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是一門研究聲、光、力、熱、電的綜合性學科,其中在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類比法作為重要的學習方法對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點和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方面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同時是整個高中物理教學方式組成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huán),所以在開展高中物理課程的過程中應該對知識點進行深入的解讀和剖析,運用類比法對物理知識進行學習和探討。本文淺析在現(xiàn)階段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高中物理教學中應用類比法的重要性,從而探究類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guān)鍵詞:類比法;高中物理教學;應用
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類比法讓學生通過對高中物理知識點的理解和生活中發(fā)現(xiàn)相關(guān)的現(xiàn)象與另一種物理知識點和物理現(xiàn)象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之間的共同點,進而通過一種知識點的學習推導出另一種知識點的特征來提升學生對于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特別是提高學生通過在物理課上的觀察進而對物理知識點的歸納能力以及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分析、自我解答的能力。
一、 現(xiàn)階段高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結(jié)構(gòu)過于單一
老師在課上的講課方式會直接影響學生課堂的學習效果,通常老師講課的內(nèi)容都是參照高中物理教材中的課程標準要求來進行,但是怎樣能夠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挑選出重要的知識點并傳授給學生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關(guān)鍵。
(二) 教學方法的不恰當
對于學生而言通常都會有這樣一種思想:老師在課上講的所有的物理相關(guān)的知識點和解題步驟自己全都會,而且沒有任何的疑問,但是在實際物理做題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許多的錯誤。對于這種情況歸根到底就是學生在物理知識點上沒有進行系統(tǒng)化的學習,所學到的也是一些高中物理知識框架中零零散散的小點,沒有做到物理知識點之間的互相聯(lián)系,因此物理成績沒有明顯的提升。
二、 高中物理融入類比法的重要性
(一) 提高學習興趣
興趣是進行任何課程學習基本條件,一部分學生之所以不喜歡高中物理,是因為他們覺得課上的課程學習太單調(diào)無味,從而慢慢的喪失學習的動力。在進行高中物理的學習時,通過類比法的教學方式讓原本枯燥無味的高中物理變得活躍起來,將復雜的物理知識與曾經(jīng)學過的物理知識進行類比,搜索是否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點之間有相似或者是相同的地方讓復雜難懂的問題簡單化。這樣不僅增強類比法在高中物理中的應用,活躍物理課堂氣氛,特別是提高學生在物理層面的探究能力。
(二) 物理學習的重要載體
高中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加強對物理知識和物理現(xiàn)象的了解。隨著高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提出以及類比法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高中物理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單純地掌握教材中高中物理的基本知識而是通過知識的學習讓學生通過靈活運用類比法進一步掌握更深入的物理教學內(nèi)容,這樣才能貼近實踐化教學實施,對于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也要通過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類比,來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 類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 與以往的物理知識相類比
在進行物理課程學習時要善于與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類比,將以往的物理知識點中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運用到新的知識點上來,在探究彈性勢能的表達式Ep=kx2/2時可以通過微元法來類比重力勢能表達式Ep=mgh,在教學過程中像探究重力勢能那樣把彈性勢能的探究過程分為無限多個無限小的部分,每取出有代表性的極小的一部分(可看為恒力)進行分析處理,再從局部到全體綜合起來加以考慮。在本節(jié)探究過程中類比利用v-t圖像求位移的方法去求彈簧彈力即變力做功問題,即s=vt和W=Fl類比(如圖1所示),也就是說v和t所代表的線性關(guān)系和等式中F和l所代表的關(guān)系幾乎相同,通過這樣的類比關(guān)系進而提升學生物理學習效率,最后再通過類比重力勢能的探究過程進而得出結(jié)論。
(二) 與以往的物理公式進行類比的學習
還比如在學習高中物理《功率》的時候,判斷哪個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根據(jù)在相同的時間下物體位移的距離來判斷;也可以設定一段固定的位移距離,來探究在相同的距離下哪個物體用時最短,通過類比速度的公式v=s/t進而得出P=W/t。
在探究衡量電場強弱的電場強度定義式之前可以類比之前在物理課上所學的衡量重力場強弱的重力加速度來進行分析,根據(jù)重力加速度g=G/m來進行類比進而得出電場強度定義式E=F/q,從而加深對電場強度定義式的學習。
(三) 類比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進行物理學習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通過類比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來進行物理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加深對物理中的難點和抽象物理概念知識點的理解。
在學習物理中的摩擦力時,因為摩擦力是看不見的,對于這樣抽象的物理概念如果進行枯燥的講解學生不能很好的理解,那么就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類比生活中的最常見到的現(xiàn)象來引導學生如何判斷靜摩擦力的方向:在生活中,進入大型超市會發(fā)現(xiàn)履帶式電梯,而履帶式電梯就是應用了我們所學習的靜摩擦力為人們提供服務,當人上了履帶式電梯,與電梯達到共速以后保持相對靜止狀態(tài),由于電梯為傾斜的,電梯向上運動而人由于重力向下,產(chǎn)生相對運動趨勢,此時電梯與人之間產(chǎn)生靜摩擦力,而兩個力要發(fā)生的運動趨勢相反,因此兩者之間的運動方向相同。再比如在探究電容器電容的定義時,電容器的電容量表示電容器在極板上儲存電荷的能力,即C=Q/U,電荷與電容器極板兩端的電位差之比,稱為電容器的電容量。電容量越大,表明它能夠儲存的電荷量越多,在這里可以將電容器類比成水容器,把電容量類比成水容量(如圖2所示),這樣通過將枯燥的物理知識類比成生活中學生最常見到的現(xiàn)象、事物,提升物理學習效率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四、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物理的知識點之間聯(lián)系密切、難度深、計算量較大,定律、概念也相對比較抽象,如果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學習成績必定會受到影響,因此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靈活運用類比法,積極探尋物理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并且從多個角度對習題進行思考,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齊開.類比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研論叢,2017.
作者簡介:
虎桂花,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寧夏育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