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夏商周美術考古工作室,江蘇揚州 225006)
中國美術早于文字出現,當圖畫取代結繩記事在不同器物用品上刻畫象形符號,為文字產生創(chuàng)造條件。為此中國的文化發(fā)展與中國的美術發(fā)展密不可分,中國美術起源和發(fā)展催生了中國文化的形成。中國不同時代美術亮點如同散落在中國古老大地上的珍珠,需要串聯(lián)一起,形成強大的中國先進文化,在國際上承擔起大國文化的領導責任影響世界。筆者作為30年從事美術考古與油畫創(chuàng)作者,在充分挖掘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術文化基因之時穿針引線為中國文化自信開辟新路。
我們祖先早期以穴為居,結伙狩獵,以草繩結扣記錄生活。六七千年前發(fā)明了在器物上刻畫用符號代替結繩,跨入文明門檻。精美圖案出現,為中華民族文字創(chuàng)造打下了物質基礎。中國的文化發(fā)展與中國的美術演化密不可分,美術在史前地位非常高,具有強大的社會美育功能,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發(fā)揮著特殊的文化效應。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第43 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提交的 “良渚古城遺址”項目經世界遺產委員會審議獲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1]。這意味著中國文明起源和國家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這一歷史考證終于得到國際承認。高度發(fā)達的良渚古城的玉器群上面貯存著大量的美術百科圖。
世界上六大文明唯有中華文明未曾中斷延綿至今。其起源來自長江流域、黃河流域、遼河等流域,幾千年來龍與鳳一直被視為我族文化特征。遼河牛河梁規(guī)模宏大的“壇廟冢”成祖女神像與龍鳳等為題材的玉器群出現,可見這里已形成了一處史前宗教類別的美術創(chuàng)作圣地和政治中心。顯示紅山文化時期原始禮制與神權已高度發(fā)達,五千年前已跨進古國時代,中國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對女神塑身出現曾指出“她是紅山人的女祖,也是中華民族共祖”。圖畫與圖騰經過不同地域不同部族古國時代的文化交流凌駕于眾部落之上的方國在中華古老大地上紛紛崛起。
其分布范圍北瀕勃海,南抵蘇晥,西進河南自公元前4300—公元前2500年發(fā)展成為山東龍山文化。從發(fā)掘出來的陶器殘片發(fā)現的許多刻劃符號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象形文字。
萬年以前中國就出現了半圖像半文字的象形文字所印證了殷墟使用的“甲骨文”顯然經過圖形推理演化與人際交流并在不同的江河流域民族互動,方國文化不斷碰撞下產生的更高級文化。
中華民族歷史以來藝脈與文脈相通,早期的中國美術與信仰有關,如東北紅山文化與長江流域的凌家灘文化兩個不同文化區(qū)域同時發(fā)現了形象一樣的玉人其文明進化過程相近。
遼河流域由古國→方國→帝國的文明起源與發(fā)展歷程是中華文明起源多源性的生動體現,并以夏家店下層文化為代表方國時代最終匯入統(tǒng)一多民族的秦漢帝國。此證中國傳統(tǒng)美術文化是在長期歷史的發(fā)層中形成并保留在現實生活中的具有相對穩(wěn)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新石器時的方國美術啟萌,夏商周青銅紋飾圖形圖案的日趨完美,秦漢大一統(tǒng)美術張揚,唐宋元明清中國美術民族風的形成都是傳統(tǒng)思想在歷史文化中的積淀使其美術更具有殿堂高端欣賞與中國文字強大的圖解傳導功能。
我們民族之間長期共同生活和生產中積淀形成的精神財富是凝聚民族認同的“共同記憶”。這種記憶來自民族創(chuàng)造美麗形象的記憶,如玉器、彩陶圖案的集成大多來自于舞蹈的記憶植物花卉中抽象出來圖形演化出了更簡練的圖像符號?!爸腥A民族的根和魂”這一命題在本質上表達的是對中國人們的文化認同與深層次的關切“我從哪里來,又向何處去”的問題! 中國象形文字的產生打通了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任督二脈。
中國正是在距今5 500~7 500年從河姆渡文化的沉淀下出現了一次跨時代跨區(qū)域跨譜系共通性過渡的美術文化認同。如湖南的古白陶與江浙良渚玉器上反復都曾出現了具象的圖案化紋飾。最多的就是太陽、八角星、神鳥、神獸等圖案共識的交流,使方國之間互相在文圖理念上滲透與合化。
“明天地云氣,演化為陰陽五行”,中國最基本的宇宙觀在古老的新石器文化中找到根源: 書畫一體創(chuàng)造出民族文字并用于語言交流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的一大創(chuàng)造。正是祖先智慧的創(chuàng)造贏得了民族的生生不息。
文化作為一種基因血脈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滲透到人的活動方方面面。書法以獨特符號和筆墨韻律融入人們對自然社會生命的思考就因書法的象形性表現出中國人特有的哲學思想人格精神與性情志趣成為一種受用一生的“技能”。
鑄造在中國已有六千年歷史迄今所認知的是中國最早的金屬遺物出自陜西臨潼的黃銅片,記載了中華獨尊世界“青銅器精美鑄造”從此起步輝煌。歷史上與中國文化若先若后之古代的文化如埃及、巴比倫、印度、波斯、希臘等,或已夭折或已轉易或失其獨立自主之民族本性和生命,而今日仍然巋然不動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獨存的中國青銅文化,恰如中國玉器中國瓷器數干年來一脈相承,無論歷史文化藝術怎樣起伏不定,我們這個民族不斷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顯示這個民族擁有頑強的自我修復能力和非凡的吸納包容的品格。
我們有著不斷續(xù)的六千多年美術創(chuàng)造與內心深處強烈的民族文化認同與價值理念,增強堅持文化自信的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自豪都是不可獲缺的要素,成為中國美術文化向前發(fā)展的動力!
習近平同志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
中國六千年美術發(fā)展波瀾壯闊,每次歷史的變遷朝代的更替使皇家以及貴族所掌握的美術資源幾乎毀滅殆盡。是民間的美術力量保護保存了大量的傳統(tǒng)美術遺存,拱起中國美術一次又一次地再生。
中華民族能夠在順境中從容淡定,逆境中奮起崛起,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因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貫穿其中,道教、儒教、佛教、社會主義理論、共產主義思想,都是在歷史長河中萬千學說中沙石淘金出來的最適宜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文化精神也成為中華民族主體文化即為民族生生不息發(fā)展壯大的精神支撐。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與改革中創(chuàng)造性地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力量并激發(fā)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謳歌改革開放的美術作品,凝聚起中華民族的向心力釋放出中華民族文化現代力量的民族情節(jié)[2]。對中華文化美術發(fā)展我們黨歷來倡導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藝術理想融入到為人民服務的偉大事業(yè)中,真正做到“胸中有大義,心里有人民,肩頭有責任,筆下有乾坤”。在中國美協(xié)領導下推出了更多反映時代呼聲展現人民奮斗振奮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優(yōu)秀美術作品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責任的擔當。
隨著中國經濟實力增長,科技考古,美術考古成為世界領先的可能。我們用美術考古去解決更大的歷史疑存界定問題,去理解我們今天,去探索我們的未來[3]。良渚古城被美術考古發(fā)現2013年被評為“世界十大考古新發(fā)現”確立了中國世界的考古地位,我們通過美術考古增強了我們民族的文化自信。中國考古人用了100年時間,完成了系統(tǒng)的“美術考古學科”,建立及應用。國家文物局有了新的課題“考古中國”其中涵蓋了“美術考古”[4-5]。
良渚的反山玉琮王作為一個神象的載體經過美術考古考證它不是一個裝飾品,改變了以往對良渚玉器功能地認識。發(fā)現印證這是人獸合一的圖像,確立了玉琮它是神像的載體。確立了良渚文化它是一個非常高度統(tǒng)一集中文化特征的大的方國,經過大量的器物美術考古,證明我們文明的高度社會組織其高度不亞于古埃及。
中國另一個獨有的“漢畫像石”經二千多年風蝕雨淋大多已漶漫不清,是美術考古揭開了漢代四百年歷史的層層面紗。中國不同時代的美術亮點如同散落的珍珠不勝枚舉,一個民族的文化要有“骨骼”從根本上決定著民族的藝術思維導圖去架構起中華兒女的心靈空間。中國美術例來遵循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整體思維“五行“相克,太虛即氣的樸素唯物主義,陰陽相對,陽生陰長的樸素辨證法??寥招?,日日新與時俱進的美術發(fā)展觀成為這個民族為求的大美之法。
新時代的中國美術必將成為文化自信的開路先鋒。
在世界文化市場上,美國獨占鰲頭。我們鄰國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的施政戰(zhàn)略,把文化產業(yè)列為發(fā)展國家經濟的龍頭產業(yè)。德國、法國、意大利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大搞起當代藝術,整體的國際藝術環(huán)境對我們充滿了挑戰(zhàn)。擺在我們面前的兩條道路:是退讓,還是前進。我們的藝術家們選擇迎接挑戰(zhàn),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最后都要歸結在文化上面。文化更是一個國家的心靈和大腦,總要形塑在一個社會和國家的政治與行為上。中華民族曾長期處在世界文化領先地位,為人類美術發(fā)展文化藝術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至今仍是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守望的精神基礎。中國共產黨不忘初心再創(chuàng)中國文化價值提高中國藝術在世界范圍的話語權,厚積而薄發(fā),堅持文化自信,放手發(fā)揮藝術家們的想象空間,努力為他們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與內部環(huán)境,披沙揀金,革故鼎新不斷開拓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改革開放40年間,我國博物館美術館從340 多家增加到4 900 多家,儲存了大量中國美術資源,這與我們國家近年來經濟實力倍增有著相當大的關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國家有信仰,人民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睕]有高度的文化自信,難以形成興盛的局面,難以凝聚文化的力量。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服務人民為中心不斷激發(fā)文藝創(chuàng)作活力,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內在要求,其根本目的是有助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民族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民族之魂。只有擁有優(yōu)秀多元有歷史厚度豐富傳統(tǒng)文化的民族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即使遭受重創(chuàng)也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新中國70年也是中國文化中國美術不斷變化發(fā)展的70年。改革開放40年也是中國美術從單一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傳統(tǒng)文化管理體制轉變?yōu)樯鐣髁x市場經濟條件下多元的現代文化治理體系。從單純靠政府所養(yǎng)的文化事業(yè)到社會多元經濟介入參與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從較為封閉的單一美術創(chuàng)作機制到多層位多空間中西文化交流與國際接軌的美術創(chuàng)作機制。“萬物并容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敝袊旅佬g機制正確的處理著文化上“中”和“外”的關系,我們的美術與文化關系,不忘本來,吸收外來,既立足本土,始終保持對自身文化的自信,有耐力,有定力面向世界在汲取各種文明養(yǎng)分中實現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6]。
綜上所述,文化自信源于民族有根伸展在廣袤傳統(tǒng)美術先民文化的豐厚的沃土里,六千年前中國不同江河流域先后出現的古國方國承載了大量的美術信息,聚沙成塔經過長時期地部族之間文化習俗交融,民族之間需要一種容易共同交流方式出現。美術考古先發(fā)現多類種刻劃的美術符號而這種風格的象形符號經過上千年使用磨合最終演化成為能夠具有凝結中華民族形成共同文化記憶功能的象形文字,迎來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文化曙光。
中國美術具有強大的圖解功能,它既能在士大夫階層成為殿堂藝術欣賞的佳作,又能在庶民百姓中具有強大的文化傳導功能。現代中國美術考古學科的出現使美術與文化的歷史鏈接更加緊密,考證更加系統(tǒng)專業(yè)科普化。
歷史上中國美術每個歷史時期地發(fā)展高峰都與國家強大的經濟密不可分,中國美術始終賦予文化自信能量。
中國現代美術的興盛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密不可分,只有堅持“四個自信”才有中國美術的歷史定位才有生命力。事實證明中國美術在歷史上起到了教化民眾融合民族統(tǒng)一的強大功能,而中國美術這個能使強化民族文化自信的有力武器自五四運動以來掌握在中國共產黨人手中,又經過70年新中國成立至今的積累發(fā)展,40年改革開放吸收引進,使美術領域百花園更加精彩,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美術推陳更加清新,同時也成為當今中國文化自信最堅強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