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寧
【內容摘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教育要立足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其在“以核心素養(yǎng)為本,推進語文課程深層次改革”一節(jié)中有明確的說明,語文教學“也是提高審美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要讓學生在語言文字運用的學習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自覺的審美意識和高尚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審美感知和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能力”,并強調“ 語文課程應該引導學生自覺選擇和繼承中華優(yōu)秀文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文化精華,積極參與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型文化的傳播和建設”。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文學教育 文學作品教學
在“課程內容”“學習任務群5”中,新課標對文學教育的意義、閱讀教學及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作了具體的要求。新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需要思考中學語文文學教育的重要性,并對閱讀教學(其中包括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進行深層次的探究,從而使文學閱讀教學能夠有進一步的提高,收到預想的良好效果。
一、文學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歷史積淀下來的文化精髓是我們的珍寶,其的教化作用被歷朝歷代所重視?!墩撜Z》對學習《詩經》的重要性多有提及:“不學詩,無以言?!保ā都臼稀罚啊对姟房梢耘d,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陽貨》),曹丕在自己的《典論·論文》也有經典表述:“夫文章,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在20世紀初期,越來越多的文化巨匠與學術大師們都對文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意識到其對國民素質的提升發(fā)揮著不可小覷的重要作用。在《論小說與群眾關系》著作中,梁啟超先生就有明確表述“欲新一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先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小說;欲新學藝,必新小說;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說?!痹凇督逃s感》中,王國維先生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學家。何則?政治家與國民以物質上之利益,而文學家與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精神之物質,二者孰重?且物質上之利益,一時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蔡元培先生的觀點是:“我們提倡美育,便是使人類能在音樂、雕塑、繪畫、文學里找見他們遺失了的情感。我們每每在聽了一首歌,看了一幅畫,一件雕刻,或讀了一首詩、一篇文章以后,常會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四周的空氣變得更溫柔,眼前的對象會變得更甜蜜,似乎覺到自身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偉大的使命。這種使命不僅僅是使人人要有飯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他同時還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還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樂趣,同時更知道了人生的可愛,人與人的感情便不期而然地更加濃厚起來?!?/p>
古今中外的文學著作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濃縮,其包含和傳承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世界優(yōu)秀文化精華,是中國勞動人民和世界人民勞作的智慧結晶。文學作品中,那蕩氣回腸的動人故事,豐富而復雜的真摯情感及博大而深遠的睿智思想,能夠使學生在感受漢語言文學魅力的同時,精神上受到熏陶與感染,潛移默化中有利于高尚品格的塑造和完美人格的養(yǎng)成。所以,這種文學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必須長期有效的開展下去。
二、閱讀及文學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心。也是語文教學的老大難問題,葉圣陶說過“寫作程度有跡象可尋,而閱讀程度比較難捉摸”。20世紀70年代,呂叔湘先生就曾對當時的語文教學表達過不滿,他主要是針對語文教學中閱讀數量少、速度慢、效率差的情況來講的。
因此,對于閱讀教學,應在教學目標,過程等方面加以研究并落實。
1.設立適當的閱讀教學目標
要提升閱讀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首先要設立適當的教學目標。適當的教學目標,包括直接目標、間接目標及潛在目標。直接目標是指提高閱讀各類題材文章的能力;間接目標是指提升閱讀思維并分析的能力;潛在目標是指培養(yǎng)高尚的品格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等。
2.重視閱讀教學過程
堅持內外互動,也就是實現(xiàn)閱讀消化吸收能力與閱讀表達能力雙提高,既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速度,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鑒賞能力,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和閱讀運用能力。
3.閱讀教學的策略探究
(1)由于讀物品種繁多,質量的差別和閱讀時間的有限,應提倡定向擇優(yōu)的選讀,對中學的課外閱讀要加指導,做到擇真而讀,擇善而讀,擇美而讀。
(2)針對有閱讀偏好的學生,具體是指只閱讀自己感興趣的題材或讀物,對那些自己不感興趣或者較難理解的文言文與科技文章等一律屏蔽,對這樣的學生要堅持引導為主,兼顧興趣與需求,逐漸提升閱讀能力。
(3)為避免“庖丁解牛,不見全牛”,在讀文教學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同時適當淡化形式的分析,側重發(fā)揮意會性閱讀的優(yōu)勢。
(4)強化誦讀,注重積累。青少年時期處于人類生長發(fā)育黃金時期,身體的各項機能都處于上升期,記憶力處于最好的時段,要充分利用這個生理優(yōu)勢,采用朗讀涵泳閱讀方法,多背誦一些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篇章段落,增加文化知識的儲備量。
其他策略還在質疑問難的攻讀,勤于表達的寫讀,知行統(tǒng)一的活讀,一目十行的快讀等等。
4.改革教學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強調教師的主體地位,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學生被動的接受這灌輸來的知識,教學效果并不理想。要想提升教學效果,必須改革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在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前提下,建立班級閱讀長效機制,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讀,并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給予學生更大的個性發(fā)展空間。
5.把現(xiàn)代的教學手段運用于閱讀教學
在網絡信息時代飛速發(fā)展的新形勢下,閱讀教學應該充分運用現(xiàn)代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等,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們在享受圖、聲并茂的閱讀教學中,提高閱讀的效率。
針對具體的文學作品,如何開展有效的閱讀教學,我們有如下幾點看法:
1.加強誦讀,以“導”為主
新大綱非常強調文學作品尤其是古代文學作品的誦讀。其中具體要求是“適當誦讀古詩詞和一些淺顯且容易的文言文”,“適當背誦一些名篇佳作”,并為學生們提供了一些參考背誦篇目。文學作品的教學,既要注重引導學生認真、細致的研讀文學原著的基礎上,深刻、正確理解作品,又要盡可能啟發(fā)學生閱讀后的心得與體會,促使學生全面理解作品的基礎上有更深層次的收獲。當然,這就對教師的文化修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也是一桶水與一碗水的關系。
文學作品的教學如何把文學作品的精髓講解到位,讓學生們理解的深刻、透徹,從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要靠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歸納,但有一點一定要明確,那就是必須以導為主,重在“導讀”,而不能以教師的分析講解為主,換句話說,就是讓學生多自讀文章,“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學生在多次閱讀中,理解和領悟會更多、更深刻,而不用單純依靠教師的析,包括賞析、淺析,試析之類。
2.從品味語言入手
中學語文教材中的文學作品教學,決不能僅僅停留在文學欣賞的層面上,而應該把這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學作品當作學習語文的好材料。也就是說,文學作品的教學要從賞析語言開始。欣賞文學作品,要從品味作品使用的語言來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而品味語言又要在深刻理解語言的基礎上進行,不能從字面意思生硬理解,古代作品也是如此。劉勰在其《文心雕龍》作品中有感:“綴文者情動而辭發(fā),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比~圣陶在《文藝作品的鑒賞》中也說:“鑒賞文藝的人如果對于語言文字的意義和情味不很了了,那就如入寶山空手回,結果將一無所得……,文藝鑒賞還得從透徹地了解語言文字入手。這件事看似淺近,但卻是最根本的。根本沒有弄好,任何高妙的話都談不到?!比绾巫寣W生從作品語言切入,到達理解作品的內涵和意境的層次,依據文學作品與教師的個體差異,答案是不確定。就拿有難度的古代詩歌教學來說吧,首先,要求學生對詩歌進行熟讀,整體上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其次,引導學生對一些重點字、詞、句進行細細的品讀,并結合時代背景加以分析,推敲出其的用意及表達出的美感。經過宏觀的閱讀與局部的賞析,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境、情感等,就會慢慢的了然于胸了。
3.重在積累、感悟和熏陶
俗話說“文生于情”,任何文學作品都“有血有肉”,傾注著作者的真情實感?!渡袝分姓f:“詩言志,歌詠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悖論,神人以和。”《毛詩正義·詩大序》中說:“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從中可以看出,許多的優(yōu)秀文學作品表達的思想感情都是真切、感人的。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不僅充分的表達了作者的情感,還體現(xiàn)了作者優(yōu)秀的文學修養(yǎng)。高中第三冊新教材的選文,比以前的選文質量更高,在感情、審美及內涵方面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學生閱讀這些作品,再經過積累、感悟和熏陶過程,對個性培養(yǎng)和人格的健全都是有益的。
在文學作品的教學中,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能夠深刻理解,并能夠引起情感共鳴,是對教師文學修養(yǎng)的基本要求。在引導學生體會作品中的情感之前,教師首先要對作品有深刻把握。教師如果沒有正確的審美觀、價值取向,就不能正確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也就不能給予學生閱讀上的正確引導。如《沁園春·長沙》中作者那種民天下為己任的歷史使命感,韓愈《祭十二郞文》中流露出的人倫至情,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高傲人格,如果作者只是泛泛而讀,很難設想在導讀過程中會起到多的大的作用。
4.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的源泉?!币话阏f來,任何文學都是虛構的、都需要想象。文學作品鑒賞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有利的。作者在文學作品中的表達,不可能淋漓盡致,往往只是提及或者是點撥,要深刻理解就需要讀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法朗士說:“讀文學作品是一種靈魂的探險?!睂ξ覈墓旁娫~來說,如果只理解字面意思,不去發(fā)揮想象力,就會對整首詩理解片面或者是理解徹底錯誤。在刑偵工作中,很多刑偵專家能夠依據腳印推斷出嫌疑人的大致年齡、體態(tài)等,這就是所謂的還原工作,而讀者讀文學作品,也要培養(yǎng)這種還原能力,對文學作品的全面、深刻理解是有益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樂觀地斷言,只要我們能夠扎實地做好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就一定能切實落實大綱的有關要求和規(guī)定,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但我們同時也看到,新大綱新教材對語文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通曉具有中國特色的閱讀學原理,諳熟閱讀技能,使自己不僅成為紙本閱讀、屏幕閱讀、網上閱讀的高手,而且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能夠駕輕就熟,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29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