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無權處分行為法律效力問題研究綜述

2020-02-25 14:03周景凡
法制與經濟 2020年1期
關鍵詞:無權物權法司法解釋

周景凡

(天津科技大學法政學院,天津300222)

一、無權處分規(guī)則歷史變遷

(一)合同法頒布對無權處分規(guī)則的影響

在我國合同法頒布實施之前,無權處分規(guī)則主要以司法解釋為主,如198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關于共同共有人擅自出賣共有物,第113條關于非所有權人抵押他人財產等。而1986年的《民法通則》對于無權處分問題亦無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法學家王澤鑒教授作為無權處分問題的專家,對德國民法典中的物權行為理論極力反對,原因在于物權行為理論盡管富有邏輯性,但是卻與社會生活經驗相違背。[1]崔建遠教授是深受王澤鑒教授影響的學者之一,也認為這一理論體系盡管有很多的好處,但是也有其不便之處,在1993年編撰《合同法》之時沒有采用,20多年后的今天也不應該輕易接納采用。[2]當時對《合同法》進行編撰的主要學者教授,如王利明、梁慧星、崔建遠等深受王澤鑒教授的影響。據(jù)梁慧星教授所言,當年負責設計立法方案的學者與法官都因為王澤鑒教授的影響而不贊同德國物權行為理論模式,而且都未給該學說理論留下任何的解釋余地。[3]因此,《合同法》制定過程中,學術界沒有對處分行為和負擔行為進行區(qū)分,主要是針對合同的效力進行籠統(tǒng)的判斷,并且認為合同的效力與否主要是受到了權利人的影響,“合同效力待定說”從此誕生。

(二)物權法頒布對無權處分規(guī)則的影響

在善意取得制度與物權行為模式的各種爭論中,在合同法實施8年后,物權法出現(xiàn)在了世人的眼前?!段餀喾ā返?5條在當時對無權處分規(guī)則影響力非常巨大,有的學者認為這是立法者對物權行為獨立性的承認與肯定,[4][5]但是有的學者持相反態(tài)度。[6]而在2010年的達寶公司案中,最高法院明確表示,合同中出讓人負有向對方轉讓股權的義務,而沒有實際導致合同簽訂當時的股權所有人的權利發(fā)生變化,因此不能就此以出讓人對股權進行了無權處分來認定該合同無效。最高法院的表態(tài)意味著,司法界在針對無權處分的案件中,開始接受了物權法規(guī)定的無權處分規(guī)則,將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進行分離,逐漸摒棄合同整體效力待定的相關條例。這種情況的產生同時也為2012年的《買賣合同司法解釋》埋下了伏筆。

在判定無權處分行為合同效力的時候,要一定程度地對合同中買受人,特別是善意買受人的權利進行保護,因此,善意取得制度也是物權法需要解決的問題。[7]從結果而言,《物權法》第106條規(guī)定了在符合三個限制條件的情況下,買受人可以構成善意取得獲得買賣標的物的所有權。其中,買賣合同是否有效,并沒有成為善意取得的構成要件之一。

(三)《買賣合同司法解釋》頒布對無權處分規(guī)則的影響

2012年,最高法院《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三條表明了最高法院對達寶公司案的態(tài)度。最高法院官方注釋書中進行了說理:在《物權法》第15條的基礎上,應該對《合同法》第51條進行新的解釋,將其中的“處分”和“合同”僅僅解釋為“處分行為”,應該將“處分行為”與“負擔行為”予以區(qū)分。這意味著無權處分規(guī)則從原來的“合同效力待定說”轉變?yōu)椤疤幏中袨樾ЯΥㄕf”。在2013年的城都迅捷公司案中,最高法院正式地將“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進行了區(qū)分,亦即是說,司法界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進行了肯定。盡管學術界很多人依然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嘗試從解釋論的方向,對《物權法》第15條進行解釋。[8]

綜上所述,在王澤鑒教授的影響下,20世紀90年代的大部分學者都不贊成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因此在合同法誕生期間,我國對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問題只是單純地針對該合同是否有效進行判斷。但是由于司法實踐以及不少學者的推動之下,物權法出臺以來,我國司法界開始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并運用在實務領域,而正式確立的標志是2012年《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的出臺。這是從“合同效力待定說”到“處分行為效力待定說”的轉變。

二、有關無權處分規(guī)則的各種學說與爭論

(一)合同法頒布后的理論爭議

1.合同效力待定說。該學說的學者們主要是否定了德國民法典的物權變動模式,力求對物權行為與債權行為的一體把握,認為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需要權利人追認,否則應視為合同自始無效。針對《合同法》對第51條的缺陷學者則以解釋論的方法來對善意買受人進行保護。其中合同法草案第1稿中的“相對無效”的觀點是王利明的主要觀點,即其認為合同的效力可能會受到善意取得的適用,而導致不根據(jù)權利人的追認與否,合同均為有效;[9]而梁慧星教授亦撰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其認為善意取得和合同效力不應有關,并且他認為,出賣共有物不能算作無權處分行為;[10]崔建遠教授與梁慧星教授的觀點大致一樣,認為善意取得是一種原始取得,不受合同效力的影響而改變,并且他提出未來物交易、二重買賣等交易情況不受到《合同法》第51條的限制,認為該類情形下的“無權處分”并非《合同法》第51條中所指的“無權處分?!盵11]

2.處分行為效力待定說。該學說的學者們在肯定物權行為的獨立性的基礎上提出該觀點,將合同行為分解為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其中負擔行為,即債權行為并不受到權利人的影響,而是根據(jù)合同的一般規(guī)則進行判斷是否有效。而處分行為,即物權行為,則是受到權利人的影響,在權利人追認以后,處分行為才有效,否則視為處分行為無效。孫憲忠教授是物權獨立變動模式的推崇者,[12]丁文聯(lián)教授亦曾撰文表達對其觀點,嘗試在解釋論的角度對《合同法》51條的適用作出新的范圍;[13]朱建農教授則是強烈要求將《合同法》第51條的合同效力待定的規(guī)定變更為處分行為效力待定,并將其移到《民法總則》中。[14]

3.合同有效說。該學說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王軼教授,他認為合同效力待定這樣一種物權變動模式,只能適用于當事人進行約定過的動產,他主張債權合同僅僅是擁有發(fā)生債權債務關系的功能,不應該有致使物權發(fā)生變動的效力。[15][16]這樣一種學說,是典型的債權意思主義,當時有一定的說服力,但是在后來物權法誕生以后,徹底失去競爭力。

(二)物權法頒布后的理論爭議

《物權法》第9條以及第15條的統(tǒng)一,構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物權變動模式,即物權形式主義加登記的這樣一種模式,學術界稱之為債權形式主義。

其中,仍然堅持合同效力待定說的學者觀點略有差異。如崔建遠教授依然認為物權行為的獨立性人性化不足,其復雜的邏輯性與社會實際生活不符,即“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的區(qū)分并不美妙”;[17]而梁慧星與王利明教授認為《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三條主要是適用于未來物等交易情形,而該情形本身就不適用于《合同法》第51條,但是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情形是,該司法解釋同時適用于惡意的交易人,純粹屬于矯枉過正;楊明宇教授在2013年撰文堅持認為該司法解釋并沒有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但是在同年的成都迅捷案中,亦推翻了他的論據(jù);[18]吳光榮教授盡管也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但是他希望“合同效力”具有層次性,區(qū)分的并不是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而是區(qū)分合同發(fā)生債權債務的效力與權利轉移的效力。[19]

綜上所述,無權處分行為主要的爭論點在于我國是否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與無因性的問題。在此,筆者贊成對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進行區(qū)分,物權行為獨立性與生活思維相背離,而且為一個簡單的契約行為賦予多層的含義亦給人過于復雜之感,但是,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具有非常優(yōu)秀的邏輯性,在案件審理中,能較好地對案件進行分析和說理,同時在《合同法》第51條缺陷較為明顯的情況下,賦予其新的含義來便于實務操作亦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

(三)無權處分規(guī)則在民法典中的改變

關于無權處分行為規(guī)則在民法典合同編中的改變,有的學者認為,在民法典中《合同法》的第51條與現(xiàn)在我國法律體系已經不相符,應以廢除。《合同法》第51條已經與我國現(xiàn)有法律漸行漸遠,如果要通過大量的解釋論來對法條進行重新演繹,證明該法條應該廢除。[20]但是,有的學者對物權行為理論依然持反對態(tài)度,對最高法院的司法態(tài)度予以懷疑,其觀點是物權行為理論盡管擁有很好的抽象性與邏輯性,但是從概念上看這種區(qū)分規(guī)則非常牽強,并且對于現(xiàn)有的中國法律體系來說弊大于利,而且,對于只承認物權行為的獨立性而不承認物權行為的無因性的這樣一種做法也持否定態(tài)度,其認為物權行為的獨立性如果不能引起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或消滅,則其物權行為的價值意義便會大打折扣;最后有部分學者則認為《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3條和《合同法》第51條的適用范圍截然不同,不能對第51條進行刪除,若失去了第51條,司法解釋第3條將會導致無權處分行為泛濫,產生更大的法律漏洞,原因在于將會存在更多的無權處分行為人將他人之物進行無權處分以后,所有權人無法讓合同無效而導致無法追回原有物,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21]

三、結語

筆者認為,盡管《物權法》第15條在很多學者眼中與《合同法》第51條有非常強烈的沖突,事實上,從立法論的角度來看,兩者的確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相容,但是,從解釋論的角度來看,兩者實際上是可以聯(lián)系到一起的。將合同的處分權理解為處分行為,的確是現(xiàn)時比較可行的方法之一,盡管這牽涉到了物權行為理論的相關性質,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非常有利于現(xiàn)在的司法審判,而且這其中的弊端亦不突出。而在合同編中筆者覺得就應該對《合同法》第51條進行修改,而不是廢除,這有利于我國法律體系的延續(xù),也有利于緩沖學術界的沖突。

注釋

[1]王澤鑒.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

[2]崔建遠.聚焦《民法總則》草案,推動民法典制訂(筆談)——處分行為理論真的那么美妙嗎?——《民法總則》(草案)不宜采取負擔行為與處分行為相區(qū)分的設計[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6(5):52-62。

[3]梁慧星.民法總則立法的若干理論問題[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38(1):19-40。

[4]孫憲忠.中國物權法總論[M].法律出版社,2003。

[5]劉貴祥.論無權處分和善意取得的沖突和協(xié)調——以私賣夫妻共有房屋時買受人的保護為中心[J].法學家,2011,1(5):99-113。

[6]楊明宇.《物權法》第15 條的涵義與負擔行為、處分行為的區(qū)分——兼評最高人民法院買賣合同司法解釋第3條[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35(9):101-109。

[7]吳國喆.善意取得制度的缺陷及其補正──無權處分人與善意受讓人間法律關系之協(xié)調[J].法學研究,2005(4):3-16。

[8]梁慧星.我國民法是否承認物權行為[J].法學研究,1989(6)。

[9]梁慧星.關于中國統(tǒng)一合同法草案第三稿[J].法學,1997(2):48-53。

[10]李開國.對《合同法征求意見稿》若干問題的看法和修改建議[J].現(xiàn)代法學,1998(6):14-23。

[11]王利明.論無權處分[J].中國法學,2001(3):77-90。

[12]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51條[J].人民法院報,2000。

[13]崔建遠.無權處分辨——合同法第51條規(guī)定的解釋與適用[J].法學研究,2003(1):3-24。

[14]孫憲忠.物權變動的原因與結果的區(qū)分原則[J].法學研究,1999(5):26-34。

[15]丁文聯(lián).無權處分與合同效力[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9。

[16]朱建農.無權處分與買賣他人之物的效力探討[J].政治與法律,1999(6):28-31。

[17]王軼.論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以物權變動模式的立法選擇為背景[J].中外法學,2001(3):278-289。

[18]王軼.物權變動論[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19]吳光榮.再談無權處分行為的效力——兼論法釋〔2012〕8號第3條的理論基礎[J].法學家,2015,1(5):120-135。

[20]許中緣,黃學里.民法典視角下《合同法》第51 條的體系解釋[J].法學論壇,2016,31(5):53-63。

[21]梁慧星.關于民法典分則草案的若干問題[J].法治研究,2019(04):3-16。

猜你喜歡
無權物權法司法解釋
淺談《行政賠償司法解釋》中的直接損失
最高法出臺司法解釋進一步保障“告官見官”
有戶口但無承包地 無權參與收益分配
淺析物權法的平等保護原則
最高法廢止司法解釋103件 其中4件涉及婚姻問題
Reading the Four Books with Aristotle: A Hermeneutical Approach to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onfucian Classics by Fran?ois No?l SJ (1651—1729)*
狹義無權代理人之責任區(qū)分
——兼論《民法總則》第171條
專利間接侵權的比較與適用——兼評2016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
新形勢下的《物權法》商事適用性分析
環(huán)境法視野下的物權法社會化進程
灵川县| 仲巴县| 潼南县| 黑水县| 井冈山市| 大安市| 玉溪市| 高邮市| 张家界市| 饶阳县| 七台河市| 华容县| 瑞丽市| 南木林县| 屯门区| 牟定县| 元谋县| 高州市| 峨眉山市| 丰顺县| 龙游县| 沙田区| 台东县| 合江县| 色达县| 翁源县| 古交市| 晴隆县| 桦川县| 芒康县| 汪清县| 雷波县| 阿拉善右旗| 高尔夫| 徐州市| 松阳县| 潍坊市| 曲阜市| 桂林市| 安宁市| 肇庆市|