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銘 基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香港)
司馬遷《史記》自書成以后,得其外孫楊惲于宣帝時宣布其書,始告流傳。然而,較諸班固《漢書》而言,時人對《史記》之研究實在有限。此因《史記》書成以后,時人或稱之為“謗書”,且十篇有錄無書之說,更可能出于武帝之刪削。因此,漢魏六朝以至唐代初年,《史記》之研究較諸《漢書》實有所不及。此中所言研究,包括《史記》各本、注釋等。清人趙翼嘗言唐代初年三大顯學,一曰三《禮》,二曰《漢書》,三曰《文選》。最可概括《史記》研究有所不如《漢書》,其論《漢書》云:
次則《漢書》之學,亦唐初人所競尚。自隋時蕭該精《漢書》,嘗撰《漢書音義》,為當時所貴。包愷亦精《漢書》,世之為《漢書》學者,以蕭、包二家為宗。劉臻精于兩《漢書》,人稱為漢圣。又有張沖撰《漢書音義》十二卷。于仲文撰《漢書刊繁》三十卷。是《漢書》之學,隋人已究心。及唐而益以考究為業(yè)。顏師古為太子承干注《漢書》,解釋詳明,承干表上之,太宗命編之秘閣,時人謂杜征南、顏秘書為左丘明、班孟堅忠臣。其叔游秦先撰《漢書決疑》,師古多取其義,此顏注《漢書》,至今奉為準的者也。房玄齡以其文繁難省,又令敬播撮其要,成四十卷。當時《漢書》之學大行,又有劉伯莊撰《漢書音義》二十卷。秦景通與弟暐皆精《漢書》,號大秦君、小秦君。當時治《漢書》者,非其指授以為無法。又有劉納言亦以《漢書》名家。姚思廉少受《漢書》,學于其父察。思廉之孫班,以察所撰《漢書訓纂》多為后之注《漢書》者隱其姓氏,攘為己說,班乃撰《漢書紹訓》四十卷,以發(fā)明其家學。又顧允撰《漢書古今集》二十卷。李善撰《漢書辨惑》三十卷。王方慶嘗就任希古受《史記》《漢書》,希古遷官,方慶仍隨之卒業(yè)。他如郝處俊好讀《漢書》,能暗誦。裴炎亦好《左氏傳》《漢書》。此又唐人之究心《漢書》,各稟承舊說,不敢以意為穿鑿者也。[1]141
趙氏所言最可概括六朝、唐初《漢書》之盛況。據(jù)其說,此時以三禮、《漢書》、《文選》為三大顯學,遍及經部、史部、集部,而《史記》不在其中。
《史記》乃中國古代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載錄三千年史事于一書,上起黃帝,下訖漢武帝年間,全書有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計有一百三十篇。自宋代以后,撰史求通史之風,加之以古文運動之勃興,《史記》漸見重要。明清以降,研治《史記》者代不乏人,至近世猶然。
學者研究《史記》,從不同角度入手,包括司馬遷之生平、《史記》體例、各篇旨意、《史記》版本、??薄⒆⑨?、評點等。就現(xiàn)有研究觀之,諸如文獻學、文學皆有之,呈百花齊放之狀。
香港地處中國邊隅,自20世紀以來,專上院校教師即成《史記》研究之主力。1949年之后,國學研究在南來學者推動之下,成為傳統(tǒng)與西方學術思維結合的一支新勢力。就《史記》研究而言,因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如版本學之類需要大量善本為基礎,此等研究在香港地區(qū)只能闕如。反之,香港地區(qū)之《史記》研究大多著重經典之重讀,以及利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審視過去學者的解讀。另一方面,學術研究薪火相傳,香港地區(qū)的專上院校有開設“史記”科目,并以此培養(yǎng)《史記》研究的人才。因此,香港地區(qū)的學位論文題目,包括本科、碩士、博士論文等,多涉及《史記》。
本篇之撰,以香港地區(qū)所見各類型的《史記》研究材料為據(jù),闡述當中研究概況和重點,以補《史記》研究史上過去未被關注的一隅。所謂《史記》研究與傳播在香港,有數(shù)項重點需要事先說明。第一,本文標題所謂“香港”者,遍及香港學者在其他地區(qū)發(fā)表與《史記》相關的論文。第二,各地學者在香港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成果,以及在香港出版與《史記》相關的書刊,亦包括在內。第三,本文所論旨在言其大概而不求全,以分析《史記》研究的大概情況為標的。第四,《史記》在香港專上院校的教學情況以及民間傳播,所重亦在其概況而不在求全。
香港位處中國南端,乃屬邊緣,自古以來人跡罕至,更遑論傳統(tǒng)文化的推廣與宣揚。然自19世以來,中西交往日益頻繁,而香港在19世紀中遭清廷割讓英國,此地亦因此成為中西文化匯聚交流之一隅。提倡國學者,多以傳統(tǒng)儒家經學為核心。國學在香港亦可從儒家文化說起。
自1949年以后,不少新儒家知識分子移居香港,其中包括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等。他們在香港的《民主評論》九卷一期共同署名發(fā)表了一篇宣言,名為《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此文不但向世界昭告中國文化不滅的信息,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和事物都發(fā)生在香港,代表了南來知識分子對國學在香港的貢獻。
1949年,錢穆、唐君毅等南來學人南下香港,為的是興學育才、弘揚中國文化、延續(xù)中華文化于海外的志業(yè)宏愿。在南來學人中,錢穆、唐君毅到達香港后,懷著為中國文化延續(xù)命脈的精神,在“手空空,無一物”的艱難困苦下,興發(fā)“千斤擔子兩肩挑”的豪情,在香港創(chuàng)辦了新亞書院,在香江筑起了一座弘揚中國文化的長城。在錢穆、唐君毅等新亞創(chuàng)辦人及其同道的學術和精神感召下,培育的一批流亡和本地青年,薪火相傳,對香港人文教育和儒學發(fā)展做出了重大貢獻。新亞書院的重要學者,還包括曾為民國政府教育部門官員的吳俊升、書法家曾克端、歷史學家左舜生、甲骨文專家董作賓、國學家饒宗頤、羅香林等。陳來說:“熟悉現(xiàn)代新儒家歷史的人都知道,香港是其重要舞臺之一。直至今日,儒家在香港仍香火不斷?!?陳氏在2017年6月23日在《香港新儒家》新書研討會發(fā)言)1959年,新亞接受香港政府的建議,改為專上學院,參加統(tǒng)一文憑考試,同時接受香港政府的補助。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成立,由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lián)合書院組成。新亞成為成員書院,1973年遷入沙田馬料水的香港中文大學以迄至今。
在香港的專上院校里,中文學報如《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文大學,1968年創(chuàng)刊)、《東方文化》(香港大學,1954年創(chuàng)刊)、《饒宗頤國學院院刊》(香港浸會大學,2014年創(chuàng)刊)、《人文中國學報》(香港浸會大學,1994年創(chuàng)刊)、《嶺南學報》(嶺南大學,1999年復刊)等,皆載有與《史記》研究的論文,鉆研既精且深。本文所討論的學術論文,大多來自此等刊物。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彼^“知人論世”,討論《史記》之前,必先論述司馬遷之生平。在香港出版的《史記》論著,多有論及司馬遷之生平事跡,使讀者在研讀《史記》以前,可有適切的背景資料。例如季鎮(zhèn)淮先生的《司馬遷(大家小傳)》(香港中華書局2002年版),在中國內地早在20世紀50年代已告出版,實乃以評傳體形式撰寫的司馬遷生平資料。2002年,香港中華書局將此書重印,香港讀者因此得見大家手筆。
司馬遷能成《史記》之編撰,與其親身游歷關系密切,程萬里《司馬遷的旅游與創(chuàng)作》討論太史公旅游與創(chuàng)作的關系。[2]司馬遷游歷非常豐富,據(jù)《史記·太史公自序》所言:“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于是遷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盵3]3293其中所謂“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對其編撰孔子事跡至為重要。在《史記·孔子世家》里,特別指出自己曾經親臨孔府與孔廟?!坝嘧x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盵3]1947梁啟超云:“司馬遷作《孔子世家》,自言‘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低徊留之不能去焉’。作史者能多求根據(jù)于此等目睹之事物,史之最上乘也?!盵4]59-60指出司馬遷撰寫《孔子世家》之資料來源。張大可指出司馬遷用多種途徑搜求史料,其中《孔子世家》所言“車服禮器”,即屬“文物與圖象”一類。[5]150由是觀之,實地實物考察構成司馬遷考證孔子生平重要一環(huán)?!洞呵铩纺讼愀勖褶k的文史傳記雜志,程氏此文刊載其中,可見其帶有傳記性質。
司馬遷生活于西漢初年,其時學術尚未定于一尊,有先秦諸子學風之遺。因此,探討太史公在《史記》所反映的思想亦是研究的重點。劉偉民《司馬遷思想研究》分為十二部分,第一部分說明司馬遷在中國文化思想史上之地位,第二部分概言《史記》之基本狀況,此下第三至第六部分析論司馬遷之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思想,第七至第十二部分則宏觀討論司馬遷之歷史觀、政治觀、經濟觀、社會觀、倫理觀、神道觀等。[6]此文撰寫時代稍早,未有嚴格遵守現(xiàn)代學術論文之規(guī)范,通篇未見注解,讀者在翻檢其所引《史記》原文略有困難。
有關司馬遷生年之討論,聚訟不休,蒙傳銘《司馬遷生年問題之重新商榷》即就鄭鶴聲《司馬遷年譜》所載六種說法加以評騭,指出唯有漢景帝中元五年(前145)說,以及武帝建元六年(前135)說較為可信。在詳細考證以后,總之以景帝中元五年說為可信,所列證據(jù)甚豐,為司馬遷生年考證之要文。[7]
《史記》一書博大思精,全書綜合加以討論者亦不乏其人。綜合討論《史記》之著述,內容多包括司馬遷生平事跡、《史記》體例、各篇概要、文學特色等。至于通讀《史記》全書,為其評點、讀法等撰文者亦有之。
前文嘗提及國學傳播與香港中文大學的關系,而香港中文大學最早期的三間成員書院,包括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lián)合書院,皆有不少國學大師在其書院刊物上發(fā)表《史記》鴻文。三所書院分別出版《崇基校刊》《新亞書院學術年刊》《聯(lián)合書院學報》,為當時刊載相關論文的園地。潘重規(guī)《史記導論》分成八個章節(jié),包括《史記》之體制、記事的開端和截稿、材料來源、采用稿件的譯述工作、采訪工作、插圖、短評、發(fā)刊詞等,指出《史記》如同現(xiàn)代社會的報紙,其言:“新聞紙是當前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紀錄,歷代的史書是過去人類社會一切活動的紀錄。二者記載的對象可說是完全相同,因此二者的性質也應該是相同?!盵8]1-2“我們詳細研尋分析之后,將會發(fā)覺《史記》不是附屬于某一朝代的史書,而是大公無私站在全民立場的一部最早的中華民族的通史。它有中華民族最公正翔實的報道,它是中華民族心靈活動的結晶,它將永遠和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靈共同存在!”[8]3全文撰寫角度新穎,結合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角度,能為讀者指示入讀《史記》之途。
鐘應梅《史記讀法》乃其就《史記》“選其精要,撰其讀法”,并“刊布一二”之文。[9]12全文就《秦始皇本紀》和《平準書》做討論,以小見大,揭示細讀《史記》之門。如在讀《平準書》時,指出“篇中往往隨敘事而著因果,見得失”[9]14。 然后列舉篇中例子,以見司馬遷文字的前后呼應。如此讀法,實上承宋明以來的評點傳統(tǒng),而更呈豐富多彩。
《史記》一百三十篇之篇目,前人雖有論述,但多為單篇短文,不成系統(tǒng)。劉偉民《史記一百三十篇篇目的研究》 嘗取之細加鉆研,加以發(fā)揮。此文五十余頁,洋洋灑灑,最后謙言全文乃“僅從人民不留意的篇目去研究,已有這么多的發(fā)現(xiàn);如果再從《史記》‘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的內文去探討,則我們將有更大的收獲,當是無疑的”[10]51。 劉氏云:“司馬遷的《史記》,不論從任何角度看,誠然是有組織的,有聯(lián)系性的,而不是雜亂無章的。就拿卷前的篇目來說,其對標題的擬訂,條目的排比,名號的稱謂,編列的次序,無不經過深思熟慮,雖一名一字,都不隨便茍且,充分表現(xiàn)謹嚴精核,井然有序的精神?!盵10]10全文即以此為思路,探討《史記》編排的旨意。
至于《史記》綜合研究專著方面,首推汪春泓《史漢研究》。[11]此乃汪氏歷年研究《史記》《漢書》及漢代文學思想的論文結集。作者認為《史記》《漢書》之類經典文本的寫成,必然融匯編著者進入特定語境的復雜因素,考究這些因素及相互之間關系,對于揭示文本深層蘊涵,意義非凡,可為中國敘述學研究,提供借鑒。本書考定,署名班固的《漢書》,實際上與劉向、劉歆父子有不解之緣,在傳主遴選、褒貶評價諸方面,《漢書》均與劉向、劉歆父子有直接的關聯(lián),一部《漢書》圍繞楚元王后人在前漢之遭際,尤其以劉向、劉歆父子為中心,來記載前漢政治斗爭,此令后世對于前漢歷史、文化等了解,受到很大局限。出于對《漢書》撰成實情的認識,本書具體研究了劉向、劉歆父子學術和論政的特點,以此切入,又具體探究朱買臣、蘇武各傳寫作,深入探究其背后的用心,對認清武帝及政治實質大有裨益。
《史記》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篇旨各有不同,旨趣相異。在香港地區(qū)《史記》研究之中,以分篇研究最多,以下摘取數(shù)篇略做介紹。
楊勇《讀史記伯夷列傳》雖然是一篇短文,只有一頁,然據(jù)其所指出:“《史記·伯夷列傳》是一篇比較難讀的文章?!盵12]歷代學者亦多認為《伯夷列傳》有其難以明白的地方。此文將《伯夷列傳》分為五段,并每段細意分析,以見彼此呼應處。本文之末復言:“《伯夷傳》文義艱深,言者不同,特為諸生發(fā)之如此。并當參考徐復觀論《史記》(見《大陸雜志》五十五卷五期),王叔岷《史記·伯夷傳》斠注(《新社學報》創(chuàng)刊號),曲穎生《論〈伯夷傳〉居首之原因》(見《大陸雜志》十二卷三期),錢鐘書《管錐編》頁三〇五,以及日人瀧川資言《史記會注考證》,韓愈《伯夷頌》?!盵12]3此文形式上雖非嚴格的學術論文,但仍列出參考資料,態(tài)度可取。
胡詠超《〈史記·封禪書〉征指試析》討論“封禪”二字之讀音與義蘊。文中援引方苞《書封禪書后》、洪頤煊《釋封禪》、章太炎《檢論·原教》等說,分別闡述《封禪書》之深意,最后胡氏指出,“方、洪二氏之說,為初讀《史記·封禪書》者之助。至于太炎先生之論,尤足為好學深思者窮其深詣之資也?!盵13]90
《史記》一百三十篇,末篇為《太史公自序》,乃司馬遷歷述祖先,以及表明何以撰史之文。許亦群《讀〈史記·太史公自序〉札記》以讀書心得的形式,分析《太史公自序》微旨之所在,又因此篇乃《史記》一書之綱領,故本文更能揭示司馬遷撰史之用心。[14]
香港地區(qū)不少刊物接受中英文投稿,此特彰顯其作為國際城市的形象。吳淑惠發(fā)表在《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的《史記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之研究》即其例。[15]此文參考新舊材料,綜合比較中西學者的觀點,嘗試從古今中外有關《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作者的討論、表的形式和內容(尤其是倒書與提欄)、漢代的官僚爵制度與權力的遞嬗等方面做一深入探析。該文也利用近年來出土的漢簡,給表十的外形、格式與保存方式提供新的詮釋?!稘h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是《史記》十表中六個記錄封爵表的最后一個,記錄了漢代政府行政機關中最高的三個職位——將軍、宰相和御史大夫,逐一分析表格內表現(xiàn)漢興以來一百八十六年的上層中央政府機關人事制度的興廢迭代。
自《史記》和《漢書》書成以后,因其編撰性質相似,所載史事又多有重復,比較二書者即代有其人,香港地區(qū)的學者亦不例外。
香港乃世界金融城市,結合傳統(tǒng)文化與經濟社會的關系成為弘揚國學之一途。秦名揚《從史記漢書的貨殖意識看,中國經濟思想的歧途》篇幅不長,卻以《史記·貨殖列傳》與《漢書·貨殖傳》為例,討論中國經濟思想所走的異路歧途。[16]考諸《史記》與《漢書》,司馬遷與班固二人對于經濟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漢書》看似襲取《史記》,二者皆有討論貨殖的篇章,然而司馬遷最為厭惡國家與百姓爭利,此與班固無特定取向大相徑庭。
著名學者徐復觀曾在香港新亞書院任教,著作等身,嘗于《新亞學報》上發(fā)表《史漢比較研究之一例》。[17]此文亦見于徐氏《兩漢思想史(卷三)》。撰寫此文之因由,徐復觀云:“為把握漢代史學思想,在《論史記》一文后,應當有《論漢書》一文。但我感到,與其將兩書作平列式的研究,不如將兩書作對比式的研究,更能顯出兩書的特性,并且對史學在專制政治下,向何種方向演變,或可因此而能得到更大的啟發(fā)性?!盵18]459因此,本文乃站在《漢書》的角度而出之,以《漢書》如何襲取《史記》之資料,以及兩書在史學精神的異同為線索而加以討論。然后,徐復觀取本紀、表、書、傳等各體為例,并舉二書篇章詳加比較。最后,更取出二書的文字比較其優(yōu)劣。
潘銘基嘗撰有數(shù)篇文章,從不同角度比較《史記》與《漢書》。潘銘基《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漢書〉標點異同舉隅》抽取十個例子,以見同為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文字相同而標點互異的情況,并分析何者較是。[19]據(jù)二書的出版說明所言,《史記》乃由顧頡剛等負責點校,而《漢書》則由傅東華等負責。由于溝通不足,造成文字相同而標點互異。今北京中華書局重新點校二十四史,《史記》與《漢書》皆在此列,其中《史記》點校修訂本已于2014年出版,當中標點有問題處已大多修訂更正。又,潘銘基《〈史記〉〈漢書〉互見部分避諱情況研究》采用互見文獻勘正之法,對讀《史記》《漢書》,以兩漢諸帝名諱為例,討論兩書之避諱情況。避諱之俗起于周,成于秦漢,盛于唐宋,延至清末。據(jù)前人學者所論,避諱之法多達七八種,包括代字、易體、改讀、缺筆置換、空字省文、拆字分析、標識夾注、稱字更名等。時代愈后,避諱之法愈加繁復。若就兩漢而言,倘遇帝王或尊長名諱,則以代字之法最為普遍,亦最見周密??甲C避諱字于文獻研究具有極大價值。陸費墀云:“避諱興而經籍淆,漢唐以來指不勝屈,宋人尤甚。”陳垣亦指出避諱之“流弊足以淆亂古文書”,二人所論皆是。[20]又,潘銘基《〈史記〉〈漢書〉關系新議》指出司馬遷《史記》載錄五帝至漢武三千年史事,勒為一書,共五十二萬多字,開紀傳體史書之先。班固《漢書》約八十萬字,記前漢一代史事,其中漢高祖至武帝太初以前,內容多據(jù)《史記》。今考《漢書》參考《史記》之篇章多達六十一篇,因此,《史記》《漢書》對讀自《漢書》書成以后屢有出現(xiàn)?!妒酚洝烦蓵院?,流傳不廣,甚至因“微文刺譏”而號為“謗書”。至于《漢書》,極載漢之盛德,傳習者眾,評價似與《史記》迥異。其實,二書內容相同之處甚多,何以一為“謗書”,一為歌功頌德之文?據(jù)二書互見之文,可見其中之《春秋》筆法,以及班固《漢書》之史家精神與微言大義。[21]
《史記》在東漢已有注釋,據(jù)司馬貞《史記索隱·后序》云:“始后漢延篤乃有《音義》一卷,又別有《章隱》五卷,不記作者何人,近代鮮有二家之本?!盵3]后序9準此,《史記》在漢代只有兩種注釋,分別是延篤《史記音義》,以及無名氏《史記音隱》。在今所見《史記》注釋之中,以裴骃《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jié)《正義》最為重要,至宋人將其合刻,稱之為《史記》三家注。后世研究《史記》注釋者,亦以三家注最火,香港地區(qū)亦不例外。 黃坤堯鉆研《史記》三家注極深,撰有不少相關論文,其中包括《〈史記〉三家注異常韻母及聲調之考察》[22]《史記三家注異常韻母及聲調之考察》[23]《〈史記〉三家注的重紐現(xiàn)象》[24]等。以《〈史記〉三家注異常韻母及聲調之考察》一文為例,此篇博采《史記》三家注各家讀音與《廣韻》比較,以黃侃四十一聲紐為準,得異常聲紐三百六十六條。此文將《史記》三家注之異常聲紐歸納為八類,即唇音、舌音、牙音、喉音、齒音、又舌齒相通者、牙喉相通,以及其他。此中清濁不同者共有一百零二例(約占28%)尤值得注意,或與方言現(xiàn)象相關。
《漢書》在武帝以前文字,悉據(jù)《史記》。因此,注釋《史記》者有資取《漢書》,反之亦然。潘銘基《司馬貞〈史記索隱〉引用〈漢書〉顏師古注研究》即以互見文獻為線索,討論司馬《索隱》襲取《漢書》顏注之情況,以及二人注解相異時之優(yōu)劣。[25]55-99
今天,《史記》除了有不少注釋本、白話翻譯本以外,更有英譯本。美國漢學界的《史記》譯本,首推華茲生(Burton Watson)的譯本。他在1961年初版的英譯《史記》,名為RecordsoftheGrandHistorianofChina(TranslatedfromtheShihChiofSsu-maCh’ien,inTwoVolumes),共翻譯了六十五卷《史記》,是美國第一次對《史記》作的大型翻譯。葉鑒天《倪豪士〈史記·項羽本紀〉英譯指瑕兩則》針對倪豪士本在《項羽本紀》“稍稍”,以及“止壁河內”之“壁”,以為倪豪士在二處之英譯均有誤。[26]
香港地區(qū)最重要之《史記》工具書編纂,首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漢達文庫”之檢索系統(tǒng),此中包括《史記》在內,可減輕今人學者搜尋原文之苦。此外,該中心由何志華、朱國藩、潘銘基等三人合編了《唐宋類書征引〈史記〉資料匯編》。該書利用漢達文庫,網羅唐宋類書征引《史記》之資料,方便學者探究《史記》文本及思想。[27]
《史記》乃漢代巨著,能夠研究的方向非常多,以下選題可見不同類型的《史記》研究。何志華《〈史記〉 “重”訓“還更”義例探究:兼論粵方言“重”“仲”兩字淵源》乃跨學科的研究,此文指出“重”這個詞在古代是“還更”的意思,可用作動詞或并列副詞。在《史記》和其他古代作品中都有這樣的例子。這個意思只在現(xiàn)代粵語中保留。此文對《史記》和現(xiàn)代粵語中的例子進行了比較研究,指出學者對《史記》的釋義和白話翻譯不理解。本文還闡述了現(xiàn)代粵語中“重”和“仲”兩個字之間的關系以及它們在現(xiàn)代粵語中所具有的相同含義,并指出現(xiàn)代粵語中廣泛使用的一個字是借用了古代有其根源的一個字。[28]
潘銘基《〈史記〉與先秦兩漢互見典籍避諱研究》從互見文獻之角度探討《史記》與先秦兩漢典籍之避諱問題,并從避諱之法研究褚少孫補《史記·龜策列傳》與他篇褚補篇章相異之處?;ヒ娢墨I法可應用于??惫偶?,借此可以比較同源重文文字異同之原因。至于古籍避帝皇名諱之法,其來有自,《史記》于西漢帝皇名諱有避有不避。再者,褚少孫補《史記》十篇,本文以避諱之法論之,證成《龜策列傳》所諱與他篇稍有不同。本文先論互見文獻及避諱代字法之應用,繼而挑選若干例子,分析《史記》與其他先秦兩漢典籍之避諱問題。[29]
梁德華《荀悅〈漢紀〉用〈史記〉考》指出,在東漢末期,漢獻帝認為《漢書》太過龐大,因此命令荀悅重新編輯。荀悅總結了《漢書》在編年史結構中的內容。他在建安三年(198)開始寫作,并于建安五年(200)完成。由于荀悅將《漢書》改編為《漢紀》,這是第一本編年體朝代史。此文試圖探討《漢書》與《漢紀》的關系?!稘h紀》開創(chuàng)了中國史書的編年體形式。然而,很少有學者致力于研究《史記》《漢書》和《漢紀》之間的關系。此文旨在加以研究,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漢紀》,并通過對《史記》和《漢紀》的對讀以分析《漢紀》的參考資料。[30]
潘銘基《〈太平御覽〉引〈史記〉條目實見〈通典·兵典〉考》旨在探討《太平御覽》引用《史記》之特殊例子?!短接[》引用《史記》資料甚豐,其中有與今本《史記》未能相合者,然此等文字或屬《太平御覽》誤引,或屬類書陳陳相因,未必皆為《史記》佚文。唐代《史記》版本混亂,其中《御覽》所引《史記》多與唐代杜佑《通典·兵典》之文相合,而與今本《史記》頗異?!队[》所引可能是唐本《史記》,亦可能是取諸《通典》之間接引文,未必《御覽》真見與今本《史記》頗異之別本。[31]
除了在學術期刊、專書、論文集以外,香港地區(qū)的《史記》研究狀況尚可體現(xiàn)在學位論文的撰寫之上。此等論文,包括本科生學位論文,以及研究院博碩士論文。以下臚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樹仁大學有關《史記》研究之學位論文:
以“史記”檢索:
1.蘇鴻毅:《論〈史記〉〈漢書〉文帝、景帝、武帝期間的災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潘銘基指導,2018年。
2.趙敏兒:《論司馬遷〈史記〉之臣道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潘銘基指導,2018年。
3.吳家豪:《〈史記菁華錄〉的學術價值研究——以〈項羽本紀〉為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潘銘基指導,2017年。
4.陳惠君:《論班固〈漢書〉如何剪裁〈史記〉——以漢初開國功勛事跡為例》,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潘銘基指導,2017年。
5.劉潔渝:《〈史記〉先秦時期感生神話取材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潘銘基指導,2016年。
6.吳略:《〈史記〉〈漢書〉用〈易〉異同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何志華指導,2015年。
7.柳含青:《無韻之〈離騷〉——從〈史記〉看詩筆與史筆的文學界限》,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何志華指導,2015年。
8.劉璐:《〈史記〉三家注引〈禮記〉及其舊注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潘銘基指導,2012年。
9.李培欣:《〈山海經〉〈史記〉稱述山川地名、人物異同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何志華指導,2011年。
10.劉孔維:《〈史記〉布衣之俠與唐傳奇豪俠比較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陳雄根指導,2004年。
11.譚宇軒:《〈史記集解〉〈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引〈論語集解〉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黃耀堃指導,2004年。
12.曾肖波:《從〈史記〉〈漢書〉探索班馬記事互見筆法》,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何志華指導,2004年。
13.蘇淑貞:《〈戰(zhàn)國縱橫家書〉〈史記〉和〈戰(zhàn)國策〉異文析論》,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張光裕指導,2004年。
14.王君寧:《〈新書·過秦〉及〈史記·秦始皇本紀〉〈陳涉世家〉異文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王崗指導,2003年。
15.朱佩雯:《論〈史記〉對柳宗元文的影響》,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蔣英豪指導,2002年。
16.謝愛蓮:《〈史記·孔子世家〉運用文獻資料方法探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何志華指導,2002年。
17.伍星池:《〈史記〉的韓非傳記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黃耀堃指導,2002年。
18.李雅文:《論〈史記〉中的人相說》,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鄭良樹指導,2002年。
19.陳旭:《論〈史記·五帝本紀〉有關天命的事跡》,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黃耀堃指導,2001年。
20.廖震宇:《〈史記〉五帝、夏、殷、周本紀引〈尚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陳雄根指導,2001年。
21.何鳳雯:《李白詩所見〈史記〉典故探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何志華指導,2000年。
22.廖舜禧:《論〈史記〉中“利”的觀念》,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吳宏一指導,2000年。
23.陳綺婷:《〈史記〉〈漢書〉中有關漢武帝的論述比較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黃坤堯指導,2000年。
24.鄭保兒:《從敘事學的理論分析〈史記〉的本紀》,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黃耀堃指導,1996年。
以“司馬遷”檢索:
1.翟佩霖:《從材料的取舍看司馬遷對戰(zhàn)國四公子形象的塑造》,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鄭良樹指導,2002年。
2.洪璟慧:《論司馬遷筆下的女性》,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黃耀堃指導,2002年。
3.林海燕:《司馬遷生死觀管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鄭良樹指導,1997年。
以“太史公”檢索:
1.陳鴻圖:《太史公“因秦記”作〈六國年表〉研究》,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黃耀堃指導,2005年。
2.黃俊文:《〈太史公書〉七十列傳序贊重言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鄭良樹指導,1998年。
以“史記”“司馬遷”“太史公”檢索:
1.梁德華:《荀悅〈漢紀〉用〈史記〉〈漢書〉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何志華指導,2007年。
2.黃學明:《太史公述國語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碩士學位論文,鄭良樹指導,1992年。
以“史記”“司馬遷”“太史公”檢索:
1.陳偉洛:《從〈史記〉論武帝獨尊儒術與司馬遷治國理想的沖突》,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7年。
2.李文麗:《論〈史記〉人物的悲劇色彩》,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7年。
3.鄧皓君:《從〈史記〉〈循吏列傳〉〈酷吏列傳〉〈佞幸列傳〉及〈萬石張叔列傳〉探析司馬遷的吏治觀》,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6年。
4.謝玉娟:《從〈史記〉〈封禪書〉〈龜策列傳〉和〈日者列傳〉看君王迷信的風氣》,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6年。
5.謝芷穎:《從〈史記〉列傳之篇章探討司馬遷對人生的取舍抉擇》,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6年。
6.黎彥彤:《從金圣嘆〈第五才子書水滸傳〉看〈水滸傳〉與〈史記〉之關系》,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6年。
7.陳靜雅:《從〈貨殖列傳〉分析司馬遷的經濟思想觀》,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5年。
8.王瓊文:《〈史記〉之〈循吏列傳〉與〈酷吏列傳〉比較研究》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4年。
9.黃誠駿:《從〈史記〉看司馬遷對漢武帝時政評價》,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4年。
10.李凱晴:《〈史記〉〈漢書〉之呂后形象探析——兼論漢代婦女的婚姻及倫理觀》,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4年。
11.吳倩碧:《從〈史記〉類傳——〈刺客列傳〉〈游俠列傳〉〈滑稽列傳〉看司馬遷對下層人物的評價》,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4年。
12.龔柏麟:《〈史記·荊軻列傳〉研究》,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2年。
13.黃綺筠:《〈史記〉所載荊軻與項羽二人史事及其悲劇色彩》,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2年。
14.顧歷康:《司馬遷“俠”精神的特質及其形成原因》,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0年。
15.陳美怡:《〈史記〉傳記文學特色探微》,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10年。
16.鄭靄云:《從〈史記〉論司馬遷之天道觀及思想依歸》,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09年。
17.張玉瑩:《分析〈史記〉中的悲劇人物》,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08年。
18.施文港:《以〈史記〉的體例及內容分析〈史記〉中“變”的思想》,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07年。
19.曹家駿:《〈史記〉中食客的表現(xiàn)以及其影響》,香港樹仁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學士學位論文,2006年。
順帶一提,香港專上教育的《史記》教學,亦是《史記》研究重要的一環(huán)。以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為例,長期在古代文獻范疇下設有《史記》一科,不少學生在修讀本科學位論文以前,皆曾修讀此科。此外,中大中文系亦開設《漢書》科,授課導師講授《漢書》之時,亦必兼及《史》《漢》對讀。凡此種種,皆使《史記》研究未嘗中斷。
《史記》雖為兩千多年前的典籍,然其意蘊極豐,可供研究的課題不絕。香港雖然偏隅一方,但《史記》研究依然是古代文獻研究的重要對象。就上文所見,諸如司馬遷生平事跡、《史記》綜合研究、單篇研究、《史記》三家注、《史》《漢》對讀,以至《史記》工具書的編纂,一直有所發(fā)展而新見屢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