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鵬喜
摘 要:本文立足微課在高中生物前置性學習中的應用,從化靜為動,激發(fā)學生興趣;化繁為簡,提高學習效率;化窄為寬,拓展課外知識三個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前置性學習
前置性學習是學生在課前自學的過程,是學生在上課之前對所學知識進行初步學習的過程。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探究性課堂、翻轉(zhuǎn)課堂等新的課堂模式的流行,中小學教育對學生的知識基礎提出更高的要求,這讓前置性學習這一過程具有了更現(xiàn)實的意義。但前置性學習對學生的自制力和學習能力要求較高,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學生很難將前置性學習順利地進行下去。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手段,讓遠程引導成為可能。而在多種引導方式中,微課具有直觀、形象等多種特點,更能促進學生高效地完成前置性學習。故在高中生物的前置性學習中,教師需要合理運用微課這一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學生前置性學習的效率。
一、化靜為動,激發(fā)學生興趣。
以教育心理學的觀點在看,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而興趣則是學習動機重要成分之一,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前置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師的引導較少,而更多地依賴學生的自覺。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多利用課本和課前練習題進行練習,內(nèi)容枯燥,自然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如果學生自制力不足的話,很難堅持下去,以合格地完成高中生物的前置性學習。微課是以動態(tài)的視頻的形式進行教學的方法,相比傳統(tǒng)的前置性學習,它能調(diào)動學生多種感官,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
例如在“群落的結(jié)構”這一節(jié),教師就可以錄制實景微課視屏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微課中,教師將場景放在森林、草原、或者農(nóng)田等多個自然場景,以實物讓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如在講述群落的基本組成時,教師可以以一片農(nóng)田為例,從糧食開始向沿著食物鏈延伸,如吃糧食的麻雀、蝗蟲,吃蝗蟲的各種鳥類等。而每找到一種動植物,教師就可以將其拍攝,并用后期制作的字幕標示,以讓學生充分了解農(nóng)田中存在的群落。而在種群關系這一知識點,教師也可以以實物導入,如青蛙與飛蟲表示捕食,兩個螞蟻群之間的戰(zhàn)斗表示種內(nèi)競爭等。這樣,教師以生活中的素材構建微課,化靜為動,有效激發(fā)了學生興趣。
二、化繁為簡,提高學習效率。
在過去,學生預習多以課本和參考書為主要的素材,內(nèi)容較為繁雜。若教師不加以引導,只依靠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很難把握課程的主干和重點,從而導致學生時間增長,效率低下。微課是網(wǎng)絡時代誕生的一種新的教學手段,與“碎片化”時代相符,微課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而在前置性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微課這一手段,教師能讓學生有效地把握學習的重點,簡化學生需要預習的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這一節(jié),教師就可以以網(wǎng)絡上的微課進行導入。而不同于需要漫長時間的生物課本預習過程,微課只需要五到十分鐘,就可以以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的性狀變化為切入點向?qū)W生傳授基因的最基礎的知識,即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問題。而五到十分鐘也正是學生能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最佳時長。這樣,通過微課視屏這一形式,教師有效地將繁雜的生物學內(nèi)容去粗取精,以重點知識進行引入,化繁為簡,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化窄為寬,拓展課外知識。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生物教學的目標逐漸從知識水平的提高變?yōu)楦又匾暷芰退仞B(yǎng)。而這些單單依靠課本上的知識是無法達成的,在前置性學習的過程中,一定的課外趣味生物知識學習必不可少。近些年來,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學生提供了寬廣的擴展渠道。而利用微課這一手段,教師能有效利用這些知識,達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效果。
例如在“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這一章,在大章節(jié)開始之前,教師就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觀看記錄片《細胞戰(zhàn)爭》或者近年來熱門的醫(yī)學科普動漫《工作細胞》,其中,前者是以一個微觀細化的角度,從細胞的內(nèi)部活動全方位描述細胞的能量利用、信息提取與復制、防御手段和病毒感染等多個方面的活動,科學性較強。而后者則以血液為主場,講述紅細胞、血小板以及包括白細胞、T細胞、B細胞、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在人身體中的主要工作和發(fā)生的故事,相比前者雖然科學性有所不足,但卻能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利用微課這一手段,教師可以將其中的片段截取出來,在相關的課程之中發(fā)送給學生。而以紀錄片和動漫的形式滲透課外知識,學生也更容易接受。這樣,教師利用網(wǎng)絡上多樣化的素材制作微課,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與細胞相關的知識,有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前置性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利用微課教師能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窄為寬,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并拓展課外知識。故在高中生物的前置性學習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合理利用微課,以更加高效地提升學生生物知識水平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成芳.“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中生物前置性學習運用微課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46):210-211.
[2]曹冬林.基于微視頻的高中生物前置性學習探索[J].教學月刊·中學版(教學參考),2016(Z1):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