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梅
(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匯學校,江蘇蘇州 215000)
親子閱讀是親子之間的一種互動閱讀的形式,屬于早期閱讀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親子閱讀,家長與孩子之間進行精神層面的溝通交流,對于家長與孩子理解的加深有著深遠的意義,同時還能幫助孩子樹立起自信心,提升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夠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有利于促進兒童的身心以及思想道德的健康發(fā)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中融入親子閱讀,能夠有效的補充小學語文教育,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成效。然而大部分家長目前都沒有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忽略了家庭對于孩子的重要影響,對閱讀的目的也存在著一定的誤解,認為閱讀的目的在于學習和掌握相關(guān)的知識,而教師在閱讀中有著絕對的權(quán)威,與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合作。因此,小學低年級教師要根據(jù)小學生的認知能力與情況,合理選擇親自閱讀書籍,并引導家長積極的參與到親子閱讀中,不斷提升親子閱讀的質(zhì)量,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小學時期雖然是學生進行學習的初級階段,但這個時期卻是學生打好基礎的關(guān)鍵時期,新課程標準也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很多家長不愿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而只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學生所有課后的時間都用來做各種練習。很多小學生對于寓言故事以及童話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然而家長卻認為這些書籍屬于課外書,看這些書會對孩子的學習產(chǎn)生很大的干擾,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只讓孩子看作文書,不允許看這些課外書籍,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沒有充足的閱讀時間。長此以往,小學生的知識來源僅僅局限于課堂,閱讀量很難得到有效的擴充,因而導致學生的眼界難以得到拓展,不利于學生往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此外,目前新媒體的廣泛普及,導致兒童存在閱讀口味快餐化的問題,新媒體也對學生的閱讀產(chǎn)生了很大的沖擊。
語文教學目標的人文性一直以來都被忽略,其工具性與人文性也被割裂開,這都使得人們誤解了語文閱讀教育,沒有充分認識到語文閱讀的重要性。人們往往只重視淺層次的知識學習和積累,認為語文科目的基本屬性是工具性。因而很多家長都會讓孩子將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字詞聽寫以及字典查閱上。教師在強調(diào)語文教學工具性的同時,也在呼吁“人文回歸”,依舊傾向于工具性,因而造成了語文閱讀教學缺乏人文底蘊,弱化了人文價值。人文精神是一種自覺的、超越的、自由的精神,它是人們對萬物以及自然的超越。閱讀教學不僅能拓展學生的知識儲備,還能幫助學生形成人文精神。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審美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積極的意義,提倡尊重人、尊重生命、尊重個性。家長可以通過一則寓言、一本科普書籍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探索世界的興趣。
人們普遍認為,學校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而家庭則是給予學生關(guān)愛與溫暖的港灣。而語文資源滲透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因此,必須進行語文學習體系的建構(gòu),對語文學習的渠道要進行積極地拓展,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引導學生接觸到更多、更廣泛的文化知識。就目前的教育情況來看,家庭和學校往往屬于兩個對立的陣營,教師與家長之間也缺乏深入的溝通。教師能夠?qū)崿F(xiàn)課內(nèi)資源的充分利用,然而課外資源往往顧及不全面,家長也沒有在課外積極配合教師,因而導致了教學資源的大量浪費。此外,不同家庭的學生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經(jīng)驗也是不同的,良好的學習體驗與經(jīng)驗很容易被遺忘,難以充分發(fā)揮出功能,因此,我們要對新的教育方式進行積極地探索,在提升親子教育質(zhì)量的基礎上,還能使教師利用親子教育來推進教學活動的開展。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只有對一件事物感興趣,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很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學效率也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興趣的激發(fā)。小學低年級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較薄弱,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各種生字、陌生的詞句,閱讀效率較為低下,長此以往很容易對閱讀失去耐心,對于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是十分不利的。
因此,教師與家長要進行密切的配合。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與學生身心特征相符合的課外書籍,家長要在孩子閱讀之前先瀏覽一下文章,提前引導孩子預習生字,這樣孩子的閱讀就會更加順利了,有利于幫助孩子樹立閱讀的信心。家長要重視孩子興趣的培養(yǎng),對于孩子的興趣,家長應當鼓勵和支持,通過興趣調(diào)動孩子的閱讀積極性,久而久之,良好的閱讀習慣就養(yǎng)成了。當孩子完成閱讀之后,教師要及時與孩子進行交流,認真聆聽孩子的看法與觀點,并對其進行補充和延伸,這樣沒經(jīng)過一次閱讀,孩子就會有不同的收獲與體驗。這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都是很有幫助的。
很多家長通常不知道怎樣挑選親子閱讀的書籍,這就需要教師與家長加強溝通,結(jié)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推薦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同時要保證,所選擇的書籍需要與教學目標相適應,例如《小學閱讀朗讀讀本》、《唐詩三百首》等書籍就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家長要帶領孩子多進行閱讀,朗讀、背誦文章,為今后的學習積累大量的知識。
教師在向家長推薦親自閱讀書籍的時候,還要對孩子的興趣以好奇心進行深入的考慮,對語文教學的深度要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同時還要認識到,親子閱讀的目的不在于學生學習了多少,而在于通過親子閱讀,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因此要將學生的興趣作為書籍選擇的一項重要參考,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目的。書籍的內(nèi)容也應當是豐富多樣的,例如童話故事、漫畫、兒歌等,都可以選擇。
在挑選親子閱讀書籍的時候,可以挑選一些圖片文字兼具的書籍,這對于孩子閱讀興趣的激發(fā)十分有幫助,同時圖畫能夠輔助孩子更好的理解文章,從而使閱讀難度有效的降低,有利于樹立孩子閱讀的自信。此外,還可以選擇一些貼近于孩子生活的書籍,加深孩子的認知和理解。選擇正確的書籍,能夠大大提升閱讀的效率和質(zhì)量,因此在選擇書籍的時候,還要分析書籍可能會對孩子產(chǎn)生的影響。
要想促進親子閱讀質(zhì)量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將親自閱讀和親子活動結(jié)合起來,通過活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寓教于樂一直以來都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式。將教學內(nèi)容融入到各種活動中,能夠?qū)W生的學習積極性快速的調(diào)動起來,有利于提升教學的質(zhì)量。大部分家長在引導孩子進行閱讀的時候,往往不知道以怎樣的方式開展,導致親子閱讀存在“虎頭蛇尾”的現(xiàn)象,一開始滿懷熱情,積極思考教育孩子的方式,而時間一長,就失去了興趣。還有一些家長忙于工作,導致親子閱讀難以順利的開展。家長和孩子要選擇良好的親子閱讀方式,同時還要不定期轉(zhuǎn)變親子閱讀的方式,通過開展一些小活動來增添親子閱讀的趣味。
3.3.1 全家參與,開展角色扮演活動
家長與孩子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中,如果一些文章中的人物對話以及故事情節(jié)較多,則可以動員全家人共同開展一些小活動。對故事中的相關(guān)人物進行角色扮演,將故事情景再現(xiàn)出來。通過這種活動,不僅對于孩子的學習和記憶很有幫助,也使整個閱讀過程充滿了樂趣。因此要經(jīng)常組織這樣的活動,能夠增進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提升孩子學習的成效以及綜合能力,家長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放松身心。
3.3.2 開展家庭故事會
家長和孩子平時還可以發(fā)揮自身的想象力,脫離書本,編一個故事,最后由家庭成員投票,票數(shù)最高的故事獲勝。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于孩子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很有幫助,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促進其記憶力以及表達能力的提升。并且投票評選的過程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上進心,這對孩子的成長與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意義。
3.3.3 講睡前故事
在孩子晚上睡覺前,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個故事。小學生很容易缺乏安全感,如果在小學生睡覺的時候家長在身邊將一些溫馨的故事,能夠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對于孩子的健康發(fā)展很有幫助。此外,家長通過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能夠加深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有利于增進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總而言之,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處于啟蒙階段,將親自閱讀融入到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中,對于小學生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對親子閱讀形成正確的認識,充分了解到親自閱讀的重要性。親自閱讀對于孩子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還能引導孩子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促進孩子表達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家長要通過親子閱讀,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增加與孩子之間的溝通,為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好基礎。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探究,能夠引起家長對親子閱讀的重視,最終促進小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