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文
粵語是廣東最主要的方言之一,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方言,其歷史可追溯到秦朝派遣軍隊駐守嶺南之時。在現(xiàn)代,由于經(jīng)濟原因,粵語又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方言之一,粵語影視、音樂、戲劇,都有不小的影響力。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口超過五千萬?;浾Z是廣東文化最耀眼的代表。
粵語除了有良好的交流、記錄作用,其文化價值亦常為專家學者津津樂道。雖然說粵語的人不一定能講出粵語的文化內(nèi)蘊,但他們常常以粵語為豪,甚至認為粵語是一種語言。其實,粵語只是讀音特殊,并沒有獨立的文字和語法結(jié)構(gòu),且和中原漢語有顯而易見的繼承關(guān)系,因此只能算方言?;浾Z的獨特性之最突出者,就在其聲韻。
粵語聲韻復(fù)雜。對北方人來說,粵語極難聽懂,主要是因為粵語保留了大量中古(唐宋)語音。它保留了古漢語四聲,其中平、上、去三聲各分陰陽,最特殊的是入聲分陰、陽、中三種聲調(diào)。下面是粵語聲調(diào)及其例字:
陰平:夫 陽平:扶
陰上:苦 陽上:婦
陰去:富 陽去:父
陰入:忽 中入:法 陽入:佛
粵語聲調(diào)豐富,抑揚頓挫,富有音樂性,有人稱之為中國最好聽的方言,并非過譽。
漢語中古音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存在入聲。入聲字在現(xiàn)代普通話里已經(jīng)消失了,但在很多方言如閩語、吳語中都存在,而粵語的特殊性在于,它幾乎完整地保留了中古時代全套入聲字。拿宋代最權(quán)威的韻書《廣韻》去比較,能驚喜地發(fā)現(xiàn)用粵語可以讀出其中大部分入聲字??梢哉f,掌握了粵語里的入聲字,便能大體掌握中古音的入聲字。此外,粵語讀音還和《廣韻》中大量韻字讀音吻合,同個韻部的字,有些普通話已經(jīng)不押韻了,但用粵語讀來,基本是押韻的,這便是很多人覺得用粵語讀古詩詞比普通話更好聽的原因,因此《廣韻》有時被戲稱為“廣州話之韻”。晚清廣州學者陳澧在《廣州音說》便云:“千余年來中原之人徙居廣州,今之廣音,實隋唐時中原之音。”粵語是語言學專家研究中古音的寶礦。
那么,何謂入聲字?
《康熙字典》對四聲的特征做過描述:
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烈強。去聲分明哀遠道,入聲短促急收藏。
“短促”說出了入聲最主要的特點:發(fā)音短促?!凹笔詹亍?,則是指入聲發(fā)音不能像其他聲調(diào)一樣一直拉長,而是最后會戛然而止。其實就是因為入聲韻尾的存在,阻止了發(fā)音的延續(xù)。如上面所舉“忽”“法”“佛”等字,其發(fā)音明顯要比“夫”“婦”這些字急促。在廣東,掌握粵語、潮汕話的人一讀便知。若只會說普通話,則可以用普通話里的輕聲作一個不太嚴謹?shù)膶Ρ?,輕聲也是一種短促的發(fā)音,只是沒有入聲韻尾,但發(fā)音感覺類似。還可以用英語比較,如cat、cup這些發(fā)音短促而且有輔音韻尾的單詞,讀之時若不把t、p的音發(fā)出來,便非常接近入聲字的讀法了。
在此可以簡單下個定義:入聲即發(fā)音短促,具有入聲韻尾(發(fā)了韻尾即不再發(fā)音)的聲調(diào)。常有人說入聲字不能被拉長,其實是不對的,聽聽粵劇和粵語歌曲就知道,前面的韻母部分還是可以拉長的,但收尾時聲音便戛然而止了。
入聲字的存在使得漢語語音抑揚頓挫的感覺十分顯著,也是我們掌握詩文平仄的基礎(chǔ),而平仄是學習中國古典文化的鑰匙。可惜從元代開始,受少數(shù)民族語言影響,入聲字慢慢消失,原先讀入聲的字,歸入其他三聲,到了現(xiàn)代普通話,平、上、去、入四聲只剩下平、上、去三聲。很多人早已對入聲字不明所以,即使是大學教授,也會鬧出因不懂入聲字而亂解古文詩詞的笑話。
要學習入聲字,粵語是絕佳途徑。
粵語入聲字韻尾有三種,這和《廣韻》完全一致。三個入聲韻尾是辨別入聲字的顯著特征。下面用國際音標標注舉例:
1.[p]韻尾,如“立”[lap]
2.[t]韻尾,如“日”[jat]
3.[k]韻尾,如“國”[gwok]
這些輔音韻尾不出聲,達到戛然而止的效果。如[p]韻尾,讀法就是閉上口即可,不用把p完整發(fā)出來,這個便是閉口音。
入聲和其他三聲不同,它表示的不是聲音的高低,而是長短。由于“短促”這一特性,它可以表現(xiàn)多種意義。許多字的讀音與其字義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例如:表短促的動作和狀態(tài)的字常讀入聲,如削、劈、戳、速、急、激、忽;表悲憤郁結(jié)的情感的字亦常為入聲讀音,如切、惻、逼、絕、戚。在古典詩文里,作者往往有意用之以抒情,使用入聲字,可增加作品悲惻沉郁之感。
通過粵語掌握了入聲字,讀起古詩詞,便有豁然開朗之感,體會也會比一般人更深一層。因為古詩詞的創(chuàng)作嚴格遵守平仄格律,入聲字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現(xiàn)代普通話里入聲字消失,所以許多詩詞讀來聲韻并不協(xié)調(diào)。而如果用含有入聲字的方言讀之,便可大致體會古人優(yōu)美聲韻的風神,對古人創(chuàng)作安排音節(jié)的苦心孤詣有更深的體會。杜甫的沉郁頓挫,柳永的悱惻纏綿,不再是陌生的描述,而能見諸字里行間。
如柳永的《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首詞的韻腳“切”“歇”“發(fā)”等即是入聲字,用粵語讀來,更能體會那種離別時凄惻嗚咽之感。同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亦押入聲韻,悲憤激烈的感覺非常明顯;李清照刻意多用入聲字的《聲聲慢》尤然。
可以說,學習古文、古詩詞,如果不懂入聲字,便無法入門,學習創(chuàng)作更不能忽視。這不僅為了吟誦時更能體會真正的平仄之美,理解古人的聲韻情感,更重在一種傳承典雅文化的精神。
我們的現(xiàn)代教育基本規(guī)避了入聲字,大多數(shù)人不以為意,而粵語也在慢慢衰落,年輕一代中,許多人已經(jīng)不熟練乃至不再講粵語。這固然有社會發(fā)展、文化交流的原因,但更讓人惋惜的恐怕是粵語的文化內(nèi)涵并未被正確認識。本文所講的入聲字,只是粵語深厚底蘊的一部分而已?,F(xiàn)在積極保護方言、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人越來越多,希望不久的將來,這些文化知識不會再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