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榮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應是一種以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為依據(jù),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一系列豐富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動中學,在樂中學,切身感受英語學習氛圍,最終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熱情,并具備一定語言交流能力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活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3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2-0119-01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是正確的,但活動形式不能只圖表面上的熱鬧,而要有一定的語言知識和技能作支撐。教師要善于通過有效的語言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的語言知識與技能。于是,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1.什么是有效的教學活動
1.1?有效——主要是指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所獲得的具體的進步或發(fā)展。
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fā)展是教學活動有沒有效益的唯一指標。有效的教學活動是順利達到教學目標的可靠保障。如果學生沒有什么收獲,即使教師把活動開展得再熱鬧,也是無效或低效的。
1.2?教學活動——即教師與學生的雙邊活動。
教師既要傳遞語言知識,同時又要把知識活化,為學生的智慧和能力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不同學生進行選擇的可能,注意學生特長和個性的健康發(fā)展。
2.如何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
2.1?有效的教學活動要緊扣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預期結果,即教學應達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學上的盲目性,是順利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保證和首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審視教學目標,堅持面向未來,立足課堂,確定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可以從“知識技能目標”、“過程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目標”三個維度進行預設。這樣,我們的課堂才不會成為“沒有方向的航船”。所以教學目標是否有效是一堂成功的課,一次有效教學的必要前提。有效的教學活動必須是圍繞著教學目標展開的。如果教學活動不緊扣教學目標,那就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就好像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學生的英語能力顯然是不會得到很大的提高的。
2.2?有效的教學活動要聯(lián)系原有知識。
英語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以較低層次的知識掌握為前提,才能保證與此相聯(lián)系的較高層次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若是同類知識,要提升到新的臺階更需要原有的知識作鋪墊。尤其是英語學習,更重要的是積累,提高語言的復觀率,注意引導學生溫故而知新。很多時候新課的導入就是以原有知識為基礎的。教師以復習、提問、表演上節(jié)課學過的對話等開始,向學生提供新、舊知識聯(lián)系的要點。這樣導入,使學生感到新知識并不陌生,便于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的認知結構之中,大大降低了學習新知識的難度,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
2.3?有效的教學活動是以課堂上開展的各種游戲、活動或任務為中心的,而教師在設計開展這些游戲、活動或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
(1)游戲、活動或任務要能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體現(xiàn)認知、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目標。教師要設計一些學生喜歡的樂于參與的活動或游戲來進行英語知識的傳授。
(2)游戲、活動或任務要難易適當。
游戲、活動或任務除了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點外還要考慮到其難易程度。過易,學生達不到訓練的目的;過難,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教師設計的游戲、活動或任務要從實際出發(fā),要讓學生跳一跳就夠得到,學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從而產生更持久的學習熱情。素質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為了培養(yǎng)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讓大部分學生完成任務,又要兼顧兩頭。
(3)游戲、活動或任務能夠使學生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即設計情境化。
語言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是要回歸到生活中去。學生的學習動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對所學內容實用價值的深刻認識。所以,我們的英語教學應緊密聯(lián)系實際,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英語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努力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在設計活動或任務是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學習。
(4)游戲、活動或任務要能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有效的游戲、活動或任務往往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對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建立良好的基礎。
2.4?有效的教學活動須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按照外語學習的規(guī)律,在初學階段是以聽說為主,以后讀寫訓練適時、適度地跟上。先學會寫字母,然后寫單詞、句子,也就是先口頭訓練,后筆頭訓練。在口頭訓練中先單項訓練、替換操練,后綜合操練。單項訓練有利于學生熟識、記憶,而綜合訓練又是使學生較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語言。要注意合理控制訓練量,不使學生負擔過重。
2.5?有效的教學活動必須是校內外相結合的即教師要布置與上課的知識點相結合的課外作業(yè)。
要使教學活動更有效,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更理解和鞏固,教師就要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yè)。課外作業(yè)是課堂活動的延伸,課外作業(yè)是學生獨立運用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針對學科特點,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精心設計豐富多彩的課外作業(yè),促使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智力水平,激起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而且課外作業(yè)要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設性,并不能只限于簡單的抄抄寫寫。
3.總結
有效的英語教學活動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yǎng)和個性塑造的過程。有效的教學不是機械的生產一些整齊劃一的腦袋,它培養(yǎng)的學生是鮮活的,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才。所以,新課程要求下英語教學效果如何,關系到新課程改革的命運,更關系到一代學生的質量。優(yōu)化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率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教學效率的提高必須建立在整體優(yōu)化的基礎上,而整體優(yōu)化還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繼續(xù)努力,不斷探索。我們總的目標就是追求一種避免無效,減少低效,增強高效的有效教學活動。使得我們的教學真正做到為學生服務,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陳厚德.有效教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
[2]?吳效鋒.新課程怎樣教[M].沈陽,沈陽教育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