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賢明
【摘要】? 高考是每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要轉折,高中英語是高中生必修課程,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生對英語所進行的有效學習不但可以為其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還對學生的綜合性能力提高有著重要作用。作為語言工具,學好英語對人與人之間所進行的溝通和交流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
【關鍵詞】? 高考 高中 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037-01
0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創(chuàng)新和變革的時代,教育應該幫助人們?yōu)槟切┠壳安淮嬖?,也無法被清楚定義的未來工作而做好準備”。新高考的到來,意味著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優(yōu)化與學生的高考與未來息息相關。課堂并不只是教師的,更是學生們進行學習的場所。因此,英語教師必須要對自身所存在的缺陷以及不足進行一定的革新和完善,讓課堂的氣氛變得更加活躍,讓學生們都能積極自主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學會學習與思考,這樣,真正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終身發(fā)展。
1. 重視英語聽說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新高考改革的時代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對學生使用英語進行語言夠溝通與交流的能力獲得一定的強化。這要求教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加以關注,還要對傳統(tǒng)的思想觀念以及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在確保學生了解和掌握語法、詞匯的基礎前提之下,增加對學生的聽說教學程度。
例如,在學習《Growing pains》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在保證學生對本節(jié)課中的固定句式、詞組、詞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合上教材,閉眼傾聽教師對教材中所學內(nèi)容的朗讀,讓他們對各個詞匯的輕重讀音、連讀狀況等進行更加深入的掌握,進而使自身的英語聽力技能得到顯著提高。另外,教師可以使用情景教學的方式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把學生分成兩個小組,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各種各樣的聽說情景,讓學生能夠在這種情景中更加深入的傾聽同伴閱讀英語并且自己開口說英語。
2.延伸學生閱讀范圍,滲透批判性思維
高考改革之后的高中英語,關注對高中英語知識范圍的檢查,這和應試教育的考察領域有著顯著的擴展。在這種狀況下,高中英語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將所學范圍進行一定的擴展,這樣一來才可以讓學生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獲取閱讀素材,進而對各個領域以及行業(yè)的內(nèi)容都進行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及思考,為學生在考試中的卓越表現(xiàn)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當前多數(shù)人都對美容,健康越來越關注,健康問題也是這些年高考以及社會上廣為重視的重要話題。所以,在學習和“l(fā)ooking good,feeling good”教學內(nèi)容的過程中,教師可為學生講解一些教材以外的內(nèi)容,且提供適量與減肥與健康相關的閱讀材料,讓學生能夠在獲取大量信息的時候,可以對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一定的總結和歸納,同時引導學生思考:What is beauty?Which is more important,health or beauty? 進而為高考中更加高效的處理和這方面有關的問題提供有力的前提條件。
3.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教師延申了學生的閱讀范圍,學生獲取了大量的相關信息,這些信息蘊含著大量詞匯,短語,語法,句型等知識內(nèi)容,這些可以豐富學生習作素材,進而為學生寫作奠定堅實的語言基礎。同時,教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設計問題,促發(fā)學生對文章的思考,構建閱讀框架,幫助學生深入文章中心,借鑒文章的組織寫法,鍛煉學生的寫作技巧與風格。例如,在閱讀《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 -must we choose?》中可讓學生了解到語言鮮明度的重要性,”large areas are damaged. … destroyed …died…poisonous …sick …killing ”從劃線的這些詞和語言中,學生可以清楚地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與觀點,也會學到如何合理使用語言或修辭,進而提高寫作的整體質量。
4.重視詞匯文化教學,在詞匯中體會文化差異
詞匯是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極為關鍵的一部分,是學生學習好英語的重要前提。每個詞語都有著不同的意思,但是每個單詞又有著多種內(nèi)涵。所以在學生對單詞進行學習的時候,通常都會進行死記硬背,但是這種方式無法從根源上讓學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英語詞匯,反而會讓學生變得厭煩、產(chǎn)生枯燥無味的情緒。因此高中應以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更加深入的關注對英語單詞的文化滲入,為學生展示單詞背后深刻的文化含義。
在英語中有著大量的習慣用語。例如,和dog相關的用法,因為在西方國家狗的形象特征是正直的,非常受人喜歡,所以他們也會經(jīng)常使用dog來描述自己認為相對重要的人:top dog的意思是“重要的人”。對比之下,中國反而有著很多的和“狗”有關的貶義用法,例如“狗急跳墻”“狗眼看人低”等,那么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把這這種有著中西方文化差異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在進行英語學習時自然而然的對這背后的文化進行一定的了解。
結束語
當今社會的迅猛發(fā)展,學生的壓力以及負擔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在高考改革的時代背景下,對英語教學制度進行一定的革新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對英語教學方式加以完善,才可以讓學生更加積極自主的進行學習,在進行對課本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強化自己的英語口語能力,獲得更加理想的成績。
[ 參? 考? 文? 獻 ]
[1]陳新忠.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語教學改革[J].中小學管理,2017(9):14-15.
[2]丁博文.新高考改革方案下高中英語教學調(diào)整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7(8):56-58.
[3]王祖勇.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蒙略探討[J].中學生英語,2018(4):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