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燕惠
小學生本來就好動,因此在小學階段,體育課程是學生最喜愛的課程之一。在體育課上,少不了的是基礎訓練,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來制訂訓練方法,開展精細化教學,構建有序的體育課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小學生雖然都喜歡上體育,但同時他們對體育也抱有畏懼之心,害怕體育課上的一些訓練,所以要想改變這一情況,使學生真正愛上體育運動,教師就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選擇一些適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訓練方式,讓他們既能身體得到鍛煉,又不會害怕這些訓練。
例如,有一節(jié)體育課的內容是進行“接力賽跑”,教師考慮到小學生的運動能力不是很強,所以并沒有對學生提很高要求,而是開展了一些游戲競賽活動,讓學生有了自主訓練的機會。接力跑這項運動可以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其實也是對他們身體的協(xié)調性、團隊合作能力的一個考驗。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設計闖關游戲,第一關是做任務闖關,在學生跑的途中設計任務,讓他們踢十下毽子,只有完成這一關才能繼續(xù)到下一關,在每一關都設置任務,讓學生進行接力,哪一組先跑完就有獎勵,最后一組則要受到懲罰,懲罰也不應過于嚴厲,否則學生就會對體育課產生畏懼心理。在教學前老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游戲“蘿卜蹲”等趣味熱身,這個熱身很重要,可以防止學生在劇烈運動中受傷,然后老師給學生講解比賽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和規(guī)則,可以為學生提供嘗試的機會。這樣一整個教學模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喚醒他們的運動精神。
小學生正處于充滿好奇的年紀,并且在這個年齡段對任何新的事物都會產生好奇,所以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強,也喜歡去模仿,但是他們對問題沒有耐心。教師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一些體育技能,進而提升體育素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健美操”的時候,學生不僅要記住動作,還要能夠跟著音樂一起跳。但是要想讓學生真正學會,通過幾節(jié)課的教學與練習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教師就要想辦法,分配好時間,除了利用體育課進行教學外,還可以把課間操時間也利用起來,在每天課間操時,帶領大家一起做健美操訓練,這樣長時間下來,學生在反復地出錯過程中不斷改正,由剛開始難以跟上音樂節(jié)拍、忘記動作到后來可以流暢地做下來。通過這樣常規(guī)化的練習,學生能夠不斷增強節(jié)奏感,還能在訓練中學會健美操,并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好習慣。
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時期,這時候他們接受的東西不是很多,生活閱歷也不豐富,因此可塑性很強。所以在體育課上教師要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的預設,通過一些訓練和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挖掘出那些真正熱愛體育、熱愛運動并且運動能力比較強的學生,培養(yǎng)他們成為骨干力量,起好帶頭作用。老師還可以在教學時觀察不同的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不同的擅長領域,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讓他們也能成為骨干力量。在教學過程中,一個好的骨干力量可以給學生起一個好的帶頭作用,也可以很好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因為都是同齡,所以更容易交流,同時教師也要幫助學生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做,不僅可以讓這些骨干學生幫助教師一起管理班級秩序,還可以從小培養(yǎng)這些學生的領導能力,在學生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相互幫助,使體育教學課堂更加融洽。
體育課一般都是在室外進行的,這就讓學生有一種他們能夠自由活動的錯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體育課上班級管理的難度,教師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維持教學秩序,才可以保證課堂安全高效的開展。而為了更好地管理學生,體育老師可以發(fā)揮學生的骨干力量,讓他們幫助自己一起維持好課堂秩序。例如,在教學“接傳籃球”時,這項運動對于小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的,不僅要了解握球、傳球和接球時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動作要領,還要進行大量的練習,將理論知識付諸實踐,找到適合自己的動作和要領,所以對他們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比較高,教師需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動作與技巧是否正確,但是學生較多,教學內容又有些復雜,導致課堂教學容量很大,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也為了幫助那些在傳接籃球時有困難的學生,此時教師就可以挑選一些體育能力比較好的同學,讓他們幫助其他的同學,為其講解一些復雜的動作和投籃技巧,在這樣的幫助下,每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打籃球的樂趣。
總之,加強體育訓練是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選好方法,做到精細化教學,使學生愛上體育,進而能夠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 ?福建省龍溪師范學校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