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長興
(福建省龍海市第一醫(yī)院,福建 漳州363199)
現(xiàn)代醫(yī)家論治濕證時,常把“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掛在嘴邊,以至于一見到濕證,必用澤瀉、茯苓、車前子等利水藥,這樣做導致的后果是:一方面限制了治濕的思路,另一方面無形中難免暗傷津液。因此,筆者對此觀點提出質疑并進行剖析。
“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說法始于《黃帝內經(jīng)》。《素問·至真要大論》云:“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以苦燥之,以淡泄之?!边@里僅將利小便作為治療濕證的方法之一。唐·王冰在注釋這句話時稱“治濕之病,不下小便,非其治也”,將“利小便以治濕”的方法提到了相當?shù)母叨?,此后成無己、朱丹溪等人均對此有所發(fā)揮。“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說法正式出自明·虞摶《醫(yī)學正傳》,其理論根源是:濕為陰邪,其性重濁,易趨于下,治病時要因勢利導,給邪以出路,可以通過利小便達到除濕的目的。這個治則,初學時感覺很有道理,但細思后又覺得不盡其然,這個方法是針對濕已成飲者,如果濕邪未聚成飲,是否可以用利小便之法,還是值得斟酌的。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空箱子中布滿水蒸氣,如果要除掉水氣,我們會考慮在下面挖個孔讓水氣流出去嗎?應該不會,除非水氣凝聚成液態(tài)水,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掀開蓋子,通風吹散水氣。
我們都知道,濕邪包括外濕和內濕。外濕為六淫之一,夏季多見,外濕傷表,侵襲腠理,流滯關節(jié),故癥見關節(jié)煩痛等,治療宜“發(fā)其汗”,《黃帝內經(jīng)》稱之為“開鬼門”。因此,對于外濕,臨床治療時不可妄用利小便之法,否則在表郁閉之濕邪未解,在里無辜之津液暗傷,正所謂虛虛實實,傷人陰氣,治病反成致病!
外濕不宜利小便,那么內濕都可以利小便嗎?我們先分析內濕是怎么產(chǎn)生的?!端貑枴そ?jīng)脈別論》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jīng)并行?!笨梢钥闯?,內濕的產(chǎn)生是由于飲食進入胃中,經(jīng)過胃腑受納腐熟后,游離出水濕精微,這些水濕精微在脾氣的運化升提作用下,上達于肺,再歸于三焦水道,最后下輸?shù)桨螂?,排出體外。在這個水濕運化過程中,涉及以下幾個臟腑。①脾:水濕游溢出來后,若脾的功能失常,升清無權,則水濕下流,歸于腸腑,發(fā)為泄瀉。②肺:水濕由脾上輸?shù)椒魏?,如果肺失宣肅,水氣干肺則發(fā)為咳嗽,水氣凌心則發(fā)為心悸。③膀胱:水濕經(jīng)過三焦水道,最后歸于膀胱,如果膀胱氣化不利,開關失調,水濕不得出,則聚而成飲,發(fā)為小便不利、少腹?jié)M。
顯然,對于內濕的治療,要分部位區(qū)別對待:濕在上焦者,位居高處,非淡滲利小便之法可及;濕在中焦者,可健脾化濕;只有濕邪在下焦,聚而成飲才考慮用淡滲利濕之法。正如曹炳章所說:“氣化則濕化,故治法必以化氣為主,在上焦則化肺氣,在中焦運脾氣,在下焦則化膀胱之氣。”[1]根據(jù)上述內容,治療濕邪主要有以下治法。①解表祛濕法:適用于外濕襲表者,常用藥物有羌活、獨活、防風、薏苡仁等,代表方劑有麻杏苡甘湯、羌活勝濕湯等。②芳香化濕法:適用于濕邪在上焦者,常用藥物有蔻仁、菖蒲、郁金、藿香、佩蘭、薄荷等,代表方劑有甘露消毒丹、菖蒲郁金湯等。③苦燥除濕法:適用于濕邪在中焦者,常用藥物有蒼術、白術、扁豆、厚樸、黃連、黃柏等,代表方劑有平胃散、二妙丸等。④淡滲利濕法:適用于濕邪在下焦者,常用藥物有滑石、茯苓、豬苓等,代表方劑有五苓散、六一散等。
綜上所述,治濕可以利小便,但不一定必須利小便,只有濕邪在下焦凝聚成飲,出現(xiàn)小便不利的癥狀,才考慮利小便之法,如《金匱要略》云:“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薄爸T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因此,“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的說法,太過絕對,這也提示我們臨證時不能固守成法,一定要謹守病機,辨證論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