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玉翠
【關(guān)鍵詞】 小學生;感恩教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23—0032—01
恩格斯指出:“一個人活著不只是為自己活著,由于一些千絲萬縷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種程度上樂意為別人而活著。”在小學教育階段,感恩教育重點在于把感恩教育具體化、行動化、生活化,在日常工作中,我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促使小學生學會感恩,陶冶情操,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一、感恩教育的途徑
1.利用教科書中蘊含的感恩教育教學資源。實施感恩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是課堂教學活動,老師要充分挖掘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感恩素材,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作用,使感恩教育與課堂教學融為一體,積極主動地引導學生知恩、感恩。小學教材中有關(guān)感恩教育的課文,大多文質(zhì)兼美、朗朗上口,適宜在朗讀中體驗豐富的情感。因此,引導學生朗讀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最佳途徑。朗讀的重點一是直接抒發(fā)感恩情感的句段,如《“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一課,可反復朗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體會對父母的感恩之心;二是突出人物特點的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的語段,如《小抄寫員》一課,反復朗讀有關(guān)敘利奧的心理描寫,體會敘利奧對父母的感恩之心和對家庭的責任感;三是景物描寫細膩的語段,如《山雨》,要抓住描寫山雨的精彩語段,在反復的朗讀中深入意境,體會大自然的神奇,體驗大自然的美麗,從而激發(fā)起敬畏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通過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感恩教育素材,引領(lǐng)孩子們從一篇篇精美佳作中、從一句句優(yōu)美詞句中領(lǐng)悟父母、老師、同學,以及學校、家鄉(xiāng)、祖國對他們無私、博大、深沉、美好的愛,幫助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尋找、捕捉到他們在平常學習、生活中享受到的各種關(guān)愛,從而深深地激發(fā)孩子們的感恩之心。
2.開展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結(jié)合感恩教育,開展“班級是我家”“我是班級小主人”主題班會。在慶?!叭恕眿D女節(jié)時,開展親子教育活動“謝謝您,媽媽”,為父母寫感謝信,自制親情卡。在母親節(jié)來臨之際,開展以“我的媽媽最漂亮”為主題的特色繪畫活動。在清明時節(jié),帶領(lǐng)學生開展“緬懷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掃墓活動。在慶祝“五一”勞動節(jié)上,舉辦以“勞動最光榮”為主題的手抄報展評活動。在教師節(jié),舉辦“老師的愛像太陽”小畫報競賽活動。 “十一”國慶節(jié),舉辦“祖國在我心中”演講比賽等。通過開展一系列感恩教育主題活動,將感恩思想悄無聲息地植入了孩子們的幼小心靈,讓孩子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老師的教誨之恩、社會的關(guān)愛之恩、祖國的培育之恩。
3.家校攜手。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需要家庭與學校之間的密切配合,只有這樣才能取得預期的良好效果。感恩教育從本質(zhì)上講是一種情感活動,因此,教師在進行感恩教育的相關(guān)活動時要做到以情動人、以情感人,增強學生的道德情感。
在開展學校相關(guān)活動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舉辦“小手拉大手”親子互動、感恩勵志演講、感恩征文等活動,以便與家長及時有效地溝通交流,增強家庭與學校之間的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總結(jié)自己在某一時期取得的進步與存在的不足,同時教師向家長傳達學生近期的表現(xiàn),針對學生進步的方面,向家長發(fā)喜報、送賀信,家長也要給予學生表揚,同時也要給予老師感謝。家庭和學校攜手共同對學生實施感恩教育,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感恩教育從點滴做起
1.感恩父母。父母不僅賜予我們生命,還不求回報養(yǎng)育我們成人。教導小學生對父母的辛勤養(yǎng)育要心存感恩。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一定要獨立完成,讓父母省心。在學習中,要自覺完成作業(yè),努力學習,少讓父母對自己的學習操心。在休息的時候,要多幫助父母做家務,要學會對父母說一聲“謝謝”。
2.感恩老師。老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不僅教授學生所需要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了學生做人的道理,正是老師們孜孜不倦的教誨才促使孩子們一天天茁壯成長。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教育學生銘記老師的教誨之恩。
3.感恩社會。我們學習生活的美好校園是國家投資、社會資助建造的,學校不斷地接受國家、社會以及他人的無私關(guān)心和鼎力支持。在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自強不息、發(fā)憤圖強,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對國家都有貢獻的人。
4.感恩大自然。大自然是世界萬物的創(chuàng)始者,一切美好事物都是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最好禮物,要讓學生學會愛護校園、愛護環(huán)境,用心呵護身邊的一草一木,養(yǎng)成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良好意識,從而培養(yǎng)其對大自然的無限感恩之情。
編輯:陳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