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初中作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教學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更高難度的挑戰(zhàn),必須高度重視。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的主要依托就是高中語文教材,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教材就設計了符合高中生學習和發(fā)展的寫作專題,對教師的教學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也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有邏輯性。那么,教師應該如何正確把握并運用教材中的文本知識來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寫作水平需要有質(zhì)的飛躍,首先,學生要對文體知識進行系統(tǒng)性的學習和把握。學生需要對不同文體的寫法、表達及構(gòu)思進行區(qū)分,明確寫作目標,提升寫作效果。這就要求教師結(jié)合教材,對文體知識進行整合,強化學生對文體知識的重視和學習。同時對文體知識的強化要適度,讓學生明確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又不因過多過深而本末倒置。
在了解和學習相關的文體知識之后,教師接著就應該引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突出重點文體。記敘文和議論文兩大文體是高中作文中的重點,無論是針對應試需求還是學生在生活中的實際寫作應用,這兩大文體都是需要重點掌握的。
例如議論文的寫作,對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思維邏輯能力等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同樣注意到了對這兩大文體寫法的指導。教師在依據(jù)教材進行教學的同時,也要注重整合和創(chuàng)新,最大程度地發(fā)揮教材的功能性及寫作教學的實效性。
另外,關于議論文和記敘文的相關文體知識和寫作技巧也要多加鞏固和練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典型文章進行范例分析和學習,突出重點文體地位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設置相關的專題課外閱讀訓練,加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寫作的過程中,文章的序列編排十分重要,好的文章必然在序列上有合理且緊密的編排。蘇教版語文教材對寫作專題的編排就有十分明顯的序列性。從“你的生活很重要”到“獨立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再到“寫作也是對話”,其用意在于強調(diào)學生要關注生活,學會從生活中提取優(yōu)秀的寫作素材;到提高生活境界,勇于思考并善于發(fā)現(xiàn);再到學會感受生活。接著又設置了“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和“人文情懷與公民意識”的寫作專題,加入對學生人文情懷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逐步實現(xiàn)更高的追求,這種層層遞進的精神層面就是一種寫作序列的編排。所以,學生在一篇文章的寫作過程中也要有清晰的序列編排,并以此展開論述,文章才能更具邏輯性和說服力。
所以,教師在寫作教學課堂中,要注重整理寫作指導的序列性,符合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邏輯思維。在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每個專題的寫作指導都是根據(jù)這個專題寫作和選文的主題進行設計的。例如在必修一中,詩歌專題對應的寫作指導主題就是“激活我們的詩情”,這樣的序列安排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順序和教學規(guī)律。
教師就有效地利用和改善相關的序列進行指導,采用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的教學方式,遵照一定的規(guī)律性開展寫作教學。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設計明確清晰的教學思路,同時明確不同文體的比重進行系統(tǒng)性的教學和訓練,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更好的指導和幫助,培養(yǎng)學生學習及寫作的邏輯性。
教材寫作專題的終極目標就是提升學生作文的認知和審美功能,這也是對高中生進一步的要求和培養(yǎng)。一篇好的文章,對它的第一印象就是文章的題目,所以,巧設作文題目是對寫作的首要要求和重點把握。
題目的設立同樣需要學生在生活中取材,好的作文題目能夠激活學生對生活及作文的認知和審美功能。寫作需要建立在真實的生活中,脫離生活的作文題目就會顯得空乏,讓學生無所適從,那么在延伸作文內(nèi)容時就很難有真情實感的表達。教師在日常的作文訓練安排中也要關注到學生的真實情感,設置符合且貼近學生生活的作文主題,為學生表達情感創(chuàng)設正確的情境。
作文題目的設立是要升華作文的認知功能和審美高度,而高中語文對學生的審美教育不僅僅是停留在閱讀教學的使命上,寫作同樣是培養(yǎng)學生認知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高中生已經(jīng)處于寫作的高級階段,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之前,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文章的審美意識。所以,在寫作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加入例文賞析,通過對優(yōu)秀文章的品讀來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在感悟美的基礎上增強審美意識,鍛煉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尤其是對范文的題目,教師更要注重加以分析,作文題目是對美的一種濃縮和提煉,這對鍛煉學生的總結(jié)概括能力也有很好的促進效果。
總之,在高中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要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和真實情感,注重教學文體理論知識和提高學生應用能力。同時重點訓練學生的寫作邏輯性,在作文題目的擬定過程中要注重畫龍點睛,多方面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熱情,提高高中寫作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