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麗麗,彭宇閣,邱武英,張利珍,楊柳
(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 小兒心臟醫(yī)學中心,河南 鄭州 450052)
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循環(huán)不穩(wěn)定,血管活性藥物及生命支持類儀器使用需要在ICU進行監(jiān)護,以降低先心病手術死亡率和病殘率,待病情好轉后從ICU轉出至普通病房[1]。但部分術后患兒在轉入普通病房后,因病情變化等原因需要再次進入監(jiān)護室繼續(xù)接受治療。有研究報道[2-3],先心病術后患兒重返ICU率為1.1%~1.3%。重返ICU常造成患兒住院時間延長,醫(yī)療資源浪費,醫(yī)療護理質量降低,甚至引發(fā)醫(yī)療糾紛。本研究旨在分析先心病術后患兒重返ICU的原因和轉歸,為ICU轉出患兒過渡護理提供參考依據(jù),提高轉出成功率。
1.1 研究對象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鄭州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小兒心臟中心住院手術的460例先心病患兒,術后病情轉出至普通病房,再次返回ICU患兒共29例。重返ICU患兒納入標準:(1)術后病情穩(wěn)定后由ICU轉出至病房,因病情變化等重返ICU;(2)首次重返ICU。排除標準:(1)術前由于病情因素入ICU監(jiān)護;(2)多次重返ICU。
1.2 資料收集方法回顧性統(tǒng)計分析29例患兒的一般資料,重返ICU時間,重返ICU病因,重返ICU后的轉歸。
2.1 一般情況460例先心病患兒術后重返ICU 29例,重返率為6.30%。男15例,女14例;年齡≤6月19例,7個月~1歲9例,1~3歲1例;診斷為ASD 2例,VSD 5例,VSD合并ASD 3例,PS 3例,COA 2例,TOF 6例,TAPVC 4例,TGA 3例,PA 1例。
2.2 重返ICU時間在轉出ICU后24 h內(nèi)重返的有7例,25~48 h內(nèi)重返9例,2~3 d內(nèi)重返2例,3~4 d內(nèi)重返4例,4~5 d內(nèi)重返3例,6 d后重返3例,8 d后重返1例。
2.3 重返ICU的病因呼吸困難、面色暗17例(合并體溫高有4例),占58.62%;高熱5例,占17.24%;喂養(yǎng)不當4例,占13.79%;刀口有滲液2例,占6.90%;皮下氣腫1例,占3.45%。
2.4 重返ICU后處理措施29名患兒重返ICU后均接受心電監(jiān)護、吸氧、吸痰、降溫等相應處理及藥物治療,4例患兒接受氣管插管(1例施行心肺復蘇)。
2.5 重返后轉歸本研究中將患兒本次在ICU的滯留時間作為重返后轉歸。在ICU滯留時間≤24 h 15例,占51.72%;2 d的6例,占20.69%;3 d的3例,占10.34%;4 d的1例,占3.45%;5 d的1例,占3.45%;21 d的1例,占3.45%;22 d的1例,占3.45%;放棄治療1例,占3.45%。
3.1 疾病和患兒因素重返ICU的首位原因是呼吸問題,先心病患兒大多肺血流增多,容易反復感染肺炎,術后呼吸機輔助呼吸,氣管插管可導致氣道分泌物較多,開胸手術后傷口疼痛再加上患兒年齡小,不能有效咳嗽,導致分泌物不容易排出,造成清理呼吸道無效,容易引發(fā)呼吸困難、呼吸費力、面色暗等。加上患兒不能清楚正確地表達需求,任何不適都會哭鬧,引起心率快、腹脹等,家長對于此種情況無從處理,從而增加重返ICU的機率。
3.2 家屬的遷移應激和照顧能力患兒從ICU轉回普通病房,雖視為病情好轉的表現(xiàn),但這一過程可使家屬產(chǎn)生焦慮恐慌、畏縮等。ICU和普通病房組織環(huán)境不同,失去ICU“一對一”的護理和關心,缺乏安全和保障,與護理人員信息溝通和交流不足是造成患兒家長產(chǎn)生遷移應激的重要因素。29例患兒重返ICU后,經(jīng)過處理,ICU滯留時間在24 h之內(nèi)有15例,占51.27%。查閱15例患兒返回ICU時監(jiān)護記錄,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哭鬧、煩躁、發(fā)熱、嗆奶、痰液阻塞等,這些因素在普通病房內(nèi)通過對癥處理即可緩解,非重返ICU的標準,導致患兒重返ICU的根本原因與家長遷移應激與照護能力下降有關。
4.1 完善ICU轉出機制先心病患兒重返ICU除造成醫(yī)療資源浪費外,還增加感染的風險,延長患兒住院時間,增加住院費用,給患兒和家庭造成痛苦,甚至引發(fā)糾紛,建立完善的ICU患兒出入室標準至關重要[4-6]。對計劃轉出ICU的患兒進行充分全面的評估,嚴格按照標準執(zhí)行,逐步減少監(jiān)護設備和治療藥物,確?;純焊黜椫笜诉_標后方可轉出ICU至普通病房。對于并發(fā)癥多、年齡小、體質量低的患兒可適當延長在ICU的滯留時間。同時,盡量減少午夜間轉出,以減少患兒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4.2 做好交接班,加強巡視,做好過渡期護理在患兒轉出前與普通病房的護士做好交接工作,準備好相應的物品和監(jiān)護設備;轉出時和普通病房護士進行床邊的詳細交接,書面記錄,確保接班護士能夠全面、詳細地了解患兒病情。病房護士在患兒轉出后,加強巡視,盡早發(fā)現(xiàn)病情變化的征兆,抓住護理要點,實施焦點記錄,及時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確?;純涸谄胀ú》勘徽_和全面的看護。
4.3 改善溝通和加強宣教良好的溝通和信息交流是保證患兒安全的基石,在患兒轉移前充分了解家長需求和心理狀況,調整和制定術后健康宣教內(nèi)容,根據(jù)家屬的不同文化程度采用適宜的方法對患兒的病情、診斷、預后和治療做充分講解,指導術后照顧的方法和護理要點,鼓勵家屬參與治療和護理的整個過程,建立照顧患兒的信心。
隨著醫(yī)療護理模式的轉變,患兒家長逐漸被納入醫(yī)療決策中,使ICU和普通病房的護理工作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普通病房的后續(xù)監(jiān)護不足是導致患兒重返ICU的重要原因。我國護理管理人員應結合具體國情,從多角度、多層面分析轉出ICU前后患者安全問題,提出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做好過渡期護理,并不斷提升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高標準嚴要求工作,以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