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偉
摘要: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教師實施素質教育,能夠更好的推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提升,有效的完善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對歷史學習產(chǎn)生興趣。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充分的借助學生的興趣,結合高中歷史教學知識,使學生在活動中不斷的加深歷史學習的觀念,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所以本文就以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進行分析問題,希望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提升歷史教學的高效性,為學生的高考和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歷史,素質教育,興趣
一、素質教育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
教師應當給學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由此能夠看出教學對于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較高,高中歷史必須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夠明確政治發(fā)展方向,樹立科學的教學思想方法以及活躍的思維能力,同時要具備廣博扎實的專業(yè)知識,能夠有駕馭課堂組織教學的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愛國主義以及社會主義、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等眾多思想,能夠不斷提高理論知識水平,活躍思想政治思維,有效的體現(xiàn)我國歷史發(fā)展方向以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方向,全面實現(xiàn)教書育人。由此可以看出教師的綜合素質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素質教育的推進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學校也要積極的引導教師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專業(yè)水平,通過開展教師培訓 ,幫助教師樹立正確學習的觀念。
二、充分重視歷史課堂教學,提高課程教學效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實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原則,教師應當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引導學生掌握歷史學科的基礎理論知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之前,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預習有效掌握基礎知識,能夠自主分析教材中的重難點,通過實現(xiàn)學思結合,提高閱讀水平,增強問題分析能力。同時應當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通過采用以練為主講練結合的發(fā)展模式,教師講解重點內容,根據(jù)學生的課堂討論情況進行及時的糾錯答疑,有助于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及時反饋教學情況。
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文藝復興》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在課后自主搜集資料,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認識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含義。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播放意大利歌曲《我的太陽》。然后說:“課前我們聽到的,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帕瓦羅蒂的——《我的太陽》。伴隨著這美妙的歌聲,我們的思緒仿佛駛向了那個以自由與文明而著稱的國度——意大利。今天,就讓我們乘著時光的隧道,回到14世紀前后的意大利,去了解發(fā)源于意大利的文藝復興運動?!蓖ㄟ^感知形成對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認識與價值判斷,體會文藝復興在人類文明發(fā)展歷程中的重要意義,感悟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時代價值,有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三、重視激發(fā)學生主體意識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由于歷史是我國文化的沉淀和積累,俗話說:“讀史使人明智”,所以教師也要引導學生主動的學習高中歷史知識。并且將高中歷史知識與自身的發(fā)展相互聯(lián)系,加深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印象,使學生能夠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認識到地方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探究意識,開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由要我學轉變?yōu)槲乙獙W,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參與其中,充分重視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營造良好的師生合作關系。這就需要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情感溝通和交流,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
四、重視開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和改革,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教學活動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引導學生借助歷史活動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歷史知識掌握能力,從而擴大自身的知識面,引導學生不斷的提升學生歷史學習的樂趣。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注重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歷史與活動之間的關系,充實學生的學習心靈,引導學生在學習時,借助歷史人物的相關傳記以及可總名著創(chuàng)作歷史教學的小活動,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不斷的成長,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例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播放,歷史當中的珍貴圖片,越王勾踐當中的青銅劍,使學生能夠通過這一珍貴的歷史文物,了解當年的歷史文化,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學生在通過珍貴的歷史文物進行歷史學習時,不斷的思考歷史文化與現(xiàn)在發(fā)展的必然聯(lián)系,使學生能夠體會到人類進步與歷史之間的關系,從而不斷的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在學習歷史時,不斷的強化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逐步的在學習中完善自身的觀點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結束語
高中歷史教學要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知行統(tǒng)一能力,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不斷的深化自身的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更好的為社會和民族作出貢獻。高中歷史教師也要在教學中利用各種各樣的教學設備,創(chuàng)造積極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搭建良好的教育平臺。
參考文獻
[1]左建偉.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如何有效的實施素質教育[J].2017(03)211-212.
[1]張新偉,田慧芳.素質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當中的實踐策略[J].2016(06)121-122.
[1]魏賽,王新偉.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滲透素質教育[J].2017(09)35-36.
[1]李淑梅,陳天文.淺析高中歷史教學當中素質教育實施策略分析[J].2018(12)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