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枝 張利丹 鄭淋
[摘要] 目的 探討急診綠色通道在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應用效果。方法 納入該院2018年1—12月間收治40例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建立觀察組并予以急診綠色通道搶救護理,納入該院2017年1—12月該院40例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建立對照組并予以常規(guī)急診搶救護理。分別對比兩組患者搶救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 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死亡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血糖水平均回復正常范圍,觀察組低血糖昏迷患者干預后血糖水平相比對照組低血糖昏迷患者更高,觀察組其他糖尿病昏迷患者干預后血糖水平相比對照組其他糖尿病昏迷患者更低,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診收治糖尿病昏迷患者臨床予以急診綠色通道搶救與護理能有效提高治療有效率并降低不良反應,該搶救與護理方法值得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急診綠色通道;糖尿病昏迷;搶救配合;護理干預;價值探究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0(a)-0097-02
糖尿病是一類代謝性疾病,該病隨著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飲食結構的變化在逐年上升[1-3]。糖尿病昏迷是作為急診收治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一類合并癥,臨床對此類癥狀若不及時進行處理或處理手段的應用不正確,則易導致患者發(fā)生死亡等不良事件。過往臨床針對糖尿病昏迷患者予以常規(guī)急診搶救護理后,仍有部分患者在搶救后發(fā)生不良事件,臨床針對此類患者需予以更有效的搶救與護理方法提升治療效果[4]。急診綠色通道是當前醫(yī)院針對急危重病病例提供的一種快速、高效的服務系統(tǒng),該模式可保障糖尿病昏迷患者急救的“黃金時間”,從而提高急救時效性與整體性。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診行糖尿病昏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急診綠色通道在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搶救和護理應用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該院2018年1—12月間收治40例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建立觀察組,納入該院2017年1—12月該院40例急診糖尿病昏迷患者建立對照組。觀察組包括男性26例、女性14例,患者年齡范圍40~75歲,平均年齡(56.2±3.6)歲,昏迷患者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5例、低血糖10例以及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15例;對照組包括男性2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齡范圍41~74歲,平均年齡(56.6±3.8)歲,昏迷患者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13例、低血糖11例以及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的具體內(nèi)容經(jīng)過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予以常規(guī)急診搶救與護理:糖尿病昏迷患者經(jīng)120救護車或經(jīng)其他方式到院就診,經(jīng)急診科醫(yī)生的初步處理穩(wěn)定生命體征,再予以進行各項臨床檢查工作并進行臨床診斷,由??漆t(yī)生針對患者病情具體情況進行評估。對低血糖昏迷患者,在其入院后常見心率過快及大量出汗等癥狀,需立即予以補糖,若患者入院后血糖持續(xù)降低,則應予以高糖靜脈注射治療,再予以靜脈注射葡萄糖至血糖水平恢復。研究納入其他類型糖尿病昏迷在入院后立即予以靜脈滴注小劑量胰島素。持續(xù)觀察,并做好護理配合與病情監(jiān)測工作。
觀察組患者予以急診綠色通道搶救與護理:①成立糖尿病昏迷急救小組。組內(nèi)成員包括該院糖尿病昏迷急救經(jīng)驗豐富的專科醫(yī)生與護理人員。②院前評分。對患者進行院前指數(shù)PHI評分,對評分≥3分患者需立即予以開啟綠色通道,并針對性對患者進行休克治療,急救方法同對照組。要去院內(nèi)??茡尵柔t(yī)生需在開啟綠色通道的10 min內(nèi)到達急診科搶救室協(xié)助治療干預。③患者家屬溝通。專人負責向患者家屬溝通關于患者搶救以外的其他事項,包括溝通治療意外、治療并發(fā)癥、治療費用等內(nèi)容,使患者家屬做好一定的心理準備,避免干擾治療干預過程。④搶救記錄。由專人對患者搶救過程進行觀察記錄,包括記錄急救的時間節(jié)點控制(血液指標檢查、院前至急診科治療時間、搶救室滯留時間及ICU治療時間等)。詳細記錄患者抗感染治療、抗休克治療等相關急救措施的實施與效果。⑤搶救護理干預。針對搶救后患者日常飲食、休息及運動等進行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同時對患者血壓、心率及體溫等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jiān)測。搶救后糖尿病昏迷患者存在恐慌、煩躁及焦慮等負性情緒,不利于進行臨床治療干預。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及時針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針對性心理干預,鼓勵并開導患者,使其保持樂觀、積極態(tài)度面對后續(xù)治療。針對于低血糖昏迷患者,經(jīng)過急救且患者清醒后予以補液干預,注意觀察患者24 h尿量,評估患者體內(nèi)丟失水分,依據(jù)其丟失水分對其進行持續(xù)補液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搶救療效及不良反應情況。以經(jīng)搶救后患者的意識清晰、呼吸通暢且生命體征平穩(wěn),在后續(xù)住院期間未見發(fā)生尿路感染或心律失常,且治療后話只能血糖水平控制在目標范圍內(nèi),可判斷為治療有效。
1.4? 統(tǒng)計方法
應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涉及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有效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高(P<0.05);兩組患者死亡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率相比對照組明顯更低(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