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娜
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水小學
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好方法,可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眼、耳、口、手等器官,通過看、聽、說、唱、演等活動,使學生感到學習英語是一種樂趣,而不是負擔。
在輕松的氛圍中,人的思維更活躍。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對知識的接受發(fā)揮到最佳狀態(tài)。教師要淡化課堂意識,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shè)生動的生活情境,與學生一起參與角色扮演,模仿學校和家庭的場景,用英語交談,讓學生在課堂上熱烈交流。例如,在對“My family”這一知識教學時,教師組織學生將教室布置成一個溫馨的家,學生分別扮演家庭中的不同成員,在模擬家庭的游戲中學習日常用語,把貼近學生生活的內(nèi)容與英語會話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在真實的情境中,學生相互之間詢問并做出回答,在反復(fù)問答中學習基本句型。角色扮演能給學生帶來無限的快樂。小學英語教師要善于將英語知識融于情境之中,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學習英語,在情趣盎然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快樂地學習,大膽地表達交流,提升了英語會話能力。英語游戲趣味性強,符合兒童活潑、好動、愛玩的天性,小學英語教學內(nèi)容有著較強的情節(jié)性,教師通過鼓勵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可以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學生親身參與有趣的英語活動,在親身體驗中獲得英語知識,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小學英語教學要發(fā)揮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創(chuàng)設(shè)語言環(huán)境,讓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感受英語,培養(yǎng)英語交際能力,在學生參與的聽說活動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采用探究式學習方法,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在課堂中不只是傾聽者、接受者、被訓練者,還是作為一個主動參與者、實驗者、探索者加入進來的。讓學生真正進入角色,成為課堂活動中的真正一員,是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關(guān)鍵。因此我指導學生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通過開展小組活動,積極合作,相互學習,由學生自己動手、動腦來利用圖書館,網(wǎng)絡(luò)等一切可利用的渠道查找、制作并講解自己的研究成果或作品。通過挖掘?qū)W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設(shè)情景,“授之以漁”,讓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學Music時,學生就感興趣的話題在課前分小組進行資料搜集 , 有 light music,pop music,classical music,country music,jazz,hip-hop,etc然后通過小組活動進行presentation。學生自由發(fā)揮,有的小組講解時配以精美課件,有的小組有歌曲吟唱來伴講,還有小組分門別類進行展示等等,這樣學生的學習英語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并且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緊接著由學生擔當評委進行點評,互相交流.主要由時間、內(nèi)容、表述、參與度及附加值幾個方面來進行評分,自然地引入了評價機制。在這樣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里,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
教具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學生的形象思維較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yīng)遵循兒童認識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盡可能使用直觀教具(如看錄象模型教學掛圖實物教具等)來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使枯燥乏味的內(nèi)容形象化、生動化。例如教單詞ship和sheep時,教師將準備好的實物模型放在講臺上,當教ship一詞時,用左手舉起輪船的模型,面對學生說:“Ship,ship,a ship,It’s a ship.”當教 sheep 一詞時,用右手舉起綿羊模型,對學生說:“Sheep,sheep,asheep,It’s a sheep.”然后對單詞ship和 sheep進行讀音比較,再分別領(lǐng)讀和拼寫。教師還可以利用掛圖和簡筆畫,對學生進行教學。如 :zoo,park,duck,bird,middl,hill,climb thehill,fly the kit,at school,go to school等,教師可用教學掛圖或用簡筆畫,邊畫邊教,這樣學生可以對照老師畫的實物或者掛圖來理解和記憶單詞,這樣的教學學生學得愉快。教師還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將其直觀形象地演示出來的東西深刻地記住。
喜歡游戲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在游戲中會有一種超出大人想象的亢奮。老師可以利用這個心理特點,營造一種氛圍,使學習活動仿佛如游戲一般,樂趣無窮。在課堂開始時設(shè)置合理的游戲模塊進行引入,這是課程成功的核心所在,舉例來說,在學習enough這個單詞的時候,首先跟學生說“May I borrow your pencil,please?”在跟許多學生說完之后就會有很多鉛筆,學生自然會對這一行為感到好奇,很想知道為什么要這樣,這就激發(fā)了學生對于課堂內(nèi)容的好奇心。這時候就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鉛筆盒說:“It’s enough.”這時候?qū)W生就能夠理解這個詞匯的意思,更加形象地加深對這個詞匯的印象。為了鞏固學生已學過的“Where”,我設(shè)計了下面的游戲。教師叫一個自告奮勇的學生,并告訴他將用什么東西做這個游戲。讓學生離開,把物品藏在教室的某處。學生回來后問Where is my?然后開始尋找這個東西。當學生接近了那個物品時,全班大聲拍巴掌。當他又遠離被藏物時,全班輕聲地拍巴掌,邊拍巴掌邊一遍一門遍地說:Where is his/her?當該生找到了被藏品時,把它舉起來,并說:There it is.Thanks.
小學英語教學不同于中學英語教學,它需要教師創(chuàng)設(shè)情景、采用小學生喜聞樂見、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挖掘?qū)W生潛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只有學生快樂愉快地學習,才能使他們對學習一直保持良好的興趣,才能使英語學習的終身意識一直保持在學生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