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玲
摘 ?要:在素質(zhì)教育下,教育教學越來越注重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因而分層教學逐漸運用到教學中。初中化學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基礎,對學生后來學習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更新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果勢在必行。本文主要對隱形分層教學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初中化學中應用隱形分層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初中化學;隱形分層教學;實踐與思考
隱形分層教學是一種在新課程改革下的新型教學方式,它區(qū)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性格特點和個體差異出發(f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1]。教學過程中隱形分層教學具有動態(tài)性,將學生分成各具特色的興趣小組,教師進行輔導,將其跟基礎的課程知識聯(lián)系起來。根據(jù)學生的實際能力和水平,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習的發(fā)展。其中,隱性就是指只有教師知道的一種分層方式,在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再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和建議,讓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但是,現(xiàn)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傳統(tǒng)教學中的一些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師也還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僅僅局限于對學生傳遞知識,沒有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對教學的質(zhì)量造成了一定影響,也阻礙了學生的發(fā)展。因此,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正確認識隱形分層教學的作用,轉變教學方式,要將隱形分層教學合理運用到初中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2]。
一、根據(jù)學生差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因為受到不同家庭環(huán)境、所經(jīng)歷事情的不同,都具有主體差異性。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觀察學生的差異性,適當?shù)貙W生進行分層。只有對學生的差異進行一定的了解和充分把握,并且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才能夠兼顧到不同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fā)展。例如,教師要從學生智力等方面進行學生層次的劃分,而不僅僅是局限于學生的學習成績,應該考慮到一個綜合的因素,進行一個綜合評判,不要覺得成績好的一定就屬于層次高的部分。教師應該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班級的每一個學生。學生有不相同的理解力,所以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首先是具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而且成績處于優(yōu)秀水平且保持一定的穩(wěn)定性,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自主學習,有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自己進行思考;其次是學習基礎、學習成績處于中等水平,但是有一定的上進心,可以進行自主學習;最后是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學生,學習成績處于下游,學習態(tài)度顯得很被動,基礎也比較差,缺乏一定的學習自信心。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分層,并不是貼什么標簽,而是讓學生可以在自身水平的基礎上進行不斷提高,提高學生能力。
二、在課堂提問教學中進行分層
提問可以引發(fā)學生思考,是教師了解學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有層次地設計問題,按問題的難易程度對具有不同差異的學生進行提問,回答要具有一定的嚴謹性,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學生可以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在教學《酸與堿》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層提問。首先,教師可以展示一瓶無色的酚酞溶液,對化學理解力中等的學生可以這樣提問:“你能從課本上找出實驗室常用的酸堿指示劑,除了這瓶被我稱作‘魔液的無色酚酞試液之外,還有什么呢?”對那些學習比較差的學生可以提問他們:“你知道酸和堿的定義是什么嗎?酸堿指示劑又是什么呢?”在課堂上進行分層次的提問,不僅可以使教師清晰地知道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能讓學生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提高,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三、在課堂活動上進行分層討論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讓學生投入到實踐活動中,才能真正學到新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層課堂活動,將學生分成三個層次的小組,每個小組之間相互進行討論。這樣不僅可以在各自的基礎上進行提高,還能在相互的學習中進行交流,不斷進步。例如,在教學《氧氣》這一節(jié)介紹物理性質(zhì)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組,每個組代表不同層次,針對四個問題進行討論。首先第一層次的可以討論:“常壓下水蒸氣降溫會變成液態(tài),繼續(xù)降溫會變成固態(tài)。哪么氧氣是否有這樣的三態(tài)變化呢?”第二層次的學生可以討論:“氧氣難溶于水,但能否說氧氣不溶于水?你能用一個實例來說明水中存在氧氣嗎?”第三層次的學生可以討論:“盛氧氣集氣瓶均是正放在桌面的,由此你能得出氧氣有什么物理性?”第四個問題是大家一起討論氧氣的問題:“生活中我們在什么地方見過氧氣?儲存氧氣的鋼瓶是什么顏色的?”這樣既可以讓大家在自己的水平上提高,又可以拓展化學知識,不斷在交流討論中進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在初中教學中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它革新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和老師進行一定的交流。因此,教師要跟上時代創(chuàng)新的理念,要將分層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課堂教學、課堂活動、課堂提問當中去。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學生認知水平的基礎上,將學生的基礎進行提高,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3]。
參考文獻:
[1]楊帆.初三化學分層教學策略的實踐和研究[J]. 華夏教師,2016,28(10):170-170.
[2]魏鉅焯.初中化學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C]// 第四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 2016,28(18):112-113.
[3]佚名.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化學分層教學思考[C]// 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三). 2019,38(19):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