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謝美子??曹鳳杰
摘要:流行音樂已是全球多元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職高音樂教育應該以包容的胸懷、嚴謹?shù)膽B(tài)度來審視和理解流行音樂文化。由于職高學生的知識容量有限,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而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對其正確認知的引導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有比較深遠的意義,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達到教化心靈的作用。本文就針對職高音樂教學中如何融入流行音樂進行了幾點探索。
關鍵詞:職高音樂教學;流行音樂;探索
流行音樂作為全球多元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類藝術文明的結晶,它以其獨特的旋律、動感的節(jié)奏、強烈的時代感,吸引著一代代中小學生們,并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地影響他們的成長。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學生每天都會觀看很多她們喜歡的娛樂節(jié)目及各類選秀節(jié)目,節(jié)目中的流行音樂朗朗上口、貼近生活,引起了學生內心的深刻共鳴??墒窃谝魳氛n堂中,學生卻表現(xiàn)出不太喜歡上音樂課的現(xiàn)象,這是為什么呢?
一、目前職高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與學生興趣發(fā)生矛盾
職高的音樂教材幾經改革,能夠比較科學合理地實現(xiàn)其培養(yǎng)目標,堅持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關注了解多方面、多種類的音樂,從而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音樂課上我也給學生做了關于對音樂興趣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出兩個傾向:一是“62.5%的學生喜歡音樂而不喜歡上音樂課”,二是“85.2%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為什么會出現(xiàn)此狀況?學生是流行音樂的時代追隨者,他們對流行音樂的那種狂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音樂教材中的音樂已與學生的興趣嚴重脫節(jié),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有了興趣就會“樂學”,教師就會“樂教”。因此,要使音樂教學順利進行,解決教材與學生興趣的矛盾勢在必行。
(二)教師對流行音樂教學存在爭議
目前,我國的一些音樂教育家、音樂教師對流行音樂持有偏見態(tài)度,認為流行音樂是在一個時代流行、純供人們娛樂消遣的歌曲,是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認為它是工業(yè)化的產物,商業(yè)盈利是其首要目的,藝術性極低,并且歷史較短,沒有深層次的歷史和藝術研究價值。這種靡靡之音被認為是阻礙音樂教育發(fā)展的絆腳石。如今中國流行音樂迅速發(fā)展,進入了一個千帆競發(fā)、百花齊放的時代,越來越多的流行歌曲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在當今工業(yè)化的文化變遷中,流行音樂的傳播發(fā)展到今天已有廣播、唱片、電視、手機、網絡等多種媒介,表演場所也在日益改善和進化。
二、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對學生的積極影響
(一)反映、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情感
流行音樂內容比較豐富,表現(xiàn)手法簡單直接,抒情性強,給人以親切之感,能夠喚起學生的情緒體驗,產生共鳴、舒緩壓力、放松心情。對于那些不善言談的學生來說,流行音樂成了最能代表并抒發(fā)他們的情感、宣泄情緒的方式。在生活中職高生們主動選擇了流行音樂,體現(xiàn)了他們的價值追求,表現(xiàn)出他們追隨時尚,追趕潮流,尋求與眾不同的個性特點,顯現(xiàn)出他們主體意識得到了加強,表達了他們渴望獨立、崇尚自由的愿望。正是這種獨立而理性的精神才能使學生在現(xiàn)代社會中立足,是面對生存競爭的必要條件。
(二)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比較于課本中的古典音樂和傳統(tǒng)音樂來說,職高生們更加青睞于流行音樂,對它的攝取和學習來說也更為主動,也促成音樂學習效率的提高。當學生沉醉于流行音樂中時,身心都很放松,沒有學業(yè)的壓力、拋開了羞澀感、忘卻了緊張感,這種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比較容易激發(fā)他們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跟著歌曲哼唱甚至舞蹈,部分聰慧的學生甚至會即興創(chuàng)作,臨時改變原本歌曲的歌詞、節(jié)奏或者曲調等。如果把更多優(yōu)質的流行音樂引入職高課堂,并對學生進行正確地引導和發(fā)掘,將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流行音樂的美育功能
流行音樂是全球多元文化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人類藝術文明的結晶,職高音樂教育應該以包容的胸懷、嚴謹?shù)膽B(tài)度檢視和理解流行音樂文化。學生的知識容量有限、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積極健康的流行音樂對其正確認知的引導及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樹立有比較深遠的意義,而且通俗易懂的流行音樂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進而達到教化心靈的作用。
三、職高音樂教學中如何融入流行音樂教學
(一)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交融發(fā)展
音樂是不斷發(fā)展的,不管是傳統(tǒng)的古典音樂還是現(xiàn)代的流行音樂都有其各自的獨特功能,我們應該尊重不同樂種間的差異,進行跨領域的研究,這亦是對語言、社會的一種反應。學習流行音樂一定要以傳統(tǒng)音樂和古典音樂做基礎,學生必須在了解傳統(tǒng)音樂及古典音樂的基礎上,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流行音樂的內涵,流行歌曲教材只能作輔助。所以在音樂課堂上,音樂教師不能脫離傳統(tǒng)音樂和古典音樂,只學習流行音樂內容,也不能一味地涉獵傳統(tǒng)音樂和古典音樂的內容,認為只有傳統(tǒng)音樂和古典音樂才是好的音樂,應該將三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傳統(tǒng)音樂、古典音樂與流行音樂相互滲透,把流行音樂有計劃地滲透到職高音樂教學中,教師在教授流行音樂時,要結合中國的民族文化,以各個時期代表性的流行音樂作為引導,進而深入傳統(tǒng)音樂的教學中,并與古典音樂對比賞析,使學生綜合、高效地體會和理解不同音樂文化的內涵。
(二)甄選積極的流行音樂作為教學資源
流行音樂是一種整體藝術,包括了燈光、舞臺、造型、舞蹈等幾方面,可以擴充音樂教學的內容,帶給學生多層次的享受和賞析,是多元文化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我的中國心》《明天會更好》《陽光總在風雨后》《我的未來不是夢》《童年》等都是深受學生們喜愛的流行歌曲,也激勵著學子們不斷奮進,奮發(fā)有為。流行音樂也是現(xiàn)代人的音樂,是年輕人的音樂,它也隨著時尚的風向不斷地變換,不能讓學生與社會脫節(jié),應該讓這些積極的流行音樂在職高音樂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市場經濟體系下的流行音樂未能幸免的被利益化,出現(xiàn)了一部分忽視藝術性、品位低下、風格庸俗的作品,各種盜版音像制品也猖獗橫生。因此,我們必須摒棄那些低俗之作,謹慎地選擇合適材料作為教學資源,嚴格把關,營造更加積極健康的音樂文化氛圍,為音樂教育搭建更廣闊的平臺??傮w來說,讓流行音樂更深刻地融入職高課堂,在現(xiàn)實的音樂教學雖有些不足,但已是必然的結果。在達到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合理分配教學內容,使流行音樂的引入更有意義,讓學生們不僅僅愛上流行音樂,更要從中吸取養(yǎng)分,理解其內涵,提高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為流行音樂、為職高音樂教育創(chuàng)造更廣闊的未來。
實踐證明,選擇適當?shù)慕虒W方法,立足于教材,有選擇地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不僅不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還能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鞏固學生的音樂知識,促進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而且無形中還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學生自然而然就會對音樂課產生興趣,愿意和老師一起去共同探索課本之外的音樂藝術領域,不斷提高自己對學習音樂的信心,享受到音樂藝術所給予的無限樂趣。
參考文獻:
[1]陳虹.“流行音樂”進課堂辨析[J].陜西教育,2001.
[2]張怡.流行音樂與教材音樂的碰撞[J].中小學教育,2006(03):7-8.
[3]歐洋.流行歌曲進課堂的再思考[J].大眾文藝,2009(16):206-207.
[4]于偉丹.用流行音樂欣賞激活高中音樂課堂[J].神州,2012(33):85.
[5]周國歧.流行音樂與高中音樂課的親密接觸[J].考試周刊,2011(75):224-225.
[6]周素梅.流行音樂進中學課堂的現(xiàn)狀研究與實踐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
[7]湯健.以流行音樂推進中學傳統(tǒng)音樂教學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1.
[8]閆麗.創(chuàng)設良好音樂情境 優(yōu)化職高音樂教學課堂[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07):53.
[9]馬琳.創(chuàng)設人文情境提升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9(0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