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鯤鵬
【摘要】在全球化的時代,中外文化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而新聞報刊對于促進(jìn)文化傳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新聞報刊對漢語文化專有項的翻譯對于傳播中國文化以及樹立中國對外形象的影響深遠(yuǎn)。本文從翻譯策略出發(fā),指出異化已成為中美新聞報刊翻譯漢語文化專有項的主要策略,并結(jié)合實例提出了四種具體的翻譯方法。
【關(guān)鍵詞】新聞報刊;漢語文化專有項;翻譯策略
奈達(dá)說:“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譯工作,精通兩種文化比精通兩種語言更為重要?!痹诤霌P中華文化的時代背景下,探討漢語文化專有項的翻譯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在對外文化交流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涉及到漢語文化專有項的翻譯。文化專有項在譯語文化中或缺失或沒有完全對應(yīng),而漢語文化專有項的英譯不僅要考慮語言的轉(zhuǎn)換,同時也要考慮文化的轉(zhuǎn)換。
一、文化專有項
西班牙學(xué)者艾克西拉在《翻譯中的文化專有項》一書中首先提出了“文化專有項”這一概念。而我國學(xué)者張南峰將文化專有項定義為:在文本中出現(xiàn)的某些詞語,由于在譯語讀者的文化系統(tǒng)中不存在對應(yīng)詞或者與該詞項有不同的文本地位, 因此其在源文中的功能和涵義轉(zhuǎn)移到譯文時發(fā)生翻譯困難。文化專有項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色彩,而反映中國歷史文化的文化專有項不計其數(shù),這給翻譯造成了諸多障礙。
二、漢語文化專有項的翻譯方法和策略
早期的翻譯研究經(jīng)歷了兩個主要階段:文本對比研究和語言對比研究。但是自從20世紀(jì)90年代興起了翻譯的“文化轉(zhuǎn)向”后,翻譯界逐漸達(dá)成了共識,認(rèn)識到翻譯不僅涉及到語言之間的轉(zhuǎn)換,還涉及到文化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我國老一輩外語專家王佐良在《翻譯中的文化比較》一文中曾說:“翻譯者必須是一個真正意義的文化人。”研究發(fā)現(xiàn):新聞報刊中有關(guān)漢語文化專有項的翻譯主要采用了音譯,音譯加注釋,直譯,直譯加注釋等“異化”策略。異化是以源語文化為導(dǎo)向的翻譯策略,目的在于盡可能地保留源語語言特征和文化韻味,為讀者展示源語文化的獨特性。
1.音譯。
(1)風(fēng)水Chinese want to be buried in graveyards with good feng shui so that their descendents will benefit. (China Daily)
(2)咸豐Emperor Xianfeng, an enthusiast of calligraphic arts, received piles of birthday gifts.(China Daily)
2.音譯+解釋。
(1)觀音A sand sculpture of Guanyin, the Goddess of Mercy, is one of the exhibits at the first Qinghai Lake Sand Island International Sculpture Art Festival. (China Daily)
(2)福地Paradise–which he referred to as fudi (happy land)–was perhaps not as far away as we might fear. (Time)
3.直譯。
(1)春城The provinces capital, Kunming–Chinas “City of Eternal Spring” - was where my father wooed my mother in the 1930s. (Newsweek)
(2)鐵三角Together with Zhao Benshan, director of “Liu Laogen” and one of the most famous comedians in China, and Fan Wei, another skit star, Gao (Xiumin) was considered part of “the iron triangle” in skits creation. (China Daily)
4.直譯+解釋。
(1)吃苦Dong should know about girlsability to“eat bitterness,” a Chinese phrase that describes a capacity to withstand suffering. (Time)
(2)海龜People here call them “sea turtles” because of their migrations back and forth across the ocean. (Newsweek)
三、結(jié)語
在處理漢語文化專有項時,靈活運用多種翻譯方法,但是仍盡可能地保留漢語語言的特點,表現(xiàn)出了異化的傾向,這對于傳播中國語言文化起了重要作用。對漢語文化專有的翻譯應(yīng)該在信息傳遞的基礎(chǔ)上注意詞語內(nèi)涵的傳遞,要讓譯出語使大眾理解接受。異化策略能有效地將中國文化介紹給英語讀者,是提高跨文化理解與交流的重要手段。作為譯者,不僅要了解英語文化,更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還要不斷地把兩種文化加以比較。這樣才能做到譯語與源語在各自文化中的含義、作用、范圍、感情色彩影響等方面的真正對等。
參考文獻(xiàn):
[1]肖開容,文旭.翻譯認(rèn)知過程研究的新進(jìn)展[J].中國翻譯,2012(06).
[2]朱健平.文本的未定性與翻譯的解釋性[J].西安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 2006(04).
[3]張南峰.艾克西拉的文化專有項翻譯策略評介[J].中國翻譯,2004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