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情感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幼兒階段是兒童情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要把握好這一關鍵時期,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促使其形成良好的情感素質。文章圍繞幼兒園中班的日常保教活動,提出了通過家園合作營造情感教育氛圍、日常教育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一日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以節(jié)日為契合點滲透情感教育四個方面的教學建議,以期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情感教育;幼兒園;教學滲透
作者簡介:王順芳,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新關幼兒園教師,研究方向為幼兒教育。(甘肅? 武威? 733399)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9)17-0127-02
幼兒園時期是幼兒情感智慧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情感教育是幼兒園啟蒙教育的重要內容。幼兒教師如何以輔導者的身份關注幼兒的情感發(fā)展,關乎幼兒是否能夠茁壯成長。因此,教師應充分重視幼兒情感教育,創(chuàng)設寬松愉悅的教育環(huán)境,引導幼兒控制行為,學會安慰自己,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情緒和情感。
進行幼兒情感教育僅依靠幼兒園教師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提高家長的家庭教育意識,爭取家長的配合與支持,為情感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幼兒模仿天賦極高,中班幼兒的思想和情感較小班幼兒而言更為成熟,對行為模仿也開始有所甄別。因此,在進行情感教育時,教師和家長不要利用直接的語言和動作讓幼兒進行模仿,應給予幼兒更多的情感與思想的引導,讓幼兒自行體會和感悟,最終內化為自己的情感。如教師可以讓家長和幼兒在睡前進行親子閱讀,家長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也可以讓孩子根據(jù)故事內容進行角色扮演,試著模仿故事人物的語氣和神態(tài),加深幼兒對故事情境的印象,使幼兒通過語氣、表情、肢體動作等體會角色的情感,明白故事所傳達的教育意義。
情感教育要融入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幼兒學科包括社會、藝術、語言、科學、健康五大類,加強情感教育也是幼兒教育要求與目標,每類學科都是滲透情感教育的良好載體。幼兒的情感非常豐富,容易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傳達給他人,也容易受到他人情緒的感染。幼兒園中班幼兒在思想和情感上已經開始逐漸成熟,但由于缺乏生活經歷和認知,他們的情感雖然豐富但并不深刻,如幼兒可以很流暢地為大家講出一則故事,但是對其中蘊含的情感和道理卻缺乏理解;又如幼兒可以很順暢地背出一首兒歌,卻沒有情感流露,等等。教師應重視在日常教育活動中開展情感教育,否則幼兒難以對情感教育內容產生共鳴。例如,當教師教幼兒唱一首與春天有關的兒歌時,可以先讓幼兒分享對春天的印象,想一想春天有哪些景物、在春天里可以做什么有趣的事情等。幼兒十分積極回答教師的問題:有的說春天花園里的花兒都開了,有的說春天里可以爸爸媽媽一起去放風箏,有的說春天河里的冰都化了……幼兒十分樂意分享自己對春天的喜愛,這有利于教師在兒歌教學之前奠定兒歌的感情基調。之后教師再用生動活潑的語言、開心的表情和肢體動作,為幼兒教唱,營造出春意盎然的情境,喚起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幼兒在學唱時自然就能夠調動自己的感情。
幼兒園的一日活動豐富多彩,幼兒從早上入園到晚上回家,在園中的學習和生活活動都蘊含著強烈的情感性。例如,早上入園時,幼兒對教師和小朋友們都要打招呼問好,這其實就是一個情感交流的過程;又如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和小伙伴們一起搭積木、一起“過家家”,也是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可以以幼兒的一日活動為依托,利用適當?shù)臅r機進行情感教育。例如,教師可以在晨間談話環(huán)節(jié)對幼兒展開情感教育,利用幼兒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給幼兒講一講可用來進行情感教育的小故事。以感恩父母為例,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述二十四孝中“恣蚊飽血”的故事:晉朝的吳猛,家里很窮,買不起蚊帳,夏天蚊子多,吳猛看見他的爸爸經常在夜里被蚊子叮醒,于是他就脫掉自己的衣服,坐在父親的床前,讓蚊子都來咬他而不再打擾他的爸爸。即便自己被蚊子咬得渾身都是包,他也不驅趕蚊子,生怕會吵醒他的爸爸。有些幼兒聽完這個故事,會聯(lián)想到自己的爸爸媽媽,但都是爸爸媽媽為了讓自己睡得安穩(wěn),為自己驅蚊或者小心翼翼打蚊子。這個故事使幼兒對父母的關愛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在行為上也會做出相應的改變,經常給爸爸媽媽愛的反饋,增進了幼兒和家長之間的感情,使幼兒懂得感恩,實現(xiàn)情感教育的目的。
游戲是幼兒一日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幼兒最喜歡、參與興趣最高的活動。幼兒園開展游戲活動,不僅是為順應孩子愛玩的天性,更是要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知識、懂得道理并獲得情感體驗。教師要充分利用游戲活動,抓住幼兒在具體情境中更容易感知外界信息的特點,將情感教育融入游戲活動,讓幼兒在游戲氛圍中感受情感教育的意義,獲得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組織幼兒進行“媽媽生病了”的角色游戲,引導幼兒思考如果媽媽或者親人生病了,應該怎么做。幼兒的表現(xiàn)都出乎教師意料,有的幼兒去給“媽媽”倒了一杯水,還拿來了藥品;有的幼兒坐在“媽媽”旁邊,拉著“媽媽”的手,跟“媽媽”聊天,讓“媽媽”開心;有的幼兒還拿起電話,尋求醫(yī)生的幫助等等。教師適時引導幼兒從對媽媽的擔心和媽媽對自己的安慰中體驗親情,增強幼兒對母子親情的感悟。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兒童俱樂部”游戲,引導幼兒學會與他人分享;組織“小兔采蘑菇”闖關游戲,引導幼兒要團結、勇敢;在圖書館、醫(yī)院等情境游戲中,引導幼兒保持安靜、不要隨意走動打鬧等。
節(jié)日是教師開展幼兒教育的良好契機,不論是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清明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還是西方的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等節(jié)日,都蘊含了豐富的德育資源。教師可以借助節(jié)日開展主題活動,引導幼兒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情感。比如,在重陽節(jié),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我為老人獻愛心”主題活動,讓幼兒事先準備才藝表演、動手畫一畫節(jié)日賀卡、用彩紙折一束漂亮的花等,組織幼兒到當?shù)氐木蠢显航o那里的爺爺奶奶送去溫暖。在感恩節(jié)當天,教師可以邀請幼兒的爸爸來到幼兒園和幼兒一起參與“我對爸爸說謝謝”主題活動,讓幼兒為大家介紹自己的爸爸,說一說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他在家里是什么樣子的,他為自己都做了什么等等。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介紹完自己的爸爸之后,走到爸爸面前擁抱他,并大聲說出“爸爸,謝謝你,我愛你”。利用主題活動,有針對性地對幼兒滲透情感教育,增強幼兒的情感體驗,收獲良好的教育效果。
情感教育是幼兒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要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將情感教育融入日常教育活動,以一日活動和節(jié)日為依托,開展主題活動,積極與幼兒家長形成合力,共同為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而努力。
[1] 張芬芬.讓愛浸潤幼兒美好心靈——淺談幼兒早期情感教育[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2).
[2] 胡麗琴.淺談幼兒園如何在生日活動中開展對幼兒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綜合版),2018,(4).
[3] 王勤慧.探究幼兒園游戲中的情感教育[J].新課程(綜合版),2018,(6).
[4] 李潔.角色游戲中促進幼兒積極情緒情感的實踐研究[J].報刊薈萃,2018,(5).
責任編輯 袁靜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