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博物館的文物翻譯是以文化交流傳播為目的的翻譯活動,文章基于歸化翻譯的理論角度思考,以本人參與的陜西歷史博物館文物日歷《花舞大唐》中文物介紹翻譯為研究對象,結(jié)合有關(guān)文物翻譯的特點及其翻譯原則,分析適用于文物翻譯的技巧與方法,旨在提高文物翻譯的質(zhì)量,吸引更多譯者對文物進行翻譯研究。
關(guān)鍵詞:文物翻譯;陜博日歷;歸化;英譯
一、前言
博物館濃縮了一座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歷史,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陜西歷史博物館作為中國第一座大型現(xiàn)代化國家級博物館,近些年來,在其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方面做了許多嘗試,其中主題日歷的推出便是很好的證明。日歷按月設(shè)定主題,用精心選取的365件文物展示千年前的文化交流。2021年的大主題為“花舞大唐”,選取的文物以何家村窯藏出土的金銀器為主,真實展現(xiàn)了唐代宮廷生活、社會生活和社會風(fēng)尚,充分反映大唐盛世蓬勃向上的時代特點。
二、文物介紹及其翻譯原則
1970年10月,陜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工人在施工時偶然發(fā)現(xiàn)了裝滿金銀器等千余件文物的兩只陶翁和一個銀罐。出土文物皆收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被稱為“何家村窯藏”?!蛾儾┤諝v?花舞大唐》(以下簡稱《日歷》)所選具有代表性的300多件文物皆是與何家村窯藏息息相關(guān)的器物,從不同角度多個側(cè)面來展示文物的真實狀態(tài),仿佛訴說著唐代物質(zhì)文化成就。許多文物是第一次面世,許多細節(jié)亦是首次披露。如何讓西方讀者感受到唐代文化在中國文明歷史長河中的輝煌絢麗,以及它帶給今人的思考與啟迪,其中文物介紹的英譯有著重大意義。
關(guān)于文物翻譯,學(xué)者朱安博等(2017)提出:文物翻譯時應(yīng)兼顧讀者的知識背景,而非局限于其字面意義,即英譯時應(yīng)從西方讀者出發(fā),注重其接受水平。著名翻譯理論家賴斯把文本類型分為信息型、表情型和操作型三大類,后又增加了視聽類語篇,而文物類文本則屬于信息功能文本。此類文本的翻譯主要是表現(xiàn)事實、信息、知識、觀點等,翻譯過程中譯者應(yīng)以譯本功能及目的作為指導(dǎo)原則。故《日歷》采用的翻譯策略是以歸化為主,盡量減少拼音的使用,濃縮信息。文物翻譯大眾化,目的在于讓外國一般讀者(general public)了解學(xué)習(xí)中國文化特別是文物相關(guān)知識,更多側(cè)重的是文物性質(zhì)和作用,該文物器型的特點以及考古價值,說明介紹性比較強。要充分考慮到英文讀者的閱讀心態(tài),在翻譯的過程中需要注意:1.譯文在涵蓋足夠的信息和文化內(nèi)容之外,要通俗易懂,雅俗共賞,避免華麗辭藻的堆砌。2.針對性強,把握住一個中心主題,在譯文信息取舍上必須作出正確的選擇,不能舍本求末。厘清信息邏輯關(guān)系、篩選信息、重構(gòu)信息。3.合理的說明順序非常重要,注意對信息順序的調(diào)整,先說主要信息,再說背景信息。
三、歸化與異化
歸化和異化是一對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對應(yīng)概念,由美國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提出。所謂歸化,即用目標(biāo)語言的行文規(guī)則和習(xí)慣來翻譯。異化則認為應(yīng)該接近作者,保留原作的風(fēng)味,滿足讀者對譯文的新鮮感與期待,使其足不出戶便可從譯文當(dāng)中領(lǐng)略異域風(fēng)情。歸化和異化問題的爭論在翻譯學(xué)界由來已久,韋努蒂主張異化翻譯,且把翻譯的問題上升到政治層面,反對傳統(tǒng)的歸化翻譯,認為其忽略了源語作者的存在,是殖民者進行文化侵略的一種方式,體現(xiàn)了文化不平等性。而另一派支持歸化翻譯的奈達認為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體現(xiàn)在語言上,不同語言的表達有著相似之處,即語義的對應(yīng)。翻譯就是從語義到文體在目的語中用最近似的自然語言等值再現(xiàn)源語信息,也就是說,譯文語言應(yīng)是流暢自然的,盡可能接近讀者,便于讀者理解和接受。
無論歸化或者異化,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譯者應(yīng)著眼于讀者的真實需要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旅游翻譯是一種包羅萬象的跨語言、跨文化交際活動,文物翻譯隸屬于其中。以《日歷》為例,其目的在于向外國讀者傳遞各文物的基本信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文物的時代特征、文化內(nèi)涵以及工藝裝飾等諸多信息。它必須以讀者為服務(wù)中心,滿足讀者的需要,因此作者認為歸化策略在《日歷》文物介紹翻譯中尤為重要。
四、歸化策略在文物介紹翻譯中的應(yīng)用
為了深入理解歸化策略在文物介紹翻譯中的運用,作者選用《日歷》中一些翻譯實例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翻譯技巧與方法。通過對譯文中使用的翻譯方法加以總結(jié),給其他譯者提供一些借鑒。
(一)增譯法
對于文化差異形成的詞匯空缺和詞匯沖突,譯者可采用增譯的方法進行解釋和說明,使外國讀者了解相關(guān)的背景知識和文化內(nèi)涵,適用于原文中文化負載詞的翻譯。如介紹“素面折腹大銀碗”一物時涉及書法藝術(shù),其中“顏真卿”可譯為“Yan Zhenqing, a leading Chinese calligrapher, military general, politician and a loyal governor of the Tang Dynasty who brought Chinese calligraphy to a new realm”。這樣結(jié)合歷史人物的背景介紹能夠幫助外國游客更好地理解此文物,喚起和國內(nèi)游客類似的文化意識。
例1:圓形方孔為北周武帝宇文邕時期的鑄幣。錢文玉箸篆“五行大布”,筆畫圓渾,布白疏勻?!拔逍小敝傅兰谊庩栁逍?,五行相生相克,循環(huán)不息,暗喻流通之義。銅錢鑄造精良,神韻奇絕,在惡錢劣幣充斥的南北朝時期尤為可貴,故與“布泉”“永通萬國”合稱“北周三大美泉”。
This is a Wu Xing Da Bu, literally “the large coin of the five elements (me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It was issued in 574 by Emperor Wu of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The name of it implies that the everlasting circulation of wealth is like the Five Elements, the system of five phases used for describing interactions and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enomena in Daoist belief.
五行是中國道教文化中特有的詞匯,于外國讀者而言,這是稀奇而有趣的事物,對此門道有著一探究竟的心理。因此在翻譯的時候,譯者有必要添加相關(guān)解釋,說明五行具體是哪五種元素,這樣一來,使外國游人更好地理解中國的宗教,滿足他們想要了解中國文化的愿望,譯者在譯文中增加部分信息,這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二)改譯法
改譯是對原文做些調(diào)整,改變原句結(jié)構(gòu),提煉原文的主要信息,有助于讀者理解。如“八曲忍冬紋白玉長杯”一物名稱英譯時,譯者應(yīng)結(jié)合實物圖片及其歷史背景來翻譯,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字面意義上進行直譯。該物為唐代貴族的盛酒之器,形狀為八曲橢圓形,之所以命名為長杯是因為與中國歷代酒器羽殤、爵、耳杯、銀碗等相比差別較大,而非其杯長。故英譯時應(yīng)稍作修改,按其實際形狀進行描述,譯為 “octagonal jade cup in oval shape”。又如《日歷》中一月份月首語“西風(fēng)東來”一詞,指粟特、薩珊、羅馬風(fēng)格的器物造型、裝飾紋樣和工藝技術(shù),在唐代隨著絲綢之路的興盛由西向東漸次而來。這時我們?nèi)绻圆涣羯窬蜁g為 “from the west”, 即忽視了外國讀者與我們的空間參照物是不同的,我們認知里的“西”,比如中亞等地,西方人認為是“東”,但翻譯為 “from the east” 似乎又太絕對,于是可改譯為 “from the west of China”。除此之外,由于中西方人在思維方式上存在差異,這時需要優(yōu)先考慮讀者的接受能力,譯者應(yīng)對原文進行必要的改寫。例如下面一段話選自《日歷》中五月份主題語介紹。
例2:在古人的認識里,金銀百煉不消、穩(wěn)定永恒,丹石堅固不朽、光澤長葆,草木枯榮不息、周而復(fù)始,它們都有如神仙之不老不死,因此道教中人常常通過服食金屬、丹石、草木以求得道成仙。金銀器的物理性能,使得金銀器具在唐代更成為“仙經(jīng)道術(shù)之所需”。唐人借助金銀器具存放、煉燒、萃取藥物,進而搗成丹丸,熬成膏散,煎成湯劑。何家村窖藏金銀器中的煉丹藥具,是迄今最系統(tǒng)、最完整的一次發(fā)現(xiàn),生動詮釋了唐代煉丹的盛行以及皇室貴族對長生的渴望。
A rich collection of gold, silver and jade vessels was found from the Hejiacun Hoard which was proven to be used for the alchemical purpose. Alchemy had been practiced in China throughout the dynasties since the time of antiquity. It was an ancient branch of natural philosophy and proto-scientific tradition with the aim of achieving the transmutation of natural materials like gold, silver, cinnabar, and other herbs into the creation of an elixir of immortality and the panaceas able to cure any disease.
原文是典型的中國人歸納性思維模式,首先介紹金銀器物理性能等背景信息,再詳細描述其具體功能和作用,最后總結(jié)價值及意義。這是由于中國人善于采用整體的、全息的、系統(tǒng)的方法,而非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但恰恰相反,西方人所秉承的是演繹性思維模式,與中國人習(xí)慣迂回的曲線思維相比,他們則是直線思維,喜歡開門見山。因此譯者在翻譯原段落時,應(yīng)考慮西方讀者的思維模式與閱讀習(xí)慣,調(diào)整語句結(jié)構(gòu)進行改譯,先闡述物品的屬性用途等具體信息,再說明背景信息。
(三)省譯法
省譯也叫“刪減”翻譯,指將原文中需要,而譯文中卻不需要的詞語省去,以避免譯文冗余、累贅。
例3:金碗捶揲成型,內(nèi)外通體鏨刻紋飾。外壁上層蓮瓣紋內(nèi)鏨出鹿、兔、鴛鴦和鴻雁,或撒蹄奔走,或佇立凝望,動靜有異,栩栩如生。蓮瓣間裝飾飛鳥,展翅蒼穹,逐日長鳴。下層蓮瓣中鏨刻卷草和如意云頭紋。碗底在一周卷草紋中鏨刻一回首鴛鴦,顧目流盼。整體造型飽滿莊重,裝飾富麗華美,是目前所見唐代最大的金質(zhì)食器。
Gold bowl carved on the exterior with lotus petals dotted with a deer, a rabbit and a wild swan on the petals, and birds flying in between on the upper part. Tendrils and tufts of clouds fill the lower section of lotus petals. A mandarin duck is engraved on the bottom. It is the largest gold food utensil from the Tang Dynasty ever discovered.
例3是關(guān)于鴛鴦蓮瓣紋金碗的簡介,其中含有大量描述性的四字成語,如“栩栩如生”“展翅蒼穹”“富麗華美”等,其目的是讓紋飾圖案躍然于紙上,喚起漢語讀者心中關(guān)于美的感受,假若這些詞藻加以保留翻譯到英譯文本中,在西方讀者心中非但不能達到預(yù)期的審美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這些堆砌的華麗詞藻對于英語讀者來說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的含義,只能加重他們的閱讀負擔(dān),使其難以消化理解。因此,譯者需要刪減一些屬于漢族文化特有的夸張和渲染的詞句。這樣一來,外國游客可以在較短的時間里,掌握到有效信息,有利于文化交流活動的開展。
(四)類比法
類比指運用目的語國家中的相似事件、人物或事物來說明源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是一種巧妙的尋找最佳關(guān)聯(lián)點的譯法。比如,“膽瓶”一詞因器型像懸掛的苦膽而得名,但外國游客對其毫無概念,不妨翻譯為“pear-shaped bottle”,既簡單通俗,又形象易懂,讀者可以在“文物—文字—參觀者”這樣的三維互動中直觀地捕捉信息,借助熟悉的事物理解文物。
例4:何家村窖藏共出土銀石榴罐4件,形制大小極為相似,其中1件有蓋塞,3件蓋塞遺失。銀石榴罐是煉丹的專業(yè)器具。結(jié)合罐底的黑色煙灰及同時出土的大量丹砂,推測使用時應(yīng)該是將丹砂粉碎后裝入罐內(nèi),通過加熱罐底使丹砂硫氣化,從而煉制出水銀,由此看,石榴罐就是一個簡單的蒸餾器。
Four silver bottles like this were found from the
Hejiacun Hoard measuring the size of a fist and in the shape of a pomegranate, each with a stopple (missing on this one). Black powder was found inside together with a large amount of cinnabar at the time of discovery. It is inferred that ground cinnabar was heated in it to get mercuric sulfide for people to ingest for immortality. This bottle must be part of a distilling apparatus like a cucurbit.
由于中西方的審美情趣不同,不同文化對同一物體可能有共同的喻體,但更多時候是用不同的喻體表達相同的語義。如原文在翻譯文物“銀石榴罐”時若譯為“silver pomegranate-shaped bottle”,只是說明了其形狀,且“石榴”這個意象在西方讀者(尤其歐美)眼中是比較陌生的,不妨在此進行轉(zhuǎn)換,運用另一個喻體譯為“cucurbit”,指一種葫蘆形的蒸餾瓶,既闡明了文物的形狀又說明其功能。這樣既克服了文化因素的限制,又加強了文化溝通交流的效果。
五、結(jié)語
翻譯的本質(zhì)目的是溝通,盡可能地讓目的語讀者理解原文意思。歸化和異化從來都不是相互排斥的存在,而是互為補充、相互滲透的。文物翻譯作為一種實用性文體翻譯,在向大眾普及知識的同時也承載著傳遞文化的重任,其譯文的準(zhǔn)確性和可讀性原則決定了譯者應(yīng)照顧到外國讀者的接受能力,篩選重要的文物信息,采用以歸化為主的翻譯策略,具備強烈的跨文化意識,從而達到傳播本族語言與文化的目的。
周天依夢
1997年生,女,漢族,重慶梁平人,西安外國語大學(xué)旅游學(xué)院,2019級碩士研究生,外國語言學(xué)及應(yīng)用語言學(xué)專業(yè)。
參考文獻:
[1]陳雪琦.湖北省博物館曾侯乙墓展廳文物翻譯初探[J].海外英語,2020(11):138-139,143.
[2]李開榮.試論文物名稱英譯文化信息的處理[J].中國科技翻譯,2001(04):10-13.
[3]朱安博,楊藝.國家博物館文物翻譯實證研究[J].中國科技翻譯,2017,30(03):45-48.
[4]蔡平.翻譯方法應(yīng)以歸化為主[J].中國翻譯.2002(0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