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慶玫
摘要:隨著我國音樂課程改革的逐步深人,“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文素養(yǎng)?!睂W校美育課程“要以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核心,以創(chuàng)新能力培育為重科學定位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薄懊鞔_思路目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边@一系列的政策出臺,體現出國家對藝術課程從教育價值層面探究音樂學科對社會與人本身發(fā)展的作用和貢獻重視,立德樹人、核心素養(yǎng)已經成為音樂發(fā)展的新理念,也是推進音樂教育綜合改革的目標和方向。
關鍵詞:音樂;核心素養(yǎng);對策
合唱是中小學校園內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能夠最直接激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體現發(fā)展學生審美感知、藝術表現和文化理解三方面的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用、是實施藝術實踐與思想品德教育、審美教育有效途徑,
1音樂核心素養(yǎng)下合唱體現作用
1.1校園合唱有助于開啟多元審美感知
孔子的“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就是旨在通過藝術活動來塑造理想的人格,使人達到音樂所創(chuàng)造的境界。而審美的境界來自于審美主體的修養(yǎng)與音樂審美體驗。人聲作為合唱藝術的表現工具,有著其獨特的優(yōu)越性,能夠最直接地表達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這對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無不產生深刻影響。合唱中所表現出來的寬廣的音域、豐富的音色和層次的多元化能以其特有的形式帶給人們心靈最強的震撼,使學生更準確而深刻地理解真、善、美的內涵,學生們在演唱歌曲、欣賞合唱作品的同時,培養(yǎng)了自己欣賞美、感受美的耳朵和眼睛,從而能善辨生活中的美丑,感受生活的樂趣,體察人與世界的關系,完善自身的價值觀念。
1.2校園合唱有助于提升藝術表現
“藝術表現是指歌唱、演奏、綜合藝術表演和音樂創(chuàng)編等活動,表達音樂藝術美和情感內涵的實踐能力④”,合唱是一種最容易使人對音樂與音樂形產生直觀體驗,形成基本的音樂欣賞與審美能力的藝術。合唱藝術講究整體音色的和諧、統(tǒng)一;聲部的均衡、協(xié)調;旋律與和聲進行中的縱橫交錯,主次相對,對稱互補,立體展示;聲音交替中的有序進行,嚴密精致;指揮與歌隊之間的默契配合,互相關注,個體感知與群體感知的高度統(tǒng)一,在作品排練過程不斷梳理、思考自己的音樂實踐經驗,形成自己的音樂素養(yǎng),形成自我音樂表達能力等等的無不對人的音樂素養(yǎng)和藝術表現力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
1.3校園合唱有助于厚植文化理解
合唱作為一種音樂文化的載體,作品及其豐富多彩,無論是歐美古典復調作品還是中國少數民族的優(yōu)秀合唱音樂作品,或者是現代無調性合唱作品,都有本地區(qū)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特點,更具有時代特色,學生通過演唱欣賞,對音樂的“多元化”和“多樣性”都有一定的認識,對理解“文化多樣性”和“多元文化”有更深認識印象。校園內經常性舉辦的歌頌黨歌頌祖國的合唱類的歌詠比賽,學生在歌唱中。通過親身的情感體驗,獲得心理的滿足和情感的共鳴。在歌曲作品藝術形象的熏陶和影響下,審美情感可以轉化為理性認識,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如在系列愛國合唱作品中《義勇軍進行曲》激勵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兒女走上抗日的最前線,取得了反對外來侵略戰(zhàn)爭的徹底勝利;《走向復興》表達了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第五代領導集體的帶領下,昂首闊步奔向新世紀、開創(chuàng)更加光明燦爛的未來的堅定信念和堅強決心。通過對各時期優(yōu)秀合唱作品的欣賞及演唱,學生不僅僅是學會了幾首歌曲,掌握了一定的合唱技巧,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參與藝術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獲得了美的享受,凈化了心靈,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
2音樂核心素養(yǎng)下合唱實施途徑
2.1合唱藝術作品欣賞
合唱藝術欣賞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教育家盧梭說過:“千萬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輕人講什么理論。如果你想使他們懂得你所講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種東西去標志它。應當使思想的語言通過他的心,才能為他們所了解?!鄙钍酋r活的,而學生更是活生生的個體,安排一些合唱音樂欣賞、定期舉辦由專業(yè)教師主講的合唱藝術專場音樂會,組織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音樂作品欣賞、演唱會和合唱表演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們進入一個屬于個人的審美世界,通過感悟、理解、鑒別,從而獲得巨大的審美愉悅,也使美育工作在教育學生分辨美丑、是非能力的滲透中找到有效的接口。
2.2合唱藝術活動參與
古人說“樂從和”、“樂以和眾”。只有做到“由耳入心”,再“因心出聲”,才能真正做到心氣相通,聲聲相應,達到“以聲達情”的目的。一部成功的合唱作品依靠隊員們的齊心協(xié)力和心靈與感覺的默契,豐富的色彩,不同音色、聲部的平衡、和合,主副旋律的協(xié)調起伏,精確配合。通過一定時間的配合、合作學生會深刻的感受到“自我”和集體的統(tǒng)一。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作為表演者,“當事人”對作品的體會一定比觀眾更深刻——他們要在表演前了解作品的背景,體會作品表達的精神內涵,這對合唱隊員來說是一個身心的雙重教育。每一個學生都融入在集體之中,每一次的合唱比賽,參與都能獲得審美體驗,都是一次精神的旅行,而這些審美體驗在不斷洗禮著人的心靈,悄悄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習與生活的態(tài)度。
在國外教育界有一句名言,“合唱是任何教育工作都不可替代的重要形式”,當美育在合唱等藝術活動的載體下,說教的色彩和教育的意圖被藝術“淡化”后,才能接近它的本質,從而更輕松地實現它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