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英語專業(yè)學生語音音素/l/、/n/習得困難的歸因研究

2020-01-10 03:31:26尚亞莉
關鍵詞:音位音素發(fā)音

尚亞莉

(寧夏醫(yī)科大學,寧夏銀川 750001)

語音是語言學習者重要的習得內容。經驗主義語言觀倡導通過直接感知學習外語,認為語言首先是有聲的,語音是語言學習的重要內容,而且語言教學的目的之一就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語音,語調和外語語感。

然而,由于人類受固有生理和心理機制的制約,語音習得過程是一個動態(tài)的受多種因素影響和制約的過程,語音習得一直是英語學習者的學習困難之一。從二語習得的角度來看,影響語音習得的外部因素有學習者母語語音系統(tǒng)、教師語音教學水平和教學方法、學校英語教學的目標等,內部因素有學習者個體發(fā)音器官特征、學習者個體認知風格、學習者語音學習方法以及學習者英語學習期望等。同時,由于語音學習是語言學習的基礎過程和環(huán)節(jié),因此,能否成功突破這個難關業(yè)已成為影響英語學習者專業(yè)素養(yǎng)發(fā)展的重要因素。

研究發(fā)現,對于不同地緣的學習群體,在語音中有不同的難點音素,而且語音音素困難是普遍存在的問題。以/l/、/n/為例,有研究者認為,產生兩個音素誤讀的原因是音位錯覺,即學習者在產出/l/時,長時記憶中的相似音素/n/會被錯誤提取從而替代要產出的/l/音素,最終形成音素產出錯誤。

但是事實遠非如此簡單,如果音位替換可以發(fā)生在語音的產出階段,那么可以推理,作為語音認知加工基礎階段的接受階段也應該發(fā)生音位替換。但研究者發(fā)現,學習者在聽力活動中可以正確的辨別/l/、/n/兩個音素,但在產出時卻存在嚴重的問題。如果用“音位替換”來解釋,理由顯然是不充分的。

該文通過基于語音網絡學習系統(tǒng)的實驗,采用案例研究法探討了5 名被試/l/、/n/音素產生的心理機制及導致習得困難的原因,以期望為語音教學提供借鑒。

1 相關研究

1.1 語音研究

有關于語音錯誤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美國描寫語言學家E.Sapir 對于印第安人某些語音敏感性的研究,他認為印第安人對于/ei/和/e/音位不敏感的原因是學習者把相近的音位混同起來了,即音位錯覺導致了音位的不敏感。我國研究者莊玲通過研究認為音位互換是導致/l/、/n/不分的原因,即學習者用一個音位替換了另一個音位。劉晉明等通過對/l/、/r/兩個音位的研究,認為導致中國英語學習者音位錯誤的原因是:(1)區(qū)別性特征十分相似可以導致音位錯覺;(2)地方口音的影響。

從文獻檢索來看,對語音錯誤的研究不一而足,但對于語音錯誤的原因歸結卻十分相似,即音位特征相似會產生音位互換,進而產生音素誤讀。然而,動態(tài)地看,語音互換是否能夠成為語音誤讀的真正原因仍然值得探究。如果實驗可以證明,被試在語音聽力辨別和語音產出時均出現音位互換,則音位互換可以成為語音音素誤讀的原因;如果實驗可以證明,被試在語音聽力辨別階段和語音產出階段出現不同的誤讀情況時,則證明音位互換不能成為語音音素誤讀產生的原因。進言之,如果被試在語音加工過程中能夠成功地提取輸入語音的音位特征和線索進行甄別,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被試在語音產出階段出現錯誤的? 這將是該文研究的重要問題。

1.2 語音產出的認知機制

認知心理學對于語音習得的過程提出過不同的理論假設,并以此構建了具有個體特征的語音加工模式,其中三個著名的理論及模式是動作理論模型(motor theory model); 合成分析模型(analysis synthesis model);覺察器模型(feature detector hypothesis model)[6]。由于篇幅有限,該文將以分析合成模型為例加以說明,并為下文語音因素產出心理模型提供理論支持。

圖1 語音合成分析模型

圖1顯示,人類對語音加工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聲學符號轉化為發(fā)音表征的階段,具體的過程包括:(1)語音以聲波的形式通過學習者感覺過濾器進入瞬時記憶并以聲學符號存儲;(2)在由比較器,發(fā)聲模型和控制器構成的反饋環(huán)路中,聲學符號通過加工轉換成發(fā)聲表征。在這個過程中,比較器會對存儲器中的聲學符號和發(fā)聲模型中的聲學信號進行匹配檢驗,而控制器會控制發(fā)聲模型產生的發(fā)聲程序,即如果發(fā)聲表征與輸入的聲學符號不相匹配,則會進行再次的發(fā)聲表征產生過程,直到匹配為止。

當第一階段完成后,符號模型會對語音的發(fā)聲表征進行合成,產生新的發(fā)聲表征,與第一階段輸入的發(fā)聲表征進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則發(fā)聲表征會通過聲腔模擬器加工輸出。

2 研究

2.1 研究問題

(1)通過語音強化訓練,5 名被試者能否正確地在聽力測試環(huán)境中辨別/l/、/n/音素?

(2)通過語音強化訓練,5 名被試者能否正確地在測試環(huán)境中產出/l/、/n/兩個音素?

(3)5 名被試者在/l/、/n/音素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機制是什么?

(4)導致學習者語音誤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研究中,問題(1)和(2)的答案是啟動問題(3)(4)研究的基礎。當被試在語音訓練后能夠正確聽辨/l/、/n/音素,但是無法正確產出/l/、/n/音素時,問題(3)將通過構建語音音素認知加工的心理機制,探索導致語音產出困難的原因。

2.2 研究背景

2007年9月,寧夏某大學外國語學院對2007 級新生進行語音測試,發(fā)現了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難點,包括音素、詞重音、句重音、句子節(jié)奏、句子語調等方面,并制定了新生語音矯正的計劃。語音訓練歷時4 個月,分為兩個階段:一是音素及詞匯閱讀的訓練,二是句子和語朗讀的訓練。語音訓練系統(tǒng)采用大學英語《新視野》教程網絡版中的語音訓練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基于人機對話的機制設計,在訓練中遵循循序漸進原則,訓練流程包括音素、詞匯、句子和語篇等四個層次,練習方式包括跟讀、模仿、錄音自測、機器反饋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學習者可以根據個體需求進行個性化地操作。

語音強化訓練分為課堂教學和自主學習兩個部分,課堂教學為每周2 學時(100 min),由專職語音教師講解語音發(fā)音要領,檢查學生語音學習情況并給予反饋。自主學習每周3 學時(180 min)學生通過語音訓練系統(tǒng)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檢測。在學習時間上,前3個月采用規(guī)定性學習方式,即所有學生按照統(tǒng)一要求進行學習,后一個月采用彈性學習方式,即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情況可以選擇上機學習時間的長短,以及上機學習方式。

2008年1月,學院對于2007 級學生進行語音測試,合格者頒發(fā)證書,不合格者則采用小組輔導形式,繼續(xù)針對難點語音進行重點訓練。5 名被試均來自語音不合格組,研究并選擇了他們共同的/l/、/n/重點語音。5 名被試包括4 女1 男,分別來自陜西、湖南、廣西、山西和四川。

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研究者根據研究問題設計了兩個研究階段,5 名被試確定以后,第一階段,研究者首先對其進行了/l/、/n/音素的聽辨音測試,方式為聽錄音,寫單詞。使用的試卷共20 個單詞,被試必須在聽完一遍后寫出單詞。測試后必須立即評分。第二階段,研究者對5 名被試進行了朗讀測試,朗讀材料為一篇150 個單詞的語篇,其中包含/l/、/n/音素的單詞共64 個,測試時進行錄音,然后評閱人通過收聽錄音評價被試對于含有/l/、/n/音素單詞朗讀的準確性。

2.4 研究結果

2.4.1 問題一

通過對聽辨測試/l/、/n/音素的結果進行分析,發(fā)現5 名被試在測試環(huán)境下的/l/、/n/區(qū)分能力很強,測試的結果見表1。

表1 被試/l/、/n/音素聽辨正確率統(tǒng)計結果

從表1中可以看出,5 名被試聽力測試中,聽辨/l/、/n/音素時準確度較高,總體準確率達到93%。該結果可以反映出,被試通過強化訓練,語音音素/l/、/n/的聽力辨別能力受到積極地影響,在測試中,被試可以基本正確地提取/l/、/n/兩個音素的發(fā)音特征,并完成對測試語音的甄別和判斷。

2.4.2 問題二

在對被試進行的朗讀測試后,被試音素/l/、/n/產出能力的測試結果見表2。

表2 被試/l//n/音素產出正確率統(tǒng)計結果

表2顯示,被試在朗讀測試中,對于含有/l/、/n/音素的單詞產出的總體準確率較低,只有36.87%,被試3獲得最高準確率48.43%,被試1 獲得最低準確率,僅31.25%。結合測試環(huán)境來分析,如果被試在測試中進行了充分的心理監(jiān)控,而且,被試能夠對/l/、/n/語音音素的發(fā)音特征進行正確的提取,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被試無法較為正確地產出/l/、/n/音素呢? 問題(3)(4)將對此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索。

2.4.3 問題三

首先,研究者通過對被試內省記錄的研究,發(fā)現語音音素的接受加工流程包括:(1)語音是以聲波形式被被試感知;(2)被試提取接收到的語音音素區(qū)別性特征;(3)被試比較語音的發(fā)音特征:(4)確定語音音素(見圖2)。

圖2 被試語音接收流程圖

在此,研究者僅以被試2 的內省報告為例進行說明,“ 聽到life 時,我會聯想到上課時老師夸張的朗讀方式,因而會想到/l/的清亮,這是和/n/不相同的地方,于是我想,聽到的應該是/l/音素。”

其次,研究者通過對被試內省記錄的研究,發(fā)現語音產出的認知加工流程包括:(1)視覺感受語音音素;(2)提取語音音素發(fā)音特征和線索;(3)對比音素線索并強化音素線索;(4)發(fā)音操作機制操作(見圖3)。

圖3 被試語音產出流程圖

以被試3 的內省記錄為例進行說明,被試3 寫到,“看到There is a light dangling in the night wind,我意識到,這是在測試/l/、/n/,我的難點,我可得注意啊!light 應該是邊音,/l/我就讀了出來,后來老師說我讀的不太準確,有點模糊,我想可能還是舌尖太平的原因吧?!?/p>

2.4.4 問題四

根據語音接受和產出的心理加工模型,語音聽辨及語音產出過程要經歷發(fā)音特征提取、 發(fā)音特征對比和語音操作三個心理環(huán)節(jié),從兩個過程的加工來看,兩個過程的發(fā)生均涉及了被試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邊緣神經系統(tǒng)。除此外,兩個過程也都涉及語音發(fā)音特征提取這一認知環(huán)節(jié),而且,該環(huán)節(jié)在兩個過程中是重合的,換言之,被試在音素聽辨和產出過程都經歷了語音發(fā)音特征提取這一心理過程。

據此,可以推斷,語音習得過程中,既然語音接收和產出中都經歷了語音發(fā)音特征的提取,那么被試在實現語音特征提取后,是不應該產出錯誤語音的,也即,如果語音接收加工階段不出現音位替換,那么在語音產出加工階段也不應該出現音位替換的錯誤。但事實是接收階段的語音加工能力并未在語音產出階段體現。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音位替換只是語音產出錯誤的表面原因,而導致語音產出困難的真正原因是參與語音產出過程的神經系統(tǒng)受到其他神經活動影響而造成的,即被試在產出語音時受到了某些無關心理因素的干擾,導致效應器產出錯誤的語音。

3 結語

語音的認知加工是由語音接收和語音產出兩個相互關聯的不同環(huán)節(jié)組成的,兩個環(huán)節(jié)在認知過程及內容上有高度的一致性,其中,語音發(fā)音特征的提取是二者均不可或缺的心理過程。因此,語音產出錯誤的“音位替換” 歸因的合法性值得商榷。該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基于實驗,得出以下結論:(1)語音強化訓練對英語專業(yè)學生/l/、/n/音素的聽辨能力有積極的影響,但對其/l/、/n/音素的正確產出影響有限;(2)“音位替換”是學習者產出/l/、/n/音素誤讀的外在表現形式,但不是其真實原因;(3)/l/、/n/音素誤讀的原因可能是:被試通過記憶中存儲的/l/、/n/音素特征辨別并確定輸入音素,但在發(fā)音階段,發(fā)音操作神經系統(tǒng)受到其他神經活動干擾而導致了錯誤的產生。

然而,還有問題亟待解決,例如,語音產出時心理因素干擾的機制是什么?這種干擾來自哪里?這種干擾與哪些認知過程相關? 這里,研究者僅拋磚引玉,唯愿學界能夠對語音學習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

科技期刊文章的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與文章編號

根據《中國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guī)范》要求,科技期刊論文應標注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與文章編號。中圖分類號通過查閱《中國圖書館分類法》(北京圖書館出版,第4 版)確定。文獻標識碼有5 種:A —理論與應用研究學術論文(包括綜述報告);B—實用性技術成果報告(科技)、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總結(社科);C—業(yè)務指導與技術管理性文章(包括領導講話、特約評論等);D—一般動態(tài)性信息(通訊、報道、會議活動、專訪等);E—文件、資料(包括歷史資料、統(tǒng)計資料、機構、人物、書刊、知識介紹等)。不屬于上述各類的文章以及文摘、零訊、補白、廣告、啟事等不加文獻標識碼。文章編號的結構為XXXX - XXXX(YYYY)NN - PPPP - CC,其中“XXXX - XXXX”為期刊國際標準刊號,“YYYY”表示出版年份,“NN”表示出版期數,“PPPP”表示該文所在的頁碼,“CC”表示該文所占據的頁數( 轉頁不計)。由此可知,一般期刊文章其編號的前12 位數字已為既定數( 即標準刊號和出版年份)只有后8 位數字須待上刊時方能確定(即出版期數和所在頁碼、占據頁數)。據此,希望有條件的作者給本刊投稿前查閱和準確標示中圖分類號、文獻標識碼。

猜你喜歡
音位音素發(fā)音
I’m a Little Teapot
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Starter Units 1-3 STEP BY STEP 隨堂通
依托繪本課程,培養(yǎng)學生英語音素意識
滿語方言中的音位變換現象
小學英語課堂中音素意識與自然拼讀整合訓練的探索
?不定冠詞a與an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Playing with u_e
關于《語言學綱要》中第三章《語音》的幾個問題
渝中区| 墨江| 讷河市| 屏南县| 调兵山市| 长岭县| 迭部县| 伊春市| 濮阳市| 泽库县| 赤峰市| 靖安县| 鸡泽县| 西乌珠穆沁旗| 高碑店市| 林甸县| 秭归县| 璧山县| 浦北县| 奉节县| 资中县| 鄢陵县| 峡江县| 湘乡市| 三门县| 时尚| 英德市| 永吉县| 安多县| 茌平县| 应用必备| 文山县| 靖宇县| 三台县| 苏尼特左旗| 石屏县| 虹口区| 湖南省| 聂拉木县| 扶风县|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