會想到帶著家人逃命,一個還能設想帶著家園逃命。這是《流浪地球》跟西方式科幻的根本區(qū)別所在,也是這部電影所引發(fā)的一些爭議的誘因。在當代中國,主流的思想是西方式的思想,觀眾也看慣了西方式的科幻,雖然現(xiàn)在提倡國學,但是東方式思想形態(tài)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所以觀眾們見到《流浪地球》的設定會覺得很新穎。
另一方面,我們又還保留著東方式思維的核心,所以在對這部電影的認同和不認同之間產生了矛盾。前面說過,《流浪地球》的原著非常宏大,宏大到不適合搬到電影銀幕上。除了電影和書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有些宏大的設想銀幕無法表達之外,《流浪地球》的電影制作可能做了一些妥協(xié)。
即便如此,《流浪地球》的爆發(fā)力還是相當?shù)伢@人,他成就的不只是國內的科幻電影市場,還喚醒了觀眾們早已沉浸了的東方式思維的核心部分。在西方人的概念里,個人的位置要高于集體的位置,我們在了解到西方的思想核心后,不難發(fā)現(xiàn)那個以個人主義構建的社會,雖然外表光鮮,但如果遇到太大的風雨,很可能會徹底崩塌。
東方文明雖然經歷了無數(shù)坎坷,可是文明的核心部分卻從來沒有丟失過,而西方文明卻出現(xiàn)過斷層、分裂、面目全非。東方文明的核心得以保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東方人對集體的認識與西方不同。西方文化雖然可以推動族群的發(fā)展,可是我們整個族群的文明還處在嬰兒期,個人的意志還不具備自發(fā)性推動族群進步的條件,于是東方式的集體觀念的優(yōu)勢將會越來越明顯。
這倒并不是說集體的位置一定要高于個人位置,而是在未來社會,兩者可能需要一個新的平衡點。說白了,就是說東、西方文化沒有好與壞、對與錯之分,我們需要不停地去找平衡點,甚至要跳出兩種文化的束縛找平衡點,社會才能進步,整個族群才能有活力。
我們的優(yōu)勢是東方文化的核心我們還保存了下來,西方文明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參照物,當我們了解了西方文明之后,才會以比較冷靜的眼光審視我們自身的文化。借鑒西方文化,我們可以走得更遠。
涉及到對集體的看法,就需要用集體的眼光看待事物,比起個人利益,這樣的視角必定是更加宏大的,表現(xiàn)在科幻文學作品上,中國式科幻會用很多文筆去構劃大環(huán)境的發(fā)展和秩序,而西方式的科幻則慣用個人視角,反過來呈現(xiàn)出大環(huán)境,并寄托著以個人力量使大環(huán)境發(fā)生利于自身的變化的希望。
當代社會,西方式的個人主義大行其道,人們不愿意去接受那些宏大的東西?!读骼说厍颉愤@部影片如果太過宏大的話,會讓觀眾反感,畢竟這只是在拍電影,并不是真的去拯救地球,拯救全人類。為了讓更多的人接受中國式的科幻,在改編電影的時候作出一些妥協(xié)也是有可能的。
好在《流浪地球》的核心部分并沒有被妥協(xié)掉,當影片中出現(xiàn)行星發(fā)動機的時候,當說明人類正在帶著地球逃命的時候,中國式科幻的巨浪便撲面而來。
2. 更宏大的視野
大概是2015年的時候,劉慈欣老師在一次論壇上,曾經談過中國的科幻電影事業(yè)。當時劉慈欣老師說:在中國拍科幻電影很困難,因為投資人都不把科幻電影當回事兒。
也是在同一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李源潮接見了劉慈欣等人,對國內科幻事業(yè)給予了肯定,并希望中國科幻能為科技興國和公共科普助力。中國科幻這才漸漸地擺脫了邊緣化的尷尬境地,直到《流浪地球》上映,正式把中國式科幻推到了臺前。
以中國電影界來說,這部電影絕對是獨特的,用網上的一句玩笑話說:中國人也開始拯救世界了。不過這絕非偶然,近幾年來,國內的電影市場就悄然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特別是去年,首先是《紅海行動》的上映,把中國特種兵在國外的軍事行動以及軍事外交政策搬上了大銀幕。一來這是國家強盛的表現(xiàn),二來是中國電影市場進一步開放的明確信號。
后來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如此敏感的話題都搬上了大銀幕,讓人感覺之前一直咬緊牙關的廣電總局,不知道在什么時候已經松了口。
另一方面,前面說過當代中國個人主義大行其道,可是矛盾的是,現(xiàn)在的個體還不具備足夠高的素質,使集體有更高、更長遠的發(fā)展。所以個人主義一旦過盛,國家和社會就會變得很不健康。
改革開放后,國人被西方的思維模式淹沒,并逐漸視西方的思維模式為真理。直到今天,以集體的眼光看待問題,倒變成了一件可笑的事、不光彩的事、故作姿態(tài)的事。很明顯,國人的個人意識已經過盛。這一點表現(xiàn)在文學作品上,就是類似于一人成神,萬人膜拜,不膜拜就是反面人物的網絡作品模式。表現(xiàn)在電影作品上,就是一味地追逐觀眾的口味,作品的質量倒變成了次要的。更要命的是,不管是文學作品還是電影,都會出現(xiàn)大批的追風之作。
我想這應該是一種文化捧殺。
《流浪地球》就是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上映的,這部電影是不是中國電影的里程碑,是不是一個電影事業(yè)的轉折點不好說,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流浪地球》是一部特殊的中國電影,這部電影給予了觀眾一個更宏大的視角。之前的文化捧殺到了一定的極端之后,觀眾自然會產生疲憊感,《流浪地球》出現(xiàn)的時機恰到好處,足夠令人耳目一新。
另一方面,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yōu)秀文化的需求日漸迫切。之前或是調侃生活,或是剖析人性的電影,已經漸漸無法滿足國民逐漸提高的文化素養(yǎng),《流浪地球》的宏大視角自然會讓人眼前一亮。
只是現(xiàn)在有人要把《流浪地球》捧上神壇,就有些過了,《流浪地球》的確是一部好電影,但他只會是一個開端。上世紀的美國影壇,也是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游》的橫空出世,打破了以復雜的劇情和扭曲人性為主流看點的電影市場。現(xiàn)在,《流浪地球》的成功,開啟了中國電影的一扇新的大門。按照市場規(guī)律,視角更加開闊的電影,自然會如雨后春筍一樣出現(xiàn)。
3. 犧牲精神
之前我跟朋友做過一次很可笑的爭辯,議題是:普通人影響大眾的可能性。之所以說是可笑的爭辯,一來是因為個人意識與集體意識是互相影響的,這個問題不會有最佳的答案,只能在不同時代有一個相對靠譜的答案。
第二個可笑的點是:三個將要而立之年的人,明知道不會有最佳答案,卻還爭得面紅耳赤。最可笑的一點是:這樣的討論在他人看來是可笑的。過年時的茶余飯后,親戚朋友們會討論,今年誰誰誰因為涉及到非法融資而潛逃,誰誰誰又因為金融問題而過得很慘。但如果提議討論經濟結構是不是出現(xiàn)了問題?或者國人的思想是不是過于浮躁,才構建了一個病態(tài)的金融體系?談話就進行不下去了。
這是東方思想中的糟粕,除非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否則大家就喜歡施展“不關我屁事”神功。這種想法的根源可能來自于:自身的能力有限,根本改變不了大局,所以就放棄為集體未來做出改進的行動。前面說過,集體意識和個人意識是互相影響的,當個人意識不愿意去影響集體意識的時候,勢必會發(fā)生阻塞,集體不了解個人的想法,個人又不愿意影響集體,雙方之間遲早會發(fā)生斷層。
而矛盾的是,“國家有難,匹夫有責”的觀念依舊根植在國人的潛意識中,所以《流浪地球》中的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令人向往。而面對電影中,要抽簽進入地下城避難,以及毫不猶豫地執(zhí)行火種計劃的設定,又會令人感到不適。
太陽還正值壯年,天文學家預計再燃燒幾十億年,太陽才會衰變成一顆紅巨星,今時今日,我們可以盡情地享受陽光的普照。但這毫不影響活在太陽系這個安逸的搖籃里的我們,去討論個體犧牲精神的極限這樣的話題。
我們身處的宇宙到底是冰冷的還是溫和的還不得而知,不過從至今的觀察來看,同類生物個體之間總是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而且?guī)缀鯖]有哪兩種智慧在同一個級別的物種之間,存在著絕對的信賴關系。就人類而言,是我們已知的智慧最高的生物,然而時至今日我們卻還在進行同種族之間的殺戮和壓制。
這讓人想到了荀子和孟子爭論的那個人本善惡的大命題,在大環(huán)境下,我們處在一個競爭和冰冷的世界,而我們卻有人懷揣著善,有人懷揣著惡,那么我們的本性到底是善還是惡?我想關于這個問題,就像自己說自己家那點破事兒一樣,是一本糊涂賬,不會有什么結論。這時候可能有人吟誦那句:人之初,性本善。只是這個觀點純屬一家之談,不足以成為論據(jù)。
當面臨《流浪地球》中所設想的巨大災難的時候,本性善、惡的不明確,會讓我們整個族群造成極大的不確定性。進而可想而知,在巨大的災難面前,為了種族的延續(xù),勢必會出現(xiàn)一個集權政府,這將會抑制人權和民主的發(fā)展。
在劉慈欣老師另一篇巨著《三體》中,就討論過在整個族群面臨災難時,個人在這當中存在的意義。人類文明披荊斬棘,終于使自身的族群社會獲取到了一絲民主,但是我們卻要向宇宙中播撒集權的種子,即便種族得以延續(xù),被權力所操縱的人類,還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么?
關于這個設問,劉慈欣老師在《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中,好像是給出了答案,卻又沒有給出答案。小說中,在太陽系安樂窩里的人類滅亡了,而播撒出去的集權種子,雖然延續(xù)了人類族群,但是丟失了很多人類的可貴之處。這是一個族群的成長?還是一個族群本質上的倒退?我們在未來真的會面臨那樣的抉擇么?
這些問題對于現(xiàn)代人而言是不會有真正答案的,不過可以在《流浪地球》中找到一個參考答案。電影中,吳京飾演的劉培強犧牲小我,拯救大我,像飛蛾撲火一樣,點燃了木星,借用其巨大的爆炸,將地球推入安全軌道。不僅是主角,在行星發(fā)動機出現(xiàn)故障后,進行飽滿式搶修,犧牲小我、拯救大我的精神在影片中是普遍存在的。我想人類的犧牲精神,可能就是以上問題的參考答案。
縱觀人類史,即便沒有《流浪地球》中所設定的災難,人類的每一次進步也都伴隨著巨大的痛苦。而且具體該怎么去進步,并沒有一個明確的參照物,只有一個大致的方向而已,有時候整個社會要白白遭受一番痛苦,卻還在原地踏步。
即便如此我們也還是走到了今天,根源在于我們族群中的一部分人愿意犧牲自己,使自己的族群變得更好。就像王小波老師說過的那段話:一個常常在進行著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總是會常常失敗的,一個想探索自然奧秘的人也常常會失敗,一個想改革社會的人更是會常常失敗。只有那些安于自己限度之內生活的人才總是“勝利”,這種“勝利者”之所以常勝不敗,只是因為他們的對手早已經是降服了的,他根本沒有投入戰(zhàn)斗。
想想影響整個族群進程的事件或革命,哪一次不是充滿著斗爭和流血?我們族群中的那一小撮人,為什么放著常勝不敗的“勝利者”不做,卻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去做一個斗士?是什么驅使著他們前赴后繼地去向未降服的對手發(fā)起挑戰(zhàn)的?
我想可能就是我們個體的犧牲精神,為成就大我也就是成就集體進步,而犧牲小我的犧牲精神。有了他,我們才懂得進步和成長的意義和付出,有了他,在面臨個人或族群生死攸關的抉擇時,我們本性中的善才能潑灑出來。
可是在個人主義彌漫的今天,如果我們面臨影片中劉培強同樣抉擇的時候,會毫不猶豫地奉獻和犧牲么?
看到《流浪地球》中的犧牲和奉獻,我們覺得向往,那是因為當今社會缺少犧牲精神。一般而言,都是缺少什么,我們向往什么,之前華夏文明不夠強大,我們向往西方的強大,所以把美好的字樣都給了“美、德、法、英”這些西方國家?,F(xiàn)在缺少為集體犧牲的精神,所以我們看到電影中的犧牲和奉獻會比較舒適。
而當我們看到人類舍棄了整個族群一半的人口,才得以在地下城中茍延殘喘的時候,看到個人的生命在族群生存面前毫無意義的時候,又會感到不舒服。那是因為這樣的犧牲,已經超出了我們心目中可以犧牲的極限。
每個個體中都存在犧牲精神,只是每個人對可接受的犧牲精神的極限,標準不一。這是因為我們個體本身還存在著巨大的劣根,他是犧牲精神的最大障礙,他會動搖一切向上的力量。如何控制劣根減少對向上力量的影響?或者干脆有什么方法能祛除人性中的劣根?
我曾經在自己的一篇科幻小說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很多延伸設想,最終總結了兩個靠譜的祛除劣根的方法。一個是利用文化進行溫和性地祛除,也就是“線裝書”中所提到的:教化。不過這個方法好像不太理想,而且還容易人為地走偏。另一個方法是利用科技,強硬式祛除人類的劣根,比如說利用人工智能建立一個完全平等的付出和分配機制,或是利用基因技術摘取關于劣根的基因。(此處有科幻設想的成分)這個方法也不是很理性,因為這是迫使人類發(fā)生了進步,而并非人類真正的進步。
隨即我又做了延伸設問:人類的劣根是阻礙人類進步的最大原因?還是整個族群進步的發(fā)力點?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真的找到了祛除人類劣根的方法,那將會迎來一個怎樣的社會?首先是不會再有不滿,進而沒有矛盾,進而沒有爭執(zhí),那將是一個何等死氣沉沉的社會。反過來說,人類社會的每一次進步,都是從不滿、矛盾中開始的,以此為出發(fā)點才會設想構劃一個令人滿意、又緩解矛盾的新體制。
人類的劣根是阻礙整體進步的原因,可他又好像是族群進步的發(fā)力點。這個問題的平衡點在哪里?他有一個最終的結論么?
思考這個問題的那段期間,讓我輾轉難眠,百思不得其解,好像整條思路都走到了死角。直到我看到這樣一個哲學觀點才恍然大悟:我們永遠也不可能知道世界真正的模樣。人的視覺系統(tǒng)所看到的一切,并不是世界真正的樣子,我們眼中的世界,是通過光傳達到我們的眼中的,再經過主觀的認知才形成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比如蝙蝠用聲波“看”這個世界,它們“眼中”的世界會跟我們完全不一樣。(原文不記得了,大意如此)
對世界的看法無法達到最終的統(tǒng)一,我們所了解到的世界,就不是世界真正的樣子??上攵?,整個世界將充滿著不確定性,并且靠主觀的認知,永遠也無法得知世界的終極面貌。
古往今來的哲學家,對宇宙的終極追問,這項事業(yè)既那么偉大,又那么不自量力。即便古代的哲人們得知可能永遠也無法了解宇宙的終極面貌,但是人類的本性依舊在驅使著他們進行不停地思考和探究。
進一步說,之前所討論的人類的劣根,以及犧牲精神的極限這樣的問題,由于他涉及到太多的假設,可能永遠也不會有真正的答案,而只存在一個相對最佳的答案。
再進一步說,為什么一定要給予一個準確的結論?一直思考下去不好么?可貴的不是問題的答案,而是整個思考的過程。
也就是說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并不是為了當《流浪地球》的假設成真時,我們不會手忙腳亂。如果是以此為出發(fā)點的話,實在不值得,因為《流浪地球》的設定成真的幾率很小。
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會讓人眼界更加開闊,思路更加深邃。
不停地探索,以及對探索過程本身的注重,正是東方人所缺少的一種求知手段。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認為世界萬物是由水、火、土、氣構成,幾乎在同一個時代,戰(zhàn)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提出了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構成。
后來西方人并沒有停止對萬物基礎構成的探索,他們發(fā)展出了一系列的哲學命題和科學命題。最終他們在邏輯上構劃出了原子的模型,而且在他們眼中,還完全沒有到達探索的終點。他們將萬物最小單位稱為量子,從那時起就從沒有停止過對量子的思考。
大物理學家霍金,就是一位量子力學的權威。在西方,古希臘時代的設問到今天他們的智者們還在不停地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可是東方人卻停止了思考,以至于在西方人用堅船利炮撬開“大”清的國門的時候,華夏文明還一直在沿用五行學說。
這才是《流浪地球》帶給人們的最最寶貴之處。他不僅喚醒了我們東方人獨到的已經將要忘卻的宏大思路,還讓我們明白對未知的所有思考,就像《流浪地球》中所說:地球要經過2500年的征程才能到達比鄰星系,前路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但《流浪地球》中的人們毅然出發(fā)了。
在面對未知的思考的時候,我們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得到最終的答案,甚至無法得到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我們的本性卻還是會驅使著我們去思考,并一直思考下去。
這是《流浪地球》的魅力,也是科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