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翊 馬立群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1038-1227)歷代帝王的陵墓群,位于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西郊約 35 公里的賀蘭山東麓,是西夏文明留存至今的規(guī)模最大、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遺存。西夏陵約建于公元 11—13 世紀,陵區(qū)西傍賀蘭山、東臨銀川平原及黃河,地勢西高東低,環(huán)境開闊。陵區(qū)現(xiàn)存9座帝陵陵園、271座陪葬墓、1 處大型建筑群遺址和十余座磚瓦窯址,分布范圍約 50 平方公里。各帝陵陵園沿賀蘭山東麓南北向次第布列,陵區(qū)整體范圍呈南北狹長狀,規(guī)模宏偉。西夏陵宏偉的規(guī)模、壯觀的布局、層疊的陵墻、高大的陵塔、豐富的陵墓建筑遺存,以連綿的賀蘭山為背景、在廣闊的山前戈壁的襯托下,展現(xiàn)出西夏王朝特有的歷史氣息和民族風貌。
在中國文化中,陵墓不僅是一個人生命終結后的歸宿地,也標志著人的生命由“此岸”進入另外一個神圣世界。秦漢以來,隨著“事死如事生”的喪葬觀流行,受其影響,無論平民百姓還是王侯貴族,建造與自身地位相稱的陵墓是其生活的必須。帝王的陵墓更是如此,規(guī)模和奢華程度有愈演愈烈之勢。帝王陵寢選址問題一直被作為關乎國運興衰的大事,至唐宋時期,隨著陰陽五行學說和天人感應思想交融附會,帝王陵寢的選址更加神秘和莊重,禮儀制度更加完備和規(guī)范。作為長時期受漢文化影響的西夏政權,其政權脫胎于唐末五代藩鎮(zhèn)割據的背景下,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必然受漢文化影響和熏陶。在此背景下,西夏陵在選址上,吸收和借鑒唐、宋陵寢文化顯得順其自然。帝陵是禮儀和制度的集中體現(xiàn)。由考古資料可以發(fā)現(xiàn), 唐宋時期帝王陵寢選擇已經形成完備的制度。作為割據一方的西夏政權,充分吸收唐宋帝王陵寢文化,創(chuàng)造出具有西夏政權特有的歷史氣息和民族風貌陵墓——西夏陵。
都城與陵區(qū)方位。在中國古代,中國古代帝王的陵區(qū)大都臨近國都或者以國都為中心。從漢至唐,帝陵都選擇在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附近,帝陵陵址以國家的都城為中心。從這一層面來講,國都不僅是國家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國家的祭祀和禮儀中心。西夏陵陵址選擇顯然受這一思想影響,在陵墓地址選擇上遵循了這一傳統(tǒng),將陵址選擇在其都城興慶府附近,在堅持這一基本原則和前提下,來開展陵區(qū)建造和布局。陵區(qū)選址確定后,就需要確定具體的細節(jié)性問題。首先面臨的是具體方位的選擇,陵區(qū)選擇在興慶府附近這一原則性問題已經確定,具體選擇在興慶府東側還是西側,北部還是南部,都需要明確。從選址方向來看,西夏陵陵址選擇在興慶府的西側,依然吸收中國古代帝陵選址傳統(tǒng)。在中國古代,帝王陵墓大多將陵區(qū)具體地址選擇在都城西側,這與中國古代西方位置的特殊性和神圣性有密切關系。在中國古代,“西方”被賦予了神圣的意境,西方代表著神靈居住的位置,是人靈魂的歸宿。《漢書·郊祀志》記載:“東北神明之舍,西方神明之墓也?!睆堦套ⅲ骸吧衩?,日也。日出東北,舍謂陽谷;日沒于西,故曰墓。墓,濛谷也。”①[漢]班固:《漢書》卷五二,中華書局,1962年,第1213頁。?!墩摵狻に闹M篇》載:“夫西方,長老之地,尊者之位也。尊長在西,卑幼在東?!睍x代《博物志》中又有明確記述“東方少陽,日月所出。西方少陰,日月所入?!雹冢蹠x]張華撰,范寧校正:《博物志校正》附錄一,中華書局,1980年,第12頁?!讹L俗通義》亦云“俗說西者為上?!?因此,在墓地方位選址上一般將陵區(qū)選擇在城市的西北方位,這種觀念的形成來自于古人對自然的崇拜。至唐宋時期,這種觀念影響依然存在。除此之外,宗教對西夏陵方位上的布局影響依然存在。眾所周知,西夏政權受藏傳佛教影響較大。據史金波先生統(tǒng)計,以皇帝、太后名義撰寫的施經發(fā)愿文、佛經序等至少有17件,如此之多的御制佛經發(fā)愿文和序言在歷史上比較罕見。③史金波:《西夏佛教新探》,《寧夏社會科學》2001年第5期,第73頁。西夏國王儼然以“佛王”自居,國內專門設“圣節(jié)”讓官民禮佛,可見佛教對西夏的影響之大。在佛教方位中,西方是極樂世界的代稱,在佛教中具有神圣的地位,作為崇信佛教的西夏王室,選擇朝西的方位顯得順其自然。
在總體的方位選擇上西夏陵充分吸收中原王朝帝陵文化,在具體的細節(jié)方面還是保留了自身獨特的方面。在古代中國,帝王陵寢與都城之間方位布局都體現(xiàn)著一定秩序關系,這種關系就是要遵循所謂的“禮制”規(guī)范。《禮記·檀弓下》云:“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達禮也,之幽之故也?!雹伲矍澹輰O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卷一九,中華書局,1998年,第259頁。鄭氏(玄)曰:“北方,國北也?!钡教拼?,呂才《陰陽書·葬篇》稱:“今法皆據五姓為之,古之葬者并在國都之北?!痹谄溆绊懴?,秦漢至唐,絕大多數(shù)帝陵選擇在都城之北。以西漢帝陵區(qū)為例,除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之外,其余十位皇帝陵區(qū)都選擇在漢長安城以北的徐木原和咸陽原上,這說明在漢代,帝王葬于國都之北的觀念已經形成。至唐代,這一傳統(tǒng)依然繼續(xù)。從唐代帝陵選址方位來看,唐代帝王陵區(qū)依然選擇在唐長安城以北的渭北高原上。從其呈現(xiàn)狀態(tài)來看,形成出以唐長安城為中心,東北連接泰陵,西北連接乾陵的扇面。而西夏陵在總體方位布局上沒有全部吸收和照搬中國傳統(tǒng)帝王陵寢文化,而是結合自身狀況有選擇的吸收和借鑒,主要表現(xiàn)陵區(qū)與都城方位關系方面。從西夏陵陵區(qū)方位來看,陵區(qū)處于都城興慶府偏南的位置,這一點與古代帝王陵寢和都城布局方位明顯不同。這與西夏都城興慶府周圍地理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眾所周知,西夏都城興慶府位于寧夏平原中部,地勢呈現(xiàn)出西陡東緩,南高北低態(tài)勢,其北部為沙漠,無山可依。這與漢唐王朝都城漢長安城和唐長安城周圍地理環(huán)境存在明顯區(qū)別,而西夏陵不具有方位上的優(yōu)勢。因此,在陵區(qū)選擇上進行了調整,西夏陵有選擇的吸收了中原王朝帝陵文化,將陵區(qū)選擇在了都城的西南側。
山與陵關系與布局。在古代中國,山和陵之間關系密切,構成一種立體的氣勢感,從感官和精神層面上給人以震撼。山、陵之間在本質上反映了一種人與自然環(huán)境的關系,可謂是山陵一體,甚至有時候“陵”特指山。秦漢時期,“秦名天子冢曰山,漢曰陵”。漢承秦制,“陵”又稱“山”,如漢高祖長陵“亦曰長山”。隨著帝王陵寢制度演化,依山為陵逐步成為一種傳統(tǒng)而被歷代延續(xù)。早在漢代,出于“葬淺則狐貍擔之,深則及于水泉。故凡葬必于高陵之上,以避狐貍之患、水泉之濕”考慮,西漢十二座陵墓分布在咸陽西北北山山脈之南的黃土原上。至唐代,唐太宗在陵墓選址方面有獨到見解,認為“昔漢家皆先造山陵,既達始終,身復親見,又省子孫經營,不煩費人功。我深以此為是。古者因山為墳,此誠便事。我看九嵕山孤聳回繞,因而傍鑿,可置山陵處,朕實有終焉之理(志)”。②[宋]王溥:《唐會要》卷二四,中華書局,1955年,第457—458頁。正是在唐太宗這一觀點影響下,開創(chuàng)了唐陵因山為陵之風,出現(xiàn)了昭陵、乾陵、定陵、橋陵、泰陵等14座帝陵都以依山為陵的方式選址。③劉慶柱、李毓芳:《陜西唐陵調查報告》,《考古學集刊》(第5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第244頁。脫胎于唐末藩鎮(zhèn)割據背景之下西夏政權,長期的文化交流和影響使得黨項族在文化上深受唐文化影響,在生產和生活方面充分吸收唐宋文化,表現(xiàn)在墓葬文化上也必然如此。因此,西夏陵在選址方面,依然選擇了依山為陵的選址。北依賀蘭山,地勢高亢,南對銀川平原,南北起伏較大,雄壯高山和平坦無余的平原構成了獨特的景象,這種選址在空間上體現(xiàn)出一種雄偉之氣勢,“左黃河,右賀蘭,山川形勝,魚鹽水利,在在有之”,以此來表達西夏統(tǒng)治者的帝王之氣魄?!段飨臅隆防畹旅髡J為懷遠“西北有賀蘭之固,黃河繞其東南,西平為其屏障,形勢便利”。與此同時,又一事件的出現(xiàn),神話了賀蘭山。“夏六月,有龍見于溫泉山。山在懷遠鎮(zhèn)北。德明以為瑞,遣官祀之,于是有遷都之意?!雹伲矍澹輩菑V成撰、龔世俊等校證:《西夏書事校證》卷一〇,甘肅文化出版社,1995,第118頁。賀蘭山的地位被西夏統(tǒng)治者的刻意神化,使得賀蘭山的地位快速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西夏統(tǒng)治者對漢文化的吸收和借鑒。至此,西夏政權神化賀蘭山之用意與欲采用漢文化政策有著密切關系,正是賀蘭山在西夏政治文化中特殊地位,進而使得具有多元文化元素的西夏陵具有了深遠的政治影響力。
造陵與文化元素選擇。西夏陵陵區(qū)建筑的藝術風格表現(xiàn)出兼容并蓄、胡漢交融的多元特征。陵區(qū)現(xiàn)存的建筑遺址和出土的文物既有西域風格,又帶有游牧文化特征。陵區(qū)出土的大量的、種類各異的迦陵頻伽、蓮座、塔剎的建筑構件,還有陵區(qū)中不同墓主人的陵塔,陵塔外貌似尖圓頂窩頭狀呈佛塔樣式,并位于地宮之上,與佛塔有相似之處。從整個陵區(qū)布局來看,西夏陵最大的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理念上將寺院的形式搬到了陵墓營建中,形成獨特的“若寺院”的風格。②孔德翊、馬建軍:《西夏陵突出普遍價值學術研討會綜述》,《寧夏師范學院學報》2016年第4期,第103—105頁。從出土的文物和陵區(qū)遺跡來看,西夏陵表現(xiàn)出明顯的佛教文化特征,彰顯出西夏政權崇佛禮佛的傳統(tǒng)和佛教文化影響之廣。除此之外,陵區(qū)出土的力士、石人造像,造型粗獷夸張,與中原文化風格形成鮮明對比,力士、石人造像藝術特征具有西亞人的特征,與歐亞草原文明普遍存在的“石人”藝術關系密切。陵區(qū)還出土了羊、狗、雞、鴨以及銅牛、石馬等大量家畜家禽的骨架或造像,③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陵區(qū)管理處:《西夏三號陵地面遺址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302頁。這些文物在一定程度反映黨項族游牧社會和畜牧傳統(tǒng)的經濟背景。再從地宮及地面建筑來看,西夏陵修建過程中運用高超的夯土技術,說明西夏向中原地區(qū)學習這一技術并熟練掌握繼而加以實踐;陵區(qū)出土的瓦和琉璃構件表明,西夏的琉璃燒制技術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這也是由中原傳入西夏的重要技術。此外在西夏陵地宮內部使用了拱券,該技術同樣來源于中原地區(qū)。
統(tǒng)治者的任何舉措都有其實在的現(xiàn)實政治意義,誠如韋伯所說“人是懸掛在自己所編制的意義之網中的動物”。西夏王陵在選址、布局,陪葬品和建筑技藝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向世人傳遞著一定的意義。
王陵與統(tǒng)治中心。西夏王陵的形成與西夏政權發(fā)展息息相關,從其建造到形成,與當時的社會政治發(fā)展關系密切。從這一點來說,西夏王陵的選址意味著國家統(tǒng)治重心開始偏移。唐末五代時期,夏州拓跋割據政權的中心主要在以夏州為核心的陜北地區(qū)。隨著形勢變化,黨項政權開始西進,于宋初攻取靈州,將靈州改名西平府,形成以靈州為中心的統(tǒng)治格局。1023年,李德明又將都城繼續(xù)西遷興州,升為興慶府。至此,西夏國都再無變遷,國家統(tǒng)治中心確定。在西夏國家重心向西發(fā)展過程中,帝陵選址顯得尤為重要。通常來講,帝王埋葬地的選擇意味著國家重心所在。世居夏州的李繼遷家族,奪取靈州之后, 舉族西遷靈州,繼而定都興慶府,將靈州地區(qū)逐步提升為陵區(qū),意味著靈州地區(qū)逐步取代夏州地區(qū)的地位,成為西夏政權的統(tǒng)治中心。在西夏初期,李繼遷就對靈州有一番深刻認識,他認為“西平北控河朔,南引慶涼,據諸路上游, 扼西陲要害。若繕城浚豪,練兵積粟, 一旦縱橫西出,關中莫知所備。且其人習華風, 尚禮好學, 我將藉此為進取之資, 成霸王之業(yè), 豈平夏偏隅可限哉!”看似這番定都靈州的論調重在強調靈州地區(qū)重要地理位置,實則取決于靈州地區(qū)特殊人文環(huán)境。從西夏地理環(huán)境來看,賀蘭山將西夏疆域從中部隔開,賀蘭山一直往西到甘肅河西至青海一帶,遠離中央王朝,受中原文化影響較?。毁R蘭山北面內蒙古和陜北高原地區(qū),長期為胡族生活地區(qū),中原文化影響依然有限;只有中部的靈州地區(qū),自唐朝建立以來,其地位得到強烈提升,唐肅宗在此即位,進一步提升了靈州地區(qū)的影響力。
西夏統(tǒng)治者胡族出身,加之世居邊野。在唐末五代門第觀念盛行的時代,加上傳統(tǒng)的“華夷觀念”影響下,若要統(tǒng)治一域,不僅需要地域認同,還需要身份認同,這樣才有可能成為同呼吸、共命運的同一集團,才易在內心上產生認同感。于是,西夏統(tǒng)治者通過將陵區(qū)選擇在靈州地區(qū),旨在黨項先祖與靈州地區(qū)的親近關系,試圖通過地緣關系的親近來表明政治立場的一致性,從而達到爭取和籠絡靈州地區(qū)的作用。此外,胡人出身的黨項統(tǒng)治者,在“華尊夷卑”的“華夷觀”影響下,在政權擴張過程中對其統(tǒng)治存在芥蒂。西夏統(tǒng)治者也意識到自身門第出身問題,所以在不同場合刻意的附會和塑造自己帝胄出身。史料記載西夏統(tǒng)治者多次正式宣稱,“臣祖宗本后魏帝,赫連之舊國、拓拔之遺業(yè)也。遠祖思恭,當唐季率兵拯難,受封賜姓?!雹伲墼菝撁摰龋骸端问贰肪硭陌宋濉饵h項傳》,中華書局,1977年,第13996頁。除自稱北魏拓跋氏之后外,還在對外政治交往中采用李唐皇姓,通過與前朝皇帝攀親方式淡化自己出身問題,再借助陵區(qū)選址地靈州地區(qū)的特殊地位,與靈州地區(qū)士族大戶交往,提高自身威望,達到了拉攏靈州地區(qū)勢力的目的。正是出于這種目的,靈州地區(qū)逐步取代夏州地區(qū)成為西夏政權的中心。
王陵與王權秩序。帝王陵在中國古代不僅是王權秩序的象征,也是現(xiàn)實政治的物化形式。西夏陵也是如此,是西夏政權在封建化過程中現(xiàn)實政治的自我表達,西夏陵以文化禮儀和建筑元素組合向各個階層表達了自身的王權秩序,并以“王陵”的形式將它物化和表達?!端问贰は膰鴤鳌酚涊d,西夏“夏之境土,方二萬余里,其設官之制,多與宋同。朝賀之儀,雜用唐、宋,而樂之器與曲則唐也?!辈徽撎浦七€是宋禮,都是圍繞皇權、以皇權為核心來構建統(tǒng)治秩序?;实墼谡麄€國家統(tǒng)治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國家禮儀制度核心也依然是維護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維護統(tǒng)治秩序。然而,在西夏陵實際建造過程中,部分禮制元素被自我調整,似乎在構建一種陵與墓主人身份相協(xié)調的禮制狀態(tài)。
在陵區(qū)規(guī)模上。西夏陵陵區(qū)規(guī)模較唐宋帝陵大為縮小,以陵城筑墻為例,唐乾陵南北墻基長1450米,東墻基長1582米,西墻基長1438米北宋皇陵的陵城平面呈正方形,墻垣邊長一般在240米左右①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唐乾陵勘查記》,《文物》1960年第4期,第53—60 頁。;西夏3號陵園陵城南北181米,東西163米。與此同時,西夏陵的神道較之唐宋帝陵也加以縮短,西夏陵園月城內御道兩側各排放2—3列石像生,改變了唐宋陵石像生列于闕臺(乳臺) 到南神門間漫長的御道兩側且一字排開的做法,將石像生移進月城,大大縮短了神道長度。②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陵區(qū)管理處:《西夏三號陵地面遺址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1頁。其次,西夏陵內部建筑獻殿、地宮、陵塔表現(xiàn)出南北一線偏置不對稱性。陵城內自南而北營建的獻殿、墓道封土和陵塔,從內部結構的主要建筑來說, 獻殿未在中軸線上而偏西,墓道未在中軸線上而呈西北—東南走向;陵臺不在南北神門的中軸線上,而在陵城( 司馬院)北半部偏西或陵城中部偏西處。西夏陵園中墓室及夯土實心陵臺(陵塔)也偏居于陵城西北方。陵園陵城內的主要建筑偏于陵園中軸線西側, 陵臺(陵塔)既不在陵園的中心或中軸線上, 也不在墓室的正上方(墓室一般位于陵塔前10米左右), 而是偏居于陵城內西北處墓室的正后方。③余軍:《西夏王陵對唐宋陵寢制度的繼承與嬗變——以西夏王陵三號陵園為切入點》,《宋史研究論叢》,2015年,第535頁。綜上兩方面因素,明顯與唐宋時期帝陵制度明顯不相一致。西夏統(tǒng)治者在建造如此宏大的國家級標志性建筑時,在禮儀制度方面的選擇上肯定頗為用心。西夏統(tǒng)治者在西夏國內以皇帝自居,雄踞一方,而在建陵時卻一反常態(tài),違背傳統(tǒng)帝陵禮制,使得西夏陵規(guī)模和禮制與自身身份不相一致。關于上述兩點差異,與西夏國力和西夏國家習俗有關,許多學者基于黨項族崇尚西方的習俗,提出了合理的解釋。④許成、杜玉冰:《西夏陵》, 東方出版社,1995年,第153頁。但仔細探究,作為長期深受唐、宋文化影響的黨項政權,對中原王朝禮儀制度爛若披掌,縱然受到黨項習俗的影響,但在關乎皇權禮制面前,不得不考慮自身與宋、遼三方構成的天下秩序中的地位和身份。
一般而言,中國古代帝王在修建帝陵時,都試圖通過帝陵建筑的空間設計、平面位置、立體形態(tài)、建筑元素等等來實現(xiàn)其政權的正統(tǒng)建設,以便維護其社會制度與統(tǒng)治秩序。帝王陵墓通過自身所處的坐標和三維形態(tài)及大小來體現(xiàn)空間占有者權力的大小。在這一形態(tài)中,空間設計、平面位置、立體形態(tài)、建筑元素等諸多要素的變化背后都暗含著深刻的政治意圖。西夏統(tǒng)治者在其國內自稱皇帝,但并未得到宋、遼的認可。北宋建立后,多次封賜黨項首領,從名譽到官職的賞賜上始終以內臣的身份封賜西夏,臣屬關系是北宋處理與西夏關系基本原則。宋廷給西夏的詔書中提到“朕臨制四海,廓地萬里,西夏之土,世以為胙。”①[元]脫脫等:《宋史》卷四八五《黨項傳》,中華書局,1977年,第13999頁。由此可以看出,北宋將西夏治下疆域看作自己統(tǒng)治的一部分,將“西夏之土”只是交給黨項政權管理,所以封賜黨項首領為夏國王、夏國主,而未賜封或者承認黨項首領為夏國皇帝。遼、夏關系依然如此,西夏臣屬于遼是遼夏關系存在基礎。宋、遼達成“澶淵之盟”后,西夏與宋、遼之間的臣屬關系更加確定,西夏對外稱帝必定加劇與宋、遼之間矛盾,破壞宋、遼“澶淵之盟”達成的天下秩序格局,勢必遭到宋、遼雙方的反對和打擊。因此,西夏只能接受稱臣于宋、遼的現(xiàn)實?;诖?,西夏統(tǒng)治者在自己陵墓修建過程中,就需要面對稱臣的現(xiàn)實,不能明顯的僭越君臣有別的禮制,因此在陵寢制度方面采取一系列調整的措施,在陵園規(guī)模和禮儀制度上進行了規(guī)避,使禮儀制度與自身身份相符,以免引起與宋、遼之間的糾紛和沖突。
王陵與君臣關系。通常來講,陪葬帝陵的權利變得與政治動機、榮譽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有效地實現(xiàn)對官僚體系乃至上層社會的控制。“陪陵”制度在唐代興盛一時,尤以唐太宗昭陵最為突出。太宗皇帝在《賜功臣陪陵地詔》中論及君臣關系時,認為“君臣一體,克成中和之治”。②[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卷六三,商務印書館,1959年,第346頁。在這一思想影響下,昭陵陪葬的“功臣密戚”達167座。③昭陵陪葬墓數(shù)目,據1987—1989年,宋德聞等遙感定位結果為188座,但至尚未確定準確數(shù)目。因此,本文這里的統(tǒng)計仍然沿用1972年昭陵文物管理所的調查結論。帝陵的陪葬關系象征了現(xiàn)實政權的權力結構,“功臣密戚”成為國家統(tǒng)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皇權的依靠。從本質上來講,“陪陵”制度就是將朝堂之上的君臣關系以象征方式轉化于死后的墓葬之中,以此來表達現(xiàn)實政治中君臣權力和尊榮的分享。
顯然,西夏陵在這一方面受唐代“陪陵”制度影響,每個陵主墓區(qū)都存在著大量的陪葬墓。初步統(tǒng)計,一、二號陵有65座陪葬墓,三號、四號陵有62座陪葬墓,五號、六號陵有108座陪葬墓,七號、八號、九號陵已知陪葬墓18座。④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夏陵區(qū)管理處:《西夏三號陵地面遺址發(fā)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1頁。陪葬墓分布在陵區(qū)東部和南部,從現(xiàn)有資料來看,陪葬墓墓主人多為王公大臣。陪葬的方位也比較符合陪葬貴族的身份。《論衡·四諱篇》載:“夫西方,長老之地,尊者之位也。尊長在西,卑幼在東。”居南和居東,都是以西夏陵主人為尊,是君臣有別的等級秩序的物化。西夏顯然吸收這一制度,在西夏陵布局中依然體現(xiàn)出這一制度。
王陵見證了東亞文明發(fā)展和互動。西夏陵是西夏文明的見證,也是公元11— 13 世紀東亞大陸各種文明互動的實物見證。宋、遼、西夏并立的時期,處于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東亞大陸上出現(xiàn)了宋、遼、西夏政權并立的局面。西夏作為雄踞西北的割據政權,通過一系列戰(zhàn)爭,打敗了甘州回鶻和涼州吐蕃諸部,控制了河西走廊地區(qū),建立了東臨黃河,西至甘肅玉門關,南到關中屏障六盤山,北抵內蒙古南部的政權。這一地區(qū)是我國古代漢族與游牧民族、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碰撞、交匯地區(qū),是漢族、黨項、回鶻、吐蕃、女真、契丹、蒙古等多民族頻繁進退、角逐和融合之地。而西夏在這里建立長達近三百年的政權,與西夏充分吸收了漢族、吐蕃、回鶻等諸多民族及絲綢之路上流傳來的科技與文化關系密切,促進了多種文明交流。
西夏陵見證、維護和發(fā)展了中華文明的多元性。眾所周知,宋代經濟、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水平達到一個新階段,正如陳寅恪先生所贊 “華夏民族之文化, 歷數(shù)千載之演進, 造極于趙宋之世?!边@種狀態(tài)與宋夏關系緩和,宋、遼、西夏并立有著一定關系。西夏政權建立后,結束了唐末五代以來西北地區(qū)分裂割據的局面,實現(xiàn)西北地區(qū)的局部統(tǒng)一,出現(xiàn)了與宋、遼政權并立的局面。從整個東亞大陸的地理位置來看,西夏處于北宋的西北面,遼處于北宋的北面及東北面,雖然宋、遼和宋、夏之間存在過不同程度的戰(zhàn)爭,但總體上以和平交往為主。面對西夏政權威脅,宋廷通過貨幣、實物和互市的方式達成和平協(xié)議。這樣對北宋政權來說,西夏政權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無序的游牧民族對北宋西北方面構成威脅的問題,若無西夏政權的存在, 北宋在西北方面將面臨諸多無序西北少數(shù)民族力量的沖擊。與此同時,西夏作為草原游牧民族和中原農耕民族的中間地帶,對草原游牧民族南下有著緩沖和阻擋作用,對這一時期農業(yè)文明發(fā)展起到了保護作用,促進了中華文明的多元性發(fā)展。
西夏陵是西夏歷史的見證,承載著諸多的價值內涵。都城與陵區(qū)方位、山與陵關系與布局和陵墓文化元素選擇方面,西夏陵都體現(xiàn)出多元文化融合的風格,在充分吸收中原王朝帝陵文化基礎上,在陵墓細節(jié)方面又保留了自身獨特的一面。西夏王陵的選址、布局,陪葬品和建筑技藝等,都向世人傳遞著一定的意義。王陵與統(tǒng)治中心、王權秩序、君臣關系結合到一起,見證了公元11至13世紀東亞文明發(fā)展和互動,促進中華文明的多元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