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慧鑫,胡博
(黑河學院,黑龍江黑河 164300)
中俄兩國基于睦鄰友好關系的建立,在文化、教育、藝術等領域一直都有著長期而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在教育領域的合作,能夠進一步促進中俄兩國彼此優(yōu)勢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建,由此來彌補本國在教育資源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弊端,促進本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在我國高等教育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的同時,俄羅斯基于本國教育發(fā)展需要也在對自身的高等教育體制進行著不斷地完善和調整。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將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高等教育情況進行對比,找出二者之間的異同點,將對我國教育改革的進一步優(yōu)化起到十分顯著的積極意義。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先后經歷了奠基階段、改革階段、大眾化發(fā)展階段,之后在高等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深入化的巨大推動作用下,我國高等教育逐漸步入內涵式發(fā)展的新階段。黨的十九大報告會議中將“建設教育強國”納入到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工程的重要工作范圍當中,并確定了建設“雙一流”大學的重要目標。這不僅是黨和國家對我國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更標志著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階段。在政府、社會以及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高校教育辦學情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教學理念不斷更新、教學規(guī)模日益擴大、教學方式逐漸多元化、師資水平逐步提升。但由于我國高等教育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影響較為深遠,且面臨著人口基數(shù)大的一個基本國情,這些原因共同決定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之路必定不會一帆風順,在改革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的障礙。為此,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工作者而言,不僅要積極響應教育部門關于教學改革的倡導,更要積極開拓眼界,通過與其他國家高等教育的對比,來開拓我們教育改革的思路,為我國高等教育工作問題的有效解決提供更多的解決思路。
俄羅斯高等教學體系的建立不僅具有其自身民族性的特色之處,同時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發(fā)展國家的影響。尤其是俄羅斯國家對靈活多變教育方式的運用更是與西方國家如出一轍,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下,更便于師生溝通,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專業(yè)能力的激發(fā)與培育。與此同時,俄羅斯對待教育博采眾長、包容兼具的態(tài)度,也為其成為國際上具有領先教育水平國家形象的樹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俄羅斯高等教育發(fā)展情況來看,一直以來俄羅斯都是一個注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國家。據(jù)相關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在20 世紀90年代,俄羅斯全國已經擁有普通高等院校932 所,而大多數(shù)父母更是拿出家庭支出的一半左右用于支持子女教育。2017年俄羅斯政府決定向21 所大學劃撥99 億盧布用于支持國內的高等教育發(fā)展事業(yè)。2018年5月頒布《五月令》,提出要加大國內教育改革速度,使普通教育質量盡快進入世界十強。
中俄兩國“一衣帶水”,一直以來都保持著睦鄰友好關系,且過往甚密,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都有著緊密的合作。尤其是在教育、科研領域,我國現(xiàn)代高等教學體系的建立更是深受俄羅斯的影響。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前蘇聯(lián)為我國輸送了大量的行業(yè)專家、學者以及科學研究成果。1956年兩國政府簽訂了中蘇文化合作協(xié)定,自此前蘇聯(lián)高等教學大綱、教材在我國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
總體來講中俄兩國高等教與學的共同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人才培育目標一致,都是希望能夠通過多樣化教學活動的開展來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想象能力、表現(xiàn)能力、審美能力等予以全方位的培育,由此來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內在學習潛力的挖掘;二是,課程設置大致相同。中俄兩國都將高校課程設置為每年上下兩學期,每學期由20個教學周構成。且設置考察類課程、考試類課程,將對學生的學業(yè)學習成績、日常表現(xiàn)等全部納入學生評定范圍當中。
中俄兩國高等教育同氣連枝,在一段時間內始終保持著一致的步伐。之所以隨著時間的發(fā)展產生了諸多的差異之處,主要還是源于兩國不同的國情所致。我國人口基數(shù)大,且教育資源有限,屬于“窮國辦大教育”,為保障每一名社會成員的受教育需求,只能是在原有俄羅斯高等教育體系的基礎上做出相應的調整和變革,以此來適應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現(xiàn)實情況。而俄羅斯與我國情況恰好相反,它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現(xiàn)有教育資源足以滿足每一名社會成員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
中俄兩國高等教與學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教學形式不同。我國高等院校任何專業(yè)、 科目的教學必須在固定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下進行,并圍繞教材為主要教學內容展開教學活動。包括教學內容的規(guī)劃、教學方式的選擇、教材的編寫等都必須處于計劃范圍內。相比之下,俄羅斯的高等教學工作則不會受到教學大綱、教材的限制,教師更為注重對學生開展引導式教學,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來自主進行探究式學習。并且教師還會隨著教學進度的變化,來對教學計劃進行階段性的調整,以此來達到一種因材施教的效果。二是,授課規(guī)模不同。學生人數(shù)眾多、教學資源有限,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一個最為明顯的事實,在此種情況下,我國高等院校多采取“大班制”授課的方式,一堂課少則幾十人,多則上百人。而俄羅斯鑒于自身充足的教學資源,因此多以“小班制”的形式來對學生進行授課。此種情況下更便于教師對班級內每一名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的了解,為教師因材施教方案的制定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在很長的一段時期中,我國高等教育模式都深受前蘇聯(lián)高等教育模式所帶來的影響,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系的日益成熟,我國高等教育已經與俄羅斯高等教育呈現(xiàn)出了較多的不同之處。當然,這并不代表俄羅斯高等教育經驗對于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已經失去了借鑒價值,反而是我國高等教育工作者能夠從中俄高等教育差異中對其可借鑒之處進行較為深入的探索,并對這些能夠借鑒的內容所具有的適用性與效能做出分析,從而更好地發(fā)揮出這些內容在推動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中的作用。只有如此,我國高等教育才能夠保持更高的發(fā)展活力并在不斷革新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發(fā)展成效。
具體而言,當前俄羅斯高等教育經驗為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帶來的啟示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直以來以生為本都是我國教育部門所倡導的一個重要內容,并被納入高等教育改革目標當中。雖然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一直都在圍繞以生為本進行著一系列的教學優(yōu)化調整。但與俄羅斯的以生為本程度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繼續(xù)深化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影響,積極借鑒俄羅斯工作室制教學、無課本情況下的探究性教學、小班制教學等一系列的做法,來對我國原有的高等教學體系做出相應的調整,使我國的高等教學制度、課程設置、教學形式等都更加符合學生的切實需求,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夠享受到教師周到、細致的教學服務。
通過上述對比,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現(xiàn)行高等教育主要為中央集權形式的管理體制,各項教學工作的開展都必須處于教學管理者以及教學大綱的嚴密監(jiān)管和限制下來進行。雖然此種管理辦法有效地確保了我國高等教育秩序,保障了高等教育教學質量。但過于集權式的管理也造成了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局限性,使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jié)摿Ρ皇`起來,導致其難以根據(jù)時代發(fā)展以及區(qū)域發(fā)展實際情況來作出及時、有效、徹底的調整與變革。在這一方面俄羅斯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國教育主管部門要將自身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管理界定在宏觀調控層面,在協(xié)調好區(qū)域與整體、地方與中央關系的同時,適當向地方進行教育管理權力的過渡。由此來實現(xiàn)高等教育創(chuàng)新改革的徹底性、深入性。
在上述分析與對比中,我們得出我國的高等教育之所以落后于俄羅斯的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現(xiàn)有教學資源與受教育人數(shù)之間矛盾的存在。因此,為促使我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根本性問題得到徹底、 有效的解決。我們就需要加大對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支持力度,確保高等教育教學資源的充足性。為此,政府要加大高等教育投資力度,加快“雙一流”高校建設速度。同時為減少中西部教育差距,確保我國高等教育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政府還需要在綜合布局的基礎上,采取因地制宜的保障對策,以此來補齊中西部教育短板。同時,除政府的支持外,高校還需要采取多樣化的籌資渠道,來保障辦學經費的充足性。如,深化校企合作、招收自費生等做法都是十分有效的。
綜上所述,中俄兩國高等教與學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實現(xiàn)綜合素質型人才的培育。其差異性主要還是源于兩國基本國情的不同而在教學細節(jié)方面各自所作出的一些調整。我們在對中俄兩國教與學進行對比分析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我國高等教育全貌,使我們更加理性、客觀的認識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要開拓視野,在關注本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同時,積極借鑒他國成功經驗、教訓,以此來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工作調整的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