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純
摘? 要:在整個初中教學體系當中,數(shù)學的地位以及重要性一直以來都為教師和學生們所共識,而解題能力,則是學生們進行數(shù)學學習當中,所必須具有的一種綜合性能力。初中生是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因為學生面臨著中考的重要任務,且學習壓力較大,難免會在心理健康問題上產(chǎn)生一些問題。作為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引導者,在發(fā)展德育工作中具有充分的引領(lǐng)作用。然而目前初中數(shù)學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致使學生在心理健康意識的培養(yǎng)上有所滯后。本文從實際出發(fā),針對當前數(shù)學教學中出現(xiàn)的有關(guān)心理方面的問題做出一些思考。
關(guān)鍵詞:初中數(shù)學教學;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8-0095-01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良好教學,對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促進初中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健全他們的人格,塑造更好的三觀。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之下,初中生普遍面臨著較大的學習壓力,而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質(zhì)能幫助他們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態(tài),提高他們的認知能力,能夠幫助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得到更多的提升。但是當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教師對心理健康這門課程的關(guān)注度和重視度不夠,學生缺乏興趣以及心理健康內(nèi)容較為抽象和空洞等,這些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發(fā)展較為緩慢的重要原因。
1.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開設(shè)心理活動課程
教師自身的專業(yè)素質(zhì)和水平能力也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某個教師整天以消極的態(tài)度進行教學,那么學生學習的情緒也是消極被動的,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不僅專業(yè)的心理教師要時刻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其他學科教師也應該具備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水平。而開設(shè)心理活動課程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融入到心理健康的氛圍之中,讓他們了解到學校對于心理健康這門課程的重視,并不是說說而已,而是切實的行動。例如,在初中階段考慮到學生繁忙的學習時間,學校應該每個月至少安排一次專業(yè)的心理教師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教學,讓學生和心理教師面對面的進行交流和溝通,這能夠更好的輔助心理教師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而其他的學科教師也應該了解一些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意識到學生學習情緒不佳或者感受到學生學習壓力過大的時候,教師應該運用自己掌握的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調(diào)節(jié)。除此之外,學校應該開設(shè)一定的心理活動課程,這個課程可以包括心理講座或者心理輔導課,通過這種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在一起進行討論和交流,而教師通過心理輔導的形式,能夠引導學生更好的認識生活和認識自己。
2.教師要教會學生如何正確學習
中學學生在學習數(shù)學時往往會通過死記硬背將一些知識點記下來,但是題目類型多樣,不是所有考試的題目類型平時練習中都會遇到的,但是我們并不否定練習,只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更簡便的方法理解學到知識。通過扎實好基礎(chǔ)知識,練習典型例題,將知識點融會貫通學習的體系。例如,中學學習時學生較難理解代數(shù)的一些問題,計算過程會出現(xiàn)一些小毛病導致整個題目解答的失誤,當回頭檢查時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對于某些較勁的同學會停留在一道題目上,這就導致后面題目解題時間不夠。這些都是解題的不注意和平時寫作業(yè)解題時有著不可避免的聯(lián)系。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教會學生們?nèi)绾渭毿模?,在上課書寫例題板書時一定要將解題過程一步步的寫出來,并讓學生在初次學會一個知識點時一定要按部就班的解答,不能夠遺漏解題步驟。在平時要求學生準備錯題筆記將錯誤的題目記下來,研究后寫出解題技巧,記住典型的例題和新鮮的例題,在考試前就能夠有目的的進行復習了,能夠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教師在講解習題時給予學生引導學生變換更多的解題方式,有的題目需要大量的繁瑣步驟才能解答出來,而用另一種方法就會顯得更加簡便,所以平時多讓學生解題時使用多種方法,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擁有更強大的解題能力。讓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時提前預習,了解知識后進行二次學習,會有更大收獲。
3.明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營造良好氛圍
在當前素質(zhì)教育逐漸深入的背景之下,教師應當明確自己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成績固然重要,但也要建立在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基礎(chǔ)上。試問一個學生,如果成績非常好,但是他心理不健康的話,這也是枉然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的課程有很大的區(qū)別,教師沒辦法按照固定的教學模式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應該是感化學生,讓學生自身也清楚的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能夠自覺地對心理健康有重視的意識,從而形成良好的班級氛圍。例如,原本學校在初中階段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時就不是很多,教師更應該充分的利用這個機會來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而不是將這門課程的時間讓出來給其他學科的老師進行學科教學,因為這樣不僅會損害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形象,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也是不利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地鼓勵和引導學生去認識自己,敢于評判自己,因為在初中階段,學生或多或少地在心理健康上可能會有一些小小的問題,這并不是什么大的疾病,學生要敢于暴露自己,這樣才能夠?qū)ΠY下藥,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同時,教師也要時刻地關(guān)注學生的變化和學習情緒,多給學生一點建議,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除此之外,教師要營造一種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讓學生能夠在這種氛圍當中自然而然的被感化。
中學數(shù)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它更多需要的是數(shù)學教師的耐心和管理方式。教師要充分的重視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讓學生不僅能夠擁有良好的學習能力,更要擁有健康的身心體魄,做好為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接班人打好堅實的基礎(chǔ),同時提高數(shù)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建輝.淺談小學高年級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J].才智,2017
[2]賈志鵬,楊君.淺談班主任如何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