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媛媛 竺炯
摘要:隨著現(xiàn)代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的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已不再滿足于單純對疾病的防治,而是轉化為積極地提高自身生活質量和身心健康水平。痤瘡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都有可能引發(fā)或惡化這種疾病。痤瘡作為皮膚病中的一類顏損性疾病,不但給患者帶來軀體的痛苦,更會對其心理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了解痤瘡與精神心理因素的關系,對綜合治療痤瘡、增強患者自信,提高患者滿意度意義重大。
關鍵詞:痤瘡;心理因素
尋常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炎癥性皮膚病,其發(fā)病機制復雜多樣[1],在中國流行率較高。因其臨床表現(xiàn)以好發(fā)于面部的粉刺、丘疹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2],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影響很大,因此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學者提出不良的情緒及精神心理因素對痤瘡的發(fā)生和轉歸有著緊密的關系,現(xiàn)就痤瘡與心理因素的關系綜述如下。
1.痤瘡的發(fā)病機制
痤瘡的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包括皮脂腺功能亢進、毛囊皮脂腺導管口的異常角化、痤瘡丙酸桿菌的定植、炎癥反應以及免疫因素等[3]。既往認為痤瘡丙酸桿菌的定植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圍發(fā)生非特異性炎癥反應到后期的炎癥性反應,導致了丘疹、膿皰、結節(jié)的發(fā)生。近年痤瘡發(fā)病機制的概念主要集中于發(fā)生在早期到晚期階段病變的炎癥反應過程[4]。
此外,以人群為基礎的孿生兄弟研究證明痤瘡的發(fā)病機制與遺傳有關[5]。機體的細胞和體液免疫的失衡可能是造成痤瘡的皮損發(fā)展的重要機制[6]。這些認識為痤瘡的發(fā)生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基礎,也是治療痤瘡的重要方向。
2.痤瘡與精神心理因素的相關性研究
心身因素在痤瘡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有著各樣的評估,但由疾病損容造成的繼發(fā)性精神情感障礙幾乎是無可爭議的[7]。近年來,痤瘡已成為心身性疾病中重要的一員,也受到多方面的關注和研究。
Wen L等[8]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自評量表(ASLEC)和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對中國中部地區(qū)居民痤瘡與壓力的雙向關系進行了系列調查。以華中地區(qū)2284名高中生為研究對象,利用專業(yè)調查網(wǎng)站,以問卷形式進行了在線調查。痤瘡的發(fā)生率和嚴重程度采用Pillsbury分級法,壓力在痤瘡形成中的作用則由ASLEC量表確定,采用心理健康評定量表(HADS)評定心理健康狀況。結果表明痤瘡患者組的焦慮及抑郁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分別為7.31和7.28,4.37和3.85),壓力與痤瘡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雙向關系。
Chiu等[9]指出,心理精神因素對痤瘡的影響不僅存在于痤瘡的發(fā)病,同時對痤瘡的預后也有極大的影響,如情緒緊張往往是導致痤瘡加劇的重要元兇。為證明壓力與痤瘡程度的關系,采用特定的評估方式,通過研究考試和非考試期間的心理壓力和痤瘡嚴重程度的關系,選擇22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痤瘡嚴重程度評分在0.5,用LUCKY痤瘡評分法測得痤瘡的嚴重程度,心理壓力用壓力等級問卷在考試期間應用。最終的結果顯示,在考試期間的學生心理壓力和痤瘡嚴重程度分級較高。經(jīng)過回歸分析和對混雜變量的校正,得出的結論為:痤瘡的嚴重程度與壓力等級相關,心理精神因素對痤瘡有顯著的影響。
陳強等[10]采用自編基本情況問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問卷對泰安市4所高校大學生進行調查,發(fā)放問卷2667份,有效回收2540份。調查結果顯示痛經(jīng)、陽性家族史及就業(yè)壓力者痤瘡發(fā)病的可能性分別是未有以上危險因素者的1.626,3.289,2.239倍。艾森克人格問卷得分比較顯示,痤瘡患者普遍具有情緒不穩(wěn)、易怒、自卑、抑郁等心理問題,提示心理社會因素在痤瘡的發(fā)生中有一定的作用。
文莉等[11]采用結合文獻改編自制的問卷調查表,對504名青春期后痤瘡患者和216名健康志愿者進行問卷調查,并對兩組進行對照分析。結果痤瘡組與對照組在心理因素(抑郁、焦慮、生氣)、遺傳、皮膚類型、睡眠不足(6 h)、飲食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危險因素從大到小依次為:心理因素(OR=2.766)、油性皮膚(OR=2.608)、遺傳(OR=2.514)、生理周期(女性)(OR=2.455)、睡眠不足(OR=1.749)和食用辛辣油膩食物(OR=1.374)。調查結果顯示青春期后痤瘡與心理因素、油性皮膚、遺傳、生理周期(女性)、睡眠不足、飲食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與心理因素關系最為密切。
拓江等[12]采用整體痤瘡評分系統(tǒng)(GAGS)、BECK抑郁表、狀態(tài)-特質焦慮量表,對230例尋常痤瘡患者進行研究。結果顯示,焦慮-S可能受病程(P=0.048)和痤瘡評分(P=0.016)影響,回歸方程提示病程越短、皮損越重,更易出現(xiàn)焦慮表現(xiàn)。皮膚病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相應的心理干預有助于提高療效。
黃晉旺等[13]采用無記名問卷方式在校生進行調查,發(fā)放調查表 850 份,回收 802 份。結果顯示便秘、腹瀉、月經(jīng)紊亂、日均洗臉次數(shù)(3 次以上)、日均睡眠時間(<8h)、日均接觸電腦時間(>2h)、遺傳為痤瘡危險因素。大部分患者認為痤瘡影響他們的生活、就業(yè)和心理健康等。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是痤瘡好發(fā)群體,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對痤瘡缺乏正確的認識及采用不恰當?shù)姆绞教幚眇畀彙?1.6%的大學生認為痤瘡影響其生活質量,且導致其心理健康出現(xiàn)障礙。
如今,痤瘡患者可以從各種各樣的途徑中了解到該疾病的診療知識,但常常忽略了它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實際上,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痤瘡為其顏面帶來的損害而產(chǎn)生了程度不同的心理問題,如憂郁、焦慮等等。Hughes等[14]發(fā)現(xiàn),痤瘡、濕疹、銀屑病等慢性、泛發(fā)的容易被別人發(fā)現(xiàn)的皮膚病對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往往比一些看不到病灶的良性或惡性疾病更加嚴重。
綜上所述,如今痤瘡與精神心理因素的相關方面研究眾多,也得到了許多醫(yī)療工作者的重視。患者的健康不僅應以身體癥
狀來衡量,還應以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和社會后遺癥來衡量。研究和掌握痤瘡與精神心理因素的關系,能夠在痤瘡的發(fā)生發(fā)展、診斷、治療及轉歸等過程中起到重大的作用。通過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磔o導疏通和必要的藥物治療達到身心同治,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江弘婧,凃穎,何黎. 痤瘡的治療進展[J]. 皮膚病與性病,2016,38(1):30-32.
[2] 尹士軍. 臭氧自血療法、穴位注射治療痤瘡23例[J]. 中國民間療法,2015,23(11):23-23.
[3] 趙江齊. 芙清抗菌敷料聯(lián)合阿達帕林凝膠對改善痤瘡皮損的療效觀察[D]. 吉林大學,2016.
[4] 蘇虹,楊智. 尋常痤瘡的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皮膚病與性病,2016,38(5).
[5] 孫莉,李娟,顏敏,等. 痤瘡的發(fā)病機制研究進展[J]. 山東醫(yī)藥,2013,53(32):97-100.
[6] 葛會美,高美華. 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在痤瘡炎癥反應中作用的研究[J]. 社區(qū)醫(yī)學雜志,2016,14(13):30-32.
[7] Gieler U,Niemeier V,Kupfer J. Acne and Quality of Life[M]//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Acne and Rosacea.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2014:4-5.
[8] Wen L,Jiang G,Zhang X,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cne and Psychological Burden Evaluated by ASLEC and HADS Surveys in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From Central China.[J]. Cell Biochemistry & Biophysics,2015,71(2):1083-1088.
[9] Chiu A,Chon S Y,Kimball A B. The response of skin disease to stress:changes in the severity of acne vulgaris as affected by examination stress.[J]. Archives of Dermatology,2003,139(7):897-900.
[10] 陳強,李丹慧,李煥,等. 泰安市大學生痤瘡發(fā)病生物心理社會因素分析[J]. 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5,36(2):300-302.
[11] 文莉,文曉懿,許成蓉. 青春期后痤瘡發(fā)病影響因素分析[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40(4):441-444.
[12] 拓江. 尋常痤瘡患者抑郁、焦慮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D]. 遵義醫(yī)學院,2012.
[13] 黃晉旺,鄭劍聰,鄭劍明,等. 大學生痤瘡發(fā)病的影響因素調查[J]. 牡丹江醫(yī)學院學報,2012,33(2):53-55.
[14] Hughes J E,Barraclough B M,Hamblin L G,et al. Psychiatric symptoms in dermatology patients.[J].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the Journal of Mental Science,1983,143(1):51-4.
作者簡介:左媛媛(1994-),女,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yī)皮膚病學。
通訊作者:竺炯(1969-),男,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中醫(yī)皮膚病學,E-mail:zjxyy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