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體育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民俗,是既由民眾所創(chuàng)造,又為民眾所享用與傳承的一種由一個社會群體在長期生產實踐和社會生活中日漸形成的世代相傳的風尚、習俗。民俗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民眾的物質生活、社會生活和精神生活,從而孕育出一種流動的、可發(fā)展的文化——民俗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經過歷史長河的積累、傳播與轉變而形成不同的民俗文化,其孕育著民族價值觀、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精神。正是這種民俗文化,造就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傳統(tǒng),增強了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促進了各民族與各地域的人文習俗百花齊放。作為民俗文化的表現形式,民俗活動在民俗文化的傳承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民眾是民俗活動的主體。目前,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各種中西方思想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現代網絡文化亦快速發(fā)展,而我國民俗文化教育意識卻日漸薄弱,不少民眾尤其是青少年兒童,因迷戀“洋文化”,導致各種傳統(tǒng)鄉(xiāng)村民俗活動日漸式微,甚至被遺忘。兒童民俗文化教育是個人啟蒙教育階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加強我國兒童民俗文化教育,既可增強兒童民族意識,又能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對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發(fā)展都有著深遠意義。在這種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狀態(tài)下,通過傳承民俗活動中蘊含的民俗文化,促使兒童遠離糟粕文化的侵蝕,得到精神和智慧的滋養(yǎng),是當代家庭、社會、民族乃至國家的一個重要課題。
傳統(tǒng)鄉(xiāng)村民俗活動是一種“活態(tài)”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中華各民族在五千年歷史發(fā)展中所沉淀的文化財富。隨著時代的變遷,鄉(xiāng)村民俗活動日漸式微,如何使瀕臨消亡的民俗活動得以有效的傳承與發(fā)展是一個世界性難題。當前,關于民俗活動的傳承與發(fā)展主要存在的問題如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他們的言傳身教使得孩子們從出生就開始直接或間接地得到文化的熏陶。盧梭在自然主義教育觀念中如此闡述道: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面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秩序,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由于現代網絡科技的沖擊、鄉(xiāng)村民眾外出務工潮以及民俗活動傳承意識的淡化導致家庭對民俗文化教育的缺失,進而使得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得不到滿足,在閑暇時間里,孩子們只能與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為伴。兒童自我約束力和控制力不強,長期以往孩子們的精神生活將被林林總總的網絡文化所占據,許多傳統(tǒng)民俗活動也漸漸被遺棄。
我國各地區(qū)均有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民俗活動,如宗教活動、民族歌舞會、婚嫁喪殯儀式,民俗體育活動等。家長們對本民族的民俗活動雖有所了解,但由于受教育程度有限,對傳統(tǒng)民俗活動的起源、歷史和其中蘊含的文化等存在認識不足,對民俗活動的傳承積極性不高。部分家庭雖對本民族的民俗活動充滿興趣,但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家長們的大部分精力只能放在解決生計和改善經濟條件上。傳統(tǒng)鄉(xiāng)村經濟條件的相對落后以及衍生出的民生問題成為目前傳統(tǒng)鄉(xiāng)村民俗活動日漸消亡的主要原因。
校園文化教育是由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以校園空間為背景,圍繞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而創(chuàng)制并共享的精神物質文化整合系統(tǒng)。民俗文化內涵豐富,規(guī)范著民眾的言行舉止,理應成為校園文化教育的重要板塊之一。民俗文化教育離不開各類傳統(tǒng)民俗活動,然而在校園教育中普遍存在知識過于書面化,脫離教育實際等問題。
我國的校園民俗文化教育容易誤解民俗文化的存在方式。大部分學校僅通過口頭傳授的方式進行民俗文化教育,更有甚者以應試教育的方式作為評價民俗文化教育唯一標準,殊不知校園文化教育是圍繞教學活動和校園生活展開的,脫離民俗活動的民俗文化教育,既不能讓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民俗文化熏陶,反而降低了他們對民俗文化的學習興趣。
中國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精彩紛呈,內涵豐富,不同的民族、地域有著不同的民俗文化,因地制宜地選擇合適的學習內容也是校園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部分校園教育以千篇一律的教材,籠統(tǒng)、枯燥的口頭說教代替形象生動的民俗活動,孩子們在現實校園生活中亦無法體會到不同地域的民俗文化。所謂“意趣和融”,既講求對民俗文化的了解,更從生活和活動中感受樂趣,體現兒童的學習特征。在課程中接觸的各類民俗文化只能活在書本中,無法在現實生活中得到體現,長而久之,民俗文化亦失去了最本質、最根本的教化育人的作用。
近幾年來的校園民俗文化教育,存在著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無論是學習教材還是各類教學方式,均是以教育者的視角建立的。對于民俗文化課程知識,大多數青少年兒童處于被動接受、服從教育者思想和觀念的狀態(tài)。在“兒童視角”中,飽含民俗文化的各類民俗活動更能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而往往這類活動少之又少,導致孩子們在接受民俗文化教育的過程中無法充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教育者所灌輸的民俗文化淪為一紙空談。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社會生產力高速發(fā)展,經濟全球化和社會現代化的影響逐步深入到社會各個階層,大部分地區(qū)的民俗文化失去了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土壤。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大型游樂設施、商業(yè)購物中心逐漸取代了各種古建筑以及民俗藝術場所,青少年兒童的休閑娛樂觀念也隨之轉變?;ヂ?lián)網和現代傳媒的出現,導致兒童的娛樂空間被大量流量化和國際化的信息所占據,大量如民間戲曲、手工技藝等民俗活動逐漸消亡。伴隨著城鄉(xiāng)建設,大量鄉(xiāng)村居民選擇在城市安家就業(yè),導致鄉(xiāng)村人口銳減,眾多民俗活動也因為民眾的遷移而難以開展。部分民間文化較為濃厚的地區(qū),雖保留了一些民俗活動的形式,但由于地方政府的過度開發(fā),大量民俗活動亦被貼上了商業(yè)的標簽,逐步轉變成“偽民俗”。
隨著歷史的不斷發(fā)展,各種文化更迭交錯,人們的生活方式逐漸發(fā)生變化,各種根植于傳統(tǒng)鄉(xiāng)村的民俗活動也越發(fā)被忽視,如不施加外力,則注定會走向消亡。如何加強民俗文化的傳承,如何加強民俗活動的積極開展,是一個不斷實踐求真的課題。
“活態(tài)的”傳統(tǒng)鄉(xiāng)村民俗活動,離不開民眾的主體性,只有充分發(fā)揮民眾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保持民俗活動的繼承與發(fā)展,其蘊含的民俗文化才能永葆青春與活力。由于社會的發(fā)展和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大部分民眾已經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但有一個群體除外,那就是兒童。他們宛如一張白紙,既可繪出最新最美的畫卷,也可染上洗不掉的污點。換句話說,兒童才是民俗活動最核心的傳承者。
民俗文化是以民俗活動形式表現出來的禮儀、宗教、娛樂、藝術和信仰等風俗,它由歷史薪火相傳而來,又在生活中得以延續(xù)。如具有典型藏族風格的民俗歌舞,讓少年兒童們親自參與活動,既能得到良好的游戲體驗,也能培養(yǎng)與他人交往與協(xié)作的能力。如閩南地區(qū)的祭祖活動,讓孩子們懂得以孝為先,勿忘本源的精神。兒童從小接觸各類傳統(tǒng)民俗活動,培養(yǎng)他們對民俗文化的親切感,讓他們的精神生活保持鄉(xiāng)土氣息,人文氣息和自然氣息。
家庭是民俗文化傳承的基礎。作為組成人類社會的基本單位,家庭是兒童接受教育的起點。兒童從出生開始,便接受來自于長輩的耳提面命,家庭成員的種種言行舉止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兒童。因此,要更好地傳承民俗文化,首先父母長輩們應進行必要的民俗文化教育,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參加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如積極參與各類民俗文化展覽、閱讀相關民俗文化書籍、參加當地傳統(tǒng)節(jié)日娛樂活動等。一來可以讓家長們深刻了解我國民俗文化的底蘊,改善他們對民俗文化存在認識不足等問題;二來可以激發(fā)家長們傳承民俗文化的意識。
飽含民俗文化的各類民俗活動,是重構兒童精神生活的重要資源。對于兒童而言,抽象、籠統(tǒng)的民俗文化知識難以消化,而民俗活動具有強烈的樂趣性和實踐性,更適合兒童的精神需求,也是兒童群體中民俗文化最易于被接受的形式。通過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兒童參與到各類民俗活動中,從小便會對當地的民俗文化有深入骨髓的認識,精神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亦遠離了其他腐朽的惡習陋俗。
我國民俗文化絢麗多彩,民俗活動種類繁多,對于閱歷尚淺的兒童,校園教育必須通過“外力”的幫助,給予他們一個由淺入深的學習過程。
衡量教學是否失敗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只要看一看學生通過學習后是更加熱愛學習還是厭惡學習。目前絕大多數校園的櫥窗、專欄、板報都充滿了各種名人名言,千篇一律,毫無特色。對于各類民俗文化教學課程,老師一味地給兒童傳授枯燥、乏味的書面知識。如此教學方式,怎能讓學生熱衷于我國的民俗文化。校園是兒童展示自己的舞臺,校園民俗文化教育應以各類民俗活動為主要教學方式。如建立民俗文化長廊,以兒童親自制作的各種帶有豐富民族色彩的“如意結”、剪紙和各類手工藝作品代替千班一面的名言警句,讓孩子們的藝術成果得到展示;舉行民間歌謠比賽、民俗樂曲欣賞活動,讓兒童從小接觸不同地域的民俗音樂風采;舉辦民俗主題班會,孩子們暢所欲言,主動地接受各類民俗文化知識;每年一度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學校可設立各類民間科技活動和民間游戲競技,讓孩子們的技藝才能充分展示。
兒童的精神生活逐漸多元化,內容也越來越繁雜。以民俗活動形式組織民俗文化課程的實施,有助于兒童提高對民俗文化的學習興趣,加強兒童對民俗文化的深入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兒童對各種文化的批判能力。精神健康是精神生活的第一要義,只有兒童自身有能力對各種文化批判性地進行選擇與繼承,他們的精神生活才有保障,才能更好地傳承民俗文化。
政府責任意識與我國民俗文化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政府責任意識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其一,民俗文化教育是全國乃至各個地區(qū)地域文化建設的一部分,加強民俗文化教育是政府管理部門的責任與義務;其二,有效地開展各類傳統(tǒng)民俗活動,加強各地民眾對民俗文化的傳承意識,需要政府部門的明確指引和地方政策的有效實施。以法定節(jié)日為例,國家規(guī)定了各種法定節(jié)日的假期,其初衷是讓人們可以暫時放下繁重的勞作,在節(jié)假日里能夠有充分時間體驗各種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而現實情況是,廣大鄉(xiāng)村群眾的思想觀念早已發(fā)生改變,對于各類民俗活動的積極性日漸降低,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活動也已經大大簡化甚至消失。因此,政府部門必須擔任其責,積極組織開展各類民俗文化活動,如有針對性的邀請各方民間藝術家和里手對一些傳統(tǒng)民俗活動進行推廣和普及,讓廣大民眾尤其是兒童感受到傳統(tǒng)民俗活動的特色和趣味。
家庭教育與校園教育也離不開政府部門的引領作用。家庭教育方面,政府可以周期性地開展家長民俗文化教育活動,并定期進行考核,只有家長們掌握了民俗文化傳承的科學方法,才能更好地讓孩子們從小在家庭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從而更好地傳承民俗文化。在校園教育方面,首先地方政府應加強對教師的民俗文化教育,積極培養(yǎng)教師將民俗文化融入教學課程的能力。作為肩負教育重擔的教育職業(yè)工作者,教師自身的民俗文化意識對兒童的教化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具有民俗文化底蘊的教師才是兒童傳承民俗文化的重要引路人;其次,國家政府應培養(yǎng)兒童自身的傳承者意識,如韓國政府為了保證傳統(tǒng)文化后繼有人,專設了獎學金制度,以資助那些有志于學習傳統(tǒng)文化的年輕人。地方政府也應設立兒童的獎學金制度,獎勵在民俗文化教育中具備相當素質的兒童,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傳承者的角色,承擔起傳承者的職責。
總而言之,傳統(tǒng)鄉(xiāng)村民俗活動正在逐漸失去生存環(huán)境,兒童對世界文化的感知亦日漸成熟,如果我們這一代少年兒童無法培養(yǎng)出“傳承者”意識,民俗文化的傳承勢必會發(fā)生斷層。以傳統(tǒng)民俗活動為載體,不斷收集、沉淀民俗文化,重構兒童的精神生活,彰顯民俗文化的價值,離不開廣大民眾對民俗文化的整體發(fā)展意愿以及價值期待,這也是所有個體、家庭、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共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