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周芬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又出現了在美術科目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要求,美術核心素養(yǎng)中有著五方面內容,最主要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態(tài)度和審美能力。在這樣的時代下,教師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闡述了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怎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學生的學習美術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美術;學生;審美能力
1美術課堂和學生審美能力之間的關系
教師研究美術課堂和學生審美能力的聯系,首先要觀察美術科目自身的特征,美術科目有著和其他科目不同的特征,自身具備較高的審美性質,主要目的就是給學生傳播美,使學生要體會美,而且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美。換句話講,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審美水平,美術是十分合適的科目。而且,因為小學生自身身心發(fā)展不成熟,有著較高的可塑造性,但是小學生沒有具備很強的審美能力,在小學美術課堂比較開放、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生更依賴教師講解的美術知識,體會美、感受美。因此美術教學適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之間的聯系分不開的,這兩者是相輔相成。
2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策略
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很多方法,有著五花八門的教學手段,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探討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學策略:
2.1欣賞美術作品,體會作品的美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情況,沒有成熟的身心發(fā)展,而且也沒有辦法辨別對錯,沒有辦法選擇合適的美術作品,所以需要教師要做好引導作用,讓學生觀賞名家的繪畫作品,小學美術老師要選擇和小學生身心特征相符的、且傳播正能量有關的美術作品,這才可以在無形中使學生了解到美術作品中含有的美,教師要為學生和作品構建橋梁,使學生可以和作者在精神中進行溝通,達到情感共鳴。
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經常給學生講解關于水墨畫時,例如林風眠、齊白石、張大千等名人的水墨畫作品,主要作品是觀賞花鳥人物為主。小學生比較喜歡動物,可以為學生講解齊白石的群蝦圖,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進行欣賞作品,可以指導學生分析不同的蝦,引導學生從細節(jié)中體會到作品的美,不同的蝦都具備不同的特征,在作品中的每個蝦都靈活靈現,繪畫細節(jié)環(huán)節(jié)也是比較精致,在班級內中的學生,特別是女學生都比較喜歡魚蝦,而且教師也要表揚學生勇敢表示出自己的觀點,講出自己欣賞作品的感受,認識到水墨畫的繪畫方式,使學生之間進行交流,有效促進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2.2走入生活中,找尋美的體驗
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時,不光只是簡單的理論教學,也要為學生講解課本中的理論基礎知識。美術基礎知識對小學生來說是比較無趣、單一的。他們針對外面的社會認知和理解都是來自自己較淺的生活經驗。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時,要注重把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融合到一起。
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可以帶著學生共同尋找美的體驗。例如:教師在教學“綠色家園”這課時,先為學生展示一組生活圖片,觀察有什么不一樣的嗎?你們有什么體會呢?讓學生根據圖片回答,發(fā)現圖片中沒有生機盎然的環(huán)境,教師表揚學生回答的比較好,假如在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中沒有植物,就會變成這樣(展示沒有植物的圖片),導致環(huán)境可能會變得很不好,空氣質量也比較糟糕。所以你們應該得知,綠化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老師要和同學們共同營造綠色的家園。教師把準備好的模型準備出來,安排學生借助這張剪紙為這個家園添加一份綠,通過學生制作的家園環(huán)境,使學生能夠找尋美、體驗美。
2.3鼓勵學生動手操作,學會創(chuàng)造美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學生學會動手操作,使學生可以創(chuàng)造美,只有在課堂繪畫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們才可以把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結合到一起,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例如: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臺燈造型設計”這課內容時,先為學生進行游戲導入,讓學生猜出這些什么物體的剪影?播放加上燈罩后的剪影圖案,在添加東西之后,又像什么?先引導學生了解臺燈的結構和功能,展示臺燈圖片,然后拿出臺燈具體講解,研究臺燈的特點。教師組織學生設計創(chuàng)意臺燈,把學生自己的設想轉變?yōu)楝F實,設計臺燈創(chuàng)意的造型,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3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是具備藝術美的課程,能夠反應自然和社會生活,學生學習美術知識能夠熏陶情操和提升審美能力的目標。教師在小學美術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這不是短時間能夠完成的,教師要不斷的研究合適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科特征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生活中的美,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敏.融入藝術,陶冶情操——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
[2]鄧偉林.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素養(yǎng)的方法和手段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
[3]劉云涯.基于審美能力培養(yǎng)視角下小學美術欣賞課開展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
(作者單位:浙江省永嘉縣巖坦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