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
摘? 要:語文是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言文化了解、學習與應用的重要學科。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在學習語言文字過程中逐步增強對于漢語言文字的感情和認識,了解到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能將語言文字有效應用于日常學習與生活之中。所以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探討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增加語言積累,并提出具體的語文語言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積累;現狀分析;對策研究
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正確認識到小學語文屬于基礎性與實用性較強的學科,也是學生學習好其他科目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所以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習慣,使學生能自主學習,并熟練掌握語言的表達與理解方法,從而提高語感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
一、小學語文語言積累現狀分析
低年級的語言積累其實并沒有真正引起老師的重視,很多教師認為,在低年級就開展語言積累意義不大,不僅不會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量,而且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任務還是寫字、識字,不要將過多的時間放在語言積累上,語言積累應該在高年級進行,就是這樣的一種教學思想,使得學生到了高年級之后,因為自身語言詞匯量匱乏,寫出來的文章沒有任何深意。如何讓小學階段的學生有意識的去積累詞語,加強學生對詞語的敏感性,這也就要求小學生在閱讀時要做到質與量的同步積累。這也需要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為學生傳授積累方法。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這對于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而言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語文是最容易與社會發(fā)生聯(lián)系的學科。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這種教學屏障,不要讓小學生的語言積累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擾??傮w來說,小學階段的語文教材中,課文的數量是很少的。即便學生都背誦下來,對于處在語言發(fā)展階段的小學生來說也是不夠的。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言積累環(huán)境,這樣一來學生在進行語言積累就會順暢很多。
二、小學語文語言積累對策研究
1、激發(fā)興趣促進語言積累與運用
興趣是閱讀的先導,是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把讀書看成是一大樂事,就會釋放巨大的潛能,越讀越有興趣,越讀越想讀。語文教師要想更好地提高教學水平,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良好教學效果,首先就要了解學生的性格特征和興趣愛好,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有效吸引學生參與到語言學習中來,促進學生對語言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用好教材加強語言積累與運用
課堂是學生語言積累與運用的主陣地,書本是學生主要的“語言積累”來源,而小學語文教材生動新穎,有不少是名家名篇,是進行語言積累的絕好材料。老師可以根據教材的特點,引導學生體會遣詞造句的精妙,在教學課文時重視品詞賞句,加強語言積累與運用,讓學生讀讀、背背、說說、寫寫,把語言印在腦子里,以此豐富學生的語言。
3、探尋方法推動語言積累與運用
1)熟讀成誦促積累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來也會吟?!蔽覀冊谶M行朗讀訓練時,要注意引發(fā)學生在朗讀中動情、生情,讓學生進入意境,品味豐富而優(yōu)美的祖國語言,從而自我感悟。加強背誦又是一種積累的好方法,它可以使學生積累大量的好詞、佳句、名篇,學生的材料庫會在背誦中不斷的被充實。尤其是我們使用的人教版語文教材,不僅文章語言文字美不勝收,還安排了許多成語、格言、警句,熟讀成誦,不僅是一種認識的積累,更是一種祖國文化底蘊的熏陶。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背誦的指導,給予學生充分的背誦時間。通過多種形式的感悟,讓學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除了課文中要求背誦的課文之外,能激發(fā)聲真情實感的語段也要熟讀成誦,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積累語言。
2)復述課文促積累
所謂“復述”就是運用自己的語言把聽到的、讀到的材料表達出來的技能訓練。復述旨在訓練學生系統(tǒng)連貫地表述的能力。復述時要對材料進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詞語、句式和章法,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經過篩選,抓住重點。復述不但能幫助學生掌握和積累語言,同時通過內化,規(guī)范了口頭語言,又訓練提高了學生理解、記憶、概括等多種能力。通過復述,為學生提供內化語言的機會,使學生理解、積累語言材料時,又充分調動起頭腦中已有的語言材料,自動激活、調出、選擇、重組,并在復述中得到檢驗,有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語文活動實踐語言積累與運用
1)開展多項實踐活動。
語言積累目的是有效運用,我們可以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來完成語言的遷移運用。
2)學生“共讀一本書”。
課余時間,學生自愿組成讀書小組,選擇本小組最喜歡的書籍,每位成員在一學期內讀完,并利用班級讀書會進行交流、討論、分享讀書的收獲,還以本小組最擅長的形式向全班同學匯報:如辦手抄報、讀書卡、寫讀后感、講故事、續(xù)寫故事等方式,精彩地再現了同學們的收獲:在閱讀中積累,在積累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在成長中體會到積累的樂趣。
三、總結
小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是一個需要長期實踐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堅持用心閱讀、時時積累、勤于練筆,逐步激發(fā)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從而進一步加強學生的語言文字功底,達到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熟練駕馭語言文字。
參考文獻
[1]? 高彥.試論小學生語言說話能力的提高與培養(yǎng)[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11):85.
[2]? 李千金.提高小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9):126.
[3]? 謝珊瑚.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增加學生語言積累的教學方法[D].杭州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