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進步,我國的鋼琴音樂發(fā)展取得很大的進步,這得益于教育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同時鋼琴教學中也離不開分層教學的新模式。鋼琴作為藝術專業(yè)的主要學習課程,不只是一門課程,也是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方式,因此嘗試把分層教學法融入到高校鋼琴教學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并對整體教學效果起到積極的意義,因此本文主要以研究高校鋼琴教學中分層教學方式的應用與實踐研究。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鋼琴教學;實踐分析
近年的高校藝術招生也越來越普遍,但是招收的學生生源質(zhì)量卻不高,這給高校教學帶來不小的困擾。隨著時代進步和經(jīng)濟水平不斷提高,高校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zhì)人才對教育方式進行不斷地改革,針對鋼琴教學采取分層次教學的方式,因材施教,提高鋼琴教學質(zhì)量,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
一、高校鋼琴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重要意義
隨著近年來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教育方式也在不斷改革。自九年義務教育方案實行后,高校招生的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成千上萬的大學生可以進入高校學習,為了擴大招生率,各高校在逐漸降低標準擴大招生,這就導致高校的生源質(zhì)量也在逐年降低,給高校教師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擾,無法較好的完成教學實施方案。因此目前來看分層教學是提高高校鋼琴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鋼琴不同于其他樂器,它的系統(tǒng)性較強,并且鋼琴技能教學也不同于理論知識教學,需要在專業(yè)的老師指導下進行學習和練習。教師進行鋼琴教學過程中,要督促學生勤加練習,并且糾正學生在練習過程中犯的錯誤,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在進行鋼琴練習之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掌握鋼琴的基礎知識和技巧,這就,對高校教學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進行分層教學高校招生范圍遍布全國,因此生源地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性格特點也存在差異,并且對于鋼琴的愛好程度和鋼琴演奏的熟練程度也不一樣。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中心,不但要考慮學生就業(yè)問題,還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因此實行分層教學刻不容緩。
二、高校鋼琴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的方法策略
1.分層教學中實施“因材施教,循循誘導”
為了有效實施分層教學方式,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掌握鋼琴的基礎知識,提高鋼琴演奏技能,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需要制定明確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師要結合高校鋼琴教學目標以及充分考慮人才培養(yǎng)需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對鋼琴基礎知識的掌握也存在一定差異,教師要重視學生在分層教學模式中的作用,推動分層教學發(fā)展。確定好教學目標之后,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整體情況,利用分層教學方式減輕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學習效果。對于鋼琴基本功扎實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挑戰(zhàn)更高難度的曲目,使其朝著更高水平的方向發(fā)展,鋼琴基本功一般的學生,教師需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循誘導,督促學生勤加練習,幫助他們逐布提高基礎知識水平,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最終達到提升其鋼琴演奏以及伴奏的教學效果。
2.分層教學中實施行學生差異化分層
高校學生學習鋼琴的現(xiàn)狀表現(xiàn)為各個學生的鋼琴基礎知識、彈奏技巧、對鋼琴的熱愛程度以及學習能力都分別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給高校教師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教師在進行授課過程中需要直面這些問題,正視學生的分層情況,并針對各個問題進行教學模式的改進,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進校之后,教師應該注重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自身特點,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針對不同學生在鋼琴基本功、自身性格特點、學習能力及態(tài)度等方面的差異,調(diào)整授課方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不同的教學模式,目標不同、訓練方式不同、授課內(nèi)容不同,但都是為學生提高鋼琴水平努力。除此之外,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可以開展跨層次比賽,采用成績考核法的方式,分ABC三個等級,比賽失敗的學生主動降一級,成功的學生自動升一級,采用具有壓迫感的賽制激勵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鋼琴演奏技巧,并且不斷改進自己的不足,同學之間也能夠相互交流學習,大家彼此共同進步。
3.分層教學中實施行合理化的課程教學內(nèi)容
針對學生的水平進行分層以后,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為其安排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雖然進行分層訓練,但仍需將鋼琴理論教學和演奏技能培養(yǎng)相結合,為每個學生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并進行足夠的訓練提高演奏技巧。一般來說,一年級的學生進行的主要是鋼琴的基礎技能訓練。二、三年級的學生進行鋼琴學習時,教師根據(jù)學生對于鋼琴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樂感、音樂素養(yǎng)等能力進行分層,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教師采取分層教學的方式,目的在于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好的了解,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強弱項,能夠在原有的鋼琴水平基礎上得到提升。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無論處在哪一個教學階段,無論處在何種層次的學生,教師都要重視其鋼琴演奏技能,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應用水平。針對分層教學,通常來說,鋼琴基礎水平較低的學生,教師在選曲時可以選擇難度較低歡快有趣的歌曲作為授課內(nèi)容,稍高層次的學生可以加大難度,選曲時可以選擇難度稍高的歌曲以及鋼琴曲進行授課,對于基礎較好、鋼琴水平較高的學生,則可以采用高難度、不同風格的鋼琴作品作為教學內(nèi)容,同時還可以針對學生自身樂感以及音樂領悟潛能,選擇適合伴奏的作品給學生練習即興伴奏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鋼琴應用技巧。
三、結論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興趣水平為基礎,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確保學生能夠在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支持下,既可以完成對鋼琴彈奏技巧的學習,還能夠培養(yǎng)其鋼琴藝術素養(yǎng),為學生的藝術能力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曉艷.鋼琴集體課教學應重視的問題[J].贛南師范學院學報,2008 (1).
[2]李瑜.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能力分層”實踐體會[J].晉城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3):64-66.
作者簡介:李蕊(1985)女,籍貫:河北,單位:廣東海洋大學,職稱:講師,職務:教師,研究方向: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