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忠政
摘 要: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其教學內容不易被學生認知、體會和理解,基于此,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就成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有效方法。良好的、恰當的教學情境,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視覺、聽覺、感覺等方面的刺激,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夠使他們在形象的、具體的、生動的氛圍中感知歷史、引發(fā)思考、深化理解。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進而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高中歷史;情境教學;應用策略
過去性是歷史具有的最典型的特點之一,也正是由于歷史的這一特點,使得大多數高中學生對于那些具有年代性的歷史知識提不起學習興趣,認為歷史知識是枯燥無味的,從而導致歷史學習成績遲遲得不到提升。因此,為了改善高中歷史教學狀況,高中歷史教師應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可以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一種新的方式來改善高中學生的歷史學習狀況,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成績,從而實現高中歷史教學目標。
一、角色演繹
在這里,演繹情景是指讓學生通過小品演繹、角色扮演、辯論會、講故事等多種方式,將真實的歷史演繹出來,進而使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體會歷史人物的悲歡離合,感受歷史事件的起伏變化,經歷歷史場景的更替演變。通過創(chuàng)設演繹情景,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因為在劇本創(chuàng)編、角色扮演、辯論會等過程中都有學生的參與,能把學生很好地引入到當時的歷史情境中,改變了過去歷史教學中死氣沉沉的氛圍。比如,教學“中國近代的變法與改革”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把學生分為三個小組,分別代表洋務派、維新派、革命派,每個小組安排一兩個組員扮演相應的歷史人物并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和理想,這樣,學生不僅清楚地認識了這三種派別的主張和本質,而且發(fā)揮了自己的主動性,同時培養(yǎng)了歷史思辨能力。
二、聯系生活
眾所周知,知識源于生活,這同樣也適用于高中歷史教學。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就會發(fā)現,其實生活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教學資源。但從目前高中歷史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因為歷史知識的繁雜瑣碎及過去性等特點,使得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并不是特別高甚至有些厭惡,歷史學習成績也不是特別的理想。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時,一定要將情境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拉近歷史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學習探究,感受歷史知識的魅力,從而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歷史學習成績的提高。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二中的《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這一章節(jié)知識時,首先,教師可讓學生提前了解一下近代中國人們的生活狀況,比如當時人們的通訊方式或者出行時用到的交通工具等,可以瀏覽相關的書籍及網站,也可以向老一輩人進行詢問。然后,教師在上課時對學生進行詢問,讓大家分享自己的調查結果。學生則會談到:以往,人們通常是以寫信的方式與親朋好友保持聯系,然而現在則是通過打電話、發(fā)電子郵件或借助一些聊天軟件進行通訊;出行方式也由以前的步行、坐馬車或牛車等變?yōu)楝F今的乘公交車、地鐵、火車及飛機等。通過學生的發(fā)言,不僅創(chuàng)設出了生活化的情境,讓學生了解到了中國近代人們的社會生活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fā)生的巨大變化,而且也激發(fā)了高中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
三、創(chuàng)設問題
問題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茫然感,進而會引發(fā)他們求知的欲望和沖動,使他們積極投入到分析和解答問題中。因此,成功的教學不是灌輸給學生多少知識,而是開啟他們思維的大門,使他們積極思考、主動探究。但是,在高中歷史課堂上,學生的問題意識缺乏,大多數學生不向老師提問,更不知道從哪些方面來尋找問題,基于這種情況,作為高中歷史教師,我們應當注重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即根據教學內容來創(chuàng)設能夠讓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的情境,這樣能夠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進而促進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教學高中歷史中“鴉片戰(zhàn)爭與《南京條約》”這部分內容時,由于知識點的歷史背景比較復雜,所以教師可以設計一個問題組,創(chuàng)設一個有序的問題情境,使學生通過分析前后問題的關聯性來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如可以設計這樣幾個問題:中英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是什么?鴉片戰(zhàn)爭結束后簽署的《南京條約》的具體內容有什么?《南京條約》為什么對發(fā)動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的起因只字不提?通過設計這樣幾個問題,學生的思維之門被打開了,而且隨著思考的逐步深入學生了解了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也就領悟到了這部分內容的核心知識。
四、利用多媒體
歷史教材圖文并茂,特別注重歷史文物和文獻的呈現,且很多內容均與現實中的紀錄片、影視劇、歷史講壇等掛鉤,那么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便可借當代信息技術之力,利用多媒體課件和網絡資源,引入幻燈片、影視劇等,再現古代歷史之情境,以達到歷史教學活靈活現、學生亦觀亦學亦思的效果。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如在學習《開辟新航路》一課時,高中歷史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新航路開辟的整個過程,引導他們認識新航路開辟的路徑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教師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出的情境,不僅能更好地學習新航路開辟的相關知識,而且對這部分知識印象深刻,課堂學習效率得到極大提高。利用多媒體技術的轉化和應用,使得各種歷史事件和人物能夠更加形象地展示,形成獨特的歷史情境,對學生的感官產生影響,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感悟。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已經廣泛地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改進與完善,促進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高中歷史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歷史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幫助學生在歷史學習的過程中形成歷史思維,讓學生能夠結合歷史經驗,反思當下的社會現狀,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杰.探究高中歷史的情景教學策略[J].成功:中下,2018(1):84-84.
[2]謝建民.初探高中歷史教育教學中 情境教學法的運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8, No.270(0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