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滿菊 白庭芳 劉文靜
【摘 要】 目的:觀察并分析在顱腦外傷患者急救護理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68例顱腦外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兩組,接受常規(guī)急救護理的為對照組,在急救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的為觀察組,對比并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經統(tǒng)計,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1%,護理滿意度為94.1%,相比于對照組的79.4%與76.5%明顯升高,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顱腦外傷患者展開急救過程中,通過應用優(yōu)質護理,可有效促進患者意識狀態(tài)的恢復,積極改善患者的肢體及語言功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重視。
【關鍵詞】
顱腦外傷;急救護理;優(yōu)質護理
顱腦外傷為臨床一種比較常見的創(chuàng)傷性疾病,是間接或直接暴力引起的腦部創(chuàng)傷性疾病的總稱。近些年來,交通事故頻發(fā),導致顱腦外傷的發(fā)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已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對于顱腦外傷患者而言,其病情發(fā)展迅速,嚴重時還會出現意識障礙、昏迷、神經系統(tǒng)損傷,甚至死亡。因此,為充分確?;颊叩纳踩?,就應對其展開迅速、有效的急救,并積極做好相應的護理工作[2]。本文作者以本院68例顱腦外傷患者為例,通過對部分病例展開急救優(yōu)質護理,獲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68例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來本院接受急救治療的顱腦外傷患者為研究對象,按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女分別有20例與14例;年齡為20~68歲,平均(39.4±5.2)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4例,高空墜落傷10例,暴力致傷7例,摔傷3例。觀察組中男女分別有21例與13例;年齡為21~70歲,平均(39.8±5.6)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5例,高空墜落傷10例,暴力致傷6例,摔傷3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顱腦外傷的診斷標準,同時排除存在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病以及精神異常等患者。一般資料對比中,兩組患者差異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對其展開營養(yǎng)神經及降顱壓等常規(guī)治療,對通氣障礙患者實施氣管切開術或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顱內有血腫患者則需立即實施手術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急救護理的,觀察組則在急救過程中應用優(yōu)質護理,具體操作如下。
1)急性期優(yōu)質護理:在此階段,患者會出現一系列病理表現,如水腫、出血、組織壞死等。此期,主要急救及護理目標便是確?;颊叩纳w征。一旦患者出現血壓降低、脈搏變弱等情況,則應考慮內臟可能受到損傷,并立即展開相應的檢查。對于意識不清晰,或處于昏迷狀態(tài)的患者,需確保其呼吸暢通,必要時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并實刻關注其瞳孔變化情況,一旦發(fā)現患者出現瞳孔散大或針尖樣縮小,對光的反射消失,并且發(fā)生進行性意識障礙,則需嚴格警惕腦出血的發(fā)生。
2)意識恢復期優(yōu)質護理:該階段護理的目標為加快患者意識的恢復,從而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預后質量。此時,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的腸外營養(yǎng)供應,確保其身體所需;每隔2h幫助患者翻一次身,在其身體骨凸處應用水膠體減壓貼進行防護,以保護皮膚;當患者大小便失禁時,還需及時清潔局部皮膚,并將造口粉涂抹在肛周。如果患者高熱不退,還可用紅花酒擦拭全身,以達到降溫目的;針對意識已恢復,并且能自主呼吸的患者,為降低感染發(fā)生率,應盡早將氣管插管拔除;同時,護理人員需將相關注意事項講解給患者及家屬,鼓勵并指導患者自主進食,在防止機體缺乏營養(yǎng)的同時,加快患者身體功能及意識狀態(tài)的恢復。
3)第三階段優(yōu)質護理:在此階段,患者已初步恢復意識,自主活動能力也有所恢復,但通常處于無意識狀態(tài)中,此時,護理人員應將肢體及語言功能訓練作為護理工作的重心。通常情況下,在顱腦外傷發(fā)生后的3至6個月的時間內,是患者各生理功能恢復最快的時期,護理人員應在此階段對患者展開有目的性的、有針對性的訓練,對其自主活動意識進行積極培養(yǎng),指導去開展蹲下、站立、行走、取放物品等日常生活行為,并以患者實際耐受度對活動的量及難度進行合理調整。對于存在語言功能障礙的患者,則需從基礎反應開始,逐漸過渡至生活基本用語及短句的發(fā)音訓練。一旦患者出現緊張、煩躁等不良情緒,應立即給予安撫與開導。
1.3 觀察指標
1)療效判定標準:經急救治療及護理后,患者的意識完全恢復,未出現任何并發(fā)癥及后遺癥,為治愈;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基本得到恢復,但存在肢體或語言功能障礙,為有效;患者的意識未能恢復,或有所加重,成為植物人甚至死亡,為無效。其中,總有效率=(治愈人數+顯效人數)/各組總人數×100%。
2)護理滿意度:采用科室自制問卷表進行調查,調查的內容包括病房環(huán)境、護理服務質量、護理人員的服務態(tài)度等內容,總分100分,分數為85~100分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比較滿意,不足60分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21.0軟件對數據展開統(tǒng)計學處理與分析,計數與計量方面的數據分別應用百分率(%)與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分別行χ2和t檢驗,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中,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達97.06%,相比于對照組的79.41%明顯升高(P<0.05)。詳情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中,患者對護理服務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的例數分別為21例、11例、2例,滿意度為94.12%(32/34);對照組中,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例數分別為14例、12例、8例,滿意度為76.47%(26/34),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顱腦外傷為臨床神經外科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由于人體腦部結構與功能比較特殊,如果出現腦組織受損情況,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各項身體機能,嚴重者會出現死亡現象[3]。因此,為及時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預后質量,應積極做好其急救及護理工作。
本研究中,應用急救優(yōu)質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其治療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接受常規(guī)急救護理的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也充分表明在急性期、意識恢復期、第三階段開展優(yōu)質護理,可為顱腦外傷患者提供更加具有時效性與計劃性的護理服務,確保其在治療恢復期間可以盡快康復。
綜上所述,通過對顱腦外傷患者展開急救優(yōu)質護理,可加快其身體及意識的恢復,實現護理滿意度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小青,姚芳,殷黑蘭,等.48例顱腦外傷的急救措施與優(yōu)質護理效果評價[J].吉林醫(yī)學2015,36(01):188-189.
[2] 管亞妹.疼痛管理在顱腦外傷急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8):128-129.
[3] 池建.臨床護理路徑在重度顱腦外傷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6,11(04):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