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飛,佟云華,,3,張福強,3,蘇璐璐,周斯
(1.河北工業(yè)大學 化工學院,天津 300130;2.加翎加(天津)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 301700;3.河北工業(yè)大學 能源裝備材料技術(shù)研究院,天津 300130)
常規(guī)的灑水抑塵作業(yè)中,添加抑塵劑可以降低土壤塵[1]、道路積塵[2]和煤粉的風力侵蝕性,但并不等同于控制了環(huán)境空氣懸浮顆粒物濃度。風力揚塵的主要粒徑為20~80 μm[3],遠大于PM2.5和PM10;除了Ca2+、Mg2+和Fe3+,PM2.5還富集黑炭、細菌和有機物[4]。因此,研究抑塵劑與顆粒物的相互作用,提高細顆粒物的捕獲效率和內(nèi)聚力,加速降塵、避免二次揚塵,對治理空氣污染至關(guān)重要。
PM2.5和PM10的采集效率低,本文以粒徑相當?shù)母邘X土作為應用對象,合成醋酸乙烯乳液共聚型水性聚合物,研究乳化劑、單體和加料方式對乳液潤濕能力的影響,通過潤濕和聚集作用提高聚合物對懸浮顆粒物的控制效率。
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丙烯酸羥乙酯(HEA)、煅燒高嶺土均為工業(yè)級;環(huán)氧乙烷/環(huán)氧丙烷嵌段聚醚(L-45)、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十二烷基硫酸鈉(SDS)、琥珀酸單烷基聚氧乙烯酯磺酸二鈉(A-102)、過硫酸銨(APS)均為化學純;氫氧化鈉、碳酸氫鈉均為分析純。
DAS30型光學接觸角測定儀;JYW-200B微控自動界面張力儀;Mastersizer 2000型激光粒度儀;ARL QUANT 型X射線熒光光譜儀;Nova Nano SEM 450型場發(fā)射掃描電鏡。
將71.2 g VAc、43.4 g BA、3.6 g AA和1.8 g HEA單體混合均勻,備用。在帶有機械攪拌、冷凝管、恒壓滴液漏斗和溫度計的500 mL四口瓶中,加入NaHCO3、蒸餾水和乳化劑,80 ℃下加入部分APS和20%單體實施種子聚合,5 min后連續(xù)滴加剩余單體和引發(fā)劑,180 min滴畢。保溫1 h,冷卻至室溫調(diào)節(jié)pH值。出料,得乳白色勻質(zhì)液體,105 ℃固含量39.7%,pH值6.7,25 ℃粘度為395 mPa·s。
1.3.1 潤濕性 以吊環(huán)法測定表面張力,分辨率0.1 mN/m。20 MPa壓力下制作直徑13 mm×厚3 mm 的模壓片,分析液滴與高嶺土之間的接觸角;滴定速度100 μL/min,滴液體積4 μL。
1.3.2 粒度 25 ℃下測定高嶺土的激光散射粒度,掃描速度1 000次/s。
1.3.3 聚集形態(tài) 將20.0 g高嶺土置于φ100 mm培養(yǎng)皿中,1.0%濃度的共聚乳液噴灑至充分濕潤。室溫干燥,表面噴金后觀察SEM形貌。
由圖1可知,高嶺土的中值粒徑為2.53 μm,PM10的質(zhì)量含量為99.80%,PM1/PM10質(zhì)量比為8.96%,PM2.5/PM10質(zhì)量比為49.81%,相當于空氣污染較嚴重的水平[5]。表1的氧化鋁含量高于40%,疏水性較強。
圖1 高嶺土的粒徑分布Fig.1 Size distribution of Kaolinite powder
組成質(zhì)量/%SiO256.26Al2O340.90TiO21.37Fe2O30.64CaO0.39K2O0.25其他0.19
乳化劑既影響乳液聚合,又直接參與潤濕過程,圖2為乳化劑水溶液的濃度對表面張力(γ)的影響。
圖2 乳化劑濃度對表面張力的影響Fig.2 Effect of emulsifier mass concentration on surface tension
由圖2可知,室溫下水的表面張力為72.9 mN/m,乳化劑溶液的表面張力隨乳化劑濃度增加而降低,臨界膠束濃度(cmc)時表面張力驟然降低,cmc以上表面張力不再變化,而且離子性乳化劑SDS和A-102 溶液的表面張力低于非離子性的L-45和OP-10??紤]到聚合過程的穩(wěn)定性,乳化劑濃度應高于0.2 g/L。
離子性乳化劑的靜電斥力明顯,但化學穩(wěn)定性不足;非離子性乳化劑通過溶劑化機制促進潤濕,而機械穩(wěn)定性欠佳[6]。圖3為復合乳化劑水溶液對高嶺土接觸角(θ)的影響。
圖3 乳化劑質(zhì)量比對接觸角的影響Fig.3 Effect of emulsifier mass ratio on contact angle
由圖3可知,隨離子性/非離子性乳化劑質(zhì)量比增加,乳化劑的電荷穩(wěn)定和空間穩(wěn)定作用趨于平衡,協(xié)同潤濕效果提高,質(zhì)量比為5時的接觸角為32.3°。因此,乳液聚合采用A-102和L-45。
AA是一種功能性單體[7],影響乳膠粒的表面狀態(tài)和潤濕能力。在中和度為50%的條件下,以丙烯酸占單體質(zhì)量的百分數(shù)計,研究AA用量對接觸角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
圖4 接觸角與AA用量的關(guān)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acrylic acid dosage and contact angle
由圖4可知,在1.0%~4.0%范圍內(nèi)增加AA用量,共聚乳液對高嶺土的接觸角由48.5°降至38.1°,潤濕性不斷改善,繼續(xù)增加用量則接觸角基本不變。這是因為羧酸根主要分布在乳膠粒表面,相當于反應性乳化劑,AA增加則接觸角下降,用量為4.0%時離子穩(wěn)定和非離子穩(wěn)定作用趨于平衡。
HEA是非離子性單體,它對乳液的影響不亞于AA。為此,研究了加料方式對乳液性能的影響。方式A:HEA與其他單體混合、按照1.2節(jié)流程均勻滴加,所得乳液記作A。方式B:全部HEA在種子聚合階段加入,產(chǎn)物乳液記作B。方式C:其他單體滴加80%時再混合滴加HEA,其乳液記作C。
顆粒物之間的結(jié)合力[7-8]:
Fi=βcR+Fc
(1)
其中,R為粒徑,βc是與靜電力和范德華力有關(guān)的系數(shù),空氣懸浮顆粒物的 βc近于0[9],聚合物的分子量很大,通過潤濕和膠接作用可以顯著提高顆粒物之間的范德華力[10-11]。Fc為毛細粘附力,與粒徑(R)、表面張力(γ)和接觸角(θ)有關(guān)[12]:
Fc=2πRγcosθ
(2)
據(jù)此計算高嶺土顆粒之間的粘附力,結(jié)果見表2。
由表2可知,乳液A、B、C的表面張力(γ)和接觸角(θ)依次增加。
表2 加料方式對乳液性能的影響Table 2 Effect of feeding monomers methodon emulsion properties
早期加入HEA的乳液B,粒子表面的羥基含量最高。后期加入HEA的乳液C,HEA容易進入粒子內(nèi)部,表面羥基最低。乳液A因為HEA隨其他單體均勻滴加,乳膠粒表面的羥基分布隨聚合時間變化不大,羧基的斥力作用和羥基的水化穩(wěn)定作用保持平衡,因此Fc最高,達到5.91 nN。
為考察聚合物與粉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SEM觀察了高嶺土的聚集形態(tài)。由圖5可知,乳液A充分潤粉體濕,顆粒密實堆砌、膠接成膜,表面細膩。乳膠粒B表面的羥基含量高而羧基低,對粉體的聚集作用強但分散效果稍差,因此顆粒界面清晰,密實度不高。乳膠粒C表面的羥基含量低但羧基高,分散作用強,局部致密,但整體聚集不足、空隙可見。
圖5 高嶺土粉體的聚集形態(tài)Fig.5 SEM morphologies of Kaolinite agglomerates
因此,通過聚合體系的組成和工藝因素研究,聚合物乳液能夠以良好的潤濕能力捕獲懸浮顆粒物,通過聚集作用增加直徑、加速降塵,通過內(nèi)聚作用抵御風力侵蝕,避免二次揚塵。
(1)合成醋酸乙烯共聚乳液,研究了體系組成和加料方式對乳液潤濕能力的影響,離子性/非離子性乳化劑質(zhì)量比為5時,與高嶺土的接觸角降至32.3°。
(2)適當增加丙烯酸單體的用量,有助于改善共聚乳液的潤濕性。
(3)水性聚合物促進粉體顆粒聚集、增加內(nèi)聚力,提高了抵御風力揚塵的能力。
(4)以此研究為基礎,在河北省部分縣市實施了夏季和秋季的城區(qū)空氣污染治理,環(huán)境空氣PM2.5平均濃度降低5%、PM10平均濃度降低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