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月萍
摘 要:低年級是學生生命發(fā)展的起始性階段,更是鑄造生命質量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來說,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內在良好品質和人格的形成,對后期的發(fā)展和學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關注學生德育形成的過程中,還需要從孩子的心理健康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認知條件,真正為學生核心能力地發(fā)展奠基。本文提出要了解學生,夯實心理健康的堡壘;營造環(huán)境,鑄造心理健康的素質;設置活動,創(chuàng)設心理健康的平臺。
關鍵詞:了解學生;營造環(huán)境;設置活動;生本立場
【中圖分類號】G 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33-0022-01
低年級是學生生命發(fā)展的起始性階段,更是鑄造生命質量的關鍵時期。對于學生來說,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有助于學生內在良好品質和人格的形成,對后期的發(fā)展和學習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在關注學生德育形成的過程中,還需要從孩子的心理健康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擁有健康的認知條件,真正為學生核心能力地發(fā)展奠基。
1.了解學生,夯實心理健康的堡壘
著名教育實踐家陶行知先生曾經在《兒童年獻歌》中這樣寫道:“不要你哄,不要你捧,只要你懂—懂得我們還是小兒童,不要教成小老翁。”中國古代兵法就有“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的說法。對于教育來說,就更需要對教育對象的認知能力、心理特點形成全面而深入地感知與理解,從而夯實學生健康心理,為學生后續(xù)生命地發(fā)展奠定基礎。
由于多數(shù)低年級學生剛剛進入校園,一切都很陌生,他們對于生活的外在世界充滿了好奇,有時還難以控制自己的情感,甚至會出現(xiàn)沖動而煩躁的心情。這就需要班主任要對孩子出現(xiàn)的這種情感和心理上的狀態(tài)進行及時引導,對學生所表現(xiàn)出來的特點,尤其是要關注在這一階段中這些孩子究竟需要什么,他們?yōu)槭裁磿霈F(xiàn)這樣的情況。只有真正了解孩子的狀態(tài),教師的引導才是真實有效且富有針對性的。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性時期,這一階段對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隨著學生年齡地不斷升高,他們內在的性格、習慣等都已經漸漸趨向于穩(wěn)定,要想改變就有較大的難度。這就需要班主任要能夠充分利用低年級階段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還具有鮮明可塑性,對學生進行正確地教育與引導,為學生后續(xù)健康地生活夯實基礎。
2.營造環(huán)境,鑄造心理健康的素質
我國春秋時期經典故事“孟母三遷”就已經說明了生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對于還處于生命成長階段的學生來說,校園環(huán)境的影響對于孩子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其實,學校就像是一個縮小的社會,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在這里不僅可以獲得知識、形成能力,還能夠養(yǎng)成人際交往和良好習慣等健康心理所必備的條件。
因此,班主任就可以從教室入手,一方面從硬件出發(fā),比如,對課桌椅的高度進行調整,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寫字姿勢,以更加自信的狀態(tài)面對老師和同學。比如,教室里的桌椅可以打破傳統(tǒng)的擺放方法,排列成更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方式,為小組合作、彼此交流提供了通便之道;另一方面可以從軟件出發(fā),通過墻壁、黑板報以及走廊上的宣傳陣地等多種路徑,張貼名人名言來引領學生的價值觀形成,通過張貼學生自己的作品,讓學生擁有展現(xiàn)和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認知意識,感受班級氛圍所營造出來的美感,將身心長期浸潤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之中,養(yǎng)成感受美、欣賞美和鑄造美的意識,讓低年級學生能夠有效地克服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障礙,為良好心理素質的鑄造奠基。
3.設置活動,創(chuàng)設心理健康的平臺
隨著社會地不斷發(fā)展,各種價值認知涌向了學生的內在心理,對學生正確、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的鑄造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可以相機開設多種多樣的活動,讓學生在極具實踐性和情境性的活動中,提升學生內在的心理素質。一般情況下,這種類型的活動可以將改善心理環(huán)境、訓練心理品質為己任,凸顯活動體系的序列性、教育性、趣味性,從而有效地鑄造學生的健康心理。
比如,我們曾經在班級中開設了“親師友,習禮儀”的主題活動,讓學生關注父母和老師一天的辛勤勞動,感受成人工作的辛苦,并講述故事中古人和名人尊重老師和長輩的故事,從而幫助學生能夠以深入的視角懂得尊敬師長的習慣。這一類型活動的開展,就有效地改變了當下多數(shù)學生不懂得尊重長輩、毫無感恩之心的弊端。事實上,小學生正處于形象化思維階段,活動的組織形式可以多樣化,不一定完全局限于教室或者學校。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班主任可以充分運用跟孩子在一起的優(yōu)勢,創(chuàng)造性地通過夏令營、智力游戲和外出體驗等活動,相機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活動,不斷增強學生之間的團結意識和班集體的凝聚力,讓學生在實踐性體驗活動中夯實團結意識、不怕挫折和積極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比如,在組織學生開展“愛心手拉手”等實踐性活動時,學生就能夠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培養(yǎng)他們關照老人、彼此體諒的心理品質,激發(fā)學生內在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在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凈化心靈、培養(yǎng)情感、矯正行為。
正是讓學生參與到課外實踐平臺的活動過程中,讓學生在正面挫折時,建構積極的人際關系,讓學生養(yǎng)成積極開朗、陽光健康的心理素質。
關注學生生命健康發(fā)展,我們不能僅僅局限在身體素質、德育品質層面,還需要從學生心理認知層面出發(fā),讓學生在深入實踐的過程中能夠體悟到作品的內在意識之中,為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羅鶯鶯.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終生的幸福奠基[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