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民
摘 要:語文是一門基礎(chǔ)學科,在整個小學階段占有重要的位置。學好語文對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學習其他科目有著重要的意義。提問是語文教學中教師常用的教學手段,因此,要想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教師就要以提問為突破口,巧妙運用提問藝術(shù),激活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在問題的引領(lǐng)下一步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從而優(yōu)化課堂教學,讓課堂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提問藝術(shù);課堂效率
古語云:“學源于思,思源于疑?!睂W生積極的思維是從疑開始的。教學中教師要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設計有效的問題,激發(fā)他們主動探究的熱情。但在實際的提問教學中,由于教師沒有把握好提問的原則、對提問的認識不夠科學,致使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因此,探討在提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有效地運用提問藝術(shù)指導語文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小學語文提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提問在教學中發(fā)揮著“拋磚引玉”的重要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中由于教師沒有抓住提問的契機,或者不懂提問的藝術(shù),出現(xiàn)了不少提問的誤區(qū)。如:提問過于簡單,“是不是”“對不對”等這些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成為教師的“口頭禪”;與之相反的是,提問難度較大,脫離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學生不知從何考慮,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提問“直來直去”,不能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fā)散……以上提問的方式不僅達不到預設的教學效果,還沒有充分發(fā)揮問題的價值和作用,滯留課堂教學的進度。
因此,有效的課堂提問需要教師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fā),把握教材的重難點精心設問,讓問題直擊學生的心靈,引發(fā)他們廣泛的關(guān)注和思考,誘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結(jié)合多年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巧妙地運用提問的藝術(shù)
1.把握提問的機會
在學習一篇新課之前,如何抓住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快速地融入新課的學習中,是值得每位教師思考的問題。為此,教師應當深入研究課本內(nèi)容,結(jié)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尋求突破口,為學生設置問題的“障礙”,造成他們的認知沖突,迫使學生急于解決這些“沖突”,此時,教師就可以順利導入新課。
以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竊讀記》一課為例,本課生動細致地刻畫了作者小時候竊讀的心理和樂趣,“竊讀”二字,情趣活現(xiàn),能夠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同時“竊讀”也是課文的題眼。于是,教師把握機會,設計這樣的問題:“竊讀”是什么意思?學生立刻說出“偷讀”。“讀書還需要偷嗎?作者為什么要“竊讀”?在什么地方“竊讀”?“竊讀”的結(jié)果怎樣?這些問題正中學生下懷,問到學生的心里,從而激發(fā)他們濃厚的興趣,讓學生急于從課本中尋求答案。為新課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就這樣,教師把握提問的機會,設計有效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惑、好奇積極主動地進入新課的學習中,改變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梢姡灰處熒朴诎l(fā)現(xiàn)、善于捕捉、細心留意,就一定能把握提問的主動權(quán),設計有效的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三、掌握提問的藝術(shù)
提問不僅是一門技巧,更是一門藝術(shù)。要想讓這門藝術(shù)熠熠生輝,教師就要改變“直來直去”的提問方式,“變直為曲”,設計引人入勝的問題,從而啟迪學生的智慧,并且要求他們在思維上“跳一跳”,才能回答出來。這樣拐個彎的提問藝術(shù)不僅可以激起學生的探究熱情,還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一舉兩得。
以六年級語文《窮人》一課為例,這節(jié)課描寫了窮人桑娜及其丈夫在及其貧窮的物質(zhì)條件下收養(yǎng)鄰居西蒙孩子的故事。贊美窮人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美好品質(zhì)。為了優(yōu)化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教學時,教師這樣問學生:“你認為窮人窮嗎?為什么?”這一具有爭議的問題立刻“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產(chǎn)生意見分歧,有認為窮的,也有認為不窮的。對于學生的答案教師并沒有直接告知答案,而是組織持有不同意見的學生展開辯論。讓問題越辯越明朗、越辯越清晰,讓答案在學生激烈的辯論中逐漸浮出水面。最終,在教師的點撥下,學生統(tǒng)一答案:桑娜雖然物質(zhì)生活極度貧窮,但美好的品質(zhì)使他們精神富有。相對于直接提問:“桑娜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質(zhì)”,這樣的曲問不僅可以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還可以增強思維的力度,使得學生圍繞問題積極討論、踴躍參與,活躍教學氛圍,切實體現(xiàn)新課改倡導的“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因此,因勢利導,掌握提問的藝術(shù),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各種綜合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總之,提問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發(fā)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的巧,愚者問的笨?!毙聲r期的語文教師要巧妙運用提問的藝術(shù),做提問的“智者”,不斷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譚會淑.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20).
[2]吳華儉.提問藝術(shù)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亞太教育,2016(1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