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燕杰 楊洋
內容提要 聯(lián)系性視角是中國學者對國際社會學的學術貢獻,而關系社會學則是該視角下中國主體話語體系的學術研究領域。理論立場上,關系社會學既能概括中國本土知識特征,又能解釋普遍性的人類社會交換行為,是根植于本土、通行于國際的中國學術流派。方法論上,關系社會學堅持聯(lián)系性和嵌入性的視角,站在社會網絡分析的國際學術前沿,為社會結構和社會行為的研究提供了一般方法論。概念測量上,關系社會學經歷了從移植西方,到本土創(chuàng)新,再到推向國際的發(fā)展過程。實證研究上,關系社會學注重關系現(xiàn)象的文化發(fā)掘,同時與西方社會資本的研究議題交叉,開始顯現(xiàn)中西整合的趨勢。推進作為中國主體話語的關系社會學的學科體系建設和學術體系建設,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建立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一個有效的實驗場和前沿陣地。
關鍵詞 關系社會學 本土知識 學科體系 學術體系 話語體系
〔中圖分類號〕C9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19)09-0023-12
社會學是關于人類群體生活模式及其行為意義的社會科學。歐美社會學奠基人提出的基本理論視角是群體特征的差異性,從勞動分工、階級階層、種族民族、性別年齡、社區(qū)組織等差異性分析人類社會行為,所重視的是群體的結構邊界和文化認同對于人類社會行為的制約。這一理論視角雖然推動了社會學理論和實證研究,但它忽視了人類社會的一個根本特征,即社會聯(lián)系性:無論群體內部還是群體外部,是人際聯(lián)系性和群體聯(lián)系性使得人類社會成為可能。簡言之,沒有聯(lián)系性,就沒有人類社會,也就沒有社會學。
本文的論點是,聯(lián)系性和基于聯(lián)系性概念所創(chuàng)立的關系社會學,一直是中國主體話語的社會學理論視角,也是中國社會學對于國際社會學的一個根本學術貢獻。社會學于1839年誕生于歐洲以來,特別是1970年代社會網絡分析在美國興起和走向世界之后,盡管西方社會學不乏社會關系的研究,不乏從聯(lián)系性視角開展社會學研究,但在社會學發(fā)展史上,是中國社會學家先于西方學者倡導了聯(lián)系性視角,也是中國社會學家在全球化時代提出和推動了關系社會學。在中國日益提升其國際地位的21世紀,習近平總書記號召我國哲學社會科學者樹立文化自信,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具有中國主體性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①在此背景下,本文系統(tǒng)梳理作為中國主體話語的關系社會學,追溯其淵源,論述其在21世紀的新的發(fā)展趨勢和學術成果,總結相關中西學術對話,探討關系社會學作為建構中國主體的話語體系的途徑和意義。
一、關系研究的開拓性探索
研究人際聯(lián)系性和群體聯(lián)系性的核心學術概念是關系。當社會學于1903年傳入中國時,主流社會學概念并不是關系,而是群體。這就是為什么嚴復將其老師斯賓塞的The Study of Sociology翻譯為《群學肄言》的緣故。[英]斯賓塞:《群學肄言》,嚴復譯,商務印書館,1981年,“譯群學肄言序”,第7頁。但是,這并不影響中國社會學早期發(fā)展階段的有識之士從聯(lián)系性視角分析中國、開展中國特色的社會學研究。其中最有學術影響的是以吳文藻為代表的“中國學派”,主張社會學研究不能熱衷于用中國的歷史解說西方社會學理論,更不應該將英美通用的社會學研究方法套用于中國;相反地,應該從中國國情入手,以“社區(qū)研究”為核心議題討論中國城鄉(xiāng)社會結構及其社會行為意義。李培林:《20世紀上半葉社會學的“中國學派”》,《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8年第12期。所謂 “社區(qū)”,在社會學領域指的是相互聯(lián)系的人們所共同維持的生活共同體。因此,“社區(qū)”是我國社會學者重視聯(lián)系性視角的最初學術探索。
這一探索的理論突破者和集大成者是吳文藻先生的愛徒費孝通。費孝通在吳文藻指導下完成了燕京大學的本科教育,又在馬林諾夫斯基的指導下完成了英國倫敦經濟學院的博士教育,于1939年獲得博士學位后返回祖國,在云南開展基層社會研究。他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突破了歐美社會學的非聯(lián)系性理論視角,奠定了中國關系研究的學理基石。此概念及其相關實證研究,也于1992年翻譯為英文,獲得了深遠的國際學術影響。當然,在差序格局概念提出之前,留美學者胡先縉于1944年在美國人類學學刊上發(fā)表了關于“面子”的論文,引起國際學界的廣泛關注。在本文的這一部分,我們從胡先縉這篇論文開始,按照發(fā)表的時間順序,梳理關系研究的五個具有開拓性的理論觀點,即胡先縉的臉面邏輯論、費孝通的差序格局論、梁漱溟的倫理本位論、弗萊德的組織經緯論、楊慶堃的關系幫扶論。這些觀點之所以進入我們的文獻梳理范圍,是因為每個理論均出自對中國社會的研究,均為關系社會學奠定了理論基礎,均獲得了深遠的國際學術影響。
1.胡先縉的臉面邏輯論
20世紀40年代,胡先縉通過對面子(face)的語義分析,提出了臉面邏輯論。H.C.Hu, “The Chinese Concept of ‘Fac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46, no.1, 1944, pp.45~64.該理論指出,“面”和“臉”是面子概念的兩大要素,也是人們獲得社會聲望、鞏固及提升社會地位的兩種準則。雖然“臉”和“面”指的都是身體上臉的部位,但其社會意義存在三個方面的區(qū)別。一是涵義上的區(qū)別?!懊孀印贝碇袊似毡橹匾暤囊环N社會聲望,可以通過個人努力獲得成功,或者依靠精明的炫耀手段等方式不斷積累;而“臉”是群體對個人的優(yōu)良道德品質的肯定,代表了社會對于個人品行端正的信任程度。因此,一個人“沒有面子”表明其未能贏得聲譽,但說一個人“沒有臉”則是對其道德品質的嚴重譴責。二是獲取途徑上的區(qū)別?!懊孀印北仨毧客獠可鐣h(huán)境獲得,即面子是別人給的;而“臉”代表了維護社會道德準則的一種約束力,可以通過內在的自我約束獲得,即一個人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臉。三是量化程度上的區(qū)別。“面子”在量化上具有增減性,可以借出、爭取、增加,并且有地位、有權力、有錢的人的面子往往也越大;但“臉”并沒有量化上的屬性,只存在有和沒有的分別。
無論是“面”還是“臉”,都是在人際關系基礎上產生的,離開社會關系就無所謂臉面了。丁華:《解析“面子”:一個社會學的視角》,《社會》2002年第10期。胡先縉的臉面邏輯論,首次系統(tǒng)性地論述了面子的概念,并將其介紹到西方學界,奠定了關系研究的基礎。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就是學習和接受了胡先縉的臉面邏輯論之后,創(chuàng)立了戲劇理論。E. Goffman,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Overlook Press, 1973.戈夫曼提出的“面子工夫”(face-work)的概念受胡先縉的直接影響。他指出,人際互動通常注重面子,即自我形象的維持;人們在不同場合會采用各種手段提高自我形象,在遇到難堪時也會努力維持自我形象。E. Goffman, “On Face-Work: An Analysis of Ritual Elements in Social Interaction,” Psychiatry, vol.18, no.3, 1955, pp.213~231.這正是臉面邏輯論中的“爭面子”“要面子”“顧面子”等概念的含義所在。香港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何友暉進一步指出,鑒于面子在社會互動中的作用如此普遍和重要,應該將其放到社會科學的中心位置。D.Y.F.Ho, “Concept of F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81, no.4, 1976, pp.867~884.
2.費孝通的差序格局論
1939年從英國留學歸國的費孝通,雖然頗得歐美社會學關于群體分析之要,但也深諳其理論視角的片面性,即缺乏關于中國社會結構的關系本質的認知。由此,在他歸國之后,于基層農村社會的研究中,從聯(lián)系性的視角探索中國社會結構及其行為意義,從中西方社會比較中,提出了著名的“差序格局”論。費孝通以比喻的方式指出,西方現(xiàn)代社會結構是“團體格局”,個人是其利益和價值的負載體,所以人與人之間是相對獨立的,以群體規(guī)范和國家法律為個人的行為約束,就像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中國則是“差序格局”,個人就像石頭丟進水中產生的一圈圈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費孝通:《鄉(xiāng)土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第27~28頁。這里的波紋和圈圈,指的就是人際關系及所形成的人際關系網絡,關系親疏遠近不同,關系網絡形成一個“差序”的狀態(tài),用現(xiàn)代社會網絡分析的術語來解釋,就是個人中心網絡的交叉。費孝通用差序格局的概念試圖解釋,中國人的社會互動行為并不是個人利益和價值的直接反映,而是在人際關系網絡的約束、影響下反映出來的;人際關系和網絡,即差序格局,是中國社會帶有根本性的結構。
差序格局論是具有中國主體話語的開創(chuàng)性概念,其理論意義至今都是學者討論的議題。周飛舟:《行動倫理與“關系社會”——社會學中國化的路徑》,《社會學研究》2018年第1期。有學者指出,中國人關系結構的差序性,一方面包含人們親疏遠近的橫向的“差”,另一方面又包括相互聯(lián)系的人們之間因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縱向等級化的“序”,兩者之間相互制約,也相互轉化,所以關系的親疏遠近和上下高低具有彈性。閻云翔:《差序格局與中國文化的等級觀》,《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4期。另有學者用“親親”和“尊尊”來分別概括橫向“差”與縱向“序”的行為邏輯,并從古代婚喪禮儀的研究中獲得了證明。周飛舟:《差序格局和倫理本位:從喪服制度看中國社會結構的基本原則》,《社會》2015年第1期。不過,差序格局并不完全是中國傳統(tǒng)社會的結構特征。在當代中國的城鄉(xiāng)社會,差序格局仍然發(fā)揮著持續(xù)的作用,成為資源獲得、孫立平:《“關系”、社會關系與社會結構》,《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5期。利益訴求、陳俊杰、陳震:《“差序格局”再思考》,《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98年第1期。社區(qū)治理、賀雪峰:《差序格局與鄉(xiāng)村治理的區(qū)域差異》,《江海學刊》2007年第4期。新市場理性肖瑛:《差序格局與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轉型》,《探索與爭鳴》2014年第6期。的內在行為邏輯,而這一邏輯甚至被認為是人類社會結構的行為通則。蘇力:《較真“差序格局”》,《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
3.梁漱溟的倫理本位論
梁漱溟與費孝通一樣,也認為中國人缺乏西方的團體式社會結構。他從文化的角度出發(fā),提出了“倫理本位”論。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6~91頁。所謂倫理本位,本質上是“于彼此相關系中,互以對方為重”,“倫理本位者,關系本位也”。倫理本位體現(xiàn)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在經濟上表現(xiàn)為財產的“相與為共”,共享程度視關系的親疏厚薄依次遞減,“凡在其倫理關系中者,都可有份”;在法律上表現(xiàn)為基于義務觀而非權利觀,重人情、輕財物;在政治上表現(xiàn)為倫理組織“無邊界無對抗”,“以孝治天下”,人人孝悌于其家庭,從而達到“天下太平”;在宗教上表現(xiàn)為通過家庭倫理填補宗教的作用。
倫理本位論的基本立論是,家庭關系是中國社會關系的核心和立足點,中國人在家庭之外的社會互動和行為模式,就是按照家庭關系來調節(jié)的,即所謂的關系主義取向。從這個意義上看,倫理本位論的判斷并未過時。例如,鄉(xiāng)鎮(zhèn)政府中的官員選舉、晉升及辦事,馮軍旗:《中縣干部》,博士學位論文,北京大學社會學系,2010年,第151~164頁。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qū)的華人企業(yè)治理,儲小平:《家族企業(yè)研究:一個具有現(xiàn)代意義的話題》,《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外來移民在工作與生活上的社會支持劉林平:《外來人群體中的關系運用——以深圳“平江村”為個案》,《中國社會科學》 2001年第5期。等,都需要依賴家族關系網絡的運作才能完成。
4.弗萊德的組織經緯論
莫頓·弗萊德(Morton Fried)是美國人類學家,曾于1947-1948年在滁縣開展民族志考查,在其著作Fabric of Chinese Society中討論了人際關系在鄉(xiāng)村社會中的作用。M. Fried, Fabric of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the Social Life in a Chinese County Seat, New York: Octagon Books, 1953.他提出了“組織經緯論”,批評以往的研究過于重視家庭和親屬關系,忽視了非親屬關系的作用。該理論認為,首先,中國人口眾多,僅通過家庭、親屬關系串聯(lián)起整個社會是不現(xiàn)實的,需要借助非親屬關系的力量。其次,非親屬關系包括友情、感情、階層三種關系類型,友情關系是平等的,階層關系是不平等的,而感情關系則是為減少階層差異而采取的制度化手段。最后,在社會生活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不是家庭和親屬關系,而是非親屬關系,尤其是感情關系。它們的作用,在鄉(xiāng)村體現(xiàn)在租種土地、農業(yè)生產、商品交換、宗族慶典、教育與再生產等方面,在城市體現(xiàn)在組織發(fā)展、就業(yè)、生意運作、尋求政府優(yōu)待等方面,是組織、串聯(lián)社會的“經緯”(fabric)。
弗萊德畢竟是一位外國學者,對中國某些文化要素的理解難免偏離實際。例如,他對中國人的感情關系的理解是偏頗的,與眾所周知的事實不符,更接近中國話語中的人情關系。還有,他研究的滁縣正處于抗日戰(zhàn)爭之后、建國之前比較動蕩的時期,而他特別關注抗戰(zhàn)時期的社會狀況,許多行為模式可能是特定條件下的短暫表現(xiàn)。當然,值得肯定的是,弗萊德對于非親屬關系的研究,強調非親屬關系是中國社會組織的經緯,則是他基于實證發(fā)現(xiàn)的開創(chuàng)性論點,進入了國際學界關于中國研究的經典文獻。F. Hsu, “Book Review: Fabric of Chinese Societ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19, no.4, 1954, pp.50~57.
5.楊慶堃的關系幫扶論
與弗萊德在華調查的同一時期,楊慶堃從美國學成畢業(yè)回到廣州嶺南大學任系主任,在學校附近的村落從事社區(qū)研究。孫慶忠:《社會學與中國社會研究——楊慶堃先生的學術人生》,《學術界》2012年第12期。此外,他還搜集了大量的政府制度政策、法律文件、報紙以及其他調查研究報告?;诙鄻踊馁Y料,楊慶堃綜合考察了宏觀制度變遷下的微觀村落社區(qū),于1950年代在美國任教期間,他系統(tǒng)分析了家庭和親屬關系對家庭經濟的幫扶功能,其著作于1959年以英文出版。這個時候的中國大陸,社會學已被取消,但他堅信社會學將在不久的未來得以恢復。
關系幫扶論與組織經緯論形成了鮮明對比,強調的是家庭和親屬關系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C.K.Yang, The Chinese Family in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9.首先,家庭制度是中國社會的基礎,發(fā)揮著生產、消費、教育、宗教等功能。楊慶堃發(fā)現(xiàn),在廣州的農村地區(qū),80%的家庭需求是通過自給自足的方式滿足的,而廣州南部地區(qū)94%的工商業(yè)企業(yè)均屬于家庭經濟。其次,家庭功能的維持,靠的是家庭關系、親屬關系及宗族關系的綜合保障,從而達到互相幫襯、扶弱濟貧,并激勵個體對家庭組織的忠誠和認同感。最后,親屬關系以家庭為核心,父系血緣關系為主干,在三代之內形成了俗稱的“六親”,超越了核心家庭關系。這不但使得家庭經濟成為傳統(tǒng)社會經濟模式的主導形式,而且也促成家庭和親屬成為社會幫扶的主要力量。
以上這些關系研究的開拓性探索,其觀察與分析的對象集中在20世紀40年代新中國成立前的鄉(xiāng)村社會,理論觀點側重于討論與關系相關的已有概念、總結關系結構的基本特點、論述關系的類型及其在社區(qū)生活中的作用,為后續(xù)關系研究的概念框架和理論體系建構奠定了基礎。
二、改革開放時期的關系研究
改革開放使中斷了27年的社會學迎來了恢復重建的春天,中國香港和美國社會學界,尤其是華人社會學家為推動中國社會學的發(fā)展提供了重要支持。邊燕杰、楊洋:《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學的發(fā)展歷程》,《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境外學者關于中國關系的研究陸續(xù)進入國內學者視野,并對國內的關系研究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這里,我們論及的范圍是若干具有學術影響的理論,理論提出者除了翟學偉之外,其他都是以英文形式發(fā)表論著的學者,其觀點提出的時間順序是:金耀基、黃國光、魏昂德、楊美惠、閻云翔、林南。
1.金耀基的關系建構論
金耀基于1960年代就讀于美國匹斯堡大學,師從于楊慶堃先生,既受楊先生的學術影響,又在中國關系研究方面做出了原創(chuàng)性的理論貢獻。他基于深入的文獻研討,以及對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華人社區(qū)的長期觀察和思考,一方面贊同倫理本位下儒家社會思想對中國人的關系取向和社會依附性的塑造,另一方面也強調個人在關系建構上的自主性,進而提出了關系建構論。金耀基認為,個體是關系建構的設計師,關系網是個體以自我為中心建構網絡的行為結果,其功能是將關系作為一種文化策略來調動社會資源,藉以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達成目標。Y.C.King, “Kuan-Hsi and Network Building: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Daedalus, vol.120, no.2, 1991, pp.63~84.
那么個人是如何建構關系的?金耀基區(qū)分了兩種形式:一是“拉關系”“攀人情”,即不存在前定的關系或者關系比較疏遠時,通過培養(yǎng)人情來建立或加強與他人的關系。二是關系的回避,即為了避免拉關系對個人造成的社會壓力,有意識地與他人保持一定的社會距離,避免關系過分親密。這兩種關系行為傾向是中國社會生活的常見現(xiàn)象,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后尤為如此,但正是金耀基將其歸納總結,以中英文兩種語言形式推動學術研究的。理論上,金耀基把握了特殊主義文化與普遍主義價值觀的沖突、關系實踐與現(xiàn)代化的沖突。他認為,關系的形成和作用可以來自正當?shù)娜饲橥鶃恚敼嚼媾鲎埠徒豢棔r,關系也可能存在“走后門”等不正當?shù)男问健K慕Y論是,只有依靠市場理性主義的充分發(fā)揮,才可能在根本上轉變關系實踐的不正當性。金耀基:《金耀基自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11頁。
2.黃光國的人情權變論
黃光國是臺灣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是關系研究的理論整合和創(chuàng)新者。他從社會交換理論出發(fā),將以往關系研究中的“人情”“面子”“報”等核心概念加以整合,首次提出了關系互動的理論框架,我們稱之為人情權變論。K.K.Huang,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2, no.4, 1987, pp.944~974.
黃光國認為,中國社會的人際互動有其獨有的邏輯,不能直接套用西方的社會交換法則。中國社會可能存在的關系分為三類:情感性關系、工具性關系和混合性關系,它們分別遵循相應的交換法則。情感性關系如家庭、親朋好友等,是一種比較持久和穩(wěn)定的社會關系,遵循需求法則;工具性關系是個體為了滿足物質目標而與家庭外個體建立的紐帶,遵循公平法則;混合性關系介于情感性關系和工具性關系之間,具有一定的情感成分,但又不及情感性關系那樣深厚,其運作遵循人情法則。所謂人情法則,是中國社會人與人應該如何相處的社會規(guī)范,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中互相走訪拜會,“禮尚往來”;二是在危機困難時刻施予援手,“做人情”。人情法則背后是中國社會的“報”的規(guī)范,施恩者做人情的主要動機是對受惠者回報的預期,這導致了混合性關系互動呈現(xiàn)你來我往、延綿不斷的特點。
人情權變論將中國關系互動的本質視為一種權力博弈。這種權力博弈是在施恩者與請求者之間進行的。對于施恩者來說,首先判斷與請求者的關系類型,然后遵循相應的互動準則,權衡成本與回報,做出是否給予人情的決定。對于請求者,則會通過面子工夫來影響可能的施恩者,使其施予恩惠,以便自己獲利。雖然黃光國的研究出發(fā)點是中國社會,但是他認為,人情權變論可以用來解釋大多數(shù)社會,尤其是集體主義文化下的社會互動過程。
3.魏昂德的雜糅關系論
與上述關注日?;有袨榈娜∠虿煌?,魏昂德(Andrew Walder)討論了在城市工廠這種單位制下的關系互動模式。單位是新中國建立后由國家設立的一種新型的、多功能的組織綜合體:在政治上對職工行使行政管理和思想統(tǒng)治;在經濟上作為再分配經濟的一個生產單位;在社會服務上對職工提供住房、醫(y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全方位的服務。路風:《單位: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形式》,《中國社會科學》1989年第1期。單位制造成了職工對單位全方位的依賴,單位資源的分配主要掌握在領導手中,使得職工對單位的制度性依附轉變?yōu)槁毠づc領導之間的庇護依附(patron-client relations),魏昂德稱之為“有原則的特殊主義”(principled particularism)。其含義是:由國家倡導的對政治信仰的忠誠在實踐中轉變成為了對單位領導的個人忠誠;在資源短缺的情況下,職工中的積極分子通過與領導建立密切的私人關系,以獲取更多公私物資和福利設施等資源,由此產生了“工具性的特殊紐帶”(instrumental particular-ties)。A. Walder,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p.1~27.
魏昂德提出的工具性的特殊紐帶,是一種雜糅關系論。與黃光國的人情權變論一樣,他指出了關系具有情感性和工具性的雙重特點。但與黃光國不同的是,魏昂德的理論出發(fā)點不是社會交換論,而是帕森斯的現(xiàn)代化理論。像很多經典社會學家一樣,帕森斯認為,在人類從傳統(tǒng)社會走向現(xiàn)代社會的過程中,人類的社會關系必然發(fā)生變化:在熟人為主體的傳統(tǒng)鄉(xiāng)村社會,以親情和友情為基礎的個人化紐帶是特殊主義的,講私人情義,不講工具性交換;在陌生人為主體的現(xiàn)代城市社會,以角色互依和資源交換為基礎的制度化紐帶是普遍主義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講規(guī)則公正條件下的工具性對等交換,不講個人化的交情、友情、親情。T. Parsons, The Social System, Glencoe: The Free Press, 1951.在帕森斯的理論預設中,特殊主義和普遍主義是一對零和關系,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此消彼長,并不存在二者的雜糅??墒?,魏昂德關于中國城市單位制的研究表明,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國有企業(yè),無論規(guī)模和設施,還是技術和管理,雖然正在走向現(xiàn)代化,但其過程中的主體,即干部和工人,并沒有像帕森斯預言的那樣丟棄特殊主義、強化普遍主義,而是將兩個理論邏輯相悖的原則雜糅一體,變?yōu)楣ぞ咝缘奶厥饧~帶。魏昂德正是通過這一理論觀點的創(chuàng)新,并用它來分析中國社會,成為了美國社會學界的中國研究權威。
4.楊美惠的禮物交換論
既然關系互動如此普遍,那么關系行為具體是如何實踐的呢?美國華裔人類學家楊美惠從人類學的“禮物”概念出發(fā),描述了20世紀80-90年代中國城市居民禮物交換的關系實踐。M.M.H.Yang, Gifts, Favors, and Banquets: 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楊美惠將禮物交換稱為“關系學”,其意義體現(xiàn)在微觀和宏觀兩個方面。微觀層面,關系實踐充斥于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個體之間表現(xiàn)為靠關系獲得稀缺商品、工作分配和調動、醫(yī)療服務、住房分配、政治提拔、乘車、更好的教育甚至享受娛樂活動等;在組織之間表現(xiàn)為企事業(yè)單位和國家機關的資源交換。在這些關系實踐中,每個人都將自己置于關系網的中心,遵循關系運作的倫理、策略和禮儀,謹慎處理與誰建立關系、送什么禮、怎樣送禮等問題。由此,人們一方面建構關系,同時也依賴于關系,這些關系實踐的總和賦予了個體的“關系人格”。在宏觀層面上,禮物交換中蘊含的政治經濟學挑戰(zhàn)了國家再分配經濟中的權力力量和商品經濟中的市場力量。當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涉及三種模式:再分配經濟、禮物經濟和商品經濟。再分配經濟由政府主導,按需分配,通過單位制、戶籍制等制度安排形成對城市居民全方位的控制。商品經濟隨著市場制度的逐漸確立不斷發(fā)展。禮物經濟不同于國家和市場權力,通過禮物交換建構的關系網絡,一方面構成了挑戰(zhàn)國家制度權力的文化力量,另一方面也比純粹的經濟交換更富有人情意味。[美]楊美惠:《禮物、關系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系與主體性建構》,趙旭東、孫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1~186頁。
禮物交換論描繪的是“文革”結束不久的中國城市社會。所以,作者的實證分析聚焦于當時的關系實踐形式,或多或少地帶有匱乏經濟的特征。正是由于這一時代特征,有的學者根據(jù)1990年代中國城市經濟的一些變化而斷言,關系的作用將成為歷史,因為代之而起的是市場理性主義,而不是非理性的關系交換。D.Guthrie, “The Declining Significance of Guanxi in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China Quarterly, vol. 154, 1998, pp. 254~282.但是,楊美惠堅信,關系作為一種文化要素具有很強的韌性,在制度變遷造成某些領域關系下降的同時,還會在其他領域形成新的關系運作空間。M.M.H.Yang, “The Resilience of Guanxi and Its New Deployments: A Critique of Some New Guanxi Scholarship,” The China Quarterly, vol.170, 2002, pp.459~476.在國際學界的中國研究領域,關于改革開放以后關系重要性是上升還是下降的討論,仍在繼續(xù)。中國季刊(China Quarterly)于2018年推出了相關綜述論文,總結了這一討論的觀點,Y.J.Bian, “The Prevalence and 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Guanxi,” The China Quarterly, vol.235, 2018, pp.597~621.Asia and Pacific Business Review也多次設立專欄討論這個問題。G.Redding,“Social Capital in Service-Oriented Firms in the Asia Pacific,”Asia Pacific Business Review, vol.24, 2018,p.137.
5.閻云翔的禮物流動論
美國華裔人類學家閻云翔同樣以禮物為切入點,分析了中國鄉(xiāng)村的社會互動實踐?;趯υ浬钸^7年的黑龍江下岬村的民族志考察,閻云翔提出禮物流動論,總結鄉(xiāng)村社會關系互動的特點,并挑戰(zhàn)了以往禮物研究中的互惠規(guī)則。[美]閻云翔:《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的互惠原則與社會網絡》,李放春、劉瑜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禮物流動論可以歸納如下。首先,禮物具有工具性和表達性的雙重特點。從工具性上看,禮物的流動支配了個人的目的性行動及其態(tài)度,構成了一個“道義經濟體系”;從表達性上看,禮物的流動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培養(yǎng)、維持和擴展關系網絡的基本方式。其次,禮物交換的實踐挑戰(zhàn)了以往禮物研究中的互惠原則。下岬村民的禮物交換遵循四種原則:一是普遍性的互惠原則,二是維護現(xiàn)存社會地位等級體系的原則,三是延續(xù)相互置禮的歷史傳統(tǒng)的原則,四是回禮的價值微量增加原則。這些原則相互交錯,有時候甚至彼此沖突,但是村民之間是循規(guī)蹈矩、禮尚往來、輕車熟路的,說明互惠禮物交換已經根植于文化根基之中。最后,禮物交換體系會隨著社會變遷而變化。在下岬村,禮物交換的儀式和場合隨著制度變遷產生了新的形式(例如計劃生育制度施行后興起的在流產與絕育時送禮的風俗),禮物的內容隨著商品化的推進逐漸從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過渡到以金錢和商品為主。
與城市相比,禮物流動論所描述的鄉(xiāng)村社會的關系互動有兩點獨特之處:一是關系互動的動態(tài)連續(xù)性。禮物流動論將禮物交換視為連續(xù)的過程,并凸顯了社會地位不平等導致的不對稱交換,突破了以往靜態(tài)的、對稱的研究視角。潘澤泉:《實踐中流動的關系:一種分析視角——以〈禮物的流動:一個中國村莊中的互惠原則原則與社會網絡〉為例》,《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3期。二是關系的表達性。無論是魏昂德還是楊美惠,都強調關系互動的工具性特征,即關系對獲取資源的重要性。盡管楊美惠也發(fā)現(xiàn)了鄉(xiāng)村社會的禮物經濟更具人情化特點,但她主要是從性別差異的角度來解釋這一現(xiàn)象的,指出關系學中的計謀性、世俗性和政治化更符合男性的特質,而鄉(xiāng)村社會中的人情倫理更符合女性化特征。[美]楊美惠:《禮物、關系學與國家:中國人際關系與主體性建構》,趙旭東、孫珉譯,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3~288頁。閻云翔對下岬村的研究表明,正是關系的表達性賦予了日常交往的意義,禮物交換是鄉(xiāng)村社會的一種生活方式,對兩性來說都是如此。
6.翟學偉的三位一體論
很多國內學者在實證研究中引入了關系視角。這種視角與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的概念交織在一起,張文宏:《中國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研究30年》,《江海學刊》2011年第2、3期。時有區(qū)分,時有混同。與眾不同的是,翟學偉長期聚焦于關系研究領域,提出了系統(tǒng)的理論分析。他認為,“人際關系”概念在西方僅表示一種研究范圍,沒有確切含義。而對中國的“關系”研究,他認為必須尋求本土化的概念,表現(xiàn)本土特色的人際關系,由此提出了“三位一體”的關系論。翟學偉:《中國人際關系的特質——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社會學研究》1993年第4期。所謂“三位”,即人緣、人情和人倫。人緣指“命中注定”,來源于傳統(tǒng)文化中的天命觀。人情指包含血緣關系及其擴展的人際交換行為,來源于中國的家族制度。人倫指人與人之間的規(guī)范,外在形式是“禮”,內在形式是“仁”,來自儒家的倫理思想。繼而,人情是核心,決定人際關系是什么;人倫為關系提供一套制度化的原則和規(guī)范,決定怎么樣;人緣將關系限定在一個總體框架中,從根本上解釋為什么:這三者彼此包含,又各自發(fā)揮作用,構成三位一體的中國人際關系的基本模式。
翟學偉的三位一體論是從文化的視角理解關系的又一代表。這種研究取向的適用性較廣,目前在理論上已從社會學領域拓展到本土管理研究領域,梁覺、李福荔:《中國本土管理研究的進路》,《管理學報》2010年第5期。在實證上從社會人際互動拓展至企業(yè)-顧客關系互動、衛(wèi)海英、駱紫薇:《中國的服務企業(yè)如何與顧客建立長期關系?》,《管理世界》2014年第1期。中小企業(yè)成長等方面。翟學偉:《從社會資本向“關系”的轉化:中國中小企業(yè)成長的個案研究》,《開放時代》2009年第6期。
7.林南的非對稱交換論
如果說上述的關系研究或多或少帶有本土取向,那么美國華裔社會學家林南提出的非對稱交換論,則突破了關系的區(qū)域性和文化特殊性。N. Lin, “Guanxi: A Conceptual Analysis,” in Alvin So, Nan Lin and Dudley Poston, eds., The Chinese Triangle of Mainland, Taiwan, and Hong Kong: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Westport, CT: Greenwood, 2001, pp.153~166.他認為,關系并不是某些時期(例如楊美惠所討論的文革結束后的時期)或某種政治經濟制度(例如再分配體制)所獨有的,它在其他時期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也都存在。就是說,關系原則和關系實踐是普遍性的,而不是文化和制度特殊性的。
那么,如何理解關系的普遍性?林南首先回顧了以往研究中總結出的關系本質:一是達成工具性目標的手段,二是基于情感來維系,三是與網絡密切相關,將關系定義為持續(xù)的、以情感為基礎的工具性紐帶,實現(xiàn)人情與社會聲譽的非對稱交換。然后,林南討論了兩種社會互動的基本形式:經濟交換和社會交換。經濟交換具有即時性、非連續(xù)性,交換雙方具有對等性,其目的是交易資源,力圖實現(xiàn)最大化利益;而社會交換是長期的、持續(xù)的,交換雙方可以是不對等的,交易的內容是難以量化的人情,這對于人情接收者來說得到了好處,而對人情給予者來說則獲得了社會聲譽。因此,關系的工具性導向、情感基礎、非對稱交換、社會聲譽積累都符合社會交換的普遍性特征。中國的“關系”的特殊性,就在于關系在中國歷史、政治、經濟中都非常普遍且占據(jù)主導地位。
改革開放以后關系研究的推進,在理論上更加系統(tǒng)化、體系化,從以往的概念分析為主逐漸轉向理論框架的構建;在研究視野上更加開闊,從以本土分析為主逐漸發(fā)展為跨國界和跨學科的學術對話,為關系社會學的提出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三、關系社會學的創(chuàng)立與研究
1.關系社會學的提出
任何一門分支學科的產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關系社會學的創(chuàng)立,乃至成為中國主體話語的一個研究領域,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學術儲備,還需要擁有一定的國際影響力。如果說上述關系研究的開拓性探索和改革開放以后的推進為關系社會學打好了理論基礎,那么2000年以后,關系研究的學術體系和國際影響也逐漸成型。
學術體系的形成需要多個“關鍵少數(shù)”。在關系研究上,清華大學社會學系、上海大學社會學院、南京大學社會學院、中山大學社會學系、西安交通大學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先后組織和建立了關系研究團隊,形成了東西南北中五個關系研究的學術“根據(jù)地”。以西安交大團隊來說,目前已出版《關系社會學叢書》4冊,發(fā)表中英文學術論文200余篇,組織承辦“關系社會學”大型國際研討會,做出了特色學術貢獻。邊燕杰、楊洋:《改革開放40年中國社會學的發(fā)展歷程》,《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6期。
就國際影響力看,自2000年以后,關系研究在兩個議題上是國際學術界討論的熱點。一是制度轉型下的關系變遷,討論隨著市場化的推進、制度的轉型,關系在社會發(fā)展、政企關系、市場交易、工作獲得、法律秩序等方面的表現(xiàn)形式、發(fā)揮作用及變遷趨勢。T.Gold, D.Guthrie and D. Wank, Social Connections in China: Institutions, Culture, an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Guanxi,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二是關系研究與西方社會學自1970年代興起的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理論在視角、方法和概念上的平行,使得關系網絡與關系資本成為中西方社會學對話的一個重要議題。翟學偉:《關系研究的多重立場與理論重構》,《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2009年,本文的第一作者在全國社會學年會上正式提出了“關系社會學”,論文于2010年發(fā)表,論述了其時代意義、學科地位和國際影響。邊燕杰:《關系社會學及其學科地位》,《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關系社會學不僅是一套關系主義現(xiàn)象的理論知識,也是探索與分析社會行為模式的一種研究方法論,對這些知識和方法論的探索及其國際化推進,構成了建立關系社會學的時代意義。而作為一門分支學科,關系社會學是把握中國現(xiàn)實及其變動的學術工具,推進社會學學科建設的新突破口,開展和加強國際學術交流的階梯和渠道。因此,中國關系社會學的理論知識體系不應該僅僅為中國的學術界所承認和應用,同樣應該得到國際社會學界的認可和接受。
2.關系社會學的理論模型
中國是一個關系主義、關系導向的社會,這是近代以來社會思想家的基本判斷,也是關系社會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已有的關系研究顯示了三種關系主義的理論模型。邊燕杰:《中國城市中的關系資本與飲食社交:理論模型與經驗分析》,《開放時代》2004年第2期;Y.J.Bian, “Guanxi Capital and Social Eating: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 Nan Lin, Karen Cook and Ronald Burt, eds.,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2001, pp.275~295.
第一種模型將關系主義的本質定義為家族親情倫理和義務的社會延伸。符合這一模型的理論包括費孝通的差序格局論、梁漱溟的倫理本位論、弗萊德的組織經緯論、楊慶堃的關系幫扶輪、金耀基的關系建構論等。該理論將血緣、姻緣基礎上的家庭關系,親密朋友等構成的類家庭(pseudo-family)關系視為社會互動的基礎。在關系互動中,遵循倫理規(guī)范、履行義務會給個人贏得“面子”,積累社會聲望,進而有助于目標達成。
第二種模型將關系的本質定義為特殊主義的工具性紐帶,以魏昂德的雜糅關系論為代表,還包括黃光國的人情權變論、楊美惠的禮物交換論。該模型同第一種模型都認可關系的“特殊主義”,即關系的情感化、私人化特征,但該模型強調的是在特殊性基礎上關系的工具性導向,即建立私人關系的目的在于獲取資源等收益。因此,關系互動的基礎并不在于對社會倫理和義務規(guī)范的履行程度,而在于資源掌握和交換的能力。這樣一來,關系的建構可以突破家庭和類家庭的限制,發(fā)生在任何需要資源交換的場域。
第三種模型將關系的本質定義為非對稱性的社會交換,由林南提出。該模型與第二種模型都重視關系在情感基礎和資源交換的雙重特征,但它們對關系的定位有不同的判斷。第二種模型認為資源交換是目標,關系是達成目標的手段;而第三種模型則視關系的建構和維持本身為終極目的。因此,只要能夠維持和延續(xù)非對稱的社會交換,親屬、類親屬乃至非親屬都可以成為建構關系的基礎。該理論模型下的關系范圍最為廣泛,關系類型最為多樣,關系功能最為發(fā)散。
這三種理論模型對關系的測量及實證研究提供了不同啟發(fā)。例如,在關系的類型上,是側重親屬、類親屬還是非親屬關系?在關系的功能上,偏重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還是二者皆有?在關系的運作邏輯上,是遵循社會倫理和義務規(guī)范,還是禮物交換,抑或是人情資源交換?但無論采用哪種取向,關系是行動者之間特殊主義的、帶有情感色彩的、具有人情交換功能的社會紐帶,是熟親信為一體的社會紐帶,這是理解關系的基礎,也是關系研究的立足點。Y.J.Bian, “Guanxi,” in Jens Becker and Milan Zafirovski,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2006, pp.312~314.
3.關系社會學的概念測量和實證研究
一個學術體系的建構,既需要理論模型的指導,也依賴測量體系和實證研究的推進。2000年以后,受西方學界,尤其是社會網絡和社會資本學派的影響和啟發(fā),關系的概念測量和實證研究突飛猛進,經歷了從借鑒西方,到本土創(chuàng)新,再到走向國際化的發(fā)展過程。
最早對關系網絡的系統(tǒng)性測量是“討論網”提名法。該方法將1985年美國綜合社會調查中的“重要問題討論網”翻譯成中文,應用于1986年在天津進行的城市居民抽樣調查中,主要測量被訪者與哪些關系人討論重要問題,以反映人們獲得的社會支持程度。阮丹青、周路、[美]布勞、[美]魏昂德:《天津城市居民社會網初析——兼與美國社會網比較》,《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2期。該題器可以得到被訪者關系網的規(guī)模(關系人的數(shù)量)、密度(關系人之間的聯(lián)系程度)、趨同性和異質性(網絡中成員之間在社會經濟特征方面的共性與差異程度,例如年齡、性別、職業(yè)和政治面貌等方面)。
中國社會的關系主義特點要求關系測量須反映本土特征,“春節(jié)拜年網”提名法就是本土測量創(chuàng)新的代表。該方法由本文第一作者提出,首次應用于1998年在天津、武漢、上海和深圳四個城市進行的調查中,主要測量人們拜年對象的規(guī)模、職業(yè)和單位狀況,可以反映出人們所能攝取的關系資源。邊燕杰、李煜:《中國城市家庭的社會網絡資本》,《清華社會學評論》(特輯)2000年第2期。拜年人數(shù)越多,拜年對象的職業(yè)地位越高,職業(yè)類型越豐富,則所蘊含的關系社會資本就越豐富,越有利于地位的獲得。邊燕杰:《城市居民社會資本的來源及作用:網絡觀點與調查發(fā)現(xiàn)》,《中國社會科學》2004年第3期。
關系的測量體系不僅要體現(xiàn)本土化,還應該走向國際化?!安惋嬀W”測量是首個從中國本土推向世界的關系測量題器,由本文第一作者在1998年的調查中提出,并在2017年國際社會研究項目(International Social Survey Programme)中得以在全世界推廣應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十分發(fā)達,常常喜歡請客聚餐;在西方,“宴會”(banquets)也是非常重要的聚會場合。因此,“餐飲網”測量的就是人們的飲食社交網絡,反映人們通過請客吃飯建構和維持關系網絡的能力。Y.J.Bian, “Guanxi Capital and Social Eating: Theoretical Model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in Nan Lin, Karen Cook and Ronald Burt, eds., Social Capital: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Aldine de Gruyter, 2001, pp.275~295.
這些關系測量被廣泛應用于實證研究,分析發(fā)現(xiàn):關系的建構有助于地位獲得(包括求職、收入、工作流動、再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社會支持(情感支持、物質支持)、組織運作、公民社會(包括政治參與、信任)等方面。張文宏:《中國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研究30年》,《江海學刊》2011年第2、3期。而對地位獲得的深入討論,產生了專門測量地位獲得過程中的關系建構與效應的指標體系。求職與創(chuàng)業(yè)是人們參與勞動力市場、獲得社會經濟地位的兩種主要形式,因此求職網和創(chuàng)業(yè)網測量應運而生。
求職網即求職者在求職過程中所動用的關系網絡狀況,最早由本文第一作者應用于1988年在天津進行的求職調查,并逐漸推廣到目前的大型抽樣調查中,例如2003年開啟的全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2009年開啟的社會網絡與職業(yè)經歷調查(JSNET)、2012年開啟的中國勞動力動態(tài)調查(CLDS)等。求職網主要的測量指標包括求職過程中是否使用了關系、所求助的關系人的數(shù)量、關系人與求職者的關系類型、關系人的社會經濟狀況、關系人所提供的幫助類型等。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求職過程中的關系網使用普遍存在,可以為求職者提供信息資源(例如就業(yè)信息、單位或雇主情況、指導申請和提供建議等)和人情資源(例如幫助推薦、打招呼、安排會面甚至直接提供工作等),助其成功。邊燕杰、張文宏、程誠:《求職過程中的社會網絡模型:檢驗關系效應假設》,《社會》2012年第3期。
創(chuàng)業(yè)網測量的是創(chuàng)業(yè)者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所動用的關系網絡狀況,在產生時間上晚于求職網,目前在社會網絡與職業(yè)經歷調查(JSNET)、中國勞動力動態(tài)調查(CLDS)等均得到了應用。創(chuàng)業(yè)網測量的指標包括創(chuàng)業(yè)者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是否使用了關系、關系人與創(chuàng)業(yè)者的關系類型、關系人的社會經濟狀況及其所提供的幫助等。研究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業(yè)是一個網絡現(xiàn)象,邊燕杰、張磊:《網絡脫生:創(chuàng)業(yè)過程的社會學分析》,《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6期。創(chuàng)業(yè)者在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普遍尋求網絡的支持,以獲得融資和項目、提升經營績效。王文彬、趙延東:《自雇過程的社會網絡分析》,《社會》2012年第3期。
四、關系社會學視角下的國際對話
1.作為研究方法論的關系社會學
方法論是社會研究的基本取向。當代社會學研究中存在兩種基本觀點:一是地位結構觀,將社會結構視為社會位置或者社會行動者屬性特征的分布模式;二是網絡結構觀,將社會結構視為社會行動者之間聯(lián)系的模式。前者屬于實在主義方法論,以靜態(tài)的視角看待社會現(xiàn)實,強調個體、群體、組織等行動者的社會經濟屬性和文化價值觀,社會階層地位的歸屬,以及對權力和資源的占有和控制等;而后者則屬于關系主義方法論,以動態(tài)的視角理解社會互動,重視行動者之間的聯(lián)系性、嵌入性,行動者關系網絡的紐帶、結構和嵌入資源及其效應。M.Emirbayer,“Manifesto for a Relational Soc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103,no.2,1997,pp.281~317.
關系社會學遵循關系主義的方法論,對關系的理解包含兩層含義。Y.J.Bian, Guanxi: How China Work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2019, pp.239~251.第一層含義是將關系視為影響社會結構的一個基本要素?;诩彝ァ⒂H屬和類親屬的關系,以及通過人情、面子和禮物交換等途徑建構的關系,在城市可以獲取稀缺商品和服務、得到好的工作、獲得庇護,在農村可以扶貧濟困、互相幫扶、贏得社會聲望。第二層含義是將關系視為構成社會結構的一個基本要素。中國的社會結構,是“倫理本位”下的差序格局;關系互動是鄉(xiāng)村社會的基本生活方式,是城市單位制度下的亞文化,是禮物經濟的運作邏輯。
2.關系研究與社會網絡分析的對話
同樣關注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性,關系研究與社會網絡分析存在諸多共性:關系研究中的行動者,包括個人、群體、組織等,在社會網絡分析中被視為一個個的紐結(node);關系最基本的形式是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在社會網絡分析中被視為紐帶(tie);多個人之間的關系形成了網絡結構(network structure);人們在關系網中受到各種倫理規(guī)范的約束,而聯(lián)系緊密或松散的網絡也會帶來不同的結構約束(network constraint)。
早在21世紀初,社會網絡分析國際組織(INSNA)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韋爾曼(Barry Wellman)及其合作者就提出了“網絡關系”研究,倡導采用社會網絡分析的方法研究關系,將關系取向的中國社會理解為網絡取向的社會。B.Wellman, W.H.Chen and W.Z.Dong, “Networking Guanxi,” in Tom Gold, Doug Guthrie and David Wank, eds., Social Connections in Chin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221~242.此后,中國的拜年網、討論網、餐飲網、求職網、創(chuàng)業(yè)網等題器逐步發(fā)展,測量與分析了關系的類型(家人、親屬、類親屬還是相識)、關系的強度(熟親信)、關系的連接性(直接聯(lián)系、通過中間人介紹)、關系嵌入的資源(信息、人情)等。這些以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對關系的研究,有助于識別關系如何影響轉型中國背景下的社會行為模式。Y.J.Bian, “The Prevalence and the Increasing Significance of Guanxi,” The China Quarterly, vol.235, 2018, pp.597~621.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伯特(Ronald Burt)及其同事提出的“關鍵事件聯(lián)系人”提名法,討論了中西方關系網絡及其作用機制的共性與差異,是社會網絡與關系研究對話的最新成果。R.S.Burt and K. Burzynska, “Chinese Entrepreneurs, Social Networks, and Guanxi,”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vol.13, no.2, 2017, pp.221~260.該方法測量企業(yè)家在創(chuàng)立企業(yè)及經營過程的“關鍵事件”中所求助的關系人網絡及其效果,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關系是具有高度互信的、相對獨立于網絡結構影響的紐帶。這種紐帶在中西方社會都存在,但在中國非常普遍(大約2/3),而在西方只占很小一部分(不足1/10)。這是首次從數(shù)據(jù)分析出發(fā)對關系的定義。第二,中國企業(yè)家關系網建構的特點是強關系持續(xù)貫穿創(chuàng)業(yè)過程。強關系呈現(xiàn)高度的熟親信特征,無論網絡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第三,中國企業(yè)家的關系網兼具“結構洞”與網絡閉合的雙重特點。一方面,網絡中的大部分成員相互熟知,高度互信;另一方面,相當一部分關系人占據(jù)跨越網絡邊界的“結構洞”,為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異質性資源,助其成功。
3.關系與社會資本的對話
社會網絡是傳遞資源的載體。這些嵌入在關系網絡中的資源,在西方一般被稱為社會資本。N.Lin, Social Capital: 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19~41.資源的分布不是隨機的,而資源的傳遞和獲取會受關系的紐帶、網絡的結構的影響。就紐帶來說,關系有強弱之分。強關系傾向于將大量相似的個體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互動頻繁,傳遞的資源比較重復,但也保證了資源的可靠性;弱關系可以聯(lián)通不太熟悉的個體,傳遞更豐富的異質性信息等資源。M.Granovetter,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78, no.6, 1973, pp.1360~1380.就結構來說,網絡有開放與封閉之別。封閉性的網絡中,成員之間聯(lián)系緊密,互信度高,維持規(guī)范和義務;而開放性的網絡中,成員之間聯(lián)系松散,存在大量的結構空白,即“結構洞”,因而占據(jù)洞位置的個體可以溝通互不相識的個體與群體,享有信息與控制優(yōu)勢。R.S.Burt, Structural Holes,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1~25.
西方的社會資本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和政治兩大領域。經濟領域主要關注市場制度下競爭優(yōu)勢的來源。西方市場制度完善,資源的獲取可以依靠市場機制,解決信息不對稱是建立競爭優(yōu)勢的主要方式。因此,社會資本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通過弱關系網絡所傳遞的異質性信息,以及溝通互不相連的個體或群體、占據(jù)“結構洞”等,確保競爭優(yōu)勢。R.S.Burt, M. Kilduff and S. Tasselli,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Foundations and Frontiers on Network advantage,”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64, 2013, pp.537~547.政治領域的研究關注公民社會的建構,社會資本的作用表現(xiàn)為通過參與公共團體和協(xié)會組織,推進民主社會建設。R.D.Putnam,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000,pp.4~20.
在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市場制度的建立健全需要一個過程,這導致市場信息的不確定性很大,并且資源無法完全依靠市場獲得。因此,關系的強紐帶、強義務性保證了信息來源的可靠性,M.Boisot and J.Child, “From Fiefs to Clans and Network Capitalism: Explaining Chinas Emerging Economic Order,”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41, no.4, 1996, pp.600~628.并且通過人情交換可以獲取稀缺的資源,補充正式制度的不足。K.R.Xin and J.L.Pearce, “Guanxi: Connections as Substitutes for Formal Institutional Suppor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39, no.6, 1996, pp.1641~1658.政治領域的研究主要關注社會信任和社會秩序的維持。實證分析發(fā)現(xiàn),熟人信任和親友信任都對提升政府信任有正向的影響,胡榮、胡康、溫瑩瑩:《社會資本、政府績效與城市居民對政府的信任》,《社會學研究》2011年第1期。而人們在重要節(jié)日中建構的強關系圈有利于獲取非正式支持,加快災后重建。趙延東:《社會資本與災后恢復——一項自然災害的社會學研究》,《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5期。
中西方在社會資本獲取上的差異與其關系建構和網絡結構的差異有關。就關系紐帶來說,西方的特征是強度上較弱、功能上較單一、義務上較淺;而中國則是強關系主導、功能復用、義務性強。邊燕杰、張磊:《論關系文化與關系社會資本》,《人文雜志》2013年第1期。就網絡結構而言,在西方人們可以參與多種組織、團體、協(xié)會,自由流動于不同的群體,網絡結構比較開放。而中國人的網絡建構呈現(xiàn)出差序性的“圈子”結構,圈子內部是“自己人”,基于血緣、姻親、親朋好友等強關系構成;圈子外部是“外人”,熟親信程度都很低,并且圈子與圈子之間缺乏聯(lián)系。羅家德:《關系與圈子——中國人工作場域中的圈子現(xiàn)象》,《管理學報》2012年第9期。因此,西方社會資本的獲取更多依靠弱關系、結構洞,而中國關系資源的獲得則是靠強關系、封閉圈。
但這并不意味著關系與社會資本是完全對立的。在勞動力市場領域的求職研究中,關系與社會資本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趨勢。有研究發(fā)現(xiàn),盡管美國和中國在文化、政治制度和勞動力市場結構上存在明顯差異,但求職的2/3到3/4都是通過社會網絡渠道獲得的;這些社會網絡渠道在美國被稱為社會資本,在中國則屬于關系。N. DiTomaso and Y.J.Bian, “The Structure of Labor Markets in the Us and China: Social Capital and Guanxi,”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 vol.14, no.1, 2018, pp.5~36.
五、結束語:中國主體話語的社會學
聯(lián)系性視角是中國學者對國際社會學的學術貢獻,而關系社會學則是該視角下中國主體話語體系的學術研究領域。理論立場上,關系社會學既能概括中國本土知識特征,又能解釋普遍性的人類社會交換行為,是根植于本土、通行于國際的中國學術流派。方法論上,關系社會學堅持聯(lián)系性和嵌入性的視角,站在社會網絡分析的國際學術前沿,為社會結構和社會行為的研究提供了一般方法論。概念測量上,關系社會學經歷了從移植西方,到本土創(chuàng)新,再到推向國際的發(fā)展過程。實證研究上,關系社會學注重關系現(xiàn)象的文化發(fā)掘,同時與西方社會資本的研究議題交叉,開始顯現(xiàn)中西整合的趨勢。推進作為中國主體話語的關系社會學的學科體系建設和學術體系建設,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建立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一個有效的實驗場和前沿陣地。
當前,中國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心,國際社會對中國的期待也隨之提高。中國主體話語體系的建設,不僅要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而且要與世界其他文化相互溝通,使國際社會更好地認識中國、理解中國。李友梅:《中國特色社會學學術話語體系建構的若干思考》,《社會學研究》2016年第5期。關系社會學需要推進本土知識的提煉,擴大國際學術影響力,承擔時代重任。
作者單位:邊燕杰,西安交通大學實證社會科學研究所;楊洋,西安交通大學社會學系
責任編輯:秦開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