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道元
“人是一個廣闊的世界”——多年前讀到魏書生老師這一真言時,我真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于是,我對我的那個廣闊的世界充滿了期待與向往。
然而,當我注目于我的世界時,我才驚異地發(fā)現(xiàn),那里竟是混沌不開,幾米之外就是濃密的霧……我又有些迷茫惆悵了。
但心靈深處卻總有一個聲音不停地向我發(fā)來召喚:來吧!來吧!到彼岸來吧!這里花紅柳綠蜂忙蝶亂,這里晴川歷歷芳草萋萋,這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我依稀仿佛看到了宛若海市蜃樓的遠方,但我又有些惶急失措了——我看不穿那濃密的霧,我找不到通往那個世外桃源的路。
帶著困惑與期待,2007年5月7日,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在云南民族大學學生會館聆聽了魏書生老師一個上午又一個下午的報告。愚鈍的心終于若有所悟:唯有不斷建設自己的思想,自我心靈的世界才可能日益清明通透,空闊遼遠。
于是,又重拾閑置已久的紙筆鋤犁,在自我心靈的曠野,試著播種思想的種子??捎侄栊噪y泯,幾欲停歇。但我終究是幸運的——就在我猶豫不決想要放棄之時,遇到了《云南教育》(中學教師)。編輯老師的一次次溫馨鼓勵讓我不知不覺間喜歡上了思考與筆談,一篇篇并不高明的文稿,于我卻具偉大的神力,我因之而“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因之而“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因為《云南教育》的引導,我的思想逐步擺脫單薄而開始追求豐盈。
因為《云南教育》的引導,我對教育的理解逐步擺脫功利而開始追求美好。
因為《云南教育》的引導,我對語文教學的認識逐步擺脫膚淺而開始追求深刻。
《善知生命中平凡而卑微的貴人》《于明顯的意義里展開隱蔽的意義層次》《準確把握主旨是準確理解語言的前提》《無從落筆恰成絕妙落筆》《行走在語言文字的森林里》《語語悟其神》《斯人獨憔悴》《大胸襟方能領略大境界》《一波三折情感激蕩》《盛唐氣象也清新》……這些尋常的文字,發(fā)表的或未發(fā)表的,不經(jīng)意間在我心靈的原野中生根發(fā)芽潛滋暗長,或是一棵棵枝葉繁茂的樹,或是一片片生機盎然的草,或是數(shù)朵野花,或是幾只彩蝶……在夢里,我的那個廣闊的世界似乎逐漸通透清明起來,似乎快要可觸可及。
我開始明白,所謂幸福,不是一種結(jié)果,而是一種狀態(tài):努力著,辛苦著,快樂著,不斷學習著思考著,激情不斷充溢著,思想觀念不斷更新著,心胸不斷寬闊著,心靈不斷寧靜著……
我的彼岸,或許還在遠方的遠方,但所幸我已在《云南教育》這一渡船之上。“專家天上飄,老師地上走,《云南教育》就是天地之間的擺渡人!”聽聞龍德芳社長此語時,作為一個被《云南教育》擺渡的幸運之人,我的感激之心不禁又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