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怡斐
隆舉行大師班的初衷,是想推廣當時的現(xiàn)代音樂,演奏新作品。20世紀50年代,大師班這種形式越來越盛行,范圍也擴大了。隆為每個大師班都安排了一個作曲家。這個班里所有的學生只演奏肖邦、福雷、德彪西的代表作,只讓最好的、獲得過最高獎項的學生練習。隆每次舉行完這種活動,很多作曲家都非常期待下一次,因為在活動中,這些作曲家們可以創(chuàng)作出更多新的曲目。
隆曾經(jīng)表示她在艾拉爾德音樂廳(Salle Erard)和嘉沃音樂廳(Salle Gaveau)的大師班可稱之為“我的高級教學”系列,主要針對在巴黎音樂學院的榮譽獲得者。
隆想了解當時學生在巴黎音樂學院畢業(yè)的年齡,并且在某些重要方面給予他們一些建議,因為他們在畢業(yè)之后,還需要很多的指導才能走向成熟。隆希望告訴學生,雖然他們中有些人已經(jīng)演奏得很出色了,但在獲得巴黎音樂學院最高獎項之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1937年,大師班組織方打出廣告,推出十個最優(yōu)秀的班,由隆來帶領(lǐng)。
1934年1月,隆邀請到李斯特最后的學生紹爾,在著名的巴黎艾拉爾德音樂廳組織了一次為期三天的大師班。埃米爾·馮·紹爾(Emil George Conrad von Sauer),著名德國作曲家、鋼琴家、鋼琴音樂教育家。他是李斯特的學生,也是19世紀最出色的鋼琴家之一。他個子很高,銀色頭發(fā),棕色眼睛,能讓人感覺到半個世紀之前李斯特的風格。
1885年,紹爾在柏林首演一炮而紅,當時樂評稱他為“陶西格(Michael Taussig)二世”,而一向?qū)钏固氐谋姸嗟茏余椭员堑闹魳芳壹s瑟夫·霍夫曼(Josef Hoffmann)獨獨贊美紹爾,也稱他是“真正的技巧名匠”?。紹爾融化精湛的技巧于無形,只將技巧當作表現(xiàn)音樂的必要工具,而不夸張炫耀琴技,不像當時的浪漫派鋼琴家喜歡用在鍵盤上狂風暴雨般的敲擊來博得群眾如癡如狂的崇拜。著名鋼琴家馬丁·克勞澤(Martin Krause) 也稱其是 “李斯特的繼承者,他有他的魅力,是李斯特最出色的學生之一”?。至今,隆的眾多學生對那一幕還是記憶深刻,三天的大師班,每一天都像是藝術(shù)的盛會,座無虛席。
在這三天的晚上,隆挑選了自己數(shù)位出色的學生,與紹爾合作、交流,聽他指點,一起演奏了李斯特的眾多曲目。音樂體裁涵蓋了協(xié)奏曲、音樂會練習曲、十四行詩、交響詩及狂想曲等,具體作品有《b小調(diào)奏鳴曲》《但丁奏鳴曲》《梅菲斯托圓舞曲》《鐘》《鬼火》《瑪捷帕》《輕盈》,等等。在大師班結(jié)束的時候,紹爾表示,他曾經(jīng)游歷過很多世界級的音樂中心,有著豐富的演奏和教學經(jīng)驗,他很高興能在巴黎與隆的學生一起合作,稱這些鋼琴家的表演是一流的。他斷言,隆的教學方法別有成效,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音樂人才。后來人們稱這次大師班為巴黎的“李斯特藝術(shù)節(jié)”。
盡管紹爾對隆的學生的表現(xiàn)印象非常深刻,但他談到了一個當時演奏李斯特作品的普遍傾向,那就是將作品演奏得太快。他曾在課上對學生說:“你應(yīng)當聽李斯特是如何演奏《鐘》這部作品的,他是如何巧妙地進行八度跨越的處理,如何精美地去加工《鐘》的聲音,而今天我們所聽到的《鐘》,演奏者似乎總是為了打破演奏速度紀錄而演奏?!彪S后他也針對《鬼火》和《輕盈》作出了同樣的解釋,他同樣堅持認為,這些作品應(yīng)該是快板,但要以適度的速度演奏。
“李斯特藝術(shù)節(jié)”之后,邵爾想來巴黎音樂學院教課。隆很高興,多次邀請他來學校講演,并進行記錄。?
隆從來不會限制她學生的發(fā)展,這一點從隆剛開始教一些學生時就可以發(fā)現(xiàn)。隆在她的學校里規(guī)定,在這里不僅是學習手指技術(shù),還要有屬于自己的音樂風格。隆認為,鋼琴是一種讓大眾了解音樂的工具,所以專業(yè)教學是非常有價值的,她不贊成通過新技術(shù)將鋼琴家們商業(yè)化。
1932年8月到9月,短短兩個月的時間里,隆連續(xù)主持了八次大師班。在這些大師班上,法國音樂被認定為中心主題,隆親自撰寫了很多教案和筆記,并發(fā)放給她的學生,而且每節(jié)課的筆記都會有新內(nèi)容。
第一次的題目為“鋼琴,她的技術(shù)與改革”(The Piano, Its Technique and Evolution)。主要介紹了莫扎特、貝多芬、舒曼、李斯特的表演風格及其作品,隆通過自己所學的大量知識,介紹了鋼琴家及作曲家的演奏道路和演奏技巧,并很客觀地對作曲家和他們的作品進行了評價。
第二次和第三次重點介紹肖邦的音樂。隆認為“通過簡單地欣賞德彪西的船歌,了解他在作品中運用了一種優(yōu)美的音調(diào)及主旋律浮動的寫作特點。有了這樣的對比,我們就能發(fā)現(xiàn)肖邦時代的旋律風格,明白為什么肖邦的音樂只能在那個時代出現(xiàn),而不是出現(xiàn)在德彪西音樂的時代”。
整個肖邦音樂的課程涵蓋了肖邦大部分的音樂作品,包括《b小調(diào)奏鳴曲》、《降A(chǔ)大調(diào)波洛涅茲舞曲》、八首《練習曲》、兩首《敘事曲》、兩首《諧謔曲》、《船歌》、《搖籃曲》、《前奏曲》,等等。
之后的五次課程著重介紹了法國音樂。其中,有兩節(jié)關(guān)于德彪西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一節(jié)拉威爾的創(chuàng)作與演奏,一節(jié)福雷創(chuàng)作與演奏風格,在最后一節(jié)課上,隆講解了包括由弗朗克(Franck)、夏布里埃(Chabrier)、加布里埃爾·皮埃內(nèi)(Gabriel Pierne)、施密特(Florent Schmitt)、羅杰-迪卡斯(Roger-Ducasse)、伊貝特(Ibert)、德拉諾伊(Delanoy)和普朗克(Poulenc)等數(shù)位現(xiàn)代派音樂大師的作品。隆認為:“最熱情、最有代表性的法國作曲家當屬拉威爾,而現(xiàn)在最受歡迎的年輕的現(xiàn)代派作曲家是普朗克和伊貝特?!痹谥笈e行的大師班音樂會上,隆親自演奏了拉威爾的《G大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皇帝”》、肖邦的《f小調(diào)鋼琴協(xié)奏曲》,以及福雷的《敘事曲》。這次大師班舉辦得十分成功,教授內(nèi)容涵蓋廣泛,包括眾多不同作曲家和不同體裁的音樂作品,在音樂界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力,當時報紙上還登出了“讓我們期待著明年藝術(shù)的盛會”的標題。
1. 背 景
雅克·蒂博 (Jack Thibaud,1880—1953)是法國近代著名小提琴家,同時也是一位著名的室內(nèi)樂演奏家,尤其是同鋼琴家阿爾弗雷德·科托(Alfred Cortot)和大提琴家帕伯羅·卡薩爾斯(Pablo Casals)合作組成的鋼琴三重奏,聞名于法國音樂界。雅克·蒂博比隆小六歲,他非常熱心,每個接觸過他的人都很喜歡他。很多人都說,他是隆的強勁“對手”。但是,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起,這兩位引領(lǐng)法國音樂的優(yōu)秀人士聯(lián)手了。在20世紀30年代,雅克·蒂博開始與隆的學生合作,之后慢慢地又與隆進行了多次合作。1941年,隆和雅克·蒂博在里昂的新校區(qū)連續(xù)開辦了六期大師班,這在當時的法國相當轟動,也正是這個時候,隆的學校改名為“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音樂學?!?。
盡管1939至1945年,法國大部分的領(lǐng)土因“二戰(zhàn)”被德國法西斯所侵占。但是,隆依然充滿信心,并執(zhí)著于自己的音樂事業(yè)。因為她堅信法蘭西的精神及法國的音樂永遠都不會消亡。她用自己的行動,影響著那一代有音樂志向的法國年輕人,不受戰(zhàn)爭的影響,讓他們執(zhí)著于自己的音樂夢想,并努力使夢想成真。就在這個時候,她找到一個與她擁有著同樣想法、同樣激情、同樣天賦,而且同樣執(zhí)著于發(fā)掘和幫助法國年輕音樂天才的人。有些人在前線浴血奮戰(zhàn)、保家衛(wèi)國,有些人為了生存養(yǎng)家糊口,而隆和蒂博卻積極地投身到他們所熱愛的音樂教育事業(yè)中,在巴黎莫利托大街(Rue Molitor)創(chuàng)立了“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小提琴比賽”,并沿用至今,雖然戰(zhàn)爭影響了隆的公開演出活動,但她還是堅持去一些特殊的場合進行演奏,特別是給一些犯人或俘虜彈奏音樂。
其實,早在“二戰(zhàn)”來臨之時,隆就有籌辦一次國際性比賽的想法,那還是1938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的“伊薩伊國際鋼琴比賽”,她的四位學生有幸參加了此次比賽?!耙了_伊國際鋼琴比賽”是由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王創(chuàng)建的。伊麗莎白是個音樂天才,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小提琴家。她十分熱愛音樂,為了表彰她的老師伊薩伊(Eugène Yas?e,1858—1931)而創(chuàng)辦了這個比賽。隆作為嘉賓,在觀眾席上觀看了學生們出色的演奏,并對他們予以高度評價 ——“參加比賽的四位學生都非常有天賦”。此后,隆有了自己創(chuàng)辦比賽的想法,希望學生們不會因比賽規(guī)定的時間而受到限制。也正是在那段時間,無休止的戰(zhàn)爭開始了。隆非常為新一代的音樂人才而擔憂,因為他們沒有機會去各地參加演出或比賽,所以應(yīng)該成立一個專業(yè)比賽機構(gòu),去實現(xiàn)他們的夢想、展示他們的作品,并由此成為青年人的精神支柱,以及為之去努力和奮斗的目標。
2. 第一屆比賽
1943年,隆與雅克·蒂博精心籌辦了這次比賽,聘請了著名的法國巴黎交響樂團為比賽選手伴奏,并邀請巴黎專業(yè)的商業(yè)性錄音公司為比賽選手全程錄音。但是由于政治因素和戰(zhàn)爭原因,第一屆比賽規(guī)模較小,參賽者只局限于法國本土,小提琴組與鋼琴組各有20人參加。在賽程安排上第一屆比賽也與現(xiàn)今的鋼琴比賽有很大不同,最明顯的地方在于第一屆比賽的淘汰賽曲目稍難,而決賽卻略顯簡單。?
比賽日期: 1943年11月15至18日
鋼琴比賽第一輪(淘汰賽)曲目:
一首奏鳴曲(從以下作品中自選)
貝多芬《“熱情 ”鋼琴奏鳴曲》
肖邦《b小調(diào)鋼琴奏鳴曲》
韋伯《降A(chǔ)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
鋼琴比賽第二輪以及決賽的曲目:
肖邦《第一敘事曲》
一首前奏曲,選自作曲家肖邦、李斯特、德彪西
一首當代作曲家的主要作品,選自作曲家福雷、德彪西、拉威爾
經(jīng)過選手們四天的激烈角逐,第一屆比賽圓滿結(jié)束。這次比賽設(shè)置有小提琴組一等獎、二等獎;鋼琴組一等獎、二等獎共四個獎項,雖然獎金在當時不算豐厚,但是它給予了參賽者更多的榮譽。隆的學生桑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cois)一舉奪得鋼琴比賽第一名。隆在后來的廣播采訪中說:“這是一次非常精彩的比賽,比賽曲目是非常經(jīng)典的,是每位作曲家的代表作,是他們作品的精華所在,讓所有人為之著迷。尤其是在法西斯侵略者殘酷的精神鎮(zhèn)壓,國家支離破碎的環(huán)境里,給人們以心靈的振奮。”
3. 發(fā)展歷程
鑒于第一次比賽非常成功,隆和雅克·蒂博決定去發(fā)揚它,把這個比賽推向國際舞臺,并決定將比賽設(shè)定為每三年舉辦一次。不久,戰(zhàn)爭結(jié)束了,他們從1946年12月開始策劃第一場國際性比賽。隆在后來的采訪錄音中說到他們開始也非常擔心,戰(zhàn)爭剛剛結(jié)束,大家溝通相當困難,通訊及傳播的方式比較單一,讓更多的人知道此比賽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實際上,有23個國家的音樂家參加到這次國際比賽中,隆說:“歡迎大家來到法國,希望年輕的音樂家們出來走一走、看一看,更加了解法國。”但是他們不是來旅游的,他們要刻苦練琴,其中包括52名小提琴選手和93名鋼琴選手。從此隆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心愿,這也是法國舉辦的第一次國際鋼琴、小提琴比賽。而且,這次比賽幫助了很多音樂家發(fā)揮了他們的特長,完成了他們的夢想。隆找到了當時著名的唱片公司、唱片制作人及各類媒體記者對此事進行了跟蹤報道。有了這么多支持者,這次比賽取得了很大成功。伴隨著這次比賽的成功,“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小提琴比賽”在音樂界的知名度越來越高。1949年6月20至27日,舉辦了第二屆比賽,獎項非常引人注目,包括豐厚的獎金;廣告發(fā)放量也相當大,遍布世界各地;著名的唱片公司會和出色的比賽選手簽約。豐厚的獎金反映出國際社會對這次比賽的熱切關(guān)注,很多獎項被著名的音樂制作商、音樂制作人冠名。這次評委數(shù)量龐大,有來自12個國家的20位小提琴評委和23位鋼琴評委。其中幾位專家,既擔任小提琴評委又擔任鋼琴評委,包括英國BBC廣播電臺制作人、西班牙著名音樂家、俄羅斯著名音樂家和權(quán)威制作人,他們都是很有資質(zhì)的評委。很多評委及嘉賓都是隆和雅克·蒂博邀請來的。在當時,這種國際化的音樂比賽少之又少,最早的音樂比賽可以追溯到在比利時的“伊薩伊鋼琴比賽”,另一個則是華沙的“肖邦鋼琴比賽”,此外還有“日內(nèi)瓦鋼琴比賽”?,F(xiàn)在出現(xiàn)了第四個國際鋼琴比賽,那就是“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小提琴比賽”。?
1949年以后,“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小提琴比賽”成為歐洲主要的小提琴和鋼琴比賽,也受到法國政府強烈重視。在很多音樂家的強烈建議下,1951年,比賽改為兩年一次,獎金大幅提高。例如,1949年獎金為五萬法郎;1951年提高到獎金十萬法郎; 1953年獎金又提高至二十萬法郎。1955年,進入決賽的選手就會得到獎金,并且每次比賽的獎金都在提高。1953年的比賽可以說是具有歷史意義的比賽。第一位蘇聯(lián)選手參加了比賽,還有很多蘇聯(lián)的音樂家擔任了評委。而后,隆的比賽又開創(chuàng)了許多新的獎項。獲獎選手開始在法國進行巡回演出,建立了“法國青年音樂家組織”,他們幫助很多青年音樂人才,使其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接受到正規(guī)音樂熏陶。他們巡回演出一次會有三十至五十場,這也大大宣傳了“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小提琴比賽”,以及在比賽中獲獎的音樂家們。不過令人遺憾的是,1953年,蒂博乘坐前往日本的航班撞山墜毀,他不幸遇難。隆在失去最好幫手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獨自籌辦了1955年的賽事。“功夫不負有心人”,1955年的音樂比賽圓滿結(jié)束。1957年法國文化部長決定讓政府出資,安排比賽中的獲獎?wù)咴陔娨暽涎葑?,讓全法國人民對法國音樂和音樂家有所了解?965年,隆最后一次參與這個比賽,當時她已經(jīng)是91歲的高齡,這次比賽非常隆重,八千份材料發(fā)送到世界各地,有250名申請者參賽。自1983年起,“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小提琴比賽”實行三年一次的循環(huán)賽。第一年是鋼琴比賽,第二年是小提琴比賽。第三年則邀請在鋼琴比賽和小提琴比賽中獲獎的選手在巴黎香榭麗舍劇院(Theatre des Champs Elysees)或者巴黎普萊耶爾音樂廳(Salle Pleyel)舉辦音樂會。
4. “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比賽”的影響
這場盛大的音樂聚會,將法國文化和法國音樂推向世界。在賽事上獲得名次的鋼琴家,有機會到各國去演出,宣傳了法國音樂;其他國家的鋼琴家來到法國,也帶來了本國的音樂文化,同時了解了法國音樂,起到相互融合的作用。
(1)提升了法國音樂的影響力。在此之前,國際比賽多以貝多芬、莫扎特的古典主義時期鋼琴作品,和肖邦、李斯特的浪漫主義時期的作品為主。通過“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比賽”,包括圣-桑、拉威爾、古諾、柏遼茲、德彪西等在內(nèi)的法國作曲家的作品紛紛出現(xiàn)在國際性比賽之中,被世人接受,影響力大增。
像瑪格麗特·隆、卡扎德絮這樣的頂級音樂家,與德彪西和拉威爾有著長期的接觸,他們更能理解作曲家的思想、作品內(nèi)涵,能更好地將音樂完美演繹,他們將自己的思想、演奏方法傳授給學生,并通過比賽,讓世界對德彪西、拉威爾作品有了新的了解,讓世人對法國音樂有了正確的認識。
通過比賽,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法國鋼琴演奏家,活躍在世界鋼琴舞臺上。他們都曾經(jīng)在比賽中獲得大獎,如法國鋼琴家菲利普·昂特蒙(Phillipe Entremont),他的演奏熱情奔放,色彩豐富,層次分明,具有特殊的藝術(shù)感染力,富有浪漫氣息,注重抒情和內(nèi)在情感的塑造;又如法國鋼琴家羅熱(Pascal Roge),他的演奏音色透明,指觸細膩,充滿動力性和濃郁的詩情。
(2)對鋼琴演奏技巧進行了革新。隆有著精湛的手指技巧和出色的教學方法,通過比賽,讓世界對她的學生有了深刻認識,她的教學方法也被世界廣泛認同,尤其對中南美洲的鋼琴教育有著深刻影響。由于受到世界鋼琴音樂的影響,尤其是俄羅斯、東歐鋼琴作品的影響,法國傳統(tǒng)的鋼琴演奏技巧的改變,從原來純手和手指的技巧,轉(zhuǎn)變?yōu)橐约?、肘、腕相互協(xié)調(diào)的整體肌肉運動。
(3)鋼琴品牌選擇的多元化。在21世紀初,法國音樂學院多以使用法國本土鋼琴為主,其中,又以法國普萊耶爾(pleyel)鋼琴為首。在“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比賽”之后,法國開始大量使用德國或者美國制造的鋼琴,讓法國人對鋼琴工藝有了新的認識,從音色、材料,到手指觸鍵的感覺,再到鋼琴本身的音色及木材的考究等方面,都體現(xiàn)出樂器工藝的重要性。所以說,優(yōu)美的音樂不僅存在于鋼琴家的演奏技術(shù)中,而是結(jié)合了優(yōu)質(zhì)的樂器基礎(chǔ)之上表現(xiàn)出來的音樂美。
(4)對中國鋼琴音樂的影響。近幾十年來,中國的鋼琴家多次參加“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比賽”,并在自選曲目中,帶去具有中國民族風格的鋼琴音樂作品,讓世界對中國鋼琴音樂加深了了解,促進了中國音樂文化地位的提升。在2004年“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比賽”中,中國鋼琴家宋思衡毫無爭議地獲得第一名,并同時獲得數(shù)項大獎,他通過優(yōu)雅、細膩、偏古典的演奏,不僅讓世界看到了富有活力的中國年輕鋼琴音樂家,還大大提升了中國在世界琴壇的地位與知名度。同時,這更是對中國近年來在鋼琴音樂教育發(fā)展和鋼琴教學成果的肯定。
近幾十年來,參加過“瑪格麗特·隆-雅克·蒂博國際鋼琴比賽”的中國選手,已經(jīng)活躍于國內(nèi)外琴壇,或投身于我國鋼琴教育事業(yè),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瑪格麗特·隆這位鋼琴教育大師。她所著的《鋼琴》一書,很多練習方法和教學理念都被廣泛采用。這不僅提高了國內(nèi)鋼琴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也為鋼琴教育輸送了新鮮的血液。
通過參加比賽,中國選手了解了世界先進的演奏技術(shù)和理念,并把它們帶到了中國。通過參加比賽,中國的鋼琴演奏者對法國作曲家德彪西、拉威爾的作品有了更好的理解,從而對法國文化和法國音樂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待續(xù))
注 釋: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il_von_Sauer. Quoted in Schonberg, p.317.
?http://en.wikipedia.org/wiki/Emil_von_Sauer. Quoted in Heliotes, p.9.
?Cecilia Dunoyer,Marguerite Long, A life of French Music,1874—1966.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p.114.
?同注釋?,第137頁。
?同注釋?,第1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