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基蓮
摘 ?要:本文旨在通過教學實驗,探究在英語寫作課堂中實施合作學習是否能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技能效能感。筆者在所在的寧鄉(xiāng)市第五高級中學高一年級進行了17周的寫作教學實驗。高一(297)班被選取為實驗班,高一(302)班為控制班。筆者在實驗班和控制班分別采用合作學習和傳統(tǒng)寫作法進行教學。然后根據高考作文評分標準,對實驗班學生所寫的作文進行評分。通過對本實驗研究數據的分析,得到結論如下:與對照班的學生相比,實驗班的學生英語寫作技能效能感明顯提高,差異顯著。
關鍵詞:合作學習;高一英語;寫作教學
一、研究對象與實驗設計
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來自于筆者所在中學高一的兩個平行班,每次作文測試后,每班取30個英語入學成績相似的學生作文進行數據分析。297班被選取為實驗班,302班被選為對照班。每次課上兩個班級被給定相同的寫作任務,筆者在每班每周進行一次45分鐘的寫作教學課。在實驗過程中,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結果寫作法進行教學,而實驗班則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以形成對比。
實驗教學中所收集的學生作文均由筆者根據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來評分,以此評價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兩次寫作測試(前測和后測)分別選自高考真題,用來評估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效能感。所選取的兩次作文真題均不相同但考察難度相似。最終所有的數據結果由SPSS軟件分析。根據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本文將從語言運用(40%)、寫作內容(20%)、組織結構(20%)、書寫卷面(20%)四個方面進行作文評估,總計25分。作者選取前測和后測作文題分別來自于2017年和2018年高考真題全國卷Ⅰ。兩次作文測試均要求學生在30分鐘內完成。
二、合作學習與階段劃分
實驗班學生采取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過程如下:
1.小組劃分
根據研究對象的水平差異,筆者將實驗班每5名學生劃分成一個小組,包括2個成績優(yōu)異學生,2個中等水平學生,1個水平較差學生,共選取6組作為實驗對象。組間成員分工如下:2個學生負責小組的寫作,1個學生做筆記,1個學生監(jiān)督成員參與活動,另一名成員是主持合作的組長。組內互評表被制定如下:
除了組內互評,組間測評和教師評價也被采用,以此綜合判定小組內成員合作學習的進展情況。教師測評表如下:
2.合作學習階段
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需要經過三個重要階段。
階段一:教師給與必要的指導。對學生采用以教師的指導為主,以合作學習為輔的學習方式。階段二:小組合作寫作與評估。教師對學生采取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以自主學習為輔的學習方式。階段三:學生自主學習與鞏固。教師在該階段主要對學生采用以自主學習為主,以合作學習為輔的學習方式。高一英語寫作的合作學習主要包括合作寫作階段、合作批改與評估階段。
三、結果分析與教學啟示
1.數據分析
本次實驗旨在探究在英語寫作課堂中實施合作學習是否能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技能效能感。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表3數據分析如下:
如上表所示,顯著性 = 0.002 < 0.05,統(tǒng)計分析表明,學生在寫作后測中的寫作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實驗班的得分平均值為18.65,而標準差為3.19。對照班的得分平均值為16.74,而標準差為3.47。筆者得出結論:實驗班學生的寫作水平比對照班學生有更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結果寫作教學法與之相比有顯著差異。這意味著合作學習在英語寫作教學中是相當有效的。從學生作文的語言、內容、結構等方面分析,學生的寫作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2.教學啟示
(1)合作學習的教學法應被廣泛運用于教學實踐之中。學生在英語寫作的過程中,一些組內成員會幫助他們提高寫作水平。此外,組間評價有助于學生作文的完善,這種訓練培養(yǎng)了學生反復批改作文的習慣,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從長遠來看,合作學習也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2)強化學生的寫作技巧。通過對學生作文情況的分析,筆者了解到所在農村中學高一學生英語寫作水平非常薄弱。因此,在英語寫作課上加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刻不容緩的。
(3)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鼓勵學生通過大量的課外英語閱讀積累寫作素材并激發(fā)英語寫作的興趣。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如注重詞匯的立體性和多義性。
研究合作學習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探究在英語寫作課堂中實施合作學習是否能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技能效能感,對于提高高中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希望此次研究能為高中學生英語寫作教學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Albert,B.1 976.Socila Learning Theory.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
[2] 蔡慧萍、蔡明德、羅毅,《合作學習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2005。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3] 王素貞. 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三個階段與三個注意[J]. 基礎教育論壇,2013(Z2):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