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彩虹
【摘 要】隨著網(wǎng)絡的誕生,電腦的普及,信息化是發(fā)展的一大趨勢。人們對信息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現(xiàn)如今,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是每一個人都要學會的。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肩負著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電腦,正確運用信息技術這門課學到知識的重任。
【關鍵詞】信息技術 培養(yǎng) 學習 ?興趣
科技的帶動下讓信息技術融入到了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同時,實踐也證明信息技術具有真實性以及科學性,能夠為學生的學習以及教師的教學帶來眾多的便利,對傳統(tǒng)的教學形式形成了沖擊。所以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教授信息技術課程的時候主要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讓學生在這么學科的學習中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識,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一、讓課堂“游戲化”
讓課堂“游戲化”不是指老師帶著同學們?nèi)ネ嬗螒?,而是可以利用電腦上的一些小游戲來幫助同學們認識電腦,學習知識點。例如,教師在教給學生認識鍵盤,練打字的時候,就可以利用電腦上的“金山打字王”來幫助同學們認識鍵盤,學習打字?!敖鹕酱蜃滞酢鄙嫌性S多聯(lián)系打字的小游戲,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們通過闖關的方式,增加對鍵盤的熟悉度,提高打字的速度。
在學習打字時,教師還可以采用比賽的方式,檢驗一下學生的打字速度。教師可以規(guī)定一篇文章在一分鐘的時間里,比一比哪位同學打的字更多。采用這樣比賽的方式,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比一節(jié)課不停地讓同學們練習打字,更能提高效率。學生正處于好動的時候,一整節(jié)課都在練習打字,難免會出現(xiàn)走神開小差的情況,這樣會大大降低課的效率,而在課堂快要結束時有這樣的一個小比賽,既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參與感,還可以讓同學們對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有一個總結,知道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效率,也可以讓老師對同學們的打字情況有一個大體的理解。
在學習photoshop時,學生面對工具欄里的眾多的工具可能會出現(xiàn)抵觸心理,教師可以給定同學們一個任務,比如合成一個圖像,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時,學生會在操作的過程中對這些工具有一個認識,在操作中學習要比死記硬背這些工具的作用更加有效率。
二、巧借生活素材,化解知識難點,培養(yǎng)學生興趣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引進生活化教學內(nèi)容,即要求教師本著“以生活帶動教學”的原則,選取靈活性高、趣味性強、實用性強的生活素材來開展信息技術教學活動。
在講解計算機組成時,如果你一成不變地將書上的知識講解給學生聽,一些專業(yè)名詞很難理解,學生會覺得十分枯燥,當然課堂的教學效果就會很差。如果你借用學生最熟知的人體來比喻展開教學,學生接受起來就容易多了。主機比喻成人的身體,cpu比喻成大腦中的計算思維,硬盤比喻成大腦中記憶部分,因為計算機像人一樣會思考,會計算,所以人們稱它為“電腦”。
電腦里的文件多了,如果不及時整理,想要的文件會很難找到,也可能會被別人誤刪。如果建立文件夾,分類存放,這個難題就迎刃而解了。在這個內(nèi)容的教學過程中,有些學生覺得文件夾很抽象,難以理解。這時老師將某位學生的文具盒展示出來,告訴大家文具盒相當于一個文件夾,里面的筆、橡皮、小刀就是一個個文件,我們上學時,將文具盒放入書包,書包也相當于一個文件夾,所以文件夾里面可以存放文件夾。通過這個例子學生很輕松地理解了文件夾的概念。將身邊的生活素材融入課堂教學中,老師教得輕松,學生也學得輕松。
三、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相結合,通過多媒體技術介紹所學知識的功能和應用場合。比如:學習“畫圖”軟件時,可演示老師制作的、或?qū)W生自己繪制的色彩斑斕、妙趣橫生的圖畫;學習WORD軟件時,可展示圖文并茂的小板報;通過經(jīng)典作品的演示,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要注意不可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在上機練習時,常會有意無意地對計算機進行設置的修改、軟件的刪除,對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造成破壞,嚴重時造成系統(tǒng)崩潰。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時,不要一味地責備學生,其實這都是些正?,F(xiàn)象,學生在學習、摸索的進程中出現(xiàn)的失誤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就像學生在其他學科做錯課堂作業(yè)一樣自然,只要讓他知道錯在何處、為什么出錯就行了。教師應對學生充滿愛心,讓課堂始終處于一種比較寬松和諧的狀態(tài)。教師有責任將系統(tǒng)恢復,以確保教學的正常秩序。
總結
近年來,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它在許多方面的應用已深入人心。信息技術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自主學習,學會學習,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更好地為學生將來的工作生活服務。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提高教學效率,必須從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始。
參考文獻:
[1] 區(qū)域推進教育信息化的創(chuàng)新實踐。周應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2] 新課改下中學信息技術課堂有效互動的對策[J].溫媛.教育現(xiàn)代化,2017.
[3] 新課改下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初探[J].韓麟.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