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烈燕
名著閱讀的思辨性寫作,是當下語文教學的熱門專題。為了讓學生能從思辨走向?qū)懽?,閱讀《名人傳》后,圍繞其中性格最為獨特的米開朗基羅,筆者曾讓學生寫一篇以“米開朗基羅和苦難”為話題的小作文。同樣的素材,同樣的話題,學生呈現(xiàn)出來的差異較大。表面上看,似乎是寫作技巧的問題,但深究起來,恐怕還得歸結(jié)到“思辨”的問題上?!八急妗睉?yīng)當是個性的行為,根據(jù)素材進行寫作,也要“我”思故我在,有“我”的作文才鮮活。如何讓“思辨”始終在場,正是素材型思辨性寫作的重點所在。
一、以“我”的眼睛觀照世界
以“我”的眼睛觀照世界,就是要對看到的世界有自己的認識和判斷,這樣,這個世界才是“我”的世界。寫作的素材,就是學生眼中的微型世界。學生以自己的視角閱讀分析《名人傳》中的米開朗基羅,并結(jié)合寫作話題“米開朗基羅和苦難”進行思考,才可以形成“我”的判斷。
思辨性寫作的“思辨性”,其實在閱讀文本材料時就已經(jīng)開始了。閱讀時需要有“思辨”意識,思考故事中的關(guān)聯(lián),這也是讓思辨始終在場的用意。否則,臨到寫作時,學生只會成為堆砌材料的機器。新《課標》提出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學習任務(wù)群,將閱讀與表達放在一起研究,就是要告訴我們,閱讀與表達是緊密相聯(lián)、不可人為分割的。這值得初中語文教學借鑒。
有一篇學生習作,文章寫米開朗基羅“一生都處在天才的自由與信仰的束縛中,他充滿了磨難”,并羅列了童年的苦難、民眾不理解《大衛(wèi)》的雕塑作品、教皇指派各種任務(wù)、愛人去世、工作壓力與健康狀況、最后的未完之雕塑等。由于小作者在閱讀這些材料時,并沒有從“天才的自由”與“信仰的束縛”中去分析理解這些素材,只是將這些材料合在一起,這樣的文章缺乏“思辨”含量,無法使習作鮮活起來。
下面這篇文章就有了思考的深度:
米開朗基羅的苦難是與生俱來的,他的才氣,他高超的藝術(shù)修養(yǎng),他的性格都是他苦難的根源,他的苦難來自于自身—理想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雙重人格的結(jié)合。當教皇克雷芒七世將他從苦難中拯救,并送他一筆俸給,他卻不接受,并認為自己在未償還他所花去的尤利烏斯二世陵墓工程的定金前,絕不接受他人的金錢。這便是他在自己極端理想主義的氛圍中堅定前行。但他的另一人格—現(xiàn)實主義卻又來作怪:當司庫撤銷他的俸給時,他卻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去叩求自己的物質(zhì)財富。在他的一生中,這兩種人格一直伴隨著他,他一方面沉浸于藝術(shù)的創(chuàng)作,一方面又在和自己的另一人格,在和家人甚至整個世界作斗爭,以致于他對死充滿了渴望,沒有任何常人的不安。誰也無法想象如此矛盾的一個人,正如他的西斯廷教堂壁畫中描繪的一般—那盛大而陰郁的禮節(jié),作品中充斥著掌管生殺大權(quán)的神靈。(楊持駿)
文章僅寫米開朗基羅“不接受”與“叩求”俸給的故事,從中突出兩種割裂人格矛盾爭執(zhí)使他陷入苦難的深淵。雖說這里有寫作技巧的因素,如舉例切口要小,不能面面俱到。但如果沒有閱讀分析時的“思辨”過程,哪怕就寫一件事,恐怕也很難作出恰如其分的表達。
還有學生讀出另一角度,“不得不說,他真幸?!?。提出的理由是,他擁有別人沒有的學習藝術(shù)的機會;他能堅守自己的本性;壓力雖大,但做的卻是自己熱愛的藝術(shù)工作等等。這些提法雖有偏執(zhí)的一面,但能有“我”的觀照,有自己的個性解讀,不能不說是為思辨的表達邁出了扎實的步子。
英國歷史學家柯林伍德在《歷史的觀念》一書中說,“讓思想材料本身,成為思考的對象”。思辨閱讀的魅力在于能開闊視野,能讓自己形成個性思維。我們的閱讀都可能成為我們將來的寫作材料,經(jīng)常用“思辨”的眼光讀文章,“我”的眼睛一定更銳利。
二、以“我”的頭腦思考事物
閱讀需要思辨,表達更需要思辨。盡管在閱讀文本材料時要讓思辨提前進入,但閱讀與表達還是有區(qū)別的。閱讀中由思辨產(chǎn)生的判斷是斷續(xù)和零散的,但不管怎么說,它為進一步的思維提供了必要基礎(chǔ);而表達則需要分析整理,將點散的東西作系統(tǒng)串聯(lián),將還停留在感性上的東西作理性分析。這時候,寫作時的思辨分析就顯得尤為重要了。畢竟閱讀時的思辨有時可以以自我感覺的形式呈現(xiàn),而一旦要表達出來,讓別人也能產(chǎn)生共鳴,就要朝著能說服別人的角度去努力。在課堂上,我們常常可以發(fā)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學生明明對文本有了自己的個性感覺,但真要讓他表達,卻發(fā)現(xiàn)仍有問題。口頭表達是如此,書面表達更需要有思辨力。
本次思辨性寫作講評課,筆者從兩個方面要求學生作進一步思考,從而初步達成思辨寫作的要求。
1.情景再現(xiàn)與“我”的融入
結(jié)合名著素材進行話題作文,勢必會摘引人物事件的具體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但如果僅僅是原始摘引而無“我”的進入,再好的例子也是別人的。反過來,如果你對某一事例有了自己的分析判斷,再現(xiàn)于情景中,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融入了自己的情思,這樣大家在閱讀作文時,雖說場面似曾相識,但已不再是原作的場面,而是“我”眼中的場面,有了自己的思辨容量。在這次習作中,就有較為成功的作品,比如《愛,在十字架上流血又擁抱我們》。
63歲的米開朗基羅,可謂是夕陽西下,他有了友誼,是信仰給的,他重新投入于藝術(shù),但何嘗不是投身于苦難。折磨一個接著一個,好像就沒有停過……
89歲的那個黃昏,為了那座“哀悼基督”,他已經(jīng)站了整整一天,這一次他要為自己的墓室雕刻作品。那死去的耶穌,那原本應(yīng)該在圣母懷抱的耶穌,卻是站立的。沒日沒夜地雕刻的這些日子,他只斫出了那試圖站立的腿,耶穌的臉部還模糊藏在石中。他有點雕不動了,他的靈魂已經(jīng)失去了力量,可那錘子卻受著一種莫名力量的驅(qū)使。他要哀悼的或許就是他本人,一個失敗的成功者,一個愚蠢的天才,一個無力的抗爭者。不,他只是一個人,這些只是后天給予的,他心中,基督不再,但一生摯愛的藝術(shù),是會以站立的姿勢重生的。(唐挺)
這兩個場面,都可以在原作中找到,其中第二場面可以在《尾聲·死亡》里找到如下句子:
他老是工作。一五六四年二月十二日,他站了一整天,做《哀悼基督》。這座像未曾完。十四日,他發(fā)熱??柨岬孟ち?,立刻跑來,但在他家里找不到他。雖然下雨,他到近郊散步去了。他回來時,卡爾卡尼說他在這種天氣中出外是不應(yīng)該的。
“你要我怎樣?”米開朗基羅答道,“我病了,無論哪里我不得休息?!?/p>
原作有三四千字鋪敘米開朗基羅的詩作和信件,介紹了他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思想與行為。但習作沒有直接引入原始材料,而是結(jié)合自己對素材的理解,特別是對《哀悼基督》作品的欣賞(為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原作,閱讀期間筆者曾向?qū)W生講解過米開朗基羅的雕塑作品,也包括《哀悼基督》的照片),將自己的理解和分析融入習作中。如“斫出了那試圖站立的腿”,“哀悼的或許是他本人”,“但一生摯愛的藝術(shù),是會以站立的姿勢重生的”。學生對文本、對人物和雕刻作品是有自己理解的,他們將自己的理解在敘寫中釋放,使習作有了某種思辨的力量,并讓讀者接受。可見,這種情景交融、在原作中融入自己情思的寫法,很值得提倡和推薦。
2.事理分析與“我”的進入
思辨分析是材料話題作文的前提,要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就一定要在作文中呈現(xiàn)自己的思想。在實際寫作中,有些學生往往沒有真正從論據(jù)上進行分析就得出了結(jié)論,這樣的結(jié)論沒有說服力。要讓學生明確,分析并不是簡單的印證,在此次話題作文中,不是拿出可以證明是“苦難”的例子就可以了,而是要針對問題去尋求解答。這就需要在閱讀文本材料時,深入文本,尋找解答的邏輯思路,要對理由進行拷問,對結(jié)論進行反思,對理由與結(jié)論的關(guān)系進行推敲,從中發(fā)現(xiàn)材料所蘊含的意義和事理邏輯。只有這樣,問題的解答才會逐步形成,表達也就水到渠成了??档抡f過,人生所有的實踐和閱歷,都不過是在訓練自己的判斷力。思辨不能缺失,分析必須到位,“我”應(yīng)當在論據(jù)分析中。
在講評課時,我們就如何深入分析論據(jù)專門進行了討論。
【習作】
……米開朗基羅其實已經(jīng)包容過分了,如果他能強硬一點,堅持自己,不為別人所壓迫,勇敢做自己,他能夠更加偉大。其實他和林沖很像,都逆來順受,而正是這性格造就的苦難使他有這些成就。(蔣石濤)
【討論】
論據(jù)中沒有分析到位的有:他為什么逆來順受?他強硬一些,是否就能更偉大?有苦難必定有成就嗎?
學生結(jié)合米開朗基羅所處的文藝復習時期的相關(guān)背景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活動】
根據(jù)所提供的資料和作品中米開朗基羅的情況,來填寫以下新的推論。
苦難能造就偉大,但不是所有生活在苦難中的人都會成為偉大,重要的是 ? ? ? ? ? ? ? ?。
這是一種打開思維的手段,至少學生不會簡單將論據(jù)抄寫下來,而是根據(jù)論據(jù)作進一步的思辨??上驳氖牵瑢W生通過思考,有了如下新的想法,例如:集仁慈、孤傲與渴望的心,對真善美的追求,對自然、生活的熱愛,經(jīng)受洗禮等,這顯然比簡單的論據(jù)加結(jié)論要好得多。
將原文的材料更好地融入“我”的思想之中,充分發(fā)掘材料,這種發(fā)掘可以是因果推論或假設(shè)推論,也可以放入時代背景中,比如文藝復興與米開朗基羅性格的形成等,使之服務(wù)于分析論證。其目的都是為了走進文本、走進內(nèi)心世界,而不是游離于作品之外,只作皮毛上的解讀與分析。
個性化思辨閱讀,用“我”的眼觀照世界,用“我”的頭腦思考問題,這還只是對思辨性閱讀與表達的初步思考,對學生來說還僅僅是培養(yǎng)思辨性能力的第一步。正如筆者在這堂課的最后與學生們分享的那段話:
我們今天探討米開朗基羅和苦難的關(guān)系,其實也探討了偉大與渺小,時勢與英雄,天才的迸發(fā),擺渡人生,征服弱點,面對孤獨,信仰,矛盾等話題,這是經(jīng)典作品帶給我們的眾多思考。希望我們能將在名著中汲取到的營養(yǎng)更好地展示在我們的文字里。
這既是對學生的要求,更是對自己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