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瑛
【摘要】 語文能力是學生各種能力的基礎和核心,而聽力的增強有助于語文能力的提高。在幼兒師范語文教學中,應長期不懈探索和研究聽力訓練的科學性,以有效提高幼師生的聽力水平。
【關鍵詞】聽力訓練;思維能力;概括能力
聽力是指“傾聽”能力,是耳朵辨別聲音的能力。聽力,它包括聽音辨義能力,邏輯分析能力和聯(lián)想評判能力。聽力與說話、閱讀、寫作等能力一起,共同構成語文能力,四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要全面提高幼師生的語文能力,就不可忽視聽說讀寫中任何一種能力的訓練。而我們在幼兒師范語文教學中,往往只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說、讀和寫的能力,有意無意地忽略了聽力的訓練,這應該說是幼師語文教學中的一個失誤。
在聽、說、讀、寫四種語文能力中,聽力放在首位是有科學依據(jù)的。
第一,聽力訓練是語文能力訓練的基礎。
人在生活中,總是在聽別人說話、唱歌,聽周圍的聲音,聽周圍的動靜。它是正常人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它不像“讀”那樣沉悶,也不像“說”“寫”那樣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和語言表達能力。正由于聽是輕松的輸入,因而最易于為學生接受。
第二,聽力訓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品質(zhì)。加強聽力訓練最易引起學生的注意,而“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動的開端,是學生認識客觀世界,獲得知識,發(fā)展智力的門戶”。在聽力訓練這個心理過程的始終,時時刻刻都需要進行選擇、調(diào)節(jié)、監(jiān)督和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
第三,聽力訓練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聽力訓練的核心是思維。學生在聽力訓練過程中,要敏捷迅速地接受語音符號,邊理解還原為語文,邊儲存分析、概括……還需要前后貫通??梢?,“聽”必須與“想”相結合。這一切都有效地訓練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
第四,聽力訓練能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概括能力的強弱反映學生智力和能力的優(yōu)劣。概括的過程就是把個別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推及為同類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這個過程就是思維、認識由個別通向一般的過程。學生學習知識和運用知識的過程就是概括的過程。聽說訓練中的聽寫、聽記、聽辨、聽析、聽賞、聽評等活動,正是一步步地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五,聽力訓練能促進其他能力的發(fā)展。聽力訓練絕非孤立的教學活動。在訓練中,耳聽、腦想、眼觀、手動、口說相輔相成,綜合運用。聽力訓練具有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功能。有利于迅速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聽力訓練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它對幼師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師范生具有雙重性質(zhì)的角色,他們既是現(xiàn)在的學生,又是將來的最基礎教育的老師,故對其進行聽力訓練有著特殊的重要性。
《高等幼兒師范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規(guī)定了幼兒師范生聽力要求并確定了科學的訓練序列:要養(yǎng)成耐心傾聽別人發(fā)言的習慣。聽別人發(fā)言要能抓住要點;聽別人辯論或參加討論,能夠歸納各方面意見;聽學生說話,對他們語音、用詞、造句和內(nèi)容的正確與否能夠迅速做出判斷。這也就說明幼師生聽力的要求分兩個方面:一方面,使其在原有的基礎進一步培養(yǎng)聽力,以確保他們具有一定的聽話能力,達到大綱所規(guī)定的程度;另一方面,具有指導學生進行聽力訓練的能力,即為人師的能力。
要落實好大綱,取得語文教學中聽力訓練的良好效果。筆者認為聽力訓練必須體現(xiàn)階段性、重視差異性、強調(diào)多樣化。
首先,訓練應講究階段性,不同年級的學生由于認知結構、思維特點不同,對事物的認知也有一個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由單一到綜合的過程,根據(jù)學生認識的層次性,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有計劃,有系統(tǒng)地分階段進行聽力訓練。如對低年級的學生,要教其養(yǎng)成耐心而專注地聽別人發(fā)言的習慣,使其能夠發(fā)現(xiàn)用語中的明顯不當之處并能正音。對中年級的學生應訓練他們在聽別人發(fā)言時能抓住重點,聽別人辯論時,能抓住焦點并能歸納各方的意見。對高年級的學生,應教會他們在討論中對不同意見能夠辨別并適當歸納,使他們具備將來在聽學生說話時,對語言、用詞、造句和內(nèi)容正確與否能夠迅速做出判斷的能力。只要依據(jù)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階梯度”進行訓練,在訓練時又十分重視各階段之間的銜接,注意查漏補缺,學生的聽力水平就會逐步提高。
其次,訓練應注意差異性。這里的差異性主要指認知個體的年齡差異、年級的差異、自身素質(zhì)的差異、地區(qū)環(huán)境的差異。聽力與年齡、年級的關系是正比關系。對不同年齡、年級的學生的聽力進行訓練時,要有針對性,要有側(cè)重點,要依據(jù)《大綱》逐步提高訓練要求并輔以相應的訓練內(nèi)容與方法。由于學生之間存在素質(zhì)差異,個別聽力水平也不等,有些學生聽力好,有些學生聽力差,因此,語文教師在訓練學生的聽力時,應該因人而異,制定個體目標,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以求人人進步,整體提高。城鄉(xiāng)環(huán)境的不同,造成的聽力差異是顯著的。農(nóng)村與城市相比,相對來說,現(xiàn)代設備少,信息不暢通,人際交流少,社會生活貧乏,文化生活較單一等等,這一切都不利于學生提高聽力。而城鎮(zhèn)的情況與之相反。所以絕大部分農(nóng)村學生聽力比城鎮(zhèn)學生差。我們的幼師生大多來自農(nóng)村,且鄉(xiāng)音頗濃,因此在訓練聽話能力時,要根據(jù)個體情況分組訓練,個別輔導,使得每一位學生的聽力都得到發(fā)展和提高。此外,還要糾正一種錯誤認識,即女生的聽力強于男生。男女性別有差異,但聽力與之關系不大,許多實驗資料已證明了這一點。因此在加強聽力訓練時,對男女生的要求應該是同等的,不能顧此失彼。
再次,訓練方法要有多樣性。在訓練學生聽力時,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講究課內(nèi)外的結合,以增強學生的聽力興趣,提高聽話能力。
在課堂聽力訓練中,可采取聽讀、聽講、聽寫、聽錄音等方法。
聽讀,就是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聽教師或同學朗讀課文,聽準生字、詞的讀音,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從而提高學生的聽記能力;聽講,就是促使學生聽清教師所講的內(nèi)容,聽懂教師所提出的問題,進而去思考解答,以提高學生的聽析能力;聽寫,就是讓學生聽寫課文中的生字、詞,分清前鼻音與后鼻音,平舌音與卷舌音,鼻音與邊音,以提高學生的聽辨能力;聽錄音,即采用電化教學,將不同文體的文章的朗讀錄音放給學生聽,使其接受標準音,熟悉朗讀的節(jié)奏,聽懂各種語調(diào)所表述的語義,以提高學生的聽鑒能力。以上的這些方法可以進行單項訓練,也可以進行綜合訓練。
在課外的聽力訓練中,可采用聽說話、聽故事、聽演講、聽辯論、聽廣播、聽錄音等方式進行訓練。聽說話,就是要使學生認真傾聽對方說話,注意吸收別人吐字清晰、語音純正、富有條理、簡明扼要的口頭表達優(yōu)點,以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聽故事,讓學生或老師講故事給學生聽,促其聽清故事情節(jié),在輕松愉快中吸收知識,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聽演講,即帶領學生參加演講會,讓學生注意演講者的表情,體態(tài)語言等,聽懂內(nèi)容,抓住重點,以提高學生的聽評能力;聽辯論,即組織學生進行辯論,在聽別人的發(fā)言中,抓住對方論點,進行分析,準備反擊,使學生的概括力得以發(fā)展;聽廣播,收看有關電視、錄音,鼓勵學生收聽廣播劇、電視劇等,增進聽力,提高聽賞能力。在進行課外聽力訓練時,教師應作具體指導,即訓練前指導,訓練中指導和訓練后的總結。這樣便于學生迅速提高聽話能力。
語文能力是學生各種能力的基礎和核心。而聽力的增強有助于語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幼兒師范語文教學中,應長期不懈探索和研究聽力訓練的科學性,以有效提高幼師生的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