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洪田
[摘要] 目的 探討六味地黃丸治療糖尿病的臨床效果及患者滿意度。 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該院接收的糖尿病患者的102例為該次研究中的觀察對象。通過電腦隨機法,予以分組對照,其中51例行常規(guī)治療的患者納入常規(guī)組,另51例則在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加用六味地黃丸的患者納入研究組。 結(jié)果 研究組臨床療效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觀察指標水平均低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糖尿病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予以六味地黃丸進一步治療,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糖、血脂,療效確切,值得在臨床中大范圍推廣普及。
[關(guān)鍵詞] 六味地黃丸;糖尿病;臨床效果;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7(b)-0053-02
糖尿病屬于代謝性疾病,臨床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高血糖,是因為生物學作用障礙、胰島素分泌抵抗所致[1]。血糖水平長時間處于過高狀態(tài),會加重患者神經(jīng)、血管的損傷,導致患者臟器功能減弱或嚴重不全。近些年來,隨著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的深入,臨床實踐發(fā)現(xiàn)中成藥能夠有效控制血糖,且安全可靠,越來越被備受臨床青睞[2]。鑒于此,該文該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以102例糖尿病患者為觀察對象,特此對其應用了六味地黃丸治療,效果滿意?,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電腦隨機法,將該院接收的102例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組對照,主要有研究組、常規(guī)組各51例。研究組中男性觀察對象26例,女性觀察對象25例,年齡33~79歲,平均(56.1±13.4)歲;病程1~10年,平均(5.1±0.6)年。常規(guī)組中男性觀察對象27例,女性觀察對象24例,年齡34~79歲,平均(56.6±13.1)歲;病程1~9年,平均(5.0±0.5)年。兩組資料客觀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分組研究。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糖尿病診斷標準參照WHO;②中醫(yī)辨證氣陰兩虛;③均在知情下接受治療,且簽署同意書;④餐后血糖超過7.7 mmol/L、空腹血糖超過6.0 mmol/L。
排除標準:①心肝腎嚴重障礙或不全者;②Ⅰ型糖尿病患者;③精神異常或認知障礙;④近4周內(nèi)存在嚴重感染、酮癥酸中毒以及糖尿病酮癥的患者。
1.3? 方法
常規(guī)組51例糖尿病患者行常規(guī)治療,即:餐后口服二甲雙胍,0.25~0.5 g/次,口服3次/d。服用降糖藥的同時,嚴格控制患者飲食,囑咐其合理運動,為患者普及疾病相關(guān)知識,以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促使其自覺養(yǎng)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遵醫(yī)囑用藥。用藥3個月后統(tǒng)計其療效。
研究組51例糖尿病患者則在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加用六味地黃丸,即:六味地黃丸6 g/次,口服,2次/d。用藥3個月后統(tǒng)計其療效。
1.4? 觀察指標
檢測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即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觀察其用藥治療后的變化情況,以便于統(tǒng)計學處理。
1.5? 臨床療效評定
臨床療效有無效、有效以及顯效之分,總體療效=(總例數(shù)-無效的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00%。即:①臨床體征以及癥狀表現(xiàn)顯著好轉(zhuǎn),腎功能復常,餐后血糖低于8.3 mmol/L,空腹血糖低于7.2 mmol/L,尿蛋白24 h水平低于0.4 g,比較治療前,尿微量白蛋白下降75%,為顯效;②臨床體征以及癥狀表現(xiàn)基本好轉(zhuǎn),腎功能復常,餐后血糖低于8.3 mmol/L,空腹血糖低于10 mmol/L,尿蛋白24 h水平低于0.4 g,比較治療前,尿微量白蛋白下降50%,為有效;③臨床體征、癥狀表現(xiàn)、腎功能、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尿蛋白以及尿微量白蛋白的變化與治療前無差異,或呈加重趨勢,為無效。
1.6? 統(tǒng)計方法
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該文研究中獲得的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并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x±s)并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臨床療效達到了96.08%,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血糖、血脂水平對比
研究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觀察指標水平均低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發(fā)好于老年人,尤其是近些年來,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劇以及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攀升趨勢十分明顯。中醫(yī)理論認為糖尿病屬于“消渴癥”范疇,該病的發(fā)生,是因為五臟薄弱、軀體陰虛,再加上情緒抑郁不暢、飲食不規(guī)律、不節(jié),使得腎臟陰氣虛弱,肺部、胃部過于燥熱所致。陰虛燥熱為糖尿病病機重點,標為燥熱、本為陰虛[3]。過于陰虛、燥熱,就會耗灼津液,阻礙血液通行,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患者腰膝酸軟、耳鳴、眩暈、兩腿乏力、盜汗[4]。所以,中醫(yī)治療糖尿病,則主張補腎、滋陰。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中成藥所制而成的一種藥丸,主要成分包括山藥、牡丹皮、熟地黃、茯苓、酒萸肉、澤瀉[5]。牡丹皮涼血、解熱、化瘀、和血的效果十分顯著;山藥能夠祛寒熱、補虛健中;熟地黃能夠益髓、填精、滋補腎陰;茯苓安心、健脾、滲濕、利水;酒萸肉能夠補肝益腎[6]。諸多藥物共奏滋補腎陰之功效[7]。臨床治療腎陰虛病癥的糖尿病患者時,六味地黃丸能夠減輕患者陰虛癥狀,比如腰膝酸軟、耳鳴頭暈等,同時還可以加強患者身體抵抗免疫力,促使心肌提高耐氧能力,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8]。
該文對照分析,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研究組臨床療效96.08%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86.27%,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且還發(fā)現(xiàn)研究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膽固醇等觀察指標水平均低于常規(guī)組,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六味地黃丸對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具有確切的臨床效果。
綜上所述,在常規(guī)降糖、飲食以及運動治療糖尿病患者的同時,用六味地黃丸進行輔助治療,不僅效果確切,而且降糖、降脂明顯,值得在臨床中大力推薦借鑒。
[參考文獻]
[1]? 陳偉達.加減六味地黃丸治療2型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3):129-130.
[2]? 吳艷春.六味地黃丸加減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10(15):143-144.
[3]? 唐玉宏.六味地黃丸輔助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觀察[J].慢性病學雜志,2018,19(1):64-65,68.
[4]? 王華玉.六味地黃丸治療腎陰虧虛型糖尿病腎病的效果研究[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19):3543.
[5]? 張萍.六味地黃丸治療2型糖尿病紅細胞免疫功能的效果探討[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5):79-80.
[6]? 白娜.消渴丸聯(lián)合六味地黃丸治療2型氣陰兩虛糖尿病的臨床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28):204-205.
[7]? 龐躍敏.六味地黃丸結(jié)合運動治療2型糖尿病的效果[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5):167-168.
[8]? 張英凡.六味地黃丸聯(lián)合二甲雙胍片治療2型糖尿病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15):196-197.
(收稿日期:201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