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梓 根
(湖南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強調從中華民族精神追求和國家戰(zhàn)略資源高度對待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文化自信”的提出,讓中國學術界尤其是傳統(tǒng)文化界的學者為之一振,紛紛投身“文化自信”的學理研究和當代詮釋。在堅持文化自信、創(chuàng)新發(fā)展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科學實踐中,一方面,我們的研究必須肩負起新時代的學術使命,要切實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精深挖掘和科學詮釋,揭示好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積極因子和向上元素,彌合好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的認知割裂,實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積極要素與新時代教育、教化的有機結合;另一方面,我們要不斷提高用傳統(tǒng)文化進行教化、轉化和創(chuàng)新的學術力和研究力。而這里面最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基于對傳統(tǒng)文化內容解讀的準確性和理解詮釋的深刻性。只有解讀正確了、理解深刻了,才能更好地、正確地講好“文化自信”這個時代大題目,才能更好地讓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服務于現(xiàn)實和未來。人們對老子思想的解讀,一直存在諸多誤區(qū),譬如,對老子關于“仁”的思想的認識就是一個典型誤區(qū)。事實上,老子不但重視“仁”的思想、贊同“仁”的主張,而且老子關于“仁”的理論邏輯,對于新時代社會思想建設和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這是本文力圖要講清楚的問題。
關于老子思想,傳統(tǒng)的觀點大都認為老子“絕仁棄義”,是強烈反對仁義的。如錢穆就說:“以較孔子,老子固見為不仁。”[1]76他明確指出,老子本來就是反對仁的。這代表了一大批學者對老子思想的看法。然而這些看法,從現(xiàn)在的研究看來,包括結合一些新出土文獻的研究看來,都是錯誤的,就如同錢穆把老子確定在莊子之后一樣,都被證明是錯誤的。老子不但是禮學大師,而且對“仁”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叭省弊鳛槔献訒r代的強音,早在老子之前就出現(xiàn)了。
“仁”這個字最早出現(xiàn)的時間,目前尚無定論。郭沫若曾在20世紀40年代提到:“仁字是春秋時代的新名詞,我們在春秋以前的真正古書里面找不出這個字,在金文和甲骨文里也找不出這個字。”[2]87有學者指出甲骨文中已經(jīng)有了“仁”字,但是這個說法是有爭議的。有學者根據(jù)羅振玉《殷墟書契前編》2卷19頁的第1片卜辭中收錄了一個很像“仁”的字,斷定甲骨文中已有“仁”字。不過許多古文字專家對此表達疑義,甚至持否定態(tài)度。再后來,隨著考古的新挖掘,出土器物的金文中出現(xiàn)“仁”字(1)白奚《“仁”字古文考辨》(載《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3期)稱:1974年河北平山縣發(fā)掘的戰(zhàn)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群中,M1號墓中出土的“中山王鼎”的銘文里面的“仁”字,是金文中迄今所見唯一的一個“仁”字。。
在老子年代以前成書的傳世典籍中,有許多有關“仁”字的記載。例如,《尚書·金滕》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藝,能事鬼神”(2)參見《尚書·金滕》,《十三經(jīng)注疏》上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頁。;《詩經(jīng)·鄭風·叔于田》有“洵美且仁”(3)參見《詩經(jīng)·鄭風·叔于田》,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上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05頁。;《齊風·盧令》有“其人美且仁”(4)參見《詩經(jīng)·齊風·盧令》,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上冊,中華書局1986年版,第236頁。。由此可見,約商周時期,“仁”的提法已經(jīng)很常見了。這說明,“仁”作為一種對美德的描述和向往,并非老子時代才有,早在之前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并廣泛流傳了(5)更不能像有些學者說的那樣,認為“仁”就是孔子的發(fā)明和儒家的專利。。
為什么在老子的時代,“仁”的主張會被特意提倡和強化?老子所處的春秋末年,戰(zhàn)亂頻發(fā)、災荒連連,周天子失其天下共主的地位,導致天下失道,陪臣執(zhí)國命,禮樂征伐出自諸侯。在這樣一個禮樂崩壞的時代,以“仁”為代表的“上德”已經(jīng)日趨淪喪了?!叭省弊鳛橐环N美德,在當時已經(jīng)很缺乏了。一個時代缺乏什么,人們就一定會呼喚什么。同樣,一個時代,人們渴望什么,就說明這個時代缺乏什么。顯然,“仁”是老子時代的強音和呼聲。老子和其他思想家一樣,也毫不例外都是“仁”的追逐者。不管是從傳世通行的王弼本《老子》一書,還是從近幾十年不斷出土的《老子》各版本來分析,“仁”的觀念,在老子,或者說在早期道家的思想譜系中是一個重要的內容。文章后面的兩個部分,將更微觀地剖析老子關于“仁”的思想。
毫無疑問,發(fā)諸本性并順其自然是老子“仁”的特質。相比儒家和孔子的“仁”,老子的“仁”層次更高、標準更高。[3]檢閱《老子》全書,我們會發(fā)現(xiàn),老子對“仁”的肯定,首先表現(xiàn)為他對老百姓的仁愛、寬厚與關心。例如,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應該待民以仁?!独献印返谄呤耪戮驼f:“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為善?是以圣人執(zhí)左契,而不責于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古代借貸的契約分左右兩部分,但凡貸出去的人,執(zhí)有契約左邊部分,作為擁有債權的憑證;但凡是貸進來的人,執(zhí)有右邊部分的契約,是債務的憑證。貸人者,也就是貸出的人,常常可以拿著契約的左邊部分,責令貸于人者償還債務。老子認為,具有仁德的圣人,雖然執(zhí)有契約左邊部分,但也不去逼迫人家償還債務,或者本來就沒打算要人家還報于他。老子希望統(tǒng)治者也要學習這種圣人的境界,這樣才能和怨布德,讓老百姓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老子》第八十章)。
再例如,老子當時所處社會的“損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第七十七章)的做法是不公平、不仁愛的。他認為應該學習上天的做法,人道應該學習天道。天道的做法是什么呢?就是“損有余而補不足”(《老子》第七十七章)。這是告誡人們要施仁、行善,應該是讓有錢人去幫沒錢人,而不是反過來,越是貧窮,受到的掠奪還越多。《老子》不主張占有,而是鼓勵盡量多幫助、多給予。他認為,越是盡力去幫助別人,反而會越滿足,盡力去給予別人,反而越富裕?!独献印返诎耸徽绿峒?,“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另外,《老子》第八章還提到“與善仁,言善信”,就非常明確地強調了與人相處要仁愛真誠、講信用的觀點。所有這些,都很好地證明了老子對“仁”的主張。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古今很多學者認為老子反仁呢?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是《老子》中有兩個地方出現(xiàn)了“不仁”“絕仁”的字眼。一個是第五章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一個是第十九章的“絕仁棄義,民復孝慈”(6)這里需要特別說明一下,本文講到的《老子》,都是指王弼本《老子》,即今本《老子》,亦指通行本《老子》,有別于帛書本《老子》和郭店簡本《老子》。。
其實,我們如果認真剖析這兩處文字,就會發(fā)現(xiàn)這并不能因此得出老子“反仁”的結論。相反,這兩處文字恰恰很好地證明了老子主張順應自然、合乎天道的“大仁”,是一種超越性的“仁”。
先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一處。在這里,老子指出應該用自然的眼光去看待天地。天地自然的一切作為,都只是自然發(fā)生的,無所謂仁義和不仁義的。或者說,天地本來沒有心,沒有主觀,是人們給它定義的心。所謂的“為天地立心”(宋儒張橫渠語),就是這個做法。這句話并沒有包涵老子對“仁”的價值判斷。老子提出“天地不仁”,旨在揭示天地行為的自然性、無意識性,而不是在表達對“仁”的反對。蘇轍注解《老子》時談到:“天地無私而聽萬物之自然,故萬物自生自死。死非吾虐之,生非吾仁之也。譬如結芻為狗,設之于祭祀,盡飾以奉之,夫豈愛之?時適然也。既事而棄之,行者踐之,夫豈惡之?亦適然也。圣人之于民亦然。特無以害之,則民全其性,死生得喪,吾無與焉。雖未仁之而仁亦大矣。”[4]406蘇轍可謂深得《老子》原意:天地以萬物為“芻狗”,本無所謂愛或不愛,自然而然罷了。不論是天地,還是人類,如果做到了遵循自然、尊重本然,真正能夠讓“民全其性”,則“雖未仁之而仁亦大矣”。所以,在老子看來,統(tǒng)治者如果能夠做到任百姓之自然,以無為而治之,這種“不仁”,恰恰是大仁。
以此為邏輯,統(tǒng)治者對待百姓,就應該像天地對于萬物一樣,以萬物為芻狗,以百姓為芻狗,而不應該對老百姓強加干涉,要“使民以時”,要“治大國如烹小鮮”,不能夠折騰老百姓。這就是圣人之至仁了。
再來看另外一個引發(fā)老子“反仁”爭議的關鍵句子。《老子》第十九章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蔽覀冋J為老子不反對仁,那怎么解釋“絕仁棄義”呢?
這主要是因為老子持相對論觀點。他認為,所有的事物都是相對應而存在于宇宙間的,而概念的出現(xiàn),都是因為有一個對立面。所有概念都是相對的。例如,美和丑、善和惡、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前和后、陰和陽、白和黑、軟和硬等。正如《老子》第二章所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己。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p>
《老子》第十八章還提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碧斓谰褪谴蟮?,是遵循自然之道,而人道應該符合天道,如果大道被廢棄,才會人為去強調仁義。人們過分強調仁義,就會有人運用聰明去以仁義為名謀取好處,這種聰明如果出現(xiàn),就會出現(xiàn)虛偽和利用,即有狡詐的人假借仁義的名義,去做實際上不仁不義的事情。同樣,家庭出現(xiàn)了六親不和的情況,才會去強調孝和慈的問題;國家出現(xiàn)了動蕩和騷亂的情況,才會去渴望忠誠于國家的忠臣良將。去掉一個方面的追求,則另外一個對立面也就不存在了,這就是老子相對論的邏輯。
由此可見,《老子》第十九章“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的說法,其邏輯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在于揭示相對性,這其實是一種樸素的辯證主義。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老子提倡“絕仁棄義”,為的是消解仁義的對立面:虛仁假義,而不是為了反對仁義。侯外廬看到了這個問題[5]260,并指出老子哲學往往以“無”的范疇消解“有”的范疇(7)侯外廬認為:“老子認為消解了圣智、仁義、法令、捐稅等的‘有為’,也就消解了它們的對立物——大偽、奇物、盜賊、民之饑、民之難治等。這種消解,總的說來是提高到哲學理論原則上來考察,即以‘無’的范疇消解‘有’的范疇?!薄?/p>
任何一門思想,都有它的邏輯起點,找到了其邏輯起點,它的思想理路就變得非常清晰了。我們如果掌握了“自然”二字,道家的思想體系就豁然開朗。老子的“仁”,為什么會出現(xiàn)我們上面所分析的那種自然之仁的超越境界:仁而不自覺,仁而不以為仁。我們認為,這一切基于其“法自然”的邏輯起點。
我們現(xiàn)在一般情況下所理解的“自然”兩個字,是一個獨立名詞,意思是自然界的那個自然,這和古代有了很大的差別。在先秦道家那里,《老子》的“自然”,指的是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自,就是本身;然,就是這樣的樣子。“自然”就成了一個名詞性短語。
老子講“道法自然”,就是指天地萬物的“道”,也就是天地萬物的規(guī)律,都必須“法自然”,要效法萬事萬物本來的樣子,即要順應它,要順勢而為,不可逆著來,否則將會發(fā)生顛覆性的可怕后果。所以,老子道家學說的所有邏輯起點,就是“法自然”,同“道法自然”的思想一致。老子強調“仁”的自然性,強調尊重事物本來的樣子,并以此推論下去。
老子自然之“仁”的邏輯,還體現(xiàn)在他關于“道”和“德”的理論構建中?!独献印返诙逭轮v:“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痹诶献舆@里,既然天地萬物都要“法自然”,那么“仁”之道,也應該要“法自然”。那么,“仁”只能是出于自然之流露,而不能為了利益帶有強迫性,更不能具有虛偽性。道,生養(yǎng)萬物而不占有、不居功,不讓人感覺到它的恩惠和存在,這其實就成就了一種高境界的大仁、大愛。所以,《老子》第五十一章說:“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yǎng)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边@種“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玄德”其實就是老子所追求的“仁”的道德狀態(tài)?!独献印返谌恼绿峒啊叭f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的境界,就是老子所追求的“仁”的境界。和儒家強調的情感意義的“仁”相比,這種“仁”是自然天成的、發(fā)自本性的,因而具有超越性。而且,老子還把這種“仁”推及社會和個人??偠灾献有哪恐械娜收?,是不圖回報的、不居功自重的——“圣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第七十七章);是心懷百姓、真誠待人的——“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第四十九章);是不計恩怨,無所偏袒的——“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第四十九章),甚至能做到“報怨以德”(第六十三章)。
由于老子之“仁”強調自然而然的本然追求,所以老子“仁”的狀態(tài)看上去很平靜、很自然,甚至讓你感受不到。恰巧是這一種遵從于事物本然的科學理性精神,反映到社會治理和人際交往上,會帶來一種尊重客觀、穩(wěn)定有序的和諧狀態(tài),也會帶來一種直接、真實、本色的樸實,去除很多虛偽、浮躁和功利思想,對于現(xiàn)代社會的思想建設和公民教育具有很多啟示和借鑒意義。
一是老子自然之“仁”的尊重事物本然“法自然”的思維邏輯,對人類社會改造和生活實踐具有方法論意義。“法自然”的理論邏輯,可以作為一種順應規(guī)律的實踐方法,能夠讓我們反思人類生活中的許多主觀性錯誤。人類發(fā)展到現(xiàn)在,很多時候為了主觀意志的實現(xiàn),罔顧規(guī)律和事實,做過很多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如果我們好好去總結就會發(fā)現(xiàn),人類一直在為這種主觀性錯誤買單,接受過或接受著很多的懲罰。事物的發(fā)展是有其各自規(guī)律的,也就是道家思想所說的“道”,如果不按規(guī)律(“道”)來辦事,肯定是辦不成功的,不但不能成功,還必將受到自然(“道”)的懲罰。我們認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于馬克思主義來說,是一座思想寶庫,而不是一堵圍墻。老子道家“法自然”的思維邏輯和馬克思主義強調尊重客觀規(guī)律,并主張把尊重客觀規(guī)律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去改造世界,具有異曲同工之妙。
二是老子自然之“仁”的“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的淡泊境界,有助于現(xiàn)代人們去反思和摒棄工作生活中的“態(tài)色”和“淫志”(8)參見黃梓根:《去除大學的“態(tài)色”和“淫志”》,刊于2014年10月08日《湖南教育網(wǎng)》“教育銳評頭條”:http://news.hnjy.com.cn/jyrp/110931.j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老子思想最具魅力而令人折服的,是那種順應自然的冷靜,是那種大成若缺、萬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包容,是那種清心寡欲、處變不驚的淡定從容,這都是一個真正強大的仁者的思想境界。老子是孔子的老師,這是歷史上的一個事實??鬃颖徽J為是當時最有學問的學者。他去拜訪老子請教學問時,被老子批評為有“驕氣”“多欲”,老子勸其去“態(tài)色”與“淫志”(9)《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載,孔子師事老子,老子送了他一段話作為臨別禮物:“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驕氣與多欲,態(tài)色與淫志,是皆無益于子之身。”。態(tài)色,就是自以為是、躊躇得意的樣子;淫志,就是指心志放蕩,欲望太多。反觀我們當下的紛繁社會和百態(tài)人生,很多領域同樣也有太多的“態(tài)色”與“淫志”。以高等教育為例,曾幾何時,我們的一些高校,不切實際地盲目擴張貪大求全,樂此不疲追逐排名,學風浮躁驕氣蔓延,筆者認為這就是大學的“淫志”。曾幾何時,我們的一些大學教師,不敬學術敬權勢,各種手段追名逐利,追求學術大躍進,有了點指標性業(yè)績,便自我感覺良好,動輒以大師自居,輕易看不起人家,筆者認為這就是“態(tài)色”。不過令人欣喜的是,近年來,尤其是十八大以來,這些情況正逐步好轉。當前,我們國家陸續(xù)出臺一些好政策、好制度,特別是“破五唯”、堅決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等重磅措施的出臺,讓我們的高等教育正越來越回歸立德樹人的本位,越來越回歸到質量建設的正確軌道上。
三是老子自然之“仁”的“上德不德”“上仁為之而無以為”的價值實踐,讓現(xiàn)代人越來越追崇低調的高尚和平凡的偉大。許多人喜歡在口頭上唱高調,貌似處于道德高位、至仁至義,實則虛偽圓滑、假仁假義。從老子的仁義觀來看,真正有仁德的人既不會刻意表現(xiàn)出仁德,也不會想著為什么去施行仁德,而是處處踐行“上德不德”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老子》第三十八章)的道德模式。在老子自然之“仁”的價值體系下,品德高尚的人很低調,不以為自己有德,因此是真正的有德。最仁愛的人很平凡和樸實,事實上他已經(jīng)做到了仁愛,但是他這樣做僅僅是出于本性的自然。
古往今來,高喊道德的人往往沒有道德,高喊仁義的人往往不講仁義,而真正仁愛忠義的人是不會把仁義掛在嘴上的。在我們的周圍,也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甜言蜜語、油嘴滑舌,以熱情仁愛自居,而這些人實際上往往不忠不厚、不仁不義。對這一點,孔子與老子的認識是極為相似的,孔子也說“巧言令色,鮮矣仁”(10)《論語·學而》,程樹德《論語集釋》第一冊,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16頁。。生活中,小孩子之所以可愛,是因為他們不虛偽,沒有沾染后天的狡詐?!独献印芬粫劦降赖聽顟B(tài)時,多次提到嬰孩狀態(tài),如“常德不離,復歸于嬰兒”(《老子》第二十八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等。嬰孩最具天然美德,天真自然。但他們自己決不會知道這是一種美德,也不會到處宣揚自己的美德,一切都只是本性的自然流露罷了。在2020年上半年的全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偉大斗爭中,這種低調的高尚和淳樸本真的自然之“仁”,在很多抗疫的“逆行者”身上得到了很好地詮釋。很多共產(chǎn)黨員主動請纓去一線抗疫,可以說也是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本真流露的大仁大愛。他們沒有想為什么要這么做,也沒有想這樣做會有什么樣的好處,而就是出于一種道德自覺,出于一種本性流露。正如有網(wǎng)評說:“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裳,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一切都是那么質樸而自然,自然而然,正可謂“雖未仁之而仁亦大矣”。
四是老子自然之“仁”的“治大國如烹小鮮”的不折騰和“以百姓心為心”的人民本位,讓社會越來越井然有序,讓老百姓越來越幸福。老子的自然之仁,還體現(xiàn)在不折騰老百姓?!独献印贰爸未髧?,若烹小鮮”就是這個意思(11)《詩經(jīng)·檜·匪風》云:“烹魚煩則碎,治民煩則散,知烹魚則知治民?!彼位兆谧⒄f:“事大眾而數(shù)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shù)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shù)撓之,則潰,治大國而數(shù)變法,則惑?!?。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治國理政的時候,還引用過這句話,反映了作為執(zhí)政黨的共產(chǎn)黨人對老百姓充滿仁愛、愛民憂民的價值追求,也反映了我們黨在一切工作中重視社情民情、尊重規(guī)律的工作原則。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來取得如此令人矚目的建設成就,很重要的一條經(jīng)驗,就是尊重發(fā)展規(guī)律、尊重建設規(guī)律,堅持科學統(tǒng)籌,不固守、不冒進、不折騰。
中國共產(chǎn)黨執(zhí)政之所以能夠取得現(xiàn)在的巨大成就,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中國共產(chǎn)黨是代表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人民利益的政黨,除了人民利益,沒有其他特殊利益,真正做到了一切以人民為中心。這和《老子》“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同出一轍,而且有所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中國共產(chǎn)黨的人民立場,既有來自諸如老子“以百姓心為心”的傳統(tǒng)淵源,也和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是一脈相承的。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歸根到底其實就一句話:為人類求身心之解放。馬克思主義學說,就是關于全人類解放和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fā)展的學說,是指引人民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的行動指南。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毛澤東結合中國文化和中國實踐,提出中國共產(chǎn)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鄧小平堅持和發(fā)展馬克思主義,提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的論斷,帶領中國人民發(fā)家致富奔小康。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提出 “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論,帶領近九千萬共產(chǎn)黨員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人民謀大同。這一切都是“以百姓心為心”在當今中國最好的呈現(xiàn)和轉化。
五是老子自然之“仁”的“上善若水”和“貴柔守雌”的軟力量挖掘,對探究文化軟實力建設意義深遠。中國古代的思想文化璨若星河、百家爭鳴,而儒釋道三家是典型代表,也是主流中的主流。儒家是剛健的,佛家是虛空的,而道家是柔軟的。剛健給人以進取的感覺,虛空給人以放下的感覺,柔軟給人以超越的感覺。老子的自然之“仁”,落實到操作層面,就是順應、順勢而為,要順應順勢非柔軟不可達到目的。從自然之仁,到若水之柔,這是一種以柔致堅的文化力量。如果說“自然”是道家思想的第一邏輯,那么“柔軟”,則是道家思想的第一特征。這在《老子》一書中隨處可見。老子重柔弱,贊美水德為“上善”,就是因為水之柔軟,能順流而下,能順勢而為,也能謙卑處下。世界上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但是水卻最能克制剛強,所以老子認為柔的力量是一種真正強大的力量。這也是道家在社會生活中發(fā)生作用的方式,即一切都要通過“柔軟”的方式去順勢為之。這對我們建構國家文化軟實力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
一個國家要產(chǎn)生持久的穩(wěn)固力量,最終靠的是文化,是軟的力量。文化的力量能更好地作用于社會和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深入人心,而其深入的方式,必須是舒服且容易接受的。柔軟是一種最令人舒服的方式,尤其在喧囂、嘈雜,甚至殘酷的社會生活中。中國古代所有的優(yōu)秀文化都會給我們以心靈的觸動和力量的感覺。但是,最能夠讓人舒適愉悅而又平靜有力的思想,筆者深深以為是道家。道家是一門柔軟的心靈哲學,在這種柔軟的背后,能夠產(chǎn)生最持久而強勁的力量,也是最能夠真正解決問題的力量。如老子所言,可以“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正是道家馳騁古今、指向未來的思想力量。
總而言之,以儒道思想文化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當今中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思想基礎和獨特文化資源。特別是道家提出的“順應自然”“貴柔守雌”“不爭處下”等思想精華,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社會中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軍事、生活等方面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滲透到了中國人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梢哉f,以老子思想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已經(jīng)內化為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心理結構,甚至人格情操和精神追求了。不管是出于意識自覺,還是日用而不覺,其都已經(jīng)凝聚成為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性格和中國精神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堅持文化自信,重構新時代中國價值體系的理論實踐中,中國古代道家思想應該同儒家思想一道,共同納入我們發(fā)掘、研究、傳承、轉化和創(chuàng)新的工作視野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