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霞
【摘要】伴隨著新時代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在中職課堂教學應用中占比越來越重。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來進行音樂教學,通過圖片、音頻、視頻及文字多方面結合,改變了單調乏味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很大程度上豐富了課堂講課的內容,同時其授課語言也更為活潑生動,使得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音樂知識,并發(fā)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一步強化教學質量和鞏固教學效果。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 ?中職音樂 ?高效課堂 ?優(yōu)化策略
音樂是一種反映人們現(xiàn)實生活情感的藝術,是人類素質文明的重要象征。目前,在國家大力推行綜合素質教育的現(xiàn)狀下,音樂教育在中職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它對于學生今后的成長發(fā)展將產生深遠而又持久的影響。例如德國偉大的科學巨匠愛因斯坦就是小提琴愛好者,幾乎沒有一天不拉小提琴。音樂可以說是一種精神催化劑,潛移默化地滲透到他的科學思維里去。可見音樂對于一個人的情操陶冶、科學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基于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背景下,分析了多媒體在音樂授課中的作用、存在的問題,以及探討了多媒體音樂課程中的優(yōu)化措施。
一、在中職音樂教學應用中,多媒體技術發(fā)揮的積極作用
(一)創(chuàng)新并豐富課堂教學設計,提高教學效率
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學模式普遍存在單一,刻板等教學弊端。教師如果還是只利用黑板板書講課,傳輸給學生的音樂知識全部都是課本上的專業(yè)知識,那么很難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除此之外,也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在基于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大背景下,備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來搜集整理相關的音樂知識素材,補充課本上沒有的內容,再將音樂和視頻、圖片或是文字等元素結合,最終整合成課件。例如在學習有關合唱藝術方面的內容時,以《黃河大合唱》為例,課堂上簡單地聽一下歌曲,接著講解合唱知識的話,教學效果應該不是很理想。若是借助多媒體設備播放黃河壺口瀑布的奔涌咆哮之壯景,能夠讓學生融入到革命的時代背景中,加深對音樂的理解。這種創(chuàng)新模式的教學方式,能夠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抓住學生注意力,有效地輸出音樂內容只是,提高教學效率。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增強教學質量與效果
多媒體教學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并且能調動課堂積極性。教師將需要講授的音樂作品,通過視頻和音頻結合,并加以圖片和文字做詳細說明的方式來傳輸音樂知識,多重效果的利用,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快樂地學習,從而較為全面地了解所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例如教師在講解《電影音樂藝術》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在介紹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可以補充一些網(wǎng)絡素材來活躍課堂氣氛。選取王家衛(wèi)電影《花樣年華》中一段視頻,學生們欣賞劇情的同時,伴隨著老歌《花樣的年華》和粵曲小調等,能夠讓他們了解到該音樂作品中所想要傳達的感情、以及一些轉音技巧和氣息處理。
(三)呈現(xiàn)畫面情景,發(fā)掘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興趣可以說是學生學習音樂的首要動力。對于中職學生而言,他們大多數(shù)都接觸過音樂,也有自己喜好的音樂類型。但是對于中國傳統(tǒng)音樂(如民歌、戲曲或是器樂曲)感興趣的學生很少。那么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從而為音樂專業(yè)知識的介紹做鋪墊。舉例來說,介紹名族樂器琵琶的時候,可以把靜態(tài)圖片介紹改為動畫的形式來演示,并加入琵琶的聲音。從而讓學生了解到琵琶外觀是什么樣?內部構造有哪些?琵琶的聲音是清脆、輕柔還是雄渾?或是在課程內容中,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讓學生在激昂緊張的音樂中感受到琵琶的魅力,加深對名族樂器的深刻印象。
二、在中職音樂教學應用中,多媒體技術存在的弊端
我們需要承認的是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有著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然而在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教學應用同樣也存在問題,值得我們去注意。
多媒體教學只是講授知識的一種媒介手段,關鍵的是教學的內容質量。而多媒體音樂課件的制作需花費大量的時間,容易使教師放松對教材、教法的研究,這樣就會忽略到上音樂課的主要學習目的,降低對教學質量的把控。此外,如視頻內容可能過于多、視頻時間長,這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判斷和分散學生的關注點,不能很準確的抓住要掌握的內容,不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
三、在中職音樂教學應用中,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化建議
(一)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減少對其依賴性
新一代教師授課的必備工具電腦和投影儀。中職音樂教學中多媒體設備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但是它只是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不是必須的。如果過度使用的話,教師將會對增強對多媒體技術的依賴性,上課僅僅通過多媒體課件來授課,教學將會越來越機械化,慢慢地會變成流水線作業(yè)般。例如有些晦澀難懂的內容,教師拿粉筆在黑板上演示,并且一邊仔細地講解原因,在這一過程中,給了學生消化知識、接受知識的時間,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流暢進行。因此,多媒體技術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合理高效地利用,從而才能給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目標。
(二)積極發(fā)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強化師生間的互動教學
無論多媒體技術發(fā)展多么成熟,但是它還是不能夠取代教師在教學上的地位。中職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其在音樂授課上的指導作用,建立并遵循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那就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多媒體技術應用需要控制好尺度。在多媒體課件材料的選擇上,要能夠能夠針對實際的教學內容,來突出教學重點,制定符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若是僅僅為了吸引學生的眼球,插入一些意義不大的演示動畫或是視頻,那么反而將會分散學生課堂注意力,降低教學質量。
此外在單一的多媒體教學模式下,教師的教學速度過快,學生跟不上記筆記、聽課思路也跟不上,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順暢進行,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學中要提高教師與學生間互動交流的機會。
四、結束語
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新時代課堂授課的一種趨勢。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合理有效地借助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新并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逐步實現(xiàn)高效的教學效率,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徐小沛.多媒體技術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8,(21).
[2]張曉燕.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中職音樂教學的實效性[J].才智,2019,(14).
[3]吳六軍.多媒體在中專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北方音樂,2017,(37).
[4]王春淯.多媒體技術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